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冯氏锦囊秘录

> 杂症大小合参卷五 论吐(儿科)

论吐(儿科)

《经》曰∶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呕吐酸皆属于热。又曰∶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呕吐者,阳明之气下行则顺,令逆上行,故作呕吐,有热、有寒、有食也。然始有因伤乳过满而溢,以致导虚胃气,渐成斯症者有之。凡有声有物,开口而作者,名曰呕。有物无声者,名曰吐。有声无物者,谓之哕。又有 乳者,乳自流出,似檐水射出之象。 者,心胸上下气逆郁筑。哕者,膈虚胃寒以致哕,哕作声,无物可出也,然候不一。如儿初生,有因母有伏痰,得之胎气使然者,有因拭口不净,恶水流毒所致者,有饮食作乘,又触惊怒,胃气受伤,恶食胃痛而致者。若耳后红纹两颊红紫,气粗作吐者,此发痘疹之候。如肤削神困,自动不停,不思乳食,是胃气虚弱,不能消纳,此为虚吐。如面青唇白,清涎夹乳,喜热恶寒,四肢凄清,此为冷吐。至如胃有实火,则吐黄水而味苦,胸前烦躁。若乘厥阴而入肝,则为酸为逆,多怒烦啼,此为热吐。如咳嗽气急、吐清水而膈闷者,是胃有寒邪,中有顽痰已而成热,此为痰吐。 若饮食不化,酸臭上逆,恶食不渴,胃痛潮热者,是伤食、伤寒也。若黄痰稠涎,作噫、作呕者,皆炎之征也。如面白手焦,或面有白斑点子,唇红或紫,昏困时吐不醒人事,胃口时痛时止而呕清水者,虫吐也。如唇黑多哭,夹痰吐乳者,是伤脾也。如身上发热,咳嗽痰鸣,夜间烦躁,鼻青吐乳者,是客风伤肺也。如早晚发热,山根青色,吐而不睡者,是惊吐也。治吐之法,当辩新久寒热,如初吐当导利以顺气下行。吐久者,须防胃虚生风,故治吐症,贵扶胃气为要。如吐不已,可微止之,元使太泄胃气,惟有风疾及夹痰吐者,不可遽止,否则,风无定处。更入外风,痰热相生,必成惊候。其余诸吐初起,及微视乳,盒饭调治。如 不已即成吐,吐之不己即成呕,呕之不已即成HT,HT 之不已即成哕。至此胃气大衰,精神渐脱矣。若至呕吐不已,日渐沉困,囟陷囟肿,青筋大露者,非频吐不食,昏沉语塞,喘急上热,常呕腥臭者,皆死。又有时时吐唾者,多因肾气衰冷,不能藏蓄津滋,润 心肺,久必渐为黄瘦,宜煎地黄料浩饮之。 又有胃气衰冷,不能营运津液所致者,此宜温补胃气。又有心脾蕴热,《经》曰“舌纵涎下,皆属于热”者,宜清理之。属肾、属胃、属脾,为虚、为寒、为热,常以色脉辩之。

返回目录 >> 《冯氏锦囊秘录》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