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幼幼新书

> 卷第十五(伤寒变动)凡二十门 伤寒头汗出第二

伤寒头汗出第二

《活人书》论伤寒小儿、大人治法∶一般但小分剂,药性差凉耳。问∶头汗出者,何也?病患表实里虚,元腑不开则阳气上,出汗者见于头。凡头汗出者,五内干枯,胞中空虚,津液少也。慎不可下,下之者谓之重虚。然头汗出者有数证∶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有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小柴胡汤主之。)伤寒五、六日,已汗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表未解。(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病患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五苓散、茵陈汤。)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 ,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心下紧满,无大热,头汗出者,(茯苓汤主之。仲景云∶伤寒心下紧满,无大热,但头汗出者,此名为水结在胸胁,以汗头出别水结证,用小半夏茯苓汤。) 《活人书》仲景小柴胡柴胡(四两) 黄芩(一两半。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一两半。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茯苓二两)人参(一两半。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一两半,温覆微汗愈。若咳嗽者,去人参并枣子,加五味子一两一分、干姜一两) 甘草(一两半) 半夏(一两一分,汤洗。若胸中烦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栝蒌实半枚,用四分之一。若渴者去半夏,更加人参三分,苦栝蒌根二两) 枣子(六枚。若胁下痞硬,去枣子加牡蛎二两,熬)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钱匕,生姜四片,枣子一个,水一盏半,煮至八分,去滓温服。日三服。 《活人书》仲景柴胡桂枝干姜柴胡(二两) 桂枝(去皮) 黄芩(各一两半) 栝蒌根(二两) 干姜 甘草(炙) 牡蛎(熬。各一两)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钱匕,水一盏半,煮至八分,去滓温服,食顷再服。 《活人书》仲景五苓散,方见伤寒自汗门中。 《活人书》仲景茵陈蒿汤 茵陈蒿(嫩者,一两半) 大黄(半两,去皮) 栀子(大者,三枚半) 上锉如麻豆大,以水二大白盏,先煮茵陈,减半盏,次内二味,煮八分,去滓温服。日三服。小盒饭利,尿如皂荚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中去也。 《活人书》仲景栀子豉汤 肥栀子(十四枚,掰) 香豉(四合)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水一盏,煎至八分,去滓温服。得快吐止后服。 《活人书》茯苓茯苓橘皮(汤浸去白瓤,焙) 人参(去芦头。各一两) 半夏(汤洗七遍,去滑) 芎 白术(炮。各半两) 上件药捣为粗末。每服四钱,以水一钟半,生姜五片,煎至七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活人书》小半夏茯苓半夏(五两,汤浸洗七遍) 白茯苓(三两,去黑软皮)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半两,水三盏,煎至一盏;秤生姜四钱,取自然汁,投药中更煎一、两沸。热吃,不拘时候。

返回目录 >> 《幼幼新书》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