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疡科心得集

> 卷中 附∶喻嘉言先生肺痈肺痿论

附∶喻嘉言先生肺痈肺痿论

《金匮》所论肺痈、肺痿之证,谁秉内照,旷然洞悉,请以一得之愚,僭为敷陈。人身之气,禀命于肺,肺气清肃,则周身之气莫不统 而顺行;肺气壅浊,则周身之气易致横逆而犯上。故肺痈者,肺气壅而不通也;肺痿者,肺气委而不振也。才见久咳上气,先须防此两证。肺痈由五脏蕴崇之火,与胃中停蓄之热上乘乎肺,肺受火热熏灼,即血为之凝,血凝则痰为之裹,乃至咳声频并,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隐隐痛,浊痰如胶,发热畏寒,日晡尤甚,面红鼻燥,胸生甲错,寸口脉滑数而实,此肺结之痈,日渐长大,则肺日胀而胁骨日昂。始先即能辨其证属表属里,极力开提攻下,无不愈者。奈何医者但知见咳治咳,或用牛黄犀角冀以解热,或用膏子油粘冀以润燥,或朝进补阴丸,或夜服清胃散。千蹊万径,无往非杀人之算,病者亦自以为虚劳尸瘵,莫可奈何。迨至血化为脓,肺叶朽坏,倾囊吐出,始识其证,十死不救,嗟无及矣。间有痈小气壮,胃强善食,其脓不从口出,或顺趋肛门,或旁穿胁肋,仍可得生,然不过十中二、三耳。《金匮》治法最精,用力全在未成脓之先。今人施于既成脓之后,其有济乎。肺痿者,其积渐已非一日,其寒热不止一端,总由胃中津液不输于肺,肺失所养,转枯转燥,然后成之。盖肺金之生水,精华四布者,全藉胃土津液之富,上供罔缺。但胃中津液暗伤之窦最多,医者粗豪,不知爱护;或腠理素疏,无故而大发其汗;或中气素馁,频吐以倒倾其囊∶或瘅成消中,饮水而渴不解,泉竭自中;或肠枯便闭,强利以求其快,漏卮难继,只此上供之津液,坐耗歧途。于是肺火日炽,肺热日深,肺中小管日窒,咳声以渐不扬,胸中脂膜日干,咳痰艰于上出,行动数武即喘鸣,冲击连声,痰始一应。寸口脉数而虚,其人咳,口中反有浊唾涎沫者,为肺痿之病。《金匮》治法,非不彰明,然混在肺痈一门,况难解其精意。大要缓而图之,生胃津、润肺燥、下逆气、开积痰、止浊唾、补真气,以通肺之小管;散火热,以复气之清肃。如半身痿废,及手足痿软,治之得法,亦能复起。虽云肺病近在胸中,呼吸所关,可不置力乎。肺痈属在有形之血,血结宜骤攻;肺痿属在无形之气,气伤宜徐理。肺痈为实,误以肺痿治之,是为实实;肺痿为虚,误以肺痈治之,是为虚虚。此辨证用药之大略也。

返回目录 >> 《疡科心得集》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