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医学入门

> 内集·卷二 本草分类 黍米

黍米

黍米益气味甘温,肺病相宜多则烦,赤者微苦止咳嗽,霍乱泄痢作粥餐,秫熟能润大肠燥,酿酒蜷急自然伸。 性宜高燥而寒,故北地有。似粟而非粟,谷之类也;似芦高丈余,穗黑色,实圆重。大概有二种,米粘者为秫,不粘者为黍。黍又有丹、赤、黑数种。无毒。肺之谷也,肺病宜食。益气安中,补不足,宜脉。不可久食,多热,令人烦闷昏,五脏好睡,发宿疾,缓筋骨,绝血脉。合葵菜食,成痼疾;合牛肉、白酒食,生寸白虫。赤黍米,皮赤米黄,味苦,微寒,无毒。主咳嗽咳逆,霍乱,止泄痢,除热止渴,下气。《衍义》云∶但可为糜,不堪为饭,粘着难脱,然亦动风。秫米,似黍米而粒小,即《诗》之所谓 也。性宜下湿而暑,故东南皆有之,宜作酒。肥软易消。故谓之软粟,又谓糯粟。味甘,微寒,无毒。止寒热,利大肠。能壅五脏气,动风,不可常食。又和菌陈、地黄酿酒服,治筋骨挛急;嚼烂涂疮疥、漆疮、冻疮,犬咬;又为末,鸡子白调涂肿毒。

返回目录 >> 《医学入门》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