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济阴纲目

> 卷之十三产后门·下 发渴

发渴

熊氏曰∶产后心烦发渴,宜清心莲子饮。 薛氏曰∶前证若出血过多,虚火上炎,用童子小便,或四物白术、麦门、丹皮。若胃气虚而有热,用竹叶归 汤。若血虚发热,用八珍加麦门、五味。若血脱发热烦躁,用当归补血汤。若胃气虚弱,用补中益气汤,或七味白术散。(若谓去血过多,而用童便以治虚火是矣,而以四物治虚,则川芎之物能不升散乎。以胃气虚而渴,用白术宜矣,而以血虚用白术,亦难信也。必血虚胃气弱者,乃可审证用药,幸毋执一) 一产妇患前证,朝寒暮热,肚腹作痛,以手按之不痛。余以为血气俱虚,用八珍之类治之,彼反行逐血,更加发热烦躁,余用当归补血汤,热躁渐止,用八珍麦门、五味,气血渐复。 李氏曰∶产后烦渴气虚者,生脉散;血虚者,四物汤加天花粉麦门冬;气血俱虚作渴,头眩脚弱,饮食无味者,用人参二钱,麦门冬一钱半,熟地黄七分,天花粉三钱,甘草五分,糯米姜枣煎服。(此方分两有法,读者不可轻放过) 千金竹叶汤 疗产后虚渴,少气力。 竹叶(三升) 人参 茯苓 甘草(各一两) 小麦(五合) 麦门冬(五两) 半夏 生姜(各三两) 大枣(十五枚) 上 咀,以水九升先煮竹叶小麦、姜、枣,取七升,去滓,入余药再煎取二升,每服五合,日三夜一。(真人以天地之心为心,故为方亦以云行雨施之道为教。此方以治渴补虚之药十分为君,而又以淡渗燥血生渴之药十之一分为使佐,此何为也。盖以茯苓能降天之阴气,半夏发地之阳气,脾者土也,天气通于地,地承天气而施生,故佐姜枣发脾气,以通壅滞而生津。经曰∶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此大意也,真人素有一体同仁之教,岂不知半夏茯苓之过,而反用之欤。后之学人,效之去之,各存乎其人焉) 竹叶归 汤 治胃气虚热,口干作渴,恶冷冻饮料食者。 竹叶(一钱半) 黄 (二钱) 人参 白术 当归(各一钱) 麦门冬(去心,七分) 甘草(炙,五分) 上锉,水煎服。 熟地黄汤 治产后虚渴不止,少气,脚弱,眼眩,饮食无味。 熟地黄(酒洗,一钱半) 人参 麦门冬(去心,各二钱) 栝蒌根(四钱) 甘草(炙,五分) 上 咀,作一服,加糯米一撮,生姜三片,枣二枚,水煎服。(少用地黄,多用人参,便是妙法。糯米养阴) 七味白术散 治中风虚弱,津液短少,口干作渴,或因吐泻所致。 人参 白术(炒) 白茯苓 甘草(炙) 藿香 木香 干葛(各一钱) 上锉一服,水煎服。(白术治中气虚弱,以致津液短少者宜之,盖为胃气不能致津液于脾也,干葛、木香藿香皆发脾气,而木香于小儿更宜,于产后须量用) 清心莲子饮 治产后心烦发渴。 麦门冬(去心) 黄芩 地骨皮 车前甘草(炙,各一钱半) 人参 黄 (蜜炙) 白茯苓石莲肉(各七分半) 一方加远志石菖蒲(各一钱。)(方名清心,理宜保肺以生水,导赤以泻火也。考诸药性,能知其理,用远志石菖蒲以治烦,恐有未当处) 上另用麦门冬二十粒,水二盅煎一盏,水中沉冷,空心温服。发热,加柴胡薄荷。 产宝方 疗产后大渴不止。(大渴妙药,亦有补土生金之理) 芦根(切,一升) 麦门冬(生,四两) 栝蒌根人参 茯苓 甘草(各三两) 大枣(二十枚) 上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顿服,四剂即瘥,忌菘菜。 栝蒌根汤 疗产后血渴。 栝蒌根(四两) 麦门冬(去心) 人参(各三两) 生干地黄 甘草(各二两) 土瓜根(五两) 大枣(二十枚) 上 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血渴者,血虚而渴也,故加生地。此二方不惟产后宜服,与消渴证亦相宜) 黄芩散 治产后血渴,饮水不止。 黄芩 麦门冬(各等分) 上 咀,每服三钱,水一盏煎八分,温服无时。 当归补血汤 治产后血脱,烦躁引饮,昼夜不息,脉洪大而虚,重按全无者。(原东垣治脱血方也,移之以治产后烦渴,非有见者不能) 当归(二钱) 黄 (炙,一两) 上锉作一服,水煎服。 一方 疗血渴及产后渴。(以下三方,一清心,一凉血,一生血,如一山一水,一琴一鹤,各得其趣) 用莲子心取为细末,米饮调下二钱,效。 一方 治产后出血太多,虚烦发渴。 用真正蒲黄末二钱,白汤调下,如渴燥甚,井华水下。 一方 治产后中风烦渴。 用红花子五合,微炒研碎,以水煎浓,徐徐呷之。 桃花散 治产后不烦而渴。 新锻石(一两) 黄丹(五钱) 上为细末,渴时用井水调下一钱。(丹出于铅,内含真水,且以镇坠浮火,故能止渴,而锻石最为燥烈之物,何以用之,而况以产后乎。曰不烦而渴时,用井水调下一钱,须当穷其故也)

返回目录 >> 《济阴纲目》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