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中风论

> 论脉诀

论脉诀

后世知斥高阳生之讹诀,而不知辨王叔和之《脉经》,总由不读《灵》、《素》之过也。《灵》、《素》谓∶人迎为颈脉。即结喉两边之人迎穴也,叔和则指为左手脉名。《难经》谓∶阳得寸内九分,阴得尺中一寸。并无关脉地步,叔和则强分三段,又将奇经八脉概附两手,分为九道。种种虚诞,真堪捧腹。至分左寸为心、小肠,左关肝、胆,左尺肾、膀胱,右寸肺、大肠,右关脾、胃,右尺命门、三焦,其法并不见于《灵》、《素》、《难经》,即后之仲师书中,亦无有也。后世又有各自为法,颠倒安置者。吁!五脏六腑本生成之物,可以任人提挈视如傀儡乎?今试诘之曰∶仲师谓尺寸俱紧者,名曰伤寒。若以此部位论之,则是五脏六腑皆病,何以止言曰太阳病耶?吾知其必无应矣。然则诸家脉法皆欺人之语,不足信也。惟《灵》、《素》、《难经》、仲景之脉,乃古圣所贻,各有至理,且其法相同,谨摘其要如左。 一曰经脉诊法,即手足阴阳十二经也。外病必先起于经脉,内病亦必发现于经脉,故为诊病第一要法。经脉有三阳,可以审卫气,以卫气盛于阳经也。经脉有三阴,可以察营血,以营血盛于阴经也。《内经》取结喉旁人迎穴为阳明脉,以候三阳经及卫气,取两手寸口,又名气口,为太阴脉,以候三阴经及营血。其法∶人迎盛于气口一倍,为少阳病;二倍,为阳明病;三倍,为太阳病。气口盛于人迎一倍,为少阴病;二倍,为厥阴病;三倍,为太阴病。 《难经》则括其法,于两手尺寸中,以寸候三阳,尺候三阴,关为阴阳之界。其尺寸相较法,亦如《内经》,以人迎气口相较也。仲师之法与《难经》同。 一曰脏气诊法,分浅深为五层。第一层,极浮者为肺。《内经》谓∶皮毛为肺之合。又谓∶脏真高于肺。《难经》谓∶三菽之重。仲师同。第二层,略浮者为心。《内经》谓∶血为心之合。又谓∶心藏血脉之气。《难经》谓∶六菽之重。仲师同。第三层,浮沉之中者为脾。 《内经》谓∶肉为脾之合。又谓∶脾藏肌肉之气。《难经》谓∶九菽之重。仲师同。第四层,略沉者为肝。《内经》谓∶筋为肝之合。又谓∶肝藏筋膜之气。《难经》谓∶十二菽之重。仲师同。第五层,极沉者为肾。《内经》谓∶骨为肾之合。又谓∶肾藏骨髓之气。《难经》谓∶按之至骨。仲师同。 凡此五者,以见阳脉为腑病,见阴脉为脏病。如三菽见洪为大肠,见细为肺,余可类推。又以轻者为腑病,甚者为脏病。如三菽略涩为大肠,涩甚为肺,余可类推。 凡此五者,各有主脉,肺涩(又名毛)、心洪、脾缓、肝弦、肾石也。如三菽见洪,为心火刑金,余可类推。 以上二法,平人则不见,惟病患乃见之。如病在经脉,则寸尺之诊必变于常;如病在脏腑,则菽数之诊必变于常。随其所变见而断其病,十不失一。 一曰平脉败脉诊法。平脉者,春微弦、夏微洪、秋微毛、冬微石,四时旺脉皆有和缓胃气,故曰微也(微也,勿认为弱)。败脉者,春但弦、夏但洪、秋但毛、冬但石,四时旺脉皆无和缓胃气,故曰但也(但也,勿认为强)。盖脉本营血随宗气而动,宗气即呼吸天气所生,天气有春温、夏热、秋燥、冬寒之递嬗,宗气应之亦有春弦、夏洪、秋毛、冬石之递嬗。若营血乃饮食地气所生,其性精专有常而不变,与宗气相融,故反泯其迹,而为微弦、微洪、微毛、微石,故曰胃气也。若无胃气,则无营血相随,脉中仅止宗气独行,但见弦、洪、毛、石而已,故曰败脉也。凡见败脉者,为无胃气,虽不病,亦不可救,是名真脏脉。凡脉有胃气者,虽极危之病,亦有可生。故曰∶人病脉不病者,生;脉病患不病者,死。即此义也。此法,以伤寒初起必见邪盛之脉,则审胃气之法更当细辨。若伤寒十日以后,亦可用此法。 一曰脉体诊法,其法有三。 一是呼吸数诊法∶一息四至为平,五六至为数,二三至为迟,数极为散,数时一止为促,迟时一止为结,止有定数曰代。 一是手指轻重诊法∶轻取曰浮;重取曰沉;浮沉皆有,中独取无,曰芤;浮沉皆无,中独取有,曰牢;浮无、沉有,曰伏;浮有、沉无,曰革;有力曰实;无力曰濡。 一是脉动形状诊法∶流利曰滑,凝滞曰涩,大曰洪,小曰细,过指曰长,不及曰短,劲疾曰紧,从容曰缓,端直曰弦,厥厥而摇曰动。 以上凡二十四脉,精而熟之,可以该诸书诊法。但其断法甚多,难于详载,故仅录其脉名。 以上皆详《灵》、《素》、仲师脏象及诊脉审病之法。若夫病之所由起,或从外因,或从内因,但取切要于中风者,详于后。

返回目录 >> 《中风论》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