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本经逢原

> 卷三 诸豆

诸豆

甘平,无毒。 发明 大豆曰菽,色黄,入脾,泻而不补。色黑入肾,泻中寓补。《本经》云,生研和醋涂痈肿,煎汁饮杀鬼毒止痛。《日华》云,制金石药毒。时珍云,水浸捣汁解矾石、砒石、乌附、射罔甘遂巴豆芫青斑蝥百药之毒。古方取用甚多,炒热酒淋。治风毒香港脚,筋脉拘挛,产后中风口 ,头风破伤,并宜炒熟酒淋服之。黄大豆生泄利,熟壅气,生痰动嗽诸病,皆非所宜。惟痘后余毒发痈,炒黑研末,以香油调敷之;生浸细磨和滓炒热敷肿疡背疮,冷则换热者,频敷即消。误食毒物,生捣研,水灌吐之。诸菌毒不得吐者,浓煎汁饮之。又试内痈及臭毒腹痛,并与生黄豆嚼,甜而不恶心者,为上部有痈脓及臭毒发沙之真候。其生黄豆叶嚼烂罨蛇虺伤立效。扁豆入脾经气分,能和中止呕,得木瓜治伤暑霍乱。 《金匮》云,扁豆,病寒热者不可食之,以其能滞气也。若脾虚寒热不止,则扁豆又非禁剂。一种紫黑者,入脾经血分,治失血血痢,俱炒黑用之。扁豆花治下痢脓血,赤白带下。叶治霍乱吐下,吐痢后转筋,生捣一握,入醋少许绞汁,服之立瘥。细黑豆,一名 豆,俗名科豆,入肾经血分,同青盐、旱莲草、何首乌蒸熟,但食黑豆则须发不白,其补肾之功可知。今人以制何首乌取以引入肾经也。黑豆炒焦淋酒,即豆淋酒也,头风、香港脚咸取用之,以其直达肾经血分也。豆黄黑大豆发芽是也。《本经》治湿痹筋挛膝痛,除胃气结积,益气解毒,《金匮》薯蓣丸用之,取其入脾胃散湿热也。赤小豆,即赤豆之小而色黯者,俗名猪肝赤。其性下行通利小肠,故能利水、降火,久食令人枯燥,瓜蒂散用之,以泄胸中寒实,正以其利水清热也。生末敷痈肿,为伤寒发颐要药。发芽同当归治便红肠痈,取其能散蓄积之毒也。绿豆甘凉解毒,能明目,解附子砒石诸石药毒,而与榧子相反,误犯伤人。 绿豆粉治痈疽,内托护心丹极言其效。真粉乃绿豆所作,取陈者蜜调敷痘毒。痘疮湿烂不结痂者,干扑之良。绿豆壳治痘生目翳。蚕豆甘温性滞,中气虚者,食之令人腹胀。《积善堂方》言,一女子误吞针入腹,诸医不能治,有人教令煮蚕豆韭菜食之,针自大便同出。 误吞金银物者用之皆效。豌豆,一名毕豆。补中益气,烧灰治痘疹、黑疔。神黄豆产缅甸,形如槐子,近时稀痘方用之,一阳日用清水磨服。淡豆豉,用黑豆淘净,伏天水浸一宿,蒸熟摊干,蒿覆三日,候黄色取晒,下瓮筑实,桑叶浓盖,泥封七日取出,又晒,酒拌入瓮,如此七次,再蒸如前即是。主伤寒头疼,寒热烦闷,温毒发斑,瘴气恶毒。入吐剂发汗。并治虚劳喘吸,脚膝疼冷,大病后胸中虚烦之圣药。合栀子治心下懊 ,同葱白治温病头痛。 兼人中黄、山栀、腊茶,治瘟热疫疠,虚烦喘逆。与甘、桔、葳蕤,治风热燥咳,皆香豉为圣药。盖瓜蒂吐胸中寒实,豆豉吐虚热懊 。得葱则发汗,得盐则涌吐,得酒则治风,得薤则治痢,得蒜则止血,生用则发散,炒熟则止汗,然必江右制者方堪入药。入发散药,陈者为胜。入涌吐药,新者为良。以水浸绞汁,治误食鸟兽肝中毒,服数升愈。豇豆,补肾健胃,解莽草毒。刀豆,缓补元阳,其子治病后呃逆不止,烧灰存性,白汤调服二钱即止,亦取其降浊气之力也。

返回目录 >> 《本经逢原》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