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医学实在易

> 卷三 疝气诗

疝气诗

疝为任病与肝经,茴(小茴香)木(木通木香)金铃是典型,合入五苓汤散妙,锻石(捣如米大入棉布中,以线缝好,包肾囊,隔夜再易之)外法亦神灵(素臬台云∶此方屡试屡验。 厥证者,四肢逆冷是也。伤寒寒厥,初病即厥,表宜当归四逆汤,里宜通脉四逆汤。伤寒热厥,多见于传经之后,轻者宜四逆散,脉长者宜白虎汤,脉沉实大便闭者宜承气汤,详于伤寒门不赘。若《内经》之论厥多端,阳气衰于下,则手足寒。亦名寒厥,宜桂附八味丸,阴气衰于下,则手足热,亦名热厥,宜六味地黄丸。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还则生,不还则死。此不能以药治,当徐俟之,或半夏末搐鼻取嚏,厥回后议药。尸厥身脉皆动而形无知,宜还魂汤,方用麻黄三钱,杏仁(去皮尖)二十五粒,炙草一钱, 水煎服。如药灌不入,分病患发,左右捉搦,按肩引之令服,取效。煎厥者,阴亏阳扰,心如火燎,不必手足逆冷,病在于中,宜白虎加人参汤。搏厥者,气血俱乱,相搏成厥,似大厥而稍轻,病在气血,宜生蒲黄一两,黑豆二两(炒),以清酒淋下取饮。血厥者,似大厥而亦稍轻,妇人多有之,宜白薇汤,方用白薇人参当归各二钱,炙草一钱,水煎服。气厥者,因怒气而得,宜七气汤。痰厥者,痰涎如涌,宜二陈汤加苍术白术、制南星、竹沥、姜汁。食厥者,因过饱而得,宜平胃散加莱菔子三钱,煎服探吐。酒厥者,醉后发厥,宜五苓散去桂加黄连黄芩、干葛,皆是昏不知人而名之,其实为风 之类。近医于猝倒之厥,多混认为伤寒热厥,误人不少。《内经》寒热二厥,虽手足合言,究竟寒热先从足起,知其阴阳先衰于下,不待手寒手热,皆当以厥论也,说本张心在《附经》。此证虽寒热俱有,而仲景每指肢冷而言,仲时称名,从仲景而不照《内经》,故列于寒证。(经义)《脉解篇》曰∶“内夺而厥,则为喑痱,此肾虚也,少阴不至者厥也。”《调经论》岐伯曰∶“气之所并为血虚,血之所并为气虚。帝曰∶人之所以有者,血与气耳,今夫子乃言血并为虚,气并为虚,是无实乎。岐伯曰∶有为实,无者为虚,今血与气相失,故为虚焉。 血与气并,则为实焉。血之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阳明脉解篇》曰∶“厥逆连脏则死,连经则生。”按∶《内经》论厥,不能尽述,而此数节,可以挈其大纲。盖内者,肾也,夺者,精夺也,厥者,气逆也。喑者,口哑也,痱者,足废也。今厥虚而厥,口不能言,以肾脉挟舌本也,足不能行,以肾脉循阴股也。次章谓∶血气并走于上,则下之空虚,可知神气俱失其根,所以暴脱欲死。三章言连经者,病在肌表,故轻而生,连脏者,病在根本,故重而死。人之根本维何,肾中之水火也。三章互相发明。火虚者用刘河间地黄饮子,水虚者用骆龙吉接命丹。附录接命丹方,用人乳二酒盏,好梨捣汁一酒盏,倾银罐内,重汤炖滚,黄沫起,开青路为度,每日空心一服,盖取以人补人之义也。

返回目录 >> 《医学实在易》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