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脐风

剪脐之法,已详达生编。然或剪脐带太短,或退出不紧,或浴儿牵动脐带客风乘虚而入,皆能致此。其症有五,儿喜啼叫者,心病;手足微搐者,肝病;唇青白缩、痰涎壅塞者,脾病;牙关紧急者,肾病;啼哭不止者,肺病。五脏之症,略见一二者,犹可治,全见则不 【脐风有内外因】 内因者,禀受父母所致,病发于六七日之间,难治。外因者,病生于六腑,发于二三四五日之间,可治。但看小儿不时喷嚏,更多啼哭,吮乳口松,是脐风将发之候也,急宜治之。其治法及满身灯火,俱详《幼幼集成》。 【脐风症候有三】 一曰脐风∶由断脐后,为水湿风寒所乘入于脐,而流于心脾,令胸腹胀满,吮乳口松,多啼不乳,此初起之时,即看小儿脐上定有隐起青筋一条,自脐至腹,或开两叉,上指心口,若此筋已至心口,则十难活二三矣。须早看此筋未至心口,时用香油灯草火,在此青筋头上灸三次。有两叉,则向两叉处各灸三次,实时缩下寸许,再从缩下筋头上灸三次,脐上灸三次,筋消则病愈,灸屡验。 一曰噤口∶其症眼闭口噤,啼声渐小,舌上聚肉如粟米状,吮乳不得,口吐白沫,小便不通,遇此先看其上 有点子,或齿根边生白点,即用针挑破,或以指甲刮破出脓血,用薄荷煎汤,磨京墨调匀,以指搅过,再以产母乱发蘸墨,满口搽之。另用青布蘸温水展口即效。如未愈,用紫苏前胡僵蚕各八分,水煎,俟温以帛裹指蘸拭儿口,并用棉蘸药滴口中,频滴数次,以开口为度,口开后切勿即合饮乳。并细看脐上如有青筋,照前法急烧之。又方,用完全生葱二根,捣烂取汁,用直僵蚕三个,去嘴,炒去丝,研极细末,以葱汁调匀,涂母乳头上,合儿吮之,或灌儿口内亦效。又方,治脐风撮口,以艾叶烧灰填脐上,以帛缚之。若脐带已落,用蒜切薄片贴脐上,以艾灰灸之,候口中有艾气,立愈。又方,乌梅一个,煎汤灌之。撮口脐风,面黄色,气喘声不出,唇青舌强,聚口发噤,用直僵蚕二枚,去嘴略炒,为细末,蜜调纳儿口中。小儿十日内,口噤不吮乳,取大蜘蛛一个,去足炙焦,研末,入猪乳一小杯和匀,分作三次,徐徐灌之,神效无比。又方,生甘草一钱,水煎浓,以绵球蘸吮含,出痰涎后,以猪乳点入口中即瘥。 一曰锁肚∶由肚中热毒壅盛,结于肛门,大便不通,急令妇人吮儿之前后心并脐下及手足心共七处,凡四五次。如再不通,以中样葱白约三四寸长,用麻油抹润,轻透谷道,纳入二寸许,约片时取出。另用葱白麻油纳之,以通为度。 以上治法,俱就《集验简便方》录之,余详《幼幼集成》。 【小儿脐不干】 棉花籽烧灰,每用一钱,敷之效。又方∶龙骨 二钱、枯白矾一钱、轻粉八分,共研末,搽数次,效。脐肿出汁,用枯矾末或黄柏末敷之,俱效。 【小儿脐疮】 马齿苋烧研末敷之效。一方,用大红洋绒烧灰为敷之效。亦治脐不干。 【小儿脐疮出血及脓】 海螵蛸(去甲)、胭脂,共为细末,以油润疮,乃搽药,效。又方∶白石脂研末敷之愈,如尚未愈,再以末微炒过,候冷敷之,仍不可揭去前药,必愈。 【小儿脐口肿突】 红饭豆、淡豆豉天南星、鲜白蔹各一钱,共为末,用芭蕉捣自然汁加香油少许,调药敷脐上四旁,得小便自下即愈。 【小儿脐气痛啼哭无时】 陈皮甘草乌药(盐水炒)、生白芍、小茴香(盐水炒)、钩藤各三分,青皮(酒炒)一分半,水一盅,煎成半盅,作数次服即愈。 《集成》有全身灯火治脐风、撮口等症甚好,然非平日精熟者不能。兹将夏禹铸脐风灯火图开后,按穴灸之亦效。 【脐风灯火灸穴】 脐轮周遭六 ,若脐带未落,于带口一 ,既落于落处一 。 少商,大指甲内侧离肉一韭叶许,左右各一 。 囟门一 ,眉心一 ,人中一 ,承浆一 。 共十三 。

返回目录 >> 《慈幼便览》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