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樗叶

输入关键字:

樗叶

《中药大辞典》:樗叶

药材名称樗叶

拼音Chū Yè

别名樗木叶(《唐本草》)

出处《纲目》

来源苦木科植物臭椿

性味①《唐本草》:"味苦,有毒。"

②《纲目》:"苦,温,有小毒。"

功能主治《唐本草》:"主洗疮疥,风疽。水煮叶汁用之。"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樗叶

药材名称樗叶

拼音Chū Yè

英文名Leaf of Tree-of-heaven Ailanthus

别名樗木叶。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为苦木科植物臭椿Ailanthus atissima (Mill.)Swingle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ilanthus atissima (Mill.)Swingle[Toxicodendron altissima Mill.]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臭椿 落叶乔木,高可达20m。树皮平滑有直的浅裂纹,嫩枝赤褐色,被疏柔毛。奇数羽状复叶互生,长45-90cm;小叶13-25,揉搓后有臭味,卵状披针形,长7-12cm,宽2-4.5cm,先端渐尖,基部斜截形,全缘,仅在基部通常有1-2对粗锯齿,齿顶端背面有1腺体。圆锥花序顶生;花杂性,白色带绿;雄花有雄蕊10;子房为5心皮,柱头5裂。翅果长圆状椭圆形,长3-5cm。花期4-5月,果熟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能耐旱、耐碱,常栽培为行道树。

资源分布:分布几遍及全国各地。

性状性状鉴别 叶多皱缩,破碎,完整者展平后为奇数羽状复叶,叶轴长,多折断,灰黄色,具小叶10余对,每小叶片卵状披针形,长7-12cm,宽2-4cm,先端渐尖,基部一侧圆,一侧斜,近基部边缘常有1-2对粗锯齿。上表面暗绿色,下表面灰绿色。叶柄长4-6mm。有时可见短的顶枝,黄褐色。质脆,易破断。气微,味淡。

化学成分叶含芸香甙(rutin),阿福豆甙(afzelin),槲皮甙(quercitrin),异槲皮甙(isoquercitrin),山柰酚(kaempferol),树皮素(quercetin)及氨基酸(amino acid)。

性味苦;凉

归经肺经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杀虫。主湿热滞下;泄泻;痢疾;湿疹;疮疥;疖肿

用法用量外用:煎汤,6-15g,癣品30-60g;或绞汁。外用:适量,煎水洗。

各家论述《唐本草》:主治疮疥,风疽。水煮叶汁用之。

摘录《中华本草》



【检索樗叶 ==>】 古籍全文检索:樗叶     全站站内检索:樗叶
荆黄汤
荆芥薄荷汤
荆芥柴胡散
荆芥蝉蜕汤
荆芥丹
荆芥地黄汤
荆芥豆淋酒
荆芥贩毒散
荆芥甘草防风汤
荆芥解毒汤
荆芥桔梗汤
荆芥连翘汤
荆芥祛风汤
荆芥散
荆芥首乌散
荆芥四物汤
荆芥穗散
荆芥穗汤
荆芥汤
荆芥丸
荆芥洗剂
荆芥银花汤
荆芥饮
荆芥饮子
荆芥粥
荆芥煮散
荆菊酒
荆菊散
荆兰汤
荆沥方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