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或谓持鉴以索貌者,不能得其腠理,而按方以索病者,亦不能神其变通,甚矣,方书之不可尽信也。嗟夫!方亦何负于人哉?唯药不尝试,方不经验,漫立局以幸中者之过也。乃是编也者,首察病原,以补东垣之缺,次辨药力,以佐仲景之偏;论证则由标本以及经络,审性则由阴阳以及反畏;至运气方脉,靡不精研,而常用药味,又次第序之,以便检阅,诚古今之明鉴也。考古寻方之士,得是书而存之,则疗病不必指掌,审药不必大观,无素问而达生,无叔和而知脉,他如心法如辨疑,诸家方术,悉注脚耳,当令随叩随应随效,而斯人之不病于夭札者,信有赖也。若目为群书而弁髦焉,是舍鉴而求之妍媸也,有是哉。 万历戊戌季夏宛陵仙源杜氏序

返回目录 >> 《药鉴》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