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中医疾病预测

> 篇五 内科疾病先兆学 第九节 心痹(风湿性心脏病)先兆

第九节 心痹(风湿性心脏病)先兆

心痹,指风湿性心脏病,本病虽与关节痛密切相关,然心痹实源于咽,因心脉上挟咽,心咽相通,受咽部毒热干扰所致。故先兆症的标虽在周身关节,本却在咽…… 一、概述 心痹,主要指风湿性心脏病,在人群中发病率很高,占我国所有心脏病的首位。多发于青少年,与风湿热有密切关系,主要为心脏瓣膜受损害,尤以二尖瓣损害为显着,并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及扁桃体炎有关。病变的心脏瓣膜由于粘连、脱落,造成瓣膜口狭窄或关闭不全,导致心肌受损,最终引起心力衰竭,对人民健康的危害极大。 心痹属痹症范畴,和外邪感染,尤其是风、寒、湿邪客入有密切关系。《内经》认为由脉痹发展而来,如《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并记述了心痹的具体症状:“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上气则恐”。 心痹,无论风湿为患或湿热客入,根本问题为湿,与脾失转输,湿热不化有关,故病位虽在心,病源实在脾。因此健脾除湿是治本病的一大要义,无论在病初,或是后期心水肿证阶段,健脾、温脾对本病都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心脉上挟咽,心咽相通,故咽部毒热最易影响于心,尤其湿热型心痹与咽关系最大。此外,心脉通于肺,心肾相交,故心痹晚期最易累及肺肾,出现喘咳、水肿,加重了心的损害,从而形成病理恶性循环。 二、风心病先光潜证 (一)湿热型先兆潜证 该型心痹与感受湿热的关系最大,咽常作痛,扁桃体呈Ⅰ°~Ⅱ°度肿大,经常患风热型感冒,加之,患者长期居处潮湿之地,故关节经常不适,偶有心前区隐痛。 阻截治则 清热除湿利咽,方予利咽蠲痹汤活、忍冬藤连翘桔梗射干白术茯苓牛膝防己甘草。 该型由于湿热伤阴,阴不敛阳、致心阳浮越,故易发展为心阴亏虚型心痹,证见面暗,颧红如朱,胸闷夜热,手足心热,心悸气促。又当清热育阴蠲痹,方予益心蠲痹汤参、麦冬桑枝秦艽萆薢忍冬藤牛膝独活姜黄没药丹参甘草。 (二)寒湿型先兆潜证 素体单薄,阳气不足,腠理空虚,或居处阴冷之地,致寒湿之邪客袭入体。可见面色?白,手足常冷,畏寒,天冷即感关节酸痛,动即气促、汗多乏力。进一步发展还易导致心水症。 阻截治则 温阳益心蠲痹,方予桂枝附子汤加味:桂枝附子白术茯苓防己丹参甘草。 三、风心病早期信号 由于心痹的主要病理为瓣膜口狭窄或关闭不全,导致血行受阻,因此“瘀”为本病的主要病理。如《内经》说:“心痹者,脉不通”(《素问·痹论》)故以瘀象为本病的早期信号,即曾有发热,咽痛、关节痛史,渐出现动则心悸,胸?隐痛。天气变化加重常为本病早期信号。咽峡炎、扁桃体炎数日后,心前区隐痛,偶感心悸,常为隐性心痹的预兆。 四、典型征兆 (1)胸闷隐痛,时感憋气,常有气短现象。 (2)心悸怔忡,动则加剧,天气变化明显,为风心病、心脏损害征兆。 (3)关节作痛,并与天气变化有关,关节周围可能到皮下小节结。 (4)日久失代偿,心衰可出现面白、颧赤、唇紫(二尖瓣面容),疲倦乏力及持续性心悸、怔忡,甚则气喘、咳嗽、水肿。 五、风心病凶兆 (一)心阳暴脱 患者于夜间突然出现端坐呼吸,气喘,憋气、神昏,唇绀,并咯吐血性泡沫痰,为心阳暴脱凶兆。现代医学认为,由于二尖瓣狭窄,导致小循环郁血,引起右心衰竭、急性肺水肿,属心肺失代偿险证。 急救原则 回阳固脱通瘀,方予独参汤或参附汤。并配合西医抢救。 (二)水气凌心症 心痹病人,心悸气喘逐渐加重,并伴随下肢浮肿,肝大唇紫,为心病及肾,水气凌心凶讯,现代医学认为,上述症状乃由于二尖瓣损害,导致右心负荷加重,日久失于代偿引起体循环郁血之故。 急救原则 温阳利水,强心益气。方予真武汤加味:附子干姜白术白芍茯苓甘草。 (三)心脉瘀阻 患者出现气喘胸闷,胸痛闷乱,心悸怔忡,憋气唇紫,颈脉动甚,舌质紫、脉涩,为心脉闭阻瘀象,应化瘀通络、益心复脉。如栓子脱落引起肺梗塞,则可出现突然气喘、呛咳胸痛、窒息危象。 急救原则 强心益气,化瘀通络,方予血府逐瘀汤:桃仁红花当归、生地、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壳甘草人参桂枝

返回目录 >> 《中医疾病预测》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