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脉症治方

> 卷之二燥门(燥症 痿症 消渴 膈噎) 大便闭结

大便闭结

【脉】 两关脉实数.右寸涩数.两尺弦涩.盖数者火盛也.涩者血枯也.由火盛而血衰.服药而脉变缓滑者.易治.反结促者.难治.集成云∶脾脉沉数.下连于尺.为热结.两尺脉虚.或沉细而迟者.为阴结.右尺浮.为风结也. 【症】 内经云∶肾主大便.大便难取足少阴.东垣曰∶肾主五液.津液润.则大便如常.若饥饱劳逸.损伤胃气.及食辛热味浓之物.而助火邪伏于血中.耗散真阴.津液亏少.故大便结燥.窃详燥之为病不一.有热燥有风燥.有阳结.有阴结.吐泻后.肠胃虚.服热药多者.为热结.宜承气汤下之.肺受风邪入肠中.为风结.宜麻仁丸.年老气弱.津液不足.或产后内亡津液.而结为气血虚也.六味地黄丸主之.大便闭.小便数则为脾约.脾约者.脾血耗散.肺金受火.无所摄脾.津液故竭.宜养血润燥.若能食.小便赤.为实闭.麻仁七宣等药主之.不能饮食.小便清.为虚闭.为气闭也.浓朴汤主之.小肠移热于大肠.为宓瘕.是便涩闭也.医者不究其源.一概用巴豆牵牛等药下之.损其津液.燥结愈甚复下复结.极则以致引导于下.而不能通者.遂成不救之症.可不谨哉. 【治】 内经云∶肾恶燥.急食辛以润之.结者散之.治法云∶如少阴不得大便.以辛润之.太阴不得大便.以苦泻之.阳结者散之.阴结者温之.有物结者下之.久病腹中有实热.大肠闭者.以润肠丸治之.慎勿峻利.脾约者.谓胃脾弱.约束津液.不得四布.但轮膀胱.故小便数而大便难.名曰脾约.与脾约丸以下脾之结燥.使肠润结化.津液入胃而愈.然既曰脾约.必阴枯槁.内火燔约.热伤元气.故肺金受火烁而津竭.必窃母气以自救.金耗则土受木伤.脾失转输.肺失传送.宜大便难.小便数.而无藏蓄也.理宜滋养阴血.使阳火不炽.肺金行清化.而脾土清健.津液入胃.肠润而通矣.今此丸用之于热甚而气实.与西北人禀壮实者.服无不安.若用之于东南方人.与热虽盛而气血不实者.虽得暂安.将见脾愈弱而肠愈燥矣.惟知西北以开结为主.东南以润燥为主.斯无误矣. 【方】 滋血润肠汤 治大便秘结.或血虚秘.气滞秘.风秘.热秘.并治之. 当归(身尾一钱五分) 桃仁(一钱五分) 麻仁(去壳一钱五分) 大黄(一钱五分) 羌活 防风(各一钱) 生地黄 枳壳 槟榔(各八分) 甘草(生五分) 皂仁(七分) 红花(二分) 木香(一分) 上作一服.姜一片.枣一枚.煎.食前服. 又方 脾约丸治大便难.而小便数.名脾约.以此丸治之. 枳实(去穣麸炒) 浓朴(姜汁制) 芍药(各二两酒炒) 大黄(酒蒸四两) 麻仁(去壳净一两三) 杏仁(去皮尖一两二钱) 上为末.炼蜜丸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白汤下.量虚实用之.

返回目录 >> 《脉症治方》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