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类经

> 二十一卷 针刺类 三十二、刺有三变营卫寒痹

三十二、刺有三变营卫寒痹

(《灵枢·寿夭刚柔篇》) 黄帝曰∶余闻刺有三变,何谓三变?伯高答曰∶有刺营者,有刺卫者,有刺寒痹之留经者。(刺营者刺其阴,刺卫者刺其阳,刺寒痹者温其经,三刺不同,故曰三变。)黄帝曰∶刺三变者奈何?伯高答曰∶刺营者出血,刺卫者出气,刺寒痹者内热。(《调经论》亦曰∶取血于营,取气于卫。内热义如下文。)黄帝曰∶营卫寒痹之为病奈何?伯高答曰∶营之生病也,寒热少气,血上下行。(营主血,阴气也,病在阴分则阳胜之,故为寒热往来。阴病则阴虚,阴虚则无气,故为少气。邪在血,故为上下妄行。所以刺营者当刺其血分。)卫之生病也,气痛时来时去,怫忾贲响,风寒客于肠胃之中。(卫属阳,为水谷之悍气,病在阳分,故为气痛。气无定形,故时来时去。怫,郁怒也。忾,大息也。贲响,腹鸣如奔也。皆气分之病。风寒外袭而客于肠胃之间,以六腑属表而阳邪归之,故病亦生于卫气。怫音佛。忾音戏。)寒痹之为病也,留而不去,时痛而皮不仁。(寒痹久留不去,则血脉不行,或凝滞而为痛,或皮肤不知痛痒而为不仁。)黄帝曰∶刺寒痹内热奈何?伯高答曰∶刺布衣者以火 之,刺大人者以药熨之。(内热,谓温其经也。布衣血气涩浊,故当以火 之,即近世所用雷火针及艾蒜蒸灸之类。 音翠,灼也。)黄帝曰∶药熨奈何?伯高答曰∶用淳酒二十升,蜀椒一升,干姜一斤,桂心一斤,凡四种,皆 咀,渍酒中。用绵絮一斤,细白布四丈,并内酒中。置酒马矢 中,盖封涂勿使泄。五日五夜,出布绵絮曝干之,干复渍以尽其汁。每渍必 其日乃出干,干并用滓与绵絮,复布为复巾,长六七尺,为六七巾。则用之生桑炭炙巾,以熨寒痹所刺之处,令热入至于病所,寒复炙巾以熨之,三十遍而止。汗出以巾拭身,亦三十遍而止。(咀,古人以口嚼药,碎如豆粒而用之。后世虽用刀切,而犹称 咀者,其义本此。渍,浸也。马矢 中者,燃干马屎而煨之也,此西北方所常用者。涂,盐泥封固也。 ,周日也。复布为复巾者,重布为巾,如今之夹袋,所以盛贮绵絮药滓也。滓, 也。炙巾以生桑炭者,桑能利关节,除风寒湿痹诸痛也。大人血气清滑,故当于未刺之先,及既刺之后,但以药熨,则经通汗出而寒痹可除矣。内,纳同。矢,屎同。 音愠。 音醉,滓音子。复音福。)起步内中,无见风。 每刺必熨,如此病已矣,此所谓内热也。(刺后起步于密室内中,欲其血气行而慎避风寒也。凡此者皆所谓内热之法。)

返回目录 >> 《类经》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