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经络全书

> 后编/枢要 十一、〔胆〕

十一、〔胆〕

(在肝之短叶间,重三两三铢,藏津汁三合)《灵枢》曰∶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 ,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自目锐 ,由听会、客主人,上抵头角,循颔厌,下悬颅、悬厘,从耳上发际入曲鬓、率谷,历手少阳之角孙,外折下耳后,行天冲、浮白、窍阴、完骨;又自完骨外折上行,循本神,前至阳白,复内折上行,循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由风池而下行;自风池循颈,过手少阳之天牖,行少阳之前,下至肩上,循肩井,复交出手少阳之后,过督脉之大椎,会于手太阳之秉风,而前入于足阳明缺盆之外,其支又入耳);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 后(其支者,从耳后颞 间,过手少阳之翳风,入耳中,过手太阳之听宫,出走耳前,复自听会至目锐 后瞳子 之分);其支者,别锐 ,下大迎,合于手少阳,抵于 (其支者,别自目外 瞳 ,下足阳明大迎之次,由手少阳之丝竹空、和 ,而下抵于 也);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其下于足阳明者,合于下关,乃自颊车下颈,循本经之前与前之入缺盆者相合,以下胸中)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街,绕毛际,横入髀厌中(其内行者,由缺盆下胸,当手厥阴天池之分贯膈,足厥阴期门之分络肝,本经日月之分属胆,而相为表里,乃循胁里,由足厥阴之章门下行,出足阳明之气街,绕毛际,合于足厥阴,以横入髀厌中之环跳穴也);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其直下而行于外者,从缺盆下腋,循胸,历渊腋、辄筋、日月,过季胁,循京门、带脉等穴下行,由居 入足太阳之上 、中 、下 ,下行复与前之入髀厌者相合),以下循髀阳,出膝外廉,下行辅骨之前(髀阳,髀之外侧也。辅骨,膝下两旁高骨也。由髀阳行太阳、阳明之中,历中渎、阳关,出膝外廉,下行辅骨之前,自阳陵泉以下阳交等穴也),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间(外踝上骨际曰绝骨。绝骨之端,阳辅穴也,下行悬钟,循足面上之丘墟、临泣等穴,乃入小指次指之间,至窍阴穴,足少阳经止于此);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之间,循大指岐骨内,出其端,还贯爪甲,出三毛(足大指次指本节后骨缝为岐骨,大指爪甲后二节间为三毛。其支者,自足跗上别行入大指,循岐骨内,出大指端,还贯入爪甲,出三毛,而接乎足厥阴经也)。其别,名曰光明,去踝五寸,别走厥阴,下络足跗。实则厥,虚则痿 ,坐不能起,取之所别也(足少阳之络,名光明,在外踝上五寸,别走足厥阴者也,此经下络足跗。凡痛厥与痿 ,治此者,当取所别之光明)。其正绕髀入毛际,合于厥阴;别者,入季胁之间,循胸里属胆,散之上肝,贯心,以上挟咽,出颐颔中,散于面,系目系,合少阳于外 也(此肝、胆二经为表里,经脉相为一合。 足少阳,绕髀阳,入毛际,与足厥阴合。其内行而别者,乃自季胁入胸属胆,散之上肝,由肝之上系贯心,上挟咽,自颐颔中出散于面,而上系目系,复合少阳本经于目外 瞳子 也)。其筋起于小趾次趾,上结外踝,上循胫外廉,合于膝外廉(小趾次趾,即第四趾窍阴之次。外踝,丘墟之次。胫外廉,外丘、阳交之次。膝外廉,阳陵泉、阳关之次。此皆刚筋也);其支者,别走外辅骨,上走髀,前者结于伏兔之上,后者结于尻(膝下两旁突出之骨曰辅骨。膝上六寸起肉曰伏兔。尾 骨曰尻。此支自外踝骨上走于髀,分为二岐,前结阳明之伏兔,后结督脉之尻,至此刚柔相制,所以取臀膝而运枢机也);其直者,上乘 季胁,上走腋前廉,系于膺乳,结于缺盆(季胁下两旁 处曰 。胸上两旁高处曰膺。此直,自外输骨上走于髀,由髀枢上行乘 ,循季胁上走腋,当手太阴之下,出腋前廉,横系于胸乳之分,上结于缺盆,与手太阴之筋相合,皆刚筋也);直者,上出腋,贯缺盆,出太阳之前,循耳后,上额角,交巅上,下走颔,上结于 (此直者,自上走腋处,直上出腋,贯于缺盆,与上之结于缺盆者相合,乃行足太阳经筋之前,循耳上额角,交太阳之筋于巅上,复从足阳明头维之分,走耳前,下腮颔,复结于 上也);支者,结于目 为外维(此支者,从颧上斜趋结于目外 ,而为目之外维,凡人能左右盼视者,正以此筋为之伸缩也)。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甚则面微有尘,体无膏泽,足外反热,是为阳厥。是主骨所生病者,头痛颔痛,目锐 痛,缺盆中肿痛,腋下肿,马刀侠瘿,汗出振寒,疟,胸胁肋髀膝外至胫绝骨外踝前及诸节皆痛,小指次指不用。盛者人迎大一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返回目录 >> 《经络全书》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