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厘正按摩要术

> 卷一·辨证 察耳

察耳

两耳时红时热者,主外感风热。(《集成》) 两耳尖发冷者,主发痘疹。(《集成》) 风门在耳前,少阳经所主。色黑,则为寒为疝。色青,则为燥为风。(《集成》) 耳上属心。凡出痘时,宜色红而热。若色黑与白而冷,其筋纹如梅花品字样,或串字样,从耳皮上出者,皆逆也。(《大全》) 耳下属肾。凡出痘时,其色宜红紫带冷,不宜淡黄壮热。如筋纹梅花品字样为顺,若如蚤咬芝麻之形者,为险逆难治之候。(《大全》) 耳后耳里属肺。凡出痘时,其色宜淡白带温,不宜红紫壮热。如见茱萸形,或灯火烧烙之样为逆。(《大全》) 耳后耳外属肝。凡出痘时,其色宜青带温,不宜淡白冰冷。稀疏者吉,稠密者凶。(《大全》) 耳后中间属脾。凡出痘时,宜苍黄温和,不宜青色壮热,稀疏如黄蜡色者吉,稠密如蚁色带青者凶。(《大全》) 凡出痘,耳后筋三条而枝叶多,色淡红者吉。系心经发痘,主头面稀少。(《大全》) 凡出痘,耳后筋紫赤色者,主肝经发痘,而急出者凶。(《大全》) 凡出痘,耳后筋苍黄色者,或筋头大而根转小,系脾经发痘,主头面胸腹必稀。(《大全》) 凡出痘,耳后筋淡而色白者,枝叶繁乱,系肺经发痘。出如蚕种,主痒塌极凶之兆,三五日必亡。(《大全》) 凡出痘,耳筋色黑,枝叶多者,系肾经发痘。主黑陷伏毒,九朝十朝内必死。(《大全》) 凡发热,耳筋出现紫黑赤白皆凶。耳上凉者吉,耳下凉者凶。耳后青筋起,主螈 。(《大全》) 耳色枯焦,主肾涸证危。(《集成》) 两耳后黑筋,横过发际,主脐下疼,肾气痛。(《集成》) 凡看小儿潮热之际,以两耳辨其五色为验,便知生死轻重之分。(《大全》) 耳上起青筋者主肝风,耳聋发狂者阳虚病。(周于蕃) 耳痛、耳肿、耳聋者,皆主胆病。(周于蕃) 按∶耳背上、中、下、分五脏。邵公治痘称为秘法。乃识者以穿凿讥之,未为无见。回忆幼时聆先君之训曰∶兴化有顾先生者,其面麻,群以顾大麻呼之。取佾生者三,卒未补博士弟子员。治痘有神术,惟酷暑严寒,不起之证百中一二。其生平辄自负曰∶痘无死证。顾公麻,顾公洵三折肱矣。今春痘疫流行,夭枉甚多。总由寒热虚实,莫能确辨,亦婴儿一劫也。 嗣有《痘疹辨证录》四卷,续刻问世,求海内诸方家惠书赐教,幸甚盼甚。是篇察耳,耳虽为肾窍,而五脏所结,系于耳者居多。外感则或冷或热,内伤则或暗或滞。善诊面色者,神明而熟察之,亦辨证要法也。若徒取以辨痘证则拘矣。(惕厉子) 耳背图(图缺) 耳珠属肾,耳叶属脾,耳上轮属心,耳皮肉属肺,耳背玉楼属肝。

返回目录 >> 《厘正按摩要术》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