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友渔斋医话

> 第二种 为医须明十弊论

为医须明十弊论

治病如救焚,须器械整齐,同心合力,处置有方,自然手到成功,存乎其人耳。其不能者,盖有大弊十端,列举于后。一曰不辨。阴阳气血,表里虚实寒热,此十字是医家纲领;风寒暑湿燥火之外感,劳倦饮食七情之内伤,必须分晰的确,施治方得有效。若胸中茫然,头痛治头,脚酸医脚,此固粗工之不足道也。二曰辨不真。如六淫之邪,知其外感,而所伤何气,所中何经,则又不能分晓。头痛恶寒,知为感冒,而伏邪发泄,不具表症,亦应汗散。 凡此之类,难以枚举。若不辨真,与不辨无异。三曰过于小心。孙真人云∶小心胆大。原是至言,相须而不可相离。但一味小心,亦归误事。如实火当清,杯水难胜车薪之火;里急当下,弱弩安及高举之鸿。竟有以水不能制火为无火,射不能中禽为去远,遂改弦易辙,得而复失,良可叹也。四曰粗心胆大。因其平素不学,临症之际,得末忘本。有一医于孟夏治一症,见有畏风自汗,头痛脉缓,竟投桂枝汤,下咽而毙,犹曰此伤寒明法也。殊不知霜降后,春分前,犹有伏暑伏寒阳症,现病相同,况其非时者乎?五曰假立名目。病虽多岐,原可一贯,纵使千变万化,必穷其源。设遇一二理所难通,沉思莫测,不妨直道相告,推贤任能,切不可不知为知,强立名目乱投杂治。缘病家知医者鲜,但我不可自欺也。六曰固窒不通。执偏知偏见,固属害事;即援引合节,亦当思地气之各别,天时之不同膏粱藜藿,体质殊途,但执成法以从事,难其必无弊焉。故先贤以执成方治今病,比以拆旧料改新屋,必经匠手,此圆机之谓也。七曰性急误事。如膨胀一症,原有虚实寒热气血水虫之分,惟虚与寒两种,最难调治,药非一日数剂不瘳。病家不肯耐性,医家必须明说,少服无效,但服至二三十剂,必有应验,使彼敬信,方能有济。 为医最忌当圆勿圆,当执勿执。遇此等症,识见不真,希图速效,往往舍补用峻,或下或疏,以致败事。中风痹痿等症,皆因脏腑虚损,日积月累而成,俱宜缓图,一涉性急,多致不起。八曰贪心损德。疾病侵扰,富贵贫贱,皆所不免。然经营劳力之人,易于受邪,即如时疫流行,多生于饥寒劳役之辈;三疟肠癖,亦农夫居多。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予习医有年,所治大半系贫苦之人,药物维艰,安望其报,是必细心切问,和言安慰。若存厌恶,致起轻忽,伤德非细。九曰妄自为能。孙思邈唐季之真人,其治人疾病,必详问至数十语,必得其情而后已。何后人反智,以三部难形之脉,决人无穷之病,若非浅学无知,必遵古贤之训。十曰虚耗精神。医之为道,首重保生,未有自己不立而能立人者也。《内经》四气调神诸篇,皆贵怡养。故业斯道者,远酒色财气,及一切耗心费神之事,养得一片精明,闲来读书会意,临症至诚聪明。一遇疑难之疾,方能专心构思,志在必得。如是利济,始为仁术焉。较之杂务分心,用意肤浅,奚啻霄壤哉?

返回目录 >> 《友渔斋医话》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