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虚损启微

> 卷上 失血

失血

阴平阳秘,五脏调和,何失血之有?惟真阴有伤,则或吐或衄,所不能免。但当察其有火无火,及火之微甚而治之,切勿概用寒凉之剂。 火盛载血上行,脉症俱热,急则治标,不得不暂用芩、连、栀、柏、竹叶、童便之属抽薪饮、徙薪饮之类主之。若阴虚而兼微火者,宜保阴煎,或清化饮,或加减一阴煎。上盛下虚,血随气上,气降则血自归经,宜一阴煎,加郁金香附之类。若无实火,而全属阴虚,阴血失守,而为吐为衄者,是宜甘醇养阴,以静制动,以和治伤,使阴气安静得养,则血自归经。宜一阴煎,或六味地黄汤,或小营煎之类。若阴虚连肺,而兼嗽兼血者,宜四阴煎加减。若因劳役,别无火症,心脾肾三阴受伤而动血者,宜五阴煎、五福饮、六味地黄丸之。若阴虚于下,格阳于上,六脉无根,而大吐大衄者,此火不归源,真阳失守也。宜右归饮加减,或八味地黄汤亦可。思虑劳倦过伤者,多有此症。若因劳倦而素易呕泻,致脾不摄血,而为吐血下血者,宜六味回阳饮,大加白术。勿用凉药。若大吐大衄,六脉细脱,手足厥,危在顷刻,而血犹不止者,速用镇阴煎,其血自止。若血脱至甚,气亦随之,至厥逆昏愦,速当益气以固生机,宜独参汤,或六味回阳饮、四味回阳饮。用寒凉即死。凡喘满咳嗽,左右膈间,隐隐作痛,病在肺也。宜清降,不宜升浮。膻中牵痛如缕,懊 嘈杂,病在心包络也。宜养营,不宜耗散。胸腹膨胀,不知饥饱,多涎沫无味,病在脾也。宜温中,不宜酸寒。胁肋牵痛,躁扰喘急寒热,病在肝也。宜疏利,或宜甘缓。不宜秘滞。气短声哑,蒸热盗汗,咽干喉痛动气,病在肾也。宜壮水,不宜香燥。大呕大吐,烦渴头痛,大热不得卧,病在胃也。宜大泻,或宜大补。若血色如朱,光亮如漆,吐出即干,以指甲剔之,成片而起者,虽能食不倦,后必暴脱而死。若血中见似肉似肺,如烂鱼肠,此胃中脂膜,为邪火所烁,凝结而成,方书咸谓必死。然吐后凝结,既去而不发热,能进饮食,调理得宜,多有得生者。出于肺,多带痰沫,及粉红色。出于心包,色必正赤,如朱漆光泽。若吐出便凝,摸之不粘指者,为守脏之血,见之必死。出于脾者,亦必鲜紫浓浓,但不若心包血之光泽也。出于肝者,血必青紫稠浓,或带血缕,或有结块。出于肾者,或从咳逆,或从咯吐,或稀痰中杂出如珠,血虽无几,色虽不鲜,其患最剧。出于胃者,多兼水液痰涎,吐则成盘成盏,汪洋满地。失血后头晕发热者,往往有之,此是虚火上炎外扰之故,不可误认外感。血若暴涌如潮,喉中 不止,脉见虚大,此火势未敛,不可便与汤药,急以热童便或藕汁灌之。俟半日许,脉势稍缓,可进调养之剂,服药后脉渐调和,饮食渐进,肢体轻捷,面色不赤,足膝不冷,身不灼热,额无冷汗,溲便如常,虽有紫黑血块,时欲咯出,而无鲜血上行,方许可治。血虽止而脉大不减,或虽小而弦细数疾,或弦硬不和,慎勿轻许可治。亦有他部柔和,而左手关尺弦强者,为阴虚火旺,最为危兆。其变有三,一则阴火引血复上而暴脱。一则虚阳发露而发热。一则火上逼肺而喘咳。此终不救。血不止者,用童便最效,或捣侧柏叶,以童便二分,酒一分,和饮之,大能止血。吐血新服五七日,永不复发。

返回目录 >> 《虚损启微》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