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内经博议

> 卷之二脉法部 脉原

脉原

脉为人之神.气血之本.而见于营之行.营之行也.其根原有二.一出于中焦之谷神.化精液以输肺.以治节施之隧道.故营血之能通流.实胃气为之充澈.此脉之本于胃气也.一起于太冲.而出少阴肾.下汇血海于厥阴.上发真阳于太阳.此太冲之精气.能灌溉十二经.得与阳明胃之盛气.同驻中焦.共为宗气.故亦得与营.俱行十二经.而备五十营.脉至五十营.则先后天之气合.而五脏之真备矣.以是上朝于肺.肺统行之.故曰气口成寸.以决死生.决死生者.以气口能显胃气形藏真.占四时度六部.有诸中者.必形诸外.而无差忒.此脉之所以为人之神也.内经论脉必自下而上推.始于季胁.以次附上.定其部位.自肘中曲池.量至神门.得一尺为尺.自尺至寸.得一寸为寸.其诊先尺后寸.先阴后阳者.以人身阴阳.皆起于足下.五脏之气.会于章门.章门在季胁之次.脉从三阴起足三阳而上之.先会于此.故内经诏人以脉必自下而上也.至于诊之精微.其占亦有二.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脉行六寸常流无间.昼夜六时.而为五十营.此以流行者占之也.五十动不一代.乃为生人之太和.不及是者.为脏无气.命曰狂生.狂生者.反太和也.左以候左.右以候右.上以候上.下以候下.前以候前.后以候后.六部一定.候之不移.而以五脏为占.此以部位占之也.原其然者.肺统元气.为心血脉之相.非惟能朝百脉.亦能显百脉.脉虽藉营气之行而充满之.而其所以能充满者.皆肺神藏真之所 泓.此其中之胎涵映澈.行者居者.各为充满.非以一流行而尽之也.盖其元神能常照百脉.为五脏镜.以显其纯疵.故太渊一脉.五脏之全体俱现.是以上下左右可占.六部可诊也.然人之阴阳必奉天而应四 .故春弦夏钩秋毛冬石.虽六脉各为脏主.而有不得不听令于时者.此由天人葆合.故人气有不离如此也.乃人又有平生之诊者.阴阳之禀.气态各不同.则其脉亦异.如六阴六阳.以至老少肥瘦.脉必不一.善脉者.必先察其本元之候.其胃气藏真.与四时之正反.老少之攸分.而后及其病脉.以兹四诊.兼之望闻问谓之七诊.而脉之道得矣.今世以左手为人迎.此出自难经.叔和祖之.不知人迎者.阳明胃之本.输在结喉两旁动脉者.是此六阳之所迎.古人以候六腑之阳.而察其盛衰.若以左之寸口当之.岂人迎之所候哉.趺阳者.乃穴之动脉.在足趺三寸之间.是胃脉之下行.复上与太冲之脉合.故得先后天并符之气会合于此.为人之根蒂.死生之诊.于是最切.故仲景法趺阳与少阴同诊.一诊先天.一诊后天.每并取以决百病.今人废之.此仲景所斥.为按手不及足之庸工也.

返回目录 >> 《内经博议》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