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吴医汇讲

> 卷十一 三焦说

三焦说

三焦有形、无形之说,越人、华佗、王冰、东垣皆曰有名无形;余则或言无状,或言有形,纷纭无定。愚意当以无形之说为是,非若五藏五府各自成形,可以定其象也。《营卫生会篇》云∶“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此三焦定论也。以其无形,故举功用之相似者以比拟之也。雾、类乎气,《决气篇》所谓“若雾露之溉”是也。考沤、渎二字之义,沤、渍也,渐也,渐渍之使柔烂也。则沤者状“腐熟水谷”之义,谓渐渍以化也。渎、浊也,通也,所以通垢浊也。则渎者状分别清浊,即“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之义也。其“三焦”字义,亦属无形,盖火灼则焦,火即是气,以少阳为相火,即取“焦”字之义也。上、中、下、有分司之任,故曰“三”也。《营卫生会篇》云∶“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故水谷者,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而成下焦。”又云∶“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下焦。”《五味篇》云∶“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两焦,以溉五藏,别出两行,营卫之道。”细玩《经》文,曰“出于胃上口”,“出上焦之后”,曰“成下焦”,曰“胃之两焦”,皆见无形体之意焉。而细绎《经》旨,即营、卫之气所从出,其职司功用,莫非气之所为,故《中藏经》曰∶“总领五藏六府、营卫经络、左右上下之气也。”至《本藏篇》有浓、薄、缓、急、直、结之说者,孙东宿谓五藏、五府、五行,正配合者也,独三焦无合,故附膀胱而言,非谓三焦有物如是也。若《论勇篇》理纵、理横之说,不过言其人之躯壳上下通体如此,故以“三”字贯之,而借“焦”字助语成辞,与《五味篇》所云“胃之两焦”句法相仿耳。再以《背俞篇》五焦、七焦之文观之,则三焦纵横之句,亦可不必拘泥矣。使必以无形之说为误,岂越人、华佗其才智反在后人下耶?

返回目录 >> 《吴医汇讲》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