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本草择要纲目

> 温性药品 半夏

半夏

【气味】 辛平有毒.沉而降.阴中阳也.入手阳明太阴少阴三经.(凡采得以白芥子为末二两.酽醋三两.搅浊投半夏于内.浸洗去涎.涎若不尽.令人气逆.肝气怒满.又造曲法云.以半夏为主.入姜汁白矾.加以干面和搅作面.入楮叶包置篮中.候生黄衣.日干.久贮听用.极为良品.) 【主治】 寒痰及形寒饮冷伤肺而咳嗽.脾胃湿.益脾胃之气.消肿散结.渴则忌之.但今人惟知半夏去痰不能益脾.孰知脾恶湿.湿则濡困.困则不能治水.半夏之性辛而能润.可使脾无留湿.湿去而土自燥.痰乃不生.其功之益脾何如也.又丹溪以二陈汤治一身之痰.庸医执之.概以有痰者.即以此方为对症之剂.岂知二陈汤唯风寒湿食之痰用之.乃宜至于劳痰失血用之.反能燥血.其所当禁用又何如也.又俗以半夏性燥有毒.多以贝母代之.岂知贝母乃太阴肺经之药.唯咳嗽吐痰.虚劳吐血.或痰中见血.诸郁咽痛喉痹.肺痈肺痿痈疽.妇人乳痈等症.此则宜以贝母为之向导.若涎者脾之液.美味膏粱炙爆.皆能生脾胃湿热.令涎化为痰.久则痰火上攻.使人昏愦口噤偏废僵仆蹇涩不语.自非半夏何以行湿利窍.通大便而泄小便.使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各得滑泽自安也.又俗言半夏入方药中.能泄痰之标.不能泄痰之本.岂知肾主五液化为五湿.自入为唾.入肝为泣.入心为汗.入脾为痰.入肺为涕.半夏能流湿润燥.无形之咳.有形之痰.悉能荡涤必清.其泄肾非泄痰之本乎.又俗言半夏之辛.只能入肺散气.岂知止呕吐为足阳明.除痰为足太阴之剂.如柴胡汤中用之.虽为止呕.亦能助柴胡黄芩之清凉.主寒热之往来.是又非足少阳阳明之对剂乎.然热痰佐以黄芩.风痰佐以南星.寒痰佐以干姜.痰痞佐以陈皮白术.多用则泻脾胃.诸血证及口渴者则禁用.是又在驱使者之得宜也.

返回目录 >> 《本草择要纲目》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