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医理真传

> 医理真传卷四 寒邪内生图

寒邪内生图

今以一圈白色,喻人身一团正气。正气旺者,外寒不入,内寒不生。夫内寒之生,由于内之正气不足,正气不足一分,身内之阴寒便生一分。故经云:气不足便是寒。究不足之原,因房劳过度者,则损肾阳;因饮食不节者,则损脾阳;因用心过度者,则损心阳。阳者气也,阳气损于何处,阴寒便生于何处,积阴日久,元阳便为阴所灭也。在上者,仲景用桂枝以扶心阳;在中者,仲景用建中、理中以扶脾阳;在下者,仲景用四逆、白通以救肾阳。阳虚日久,不能化生真阴,阴液日亏,积之久久,血枯而虚阳又炽,反为客邪,此真可谓阴虚也,法宜甘寒养阴,切切不可妄用苦寒,故仲景有炙甘草汤、桂枝龙骨牡蛎汤、甘草黑姜汤之法,从阳以引阴,滋阴、化阴。余谓此即仲景治内伤之子午针也。诸书称痨字从火,皆是从损阳一语悟出也,惜乎解理未畅,后学无从下手,遂使由痨症而毙者多多矣。学者务要明得损阳而阴象症形足征者,照上卷阳虚门法治之。损阳不能化阴,阴液枯竭,肌肤枯搞,神气短少,吐痰胶粘,有火形可验者,照仲景炙甘草龙骨黑姜汤之法治之,阴虚门方,亦可择取。又要识得外邪从阳经入内,以致热伤血者,亦可谓阴虚,若此而论者,是谓之真阴虚。从外而致者,苦寒、清凉、升解俱可治之,若此论者,只宜甘温微寒,从阳养阴以调之,内外之法,至此详矣。余于上卷将阳虚阴虚症形实据列出,乃辨症认症之子午针也;辛甘化阳,苦甘化阴,乃用药之子午针也;气有余便是火,气不足便是寒,乃犹是一元中之子午针也。学者务宜潜心默会,期于明白了然,幸甚幸甚。 【阐释】本节是全书最后一段,标题为钦安用药金针。自谓考究多年,用药有一点真机,与众不同,可说是郑氏用药独特性的总结。主要有几点。一、只要具备阳虚症状,即外现诸种火形,大热肿痛,亦当用阳药;只要具备阴虚症状,即外现寒形,身冷如冰,亦当用阴药,都是百发百中。二、外邪入内,必先侵及太阳所主之皮肤,故发汗散邪为第一要着。若外邪从阳经入内,则必化热伤阴,轻浅者用人参白虎、小柴胡之类以存阴,深重者用大、小承气之类以救阴。若外邪从阴经入内,阴寒混合必伤阳,轻浅者用大、小建中以扶阳,深重者用四逆、白通之类以回阳。三、寒邪内生,源于正气不足,用心过度者损心阳,宜桂枝汤;饮食不慎者损脾阳,宜建中、理中汤;房劳过度者损肾阳,宜四逆、白通汤。四、阳虚日久,不能化生真阴者,不可妄用苦寒,只宜甘寒及甘温微寒养阴,从阳以引阴、滋阴、化阴,用炙甘草汤、桂枝龙牡汤、甘草黑姜汤类以治之。痨症亦多属此类,不能纯用阴药。只有外邪从阳经入内以致热伤血之阴虚,始可治以苦寒、清凉、升解之剂。五、辛甘化阳,苦甘化阴,乃用药之总则。明白切实,精妙圆通,真是用药金针,深堪宝贵。

返回目录 >> 《医理真传》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