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六因条辨

> 六因条辨卷上 春温辩论

春温辩论

尝按,《内经》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又云,冬不藏精,春必病温。语虽二致,理实一贯,所重在藏精而已矣。盖冬主藏,肾亦主藏,人能体冬之藏阳而藏精,则人不自伤于寨,寒岂遽伤乎人哉。故四气调神篇曰:逆冬气者,肾病,奉生者少;逆春气者,肝病,奉长者少,逆夏气者,心病,奉收者少;逆秋气者,肺病,奉藏者少。彼以春起论,而归本奉藏,可知奉时之藏以藏经,则四时生长收藏,于五脏各司一气,交相递运,无偏无胜,而顺一岁之气候也。若烦劳多欲之人,阳气疏泄,阴水先亏,时令之邪,易于凑袭,历谓至虚之处,便是容(1)邪之处也。况春为岁首,冬为岁末,春之发生,赖冬之封藏。观夫诸阳在上,一阳在下,其时天气严寨,而井水反温。及诸阳在上,一阴在下,其时天气炎热,而井水反凉。是阴阳消长,天地阖辟之机也。人生(2)一小天地,茍能顺天时而固密,则肾气内充,命门三焦之阳气,足以固腠理而护皮毛,虽当春令升泄之时,而我身之真气,内外弥论,不随升令之泄而告匮,纵有寒邪,安能内侵。晋,王叔和云(3):包 寒毒藏于肌肤,至春而变为温,至夏而变为热。以致后人翻驳。何不云,肾精不藏之人,至春易病温,至夏易病热,便能深入理谭矣。即《内经》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之句,注家咸谓冬令闭藏,寒毒伏于肾中,病不即发,至春阳气大泄,内伏之寒邪,·随升令而外达,,后贤钱天来,已大非其说矣。谓,冬伤于寒者,乃冬伤寒水之脏,即冬不藏精之互词,何得以寒邪误解耶!夫寒为杀厉之气,中人即病,非比暑湿之邪,能伏处身中,况肾为生命之本,所关最大,安有寒邪内入,相安无事,直待春时始发之理。由此推之;显系温之为病,由肾精之不藏矣。盖肾既失藏,坎水先亏,少阳之少火,悉化为壮火,与春时之温气,互相交炽。然亦必因外感微寒,而能引动,故初起亦似伤寒之头痛身疼 发热恶寒,较诸伤寒,则传变尤速,而于幼稚者为甚。以体属纯阳,阳与阳合,其感尤易,甚而化斑化痘,为惊为厥者也。然此温字,又与瘟疫不同,瘟疫乃不正之戾气,四时皆有,而此温乃独发于春,故名春温。至于治法,总宜辛凉清解,预顾阴液,大忌辛温升散,鼓动风阳。茍能临症制宜,对症发药,庶不愧为司命矣。故不揣谫陋,列为条辨,同道君子,之我罪我,其在斯乎! (1)容,原作"客",形近而误·参卷中伏暑辩论条改 (2)生:疑为"身"字之误· (3)王叔和云,此下引王语·出伤寒论.伤寒例语意

返回目录 >> 《六因条辨》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