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张氏医通

> 卷五 诸痛门 心痛胃脘痛(心疝、心瘥)

心痛胃脘痛(心疝、心瘥)

灵枢云。邪在心则心痛。喜悲时眩仆。(此言胞络受邪。在腑不在脏也。)手少阴之脉动。则病嗌干心痛。渴而欲饮。(此言别络受邪。在络不在经也。)厥心痛。与背相控。善 。如从后触其心。伛偻者。肾心痛也。腹胀胸满。心痛尤甚。胃心痛也。如以锥针刺其心。心痛甚者。脾心痛也。色苍苍如死状。终日不得太息。肝心痛也。卧若徒居。心痛间。动作痛益甚。色不变。肺心痛也。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 五脏之滞。皆为心病肾心痛者。多由阴火上冲之故。胃心痛者。多由停滞。脾心痛者。多由寒逆中焦。肝心痛者。多由木火之郁。病在血分。肺心痛者。多由上焦不清。病在气分。若知其在气则顺之。在血则行之。郁则开之。滞则通之。火多实。则或散或清之。寒多虚。则或温或补之。必真心痛者。乃不可治。否则但得其本。则必随手而应也。 金匮云。九痛丸治九种心痛。兼治卒中恶腹胀痛。口不能言。又治连年积冷。流注心胸痛。 并冷冲上气。落马坠车。血疾等皆主之。忌口如常法。 仲景于胸痹后附此方。治九种心痛。以其久着之邪不同暴病。故药则加峻。而汤改为丸。取缓攻不取急荡也。九种心痛。乃久客之剧证。即肾水乘心。香港脚攻心等别名也。痛久血瘀。阴邪团结。故用参、附温气散邪。药中加生野狼芽、巴豆吴茱萸驱之使从阴窍而出。以其邪据胃中。结成坚垒。非直捣其巢。终不去也。后人心痛分为九种。曰饮。曰食。曰气。曰血。曰冷。曰热。曰悸。曰虫。曰疰。虽祖此义。而实未详内经金匮之旨也。 论曰。诸心痛者。皆手少阴厥气上冲也。有热厥心痛者。身热足寒。痛甚则烦躁而吐。额上自汗。其脉洪大。知为热也。先宜越婢汤汗之。次用金铃子散清之。有火实心痛者。因受时气。卒然发痛。大便或秘。久而注闷。心腹高起。按之愈痛。不能饮食。急以凉膈散利之。不应。为食积痰饮留结也。煮黄丸、水煮金花丸选用。有寒厥心痛者。手足逆而通身冷汗出。或大便利而不渴。气力微弱。其脉沉细。急以术附汤温之。寒厥暴病非久病也。朝发夕死。当急救之。久痛非寒。暴痛非热。不可不察。凡言心痛。都属胃脘。丹溪云。外受寒者。当温散。内受寒者。当温利。病久属郁。郁则热。用山栀为热药之向导。必佐以生姜汁。多用台芎开之。或二陈加川芎苍术。倍加姜汁炒山栀。如痛甚者。加炮姜。为从治之法也。外吸凉风。内伤冷物。寒客于胃。则卒然而痛。二陈加草豆菀、干姜吴茱萸。日久发热。加姜汁炒川连、山栀。心腹绞痛如刺。两胁胀满。千金高良姜汤。脉实坚。按之心下满痛者为实。大柴胡汤。脉弦数者。是木克土也。治之以小建中汤。取芍药味酸。于土中泻木。如脉沉细。是水来侮土。治以理中汤。取干姜味辛。于土中泻水。大寒客于心胸作痛。则呕逆不能食。腹中寒气上冲。痛不可按者。金匮三物大建中汤。上散浊饮寒气。下安太阴。寒气作痛。绵绵不绝。无增无减。术附汤加豆蔻、浓朴。风冷邪气。入乘心络。或腑脏暴感寒气。上乘于心。卒然心痛。或引背膂。经久不瘥。崔氏乌头丸。凡心痛脉沉而迟者易治。坚大而实。浮大而长滑数者难治。因冷积痰气而痛者。理中汤去人参。加苓、半、丁香木香白豆蔻。或四七汤加木香肉桂。痛而气上急者。苏子降气汤去前胡木香。痰涎壅盛而痛。小半夏茯苓汤加枳实。间进半硫丸。郁痰作痛。或因恚怒劳力酒食而发。发则自下逆冲而上。后必作寒热。以郁必从少阳而发出于外。其脉必数。其热与痛忽重忽轻。其证多渴而大便秘。治宜清中蠲痛汤。痰积作痛。脉滑而实。恶心烦满。时吐酸水。此因气滞。碍其道路。