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中医疾病预测

> 篇五 内科疾病先兆学 第五节 爱滋病的预防

第五节 爱滋病的预防

爱滋病是可以预防的,但要掌握爱滋病的预防知识,首先要明确其传播途径。 一、爱滋病传播途径 爱滋病病毒是随体液传播的,主要为精液、血液、阴道液、唾液、尿液、乳汁等,尤其以精液、血液及阴道液为甚,进入人体的途径为粘膜(如生殖器粘膜、口腔粘膜、眼结膜)及皮肤破口,但都必须进入血液循环。爱滋病病毒一旦进入血液循环即开始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而且无法消灭。因此要预防该病就必须阻断病原体的侵入途径。必须注意如下问题: (一)维护性道德,避免性接触传染 1.首先要杜绝同性恋 根据世界同性恋的高发区爱滋病猖獗的情况来看,爱滋病病人确实高发于同性恋者,为什么?因为同性恋扭曲了的心态,由于心理——大脑的病理生理因素而容易导致免疫错乱,从而成为免疫缺陷产生的土壤,则有利于爱滋病病毒的袭击。再则同性奸容易对肛门及生殖器造成损伤,哪怕只有一个极微小的破损,也足以成为对爱滋病病毒敞开的大门。因此同性恋患爱滋病最为高发,必须坚决禁止。如美国旧金山及洛杉矶为同性恋的集中地区,同时也是爱滋病流行最严重的地方。 2.禁止乱恋,打击娼妓 不仅同性恋,异性恋也是感染爱滋病的重要途径,爱滋病病人无论精液和阴道液中都有大量爱滋病毒,因此异性恋同样易感染爱滋病。目前西方的性自由、性解放在导致爱滋病流行的惨痛教训下已经大大收敛了。现在的问题还要坚决打击男女娼妓,这些人是传播爱滋病的最危险的媒介。同时,每个人也都应洁身自爱,才能避免染上这个比癌症还要致命的二十世纪“不治之症”。 (二)禁止吸毒注射 吸亚硝酸异戊脂以刺激性欲和服用激素壮肌,无疑都可成为诱发爱滋病的催化剂。尤其数人共同使用一个注射器或针头更是爱滋病的传播媒介,有些地方由于有吸毒习惯,故而成为爱滋病的流行区,故应严禁。 (三)控制医源性传染 1.血浆血制品严格检查,禁止从国外输入 美国纽约就是因为从海地进口了一批血浆制品而造成爱滋病流行。我国已发现几例血友病患者因接受进口血制品而感染了爱滋病。对供血者及血浆皆应进行严格的爱滋病抗毒血清检查,如发现HIV抗体阳性的血液则应坚决禁止使用。 2.注射器的一次性使用 注射器要严格消毒,对爱滋病患者用过的必须消毒后处理,不能再用。口腔科、眼科、妇产科医护人员,既要注意自身防护也要避免造成病人之间的交叉感染,检验员、病理室人员、实验人员、科研人员都应注意防护,外宾病房的护理人员、卫生人员、炊事人员都要严格注意消毒和防护。 3.组织、器官的移植 国外已提供有因移植肾、人工受精等受染的病人,因此要注意检疫。 (四)加强海关检疫 对从疫区入境的人都应作HIV抗体检查。 (五)对海滨、旅游地、国际饭店、宾馆都应注意卫生消毒和必要的防备措施。 (六)消灭蚊子、臭虫、虱子这些吸血的昆虫,如果叮咬了爱滋病病人再咬健康人难免不会作为媒介。 但是,必须强调对爱滋病毒虽然要加以防范,但也不必惊恐,只要不性乱、不吸毒、不和爱滋病人密切接触是不会传染上的。一般礼节性的来往不会传染。对爱滋病人不应歧视,医护人员也不应逃避,应有救死扶伤的精神。 此外,必须把有免疫损坏的疾病和爱滋病区别开来,不能随便怀疑体虚抵抗力差的人有爱滋病。爱滋病的诊断是严肃的,必须血清检查HIV阳性方能确诊。而下列有慢性免疫损坏的人易感疾病与爱滋病相同,当然没有爱滋病严重,但绝不是爱滋病,更谈不上传染性,如:①为抗癌或防癌而长期使用抑制细胞生长的药物,或如化疗或放射,当然也同时抑制了人体的正常细胞的生长,包括骨髓细胞、免疫细胞。②长期患慢性病导致体质虚羸的人致抵抗力下降。③因接受器官移植而配合抑制抗体免疫反应的人,目的在于防止对移植细胞进行排斥。④严重烧伤病人。⑤先天免疫缺陷的人。⑥长期用抗体代替治疗导致自身免疫反应减退的人。⑦患免疫系统疾病的人。 消毒(被污染):①高压消毒;②2%碱性戊二醛溶液;③75%乙醇;④次氯酸钠250~1000ppm(有效氯浓度);⑤10%甲醛;⑥1~3%来苏。

返回目录 >> 《中医疾病预测》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