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类经

> 三十卷 会通类 十

厥逆者,寒湿之起也。(见脉色类三十二。) 厥则目无所见。夫人厥则阳气并于上,阴气并于下。阳并于上,则火独光也;阴并于下,则足寒,足寒则胀也。(疾病八十。) 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疾病十九。) 脉至如喘,名曰暴厥,暴厥者不知与人言。(脉色二十四。) 内夺而厥,则为喑俳,此肾虚也,少阴不至者,厥也。肝气当治而未得,故善怒,善怒者名曰煎厥。(疾病十一。) 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疾病五。) 三阳为病发寒热,及为痿厥 。二阳一阴发病,主惊骇背痛,善噫善欠,名曰风厥。(疾病类六。) 脉俱沉细数者,少阴厥也。(脉色二十一。) 肾气虚则厥。(藏象十。) 志不足则厥。(疾病十八。) 冲脉并少阴之经,故别络结则跗上不动,不动则厥,厥则寒矣。(针刺二十。) 气逆者足寒也。(疾病十六。) 下气不足,则乃为痿厥心 。(疾病七十九。) 五络俱竭,令人身脉皆动而形无知也,其状若尸,或曰尸厥。(针刺三十。) 风逆,暴四肢肿,身漯漯,唏然时寒,饥则烦,饱则善变。厥逆为病也,足暴 ,胸若将裂,肠若将以刀切之,烦而不能食,脉大小皆涩。厥逆,腹胀满肠鸣,胸满不得息。诸厥之刺。(针刺五十。) 一上不下,寒厥到膝,少者秋冬死,老者秋冬生。(疾病八十四。) 厥在于足,宗气不下,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针刺三十五。) 阳明在泉,主胜则腰重腹痛,少腹生寒,下为 溏,则寒厥于肠。(运气三十。) 阳明厥则喘而惋,惋则恶人。厥逆连脏则死,连经则生。(疾病十二。) 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凝于脉者为泣,凝于足者为厥,此三者,血行而不得反其空,故为痹厥也。(经络二十一.) 邪入于阴则痹。(疾病二十五。) 八风伤人,内舍于骨解腰脊节腠理之间,为深痹。(针刺二。) 病在阳者命曰风,病在阴者命曰痹,阴阳俱病命曰风痹。(针刺三十一。) 阴痹者按之不得,腰脊头项痛,时眩,大便难,阴气不用,饥不欲食,咳唾则有血,心如悬,病本于肾。(运气二十五太阴司天。又针刺二十五略同。) 粗理而肉不坚者,善病痹。(疾病七十六。) 寒痹之为病也,留而不去,时痛而皮不仁。(针刺三十二。) 是人多痹气也,阳气少,阴气多,故身寒如从水中出。(疾病四十五。) 积寒留舍,荣卫不居,卷肉缩筋,肋肘不得伸,内为骨痹,外为不仁。(经络八。) 一呼脉三动,一吸脉三动,脉涩曰痹。(脉色三。) 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病在肌肤,肌肤尽痛,名曰肌痹,伤于寒湿。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针刺五十。) 风寒入舍于肺,名曰肺痹,发咳上气。肺即传而行之肝,病名曰肝痹,一名曰厥,胁痛出食。(疾病二十九。) 按之至骨,脉气少者,腰脊痛而身有痹也。(脉色二十一。) 厥阴之复,甚则入脾,食痹而吐。(运气二十八。) 胃脉软而散者,当病食痹。(脉色二十。) 心痹。肺痹。肝痹。肾痹。脾曰厥疝。(脉色三十四。) 南方者,其民嗜酸而食 ,其病挛痹。中央者,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论治类九。) 心脉微大为心痹引背。肺脉微缓为痿 偏风。肺脉微大为肺痹,引胸背。肝脉微大为肝痹,阴缩,咳引小腹。脾脉缓甚为痿厥;微缓为风痿,四肢不用,心慧然若无病。肾脉微急为沉厥。微滑为骨痿,坐不能起,起则目无所见。(脉色十九.) 精伤则骨 痿厥,精时自下。(藏象九。) 湿热不攘,大筋 短,小筋弛长, 短为拘,弛长为痿。(疾病五。) 阳明为阖,阖折则气无所止息而痿疾起矣。(经络三十。)

返回目录 >> 《类经》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