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血证论

> 卷一 脉证死生论

脉证死生论

医者.所以治人之生者也.未知死.焉知生.知死之无可救药.则凡稍有一毫之生机.自宜多方调治.以挽回之.欲辨死生.惟明脉证.高士宗以吐血多者为络血.吐血少者为经血.谓吐多者病轻.吐少者病重.而其实经散为络.络散为孙络.如干发为枝.枝又有枝.要皆统于一本也.以经络之血分轻重.实则分无可分.医旨又谓外感吐血易治.内伤吐血难疗.三指禅谓齿衄最轻.鼻衄次之.呕吐稍重.咳咯唾血为最重.谓其病皆发于五脏.而其血之来最深.不似呕吐之血.其来出于胃间.犹浅近也.此如仲景近血远血之义.以此分轻重.于理尚不差谬.第鼻衄呕吐血.虽近而轻.而吐衄不止.亦有气随血脱.登时即死者.咳咯唾血虽远而重.亦有一哈便出.微带数口.不药可愈者.仍不可执以定死生矣.夫载气者.血也.而运血者.气也.人之生也.全赖乎气.血脱而气不脱.虽危犹生.一线之气不绝.则血可徐生.复还其故.血未伤而气先脱.虽安必死.以血为魄.而气为魂.魄未绝而魂先绝.未有不死者也.故吾谓定血证之死生者.全在观气之平否.吐血而不发热者易愈.以荣虽病而卫不病.阳和则阴易守也.发热者难治.以血病气亦蒸.则交相为虐矣.吐血而不咳逆者易愈.咳为气呛.血伤而气不呛.是肾中之水.能纳其气以归根.故易愈.若咳不止.是血伤火灼.肾水枯竭.无以含此真气.故上气咳逆为难治.再加喘促.则阳无所附矣.大便不溏者.犹有转机.可用滋阴之药.以养其阳.若大便溏.则上越下脱.有死无生.再验其脉.脉不数者易治.以其气尚平.脉数者难治.以其气太疾.浮大革数而无根者.虚阳无根据.沉细涩数而不缓者.真阴损失.皆为难治.若有一丝缓象.尚可挽回.若无缓象.或兼代散.死不治矣.凡此之类.皆是阴血受伤.而阳气无归.故主不治.若阴血伤.而阳气不浮越者.脉虽虚微迟弱.亦不难治.但用温补.无不回生.盖阳虚气弱者易治.惟阴虚气不附者为难治.所谓血伤而气不伤者.即以气之不伤.而知其血尚未尽损.故气犹有所归附.而易愈也.气之原委.吾于水火血气论已详言之.参看自见.

返回目录 >> 《血证论》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