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野冬菊

输入关键字:

野冬菊

《中药大辞典》:野冬菊

药材名称野冬菊

拼音Yě Dōnɡ Jú

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菊种植物野冬菊。秋季采花,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5~50厘米。茎直立,圆柱形,密被白色短租毛。基生叶丛生,稍似莲座状,匙状倒披针形,长3~5厘米,宽7~10毫米,先端钝圆,基部楔形,渐狭成柄,全缘。两面均密被短粗毛;茎生叶互生,倒披针形,向上渐狭,先端尖,基部抱茎。头状花序3~5着生于茎顶,排成伞房状,花序总梗长2~6厘米,基部有1苞叶;总苞2~3列,半球形;舌状花雌性,1列,紫色。瘦果倒卵形,有棱,被白色短毛,冠毛白色。花期秋季。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分布云南等地。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消炎。治牙痛,喉痛,眼痛,口腔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泡水含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野冬菊

药材名称野冬菊

拼音Yě Dōnɡ Jú

英文名Stony Living Aster

别名菊花暗消、肋痛草

出处出自《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石生紫菀的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ster oreophilus Franch

采收和储藏:夏、秋间采收,晒干。

原形态石生紫菀 多年生草本,高20-60cm。根茎横走或斜升,有丛生的茎和莲座的叶丛。茎粗壮,中部以上有分枝,被开展的长粗毛,基部被枯叶裂片。莲座状叶狭匙形,长4-8cm,宽0.6-1.5cm,下部渐狭成具翅的长柄,全缘或有小尖头状疏齿或浅齿;茎下部叶匙状或线状长圆形,长4-8cm,宽0.5-1.2cm,全缘或上部有浅齿,先端钝或的圆形,中部及上部较小,直立,线状或披针状长圆形,基部急狭,半抱茎,全缘,先端圆形;全部叶两面被密或疏短糙毛。头状花序径2.5-3.5cm,伞房状排列;花序梗长状长圆形或舌形,被长密毛,常紫褐色,内层被短密毛;舌状花多毛带红色或污白色,具微糙毛。瘦果倒卵形,稍扁,一面有肋,被密绢毛。花、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300-4000m的针叶林下、开旷坡地或山坡路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

性味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目赤肿痛;咖啡喉疼痛;口腔炎;牙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泡水含漱。

摘录《中华本草》



【检索野冬菊 ==>】 古籍全文检索:野冬菊     全站站内检索:野冬菊
静镇汤
镜面散
九宝丹
九宝散
九宝汤
九宝丸
九宝饮
九宝饮子
九虫散
九虫丸
九疸秦王散
九二丹
九房散
九分散
九风汤
九宫汤
九华粉洗剂
九华膏
九还金液丹
九黄丹
九江散
九江太守散
九金六马散
九灵汤
九龙丹
九龙定风针
九龙膏
九龙控涎丹
九龙控心散
九龙散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