不得营运而作痛。清中汤加香附苍术、南星、滑石木香、海石之类。如痰甚者。导痰汤加螺蛳 过一钱。停饮恶心烦闷。时吐黄水。腹中辘辘有声而痛。胃苓汤。胸痛短气者。水气在脏腑也。轻者五苓散。重者用子和法取之。有痰。二陈汤加姜汁。气郁脉沉伏。或结或弦。胸中气壅。攻刺胀痛。沉香降气散。中气虚。按之则痛定。二陈加炮姜。不应。理中汤。病久服耗气药太过。脉大或数无力。亦为中气虚。六君子加炮姜。心膈大痛。发厥呕逆。诸药不纳者。趁势以鹅翎探吐。痰尽而痛愈。凡按之痛减者为虚。宜酸收。不宜辛散。心痛属火。不时举发者。山栀姜汁炒黑。少加炮姜甘草。一服立止。平日好饮热酒。致死血留于胃口作痛。脉必涩或芤。饮下作呃。口中作血腥气。手拈散加桔梗开提其气。胃气虚人。不能行其药力者。加人参二三钱。用相反之味。激其性以搜血也。壮盛者代。抵当丸加干漆灰。虚弱人。四物汤加桃仁穿山甲、桂心、蓬术、赤降香煎服。卒中恶心痛。用苦参一两。酢煮顿服。老弱者。分二三服。若脉微欲绝。手足逆冷。肉桂一两。水煮分三服效。虫痛。鹤虱一味为末。蜜丸。蜜汤下四五十丸。慎酒肉。取有形滓以入虫口也。胃脘痛吐虫。曾服打积药不愈。是中气伤。当调中气为主。虫痛面有白斑。唇红能食。或口中沫出。当以祛虫法治之。因蛔作痛。痛有休止。令人吐蛔。蛔动故也。用川椒、乌梅黄连槟榔煎服。膈上隐隐作痛。坐不得卧。而吐臭秽痰涎。当作肺痈治之。膈间肿痛。不能进食。但喜饮水。或咽肿。人迎盛而气口紧者。当作胃痈治之。 心疝 肾气逆上攻痛。必从脐下上升。小便难。此名心疝。生韭汁和五苓散。以茴香煎汤下。或有疝气冲心而痛者。当于疝门求治。亦有香港脚攻心而痛者。则于香港脚门求治可也。 心瘥 因胃口热。食易消。故瘥。素问谓之食瘥。为痰火鼓动所致。亦类中消。小半夏茯苓汤加枳实。胃中火蕴而瘥。二陈加川连。或五苓散加辰砂。亦有病瘥。呷姜汤数口。或进干姜温剂而愈。此膈上停寒。中有伏饮。见辛热则消也。 〔诊〕 心脉微急为痛。短而数心痛。涩则心痛。脉浮大弦长者死。沉细者生。胃脉微滑为痰饮。滑实为宿食。沉紧为冷积。沉涩为气滞。数为火。浮为风。弦为血。忽大忽小者。为虫也。 东垣治一妊妇。冬至因恸哭。口吸风寒。忽病心痛不可忍。浑身冷气欲绝。曰。此乃客寒犯胃。故胃脘当心而痛。急与豆蔻半夏生姜、炙甘草益智仁之类。或曰。半夏有毒。重妊服之可乎。曰。乃有故而用也。岐伯曰。有故无陨也。服之遂愈。 滑伯仁治一妇。盛暑洞泄。厥逆恶寒。胃脘当心而痛。引腹引胁。转为滞下。呕哕不食。医以中暑霍乱治之益剧。脉三部俱微短沉弱。不应呼吸。曰。此阴寒极矣。不亟温之。则无生理。内经虽曰用热远热。又曰有假其气。则无禁也。于是以姜、附温剂三四进。间与来复丹。脉稍有力。厥逆渐退。更与姜、附七日。诸证悉去。遂以丸药除其滞下而安。江应宿治一人。心脾痛。积十年矣。时发则连日呻吟减食。遍试诸方罔效。诊之。六脉弦数。曰。此火郁耳。投姜汁炒川连、山栀泻火为君。川芎香附橘皮枳壳开郁理气为臣。反佐炮姜从治为使。一服而愈。再与平胃散加姜汁炒川连、山栀。神曲糊丸。以刈其根。不复举矣。 李士材治张侗初。善怒善郁。且酬应繁剧。胸中痛甚。夜不成寐。医用菖蒲、枳、朴、木香豆蔻。殊不知此证属虚。虚则浊阴不降。神气失守。故痛且寤也。遂以归脾汤。倍用人参当归。不十剂而胸次快然安寝。 又治宋敬夫心腹大痛。伛偻不能仰。日服行气和血药罔效。其脉左滑而急。其气不能以息。 偶一咳攒眉欲绝。为心疝无疑。以生姜饮粥。取小 香、川楝子、青木香、广木香吴茱萸木通延胡索、归身、青皮。一服而痛减。五日而安。

返回目录 >> 《张氏医通》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