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瘴疟指南

> 卷上 辨药 附子

附子

卫生方云.重阳必阴.重阴必阳.寒热之变.物极则反.今瘴病或始寒战而终大热.或连日极热而后作寒.正谓此也.第伤寒以不饮水为内寒.瘴则内寒者也.亦饮水甚.则欲坐水中取水.以渍其心.胸盖炎方受病.气专炎上.心肺焦熬.华盖干涸.所以多渴.若其脉浮而虚.按之无力.又或病潮时.脉洪数.病不潮时.脉微弱.其症则心烦躁.额上极热.面色多赤.舌多黑.头或痛或不痛.小便或频或赤.大便或泄.腰腿沉重.两足不热.其有寒厥或疼.误服凉药.则渴转甚.燥转急.治此者.当引上焦热气.降于下焦.正宜用大附子.及灸丹田气海足三里等穴.使下元暖.阴阳交泰.而病自和解矣.或曰口渴心烦.面赤舌黑.小便赤.脉数.明是热症.而子谓治此病者.宜用大附子附子乃大热药也.以之治大热之病.是以火济火.甚骇耳目.吾子其有说以通之乎.余曰方书有云.凡间之火得木则炎.得水则伏.其疾之小者似之.故立方有正治.龙雷之火.得木则燔.得水则炎.日出则灭.其疾之大者似之.故立方有从治.复佐以热因寒用之.寒因热用之之理.今人染瘴.或哑而不能言.或热而精神昏乱.如卧炭火之中.去死一间.不谓之火病可乎.所以立从治之方.有姜附汤.干姜附子汤.沉附汤.附子冷汤.附子理中汤.真武汤.冷香汤.七枣汤.极重三建汤.虽各有主对.俱系温剂.合冷服之.或佐以凉药.乃寒因热用也.或曰以热治之之法.既闻命矣.而三建汤用川乌附子天雄乃一物也.何以别之. 余曰以春月采小者.为川乌.主除寒湿去痰.冬月采大而有小子附于旁者.为附子.主回阳反本.补下焦之阳虚.大而旁无小子者.为天雄.取之雄不孕子之意.其力全无分散.补上焦之阳虚.以三物同一本出于建平.故名曰三建.瘴虚因医者误用凉药.以致四肢厥冷.头额虚汗.发哕.脉数而促.症甚急.用之能收心液.能止真阳.多有得生者.

返回目录 >> 《瘴疟指南》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