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麻风论

麻风古称疠风。疠者,荣气热,脏气不清,故使鼻柱坏而色败,肌肤疡腐,风寒客络脉而不去,名曰疠风。方书俱以风药混治,又无先后之分,并有蕲蛇虎骨、山甲走窜,蜈蚣温而有毒,服之未有不 发者。予阅历多多,是症风湿、湿毒、毒疠诸种,有肌表经络之殊。肺司皮毛,胃主肌肉,肺虚则腠理不密,胃气薄则肌肉疏豁,易于触受,或暴露阴湿晦雾,或坐卧湿地,气血滞而不行。初起一点麻木,不知痛痒,毛窍闭塞,汗孔不透,渐次延及遍身,斑如云片,微微扛起,或白或红。然在上者多风,风为阳邪,阳从上受,白而红者风兼热也。在下多湿,湿为阴邪,从下袭红而扛者,湿兼热也。毒疠则由口鼻吸入,阳明独受其邪,血壅热蒸,初起身面疙瘩成块,扛起日久,脚指常起 ,鼻柱坏,节脱气移,肌肤疡腐。始时均宜汗解,开通腠理,用万灵丹汗之。风胜者消风散、蒺藜丸,湿胜者苦参丸、渗湿汤。毒甚者双解散、通圣散、羚羊角散、解毒汤俱可选用。以上皆发于肌表。肺胃受病居多,若在经络则四肢指节作麻,拘掣肉削,日久足破掌穿,上部面颊麻木,口 ,目泪眼翻,皆风湿入于经络之见证。初起亦宜汗解,次以蒺藜丸、苦参丸、消风散、利湿汤、通经汤选用,忌辛辣炙 酒醋等物,避风雨,戒房帏。十中犹可保全六七,病者勿以初起而忽诸。 万灵丹 治痈疽诸发等疮,初起憎寒壮热,浑身拘急疼痛,并治疠风,麻木不仁。 茅术(二两) 何首乌(二两) 羌活(二两) 荆芥(二两) 明雄黄(六钱) 甘草(一两)川石斛(一两) 川乌(二两,姜汁炒去皮尖) 全蝎(炙,一两) 防风(一两) 细辛(一两)全当归(一两) 朱砂(六钱) 麻黄(一两) 明天麻(一两) 上药细末,炼蜜为丸,朱砂为衣,每服一钱。用葱头两枚,豆豉三钱,煎汤下,服后进以稀粥,助令汗出。避风寒,忌生冷,戒房事,孕妇忌之。此方屡试屡验,故有万灵之名。 防风通圣散 此足太阳阳明药也。外为六淫所伤,气血怫郁,表里丹斑,瘾疹疠风,肿块红热服之。 防风(二两) 荆芥(二两) 连翘(二两) 麻黄(二两) 薄荷(二两) 川芎(二两) 归须(二两) 赤芍(二两) 白术(二两) 山栀(二两) 大黄(二两) 芒硝(二两) 黄芩(四两)石膏(四两) 桔梗(四两) 滑石(八两) 上药为末,蜜水泛丸,服三钱,开水下。 双解散 治阳明吸受毒疠,观面四肢肿起块,唇翻目红,多泪,用此发表攻里,大便实者宜之。 大黄(三钱) 金银花(三钱) 元参(二钱) 防风(一钱) 荆芥(一钱) 甘草(一钱) 连翘(二钱) 熟石膏(四钱) 花粉(二钱) 甘菊花(三钱) 黄芩(钱半) 赤芍(钱半) 竹叶(三十片) 上药水煎服。 羚羊角散 治肺胃吸受毒疠,斑红作肿,目赤泪多,四肢筋脉作痛,体虚者宜之。 羚羊片(钱半) 元参(二钱) 知母(钱半) 川黄柏(一钱) 连翘(钱半) 马齿苋(三钱)赤芍(一钱) 甘草(五分) 杭菊(钱半) 蝉衣(八分) 白蒺藜(三钱) 荆芥(一钱) 浮萍(三钱) 上药水煎服。 育阴化疠汤 治阴虚湿热,毒疠蒸于阳明,斑红肿,脉虚数,不胜攻表者。 沙参(三钱) 当归(钱半) 甘草(五分) 大胡麻(三钱) 赤芍(一钱) 甘菊(钱半) 白蒺藜(三钱) 米仁(四钱) 荆芥(一钱) 浮萍(钱半) 川石斛(三钱) 马齿苋(三钱) 上药水煎服。 苦参丸 治麻风发于腿足,云斑麻木,或红或白。 苦参(二钱) 牛膝(四两) 苍术(四两) 荆芥(六两) 当归(四两) 甘草(二两) 浮萍(四两) 草 枫子肉(二两) 炒黑浆丸。 渗湿汤 治麻风下部发斑,或踝跗肿胀,指掌起泡,漏蹄等症。 苍术(钱半) 当归(二钱) 牛膝(钱半) 苡仁(四钱) 萆 (二钱) 甘草(八分)黄柏(钱半) 泽泻(钱半) 五加皮(钱半) 苦参(钱半) 大胡麻(三钱) 利湿通经汤 治四肢麻木,指节拘掣。 威灵仙(一钱) 桑枝(三钱) 当归(二钱) 秦艽(五钱) 蚕沙(三钱) 草(钱半)甘草节(八分) 苦参(一钱) 苍术(一钱) 苡仁(三钱) 大胡麻(一钱) 五加皮(钱半) 牛膝(钱半) 川续断(钱半) 养血祛风汤 治麻风块斑退,汗孔未透,服之和荣顺气,以达肌表。 川芎(八分) 乌药(八分) 秦艽(钱半) 甘草(八分) 大胡麻(三钱) 当归(二钱) 丹参(钱半) 云苓(二钱) 川断(钱半) 萆 草(钱半) 苍耳子(钱半) 白蒺藜(三钱) 白术(一钱)桑枝(三钱) 解毒汤 治麻风面肿,腥而出水,掌穿臭秽,足腐肿胀者。 黄柏(一钱) 丹参(二钱) 云茯苓(二钱) 川萆 (二钱) 牛膝(钱半) 泽泻(钱半)花粉(二钱) 赤芍(钱半) 小生地 粉甘草(一钱) 木通(一钱) 马齿苋(三钱) 桑枝(四钱) 消风散 治 风身面白斑,麻木,汗孔不开,起于面者,乃肺经受毒。 荆芥(一钱) 当归(五钱) 防风(一钱) 苦参(一钱) 白芷(八分) 川芎(五分) 甘菊(钱半) 蒺藜(三钱) 浮萍(一钱) 大胡麻(三钱) 蔓荆子(五钱) 蒺藜丸 治 风身面白斑,或微红扛起,肺胃受毒。 白蒺藜(一两) 苡米(四两) 防风(四两) 干浮萍(四两) 苍术(四两) 牛膝(四两)黄芩(四两) 大胡麻(一两) 荆芥(四两) 当归(四两) 苦参(一两) 赤芍(四两) 甘菊(四两)枫子肉(二两,炒黑) 上药研末,水泛为丸,每服三钱,毛尖茶送下。

返回目录 >> 《马培之医案》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