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顾松园医镜

> 卷十五·数集 浊

浊症,有便浊、精浊之不同。便浊是便溺混浊而不痛。赤者,湿热在血分;白者在气分。经所谓水液混浊,皆属于热者是也。譬之天气,热则水混浊,寒则澄清。又如清水煎汤,则自然白浊耳。吴氏云∶便浊乃胃中湿热渗入膀胱所致。治宜理脾胃,清湿热,兼补肾水。亦有因色欲伤肾,思虑伤心,劳役伤脾所致者。精浊则牵丝粘腻,虽不便溺,亦时有之。此是肾水不足,淫火易动,精离其位,故渐渍而出。若多出不禁者,乃因房劳过度,关窍失合,不戒色欲,必死。总宜壮水滋阴为主,佐以酸收固涩之剂。其因思虑伤心者,天王补心、归脾之属,因劳倦伤脾者,补中益气之类,可加敛涩之品以治之,仍宜兼补其肾,此治浊之大略也。 便浊效方〔自制。〕治赤白浊。 川石斛〔清胃中湿热。〕茯苓〔祛膀胱湿热。〕米仁〔除湿健脾益胃。〕川萆 〔除湿、祛浊厘清。〕生地〔肾为胃关,水脏得职,湿热自去,赤者多用。〕天冬〔金为水源,肺气清肃,小便自清。〕知母黄柏〔泻阴火,除湿热。〕便浊不禁加莲须、莲肉,赤者再加白芍,可加水陆二仙膏。〔艾实生于水,金樱子生于陆也。〕此理脾胃,清湿热兼补肾水之剂。浊症主此加减治之。 六味丸 左归丸饮〔俱见虚劳。〕本方〔宜去渗泄助火诸品。〕加莲须、莲肉之属。〔清心则淫火不动,固肾则精气无遗。〕精流不禁,加五味〔酸以收敛。〕鳔胶〔粘以止滑。〕龙骨牡蛎〔涩以固脱。〕此二方皆壮水滋阴,加清心安神,佐以敛涩之剂。精浊者,随宜加减采用。 天王补心丹 归脾汤〔俱见虚劳。〕此因思虑伤心而致便浊精浊者,随宜加减采用。 补中益气汤〔见泄泻。〕此因劳倦伤脾而致便浊精浊,随宜加减用之。

返回目录 >> 《顾松园医镜》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