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王忠文集 明 王祎

1-提要
  欽定四庫全書     集部六

  王忠文集目録     别集類五【明】

  卷一

  賦

  四言詩

  五言古詩

  卷二

  五言古詩

  五言律

  五言排律

  七言古詩

  七言律

  七言排律

  卷三

  七言絶

  歌

  曲

  卷四

  論

  辯

  原

  卷五

  序

  卷六

  序

  卷七

  序

  卷八

  記

  卷九

  記

  卷十

  記

  卷十一

  記

  卷十二

  詔

  制

  誥

  表

  檄

  銘

  卷十三

  擬

  卷十四

  擬

  操

  卷十五

  議

  贊

  頌

  箴

  卷十六

  碑

  書

  卷十七

  題跋

  辭

  卷十八

  雜著

  卷十九

  雜著

  卷二十

  雜著

  卷二十一

  傳

  卷二十二

  傳

  字說

  行狀

  卷二十三

  哀辭

  誄

  祭文

  墓誌銘

  卷二十四

  墓誌銘

  墓表

  【臣】等謹案王忠文集二十四卷明王禕撰禕字子充義烏人官至翰林待制使雲南梁王殉節死事迹具明史本傳是集前十二卷舊題鄱陽劉傑編輯廬陵劉同校正十三卷以下則編輯者改題同校正者改題傑意二人各刋其半歟傑即正統六年為義烏丞時表禕之忠於朝得贈官賜謚者也禕有華川前集十卷後集十卷此本卷端胡翰胡行簡二序皆為前集作宋濓蘇伯衡二序皆為後集作其楊士奇一序則為此本作也禕師黄溍友宋濓學有淵源故其文醇朴閎肆有宋人軌範濓序稱其文凡三變初年所作幅程廣而運化宏壯年出游之後氣象益以沉雄暨四十以後乃渾然天成條理不爽可謂知禕之深矣集中多代擬古人之作盖學文之時設身處地以殫揣摩之功者非游戲筆也乾隆四十三年三月恭校上

  總纂官【臣】紀昀【臣】陸錫熊【臣】孫士毅

  總校官【臣】陸費墀

  王忠文集原序

  古之為士者文行皆備而必行為之本故三代以上文最高古而無以文名者其所本不係於文也秦漢以來士始有專以文名如㦯違道畔義君子不道也楊子雲劇秦美新是已若斷斷焉發於忠君愛親之誠讀之使人感激奮發希慕之不置雖去之千載猶目前然者諸葛武侯之出師李令伯之陳情是已近數百年來士多喜讀韓文公歐陽文忠公蘇文忠公之文要皆本其立朝大節炳炳焉有以振發人心者也我國家隆興之初金華宋公景濓王公子充相繼入翰林持文柄時詔修元史二公皆任總裁巋然一代之望也已而王公以翰林待制奉命招諭雲南之未下者至則以天命人心從違吉凶之道反覆開諭其人初已嚮服會有倔疆拒命者公奮義死之後十年天兵下雲南王公死事始暴白於中朝然旌褒之澤未及也皇上嗣大統之五年義烏丞劉傑白其忠于朝下諏於衆而信詔贈翰林學士奉議大夫賜諡忠文於是距公之死七十年矣命下之日輿論欣快蓋忠孝人人性分所固有者為天下者必表章之以正人心善俗化治道所係也其㦯晦於前而必彰於後者天道顯忠佑善雖久遠必不爽也傑又輯王公平素之文將刻以傳屬予序公之文蚤有聲於勝國時旣入國朝首見用於朝廷於郊廟宋學士諸公序之詳矣予特錄其死節事以著其文之本也嗚呼王公之死以使命蓋與唐顔魯公同魯公之書傳於後雖片楮尺素人得之千金不易矧文者至理要道之所寓乎其傳無疑也公名禕義烏人死年五十有二傑所建白十事采用其九論公死事在焉其亦可為逹於政體者矣廬陵楊士奇序

  王忠文前集原序

  吾婺以學術稱者在至元中則金公吉甫胡公汲仲為之倡汲仲之後則許公益之柳公道傳黄公晉卿吴公正傳胡公古愚卓立並起而張公子長陳公君采王公叔善又皆彬彬和附於下當南北混一方地數萬里人物不可以億計而言文獻之緒者以婺為首稱則是數君子實表礪焉逮至正以後黄公猶秉筆居中朝於是淪謝殆盡而得吾子充紹其聲光子充黄公里中子也嘗負其所有涉濤江游吴中者久之又自吴踰淮泝黄河而北逹于燕趙留輦轂之下久之嘗用薦者檢討經筵編修史舘訖無所遇合傫然布衣耳然自京師及四方之士不問識與不識見其文者莫不稱頌其美則其得之黄公者深矣余間謁公華川上質其所業公不以為不可敎引之就學退見子充英妙之氣奕奕文字間未嘗不駭且媿意銳欲追及之其後每見則出其文以示余而亦每不同雍容俯仰如冠冕佩玉周旋堂陛之上馳騁分布如風雲蛇鳥按兵行陣之間而音節曲折則與黄公如出一律勃乎水涌山立而其進未已也余亟讀之不暇古之君子病無聞焉非有待乎其外也待乎外而聞焉者則君子之不聞者多矣君子之學將以求道而已苟得其道則其見之立言者猶其措諸事業也自吾識子充埀二十年縉紳學者不必才且賢率多就功名以取富貴然不旋踵而摧折身䧟死地翦為俘囚者其人往往而子充幸而相見固無恙也以其所得者計之其取諸造物者果孰優乎今子充年壯未艾才氣足以有為天苟使之有位而措諸行事則不敢知由其所得益推而逹之古吾見其無不至矣昔汲仲有言千古聖賢相傳之道由斯文而知之後之千古亦將由斯文而知今之道上下千古其人不相及矣必待此而後知其道焉然則吾子充之文不可不傳也以余處其師友之間知之深不自知其言之過揆之於道學術之在吾鄉猶其在天下也吾何嫌而不樂為天下道哉同郡胡翰序

  㫋蒙作噩之禩余沿三史事使浙見秘監黄先生西湖僧舍高第弟子王君子充在焉始相識明年冬詔徵先生入翰林為學士子充從至京時得陪緒論又明年余奔祖喪暨還燕而先生懸車告老子充且亦南歸矣深以不得承敎為恨又數年浮海過上虞會林供奉希元詢及浙水東人物希元稱子充之美不絶口且曰子充之文黄先生之文也余驅馳王事不遑細論乃今得子充文集而讀之其材贍其學博其識正凜然有良史風擬左氏史遷諸文譬之璆琳琅玕大玉夷玉襍然陳之于前識者知為至寶終莫敢優劣也他所著述皆温潤典雅成一家言攷其源委雖本之先生而超出乎規矩之外者蓋深造自得之矣希元以與先生之文並觀余謂駕宋軼唐轢西漢先秦而駸駸乎三代也先生在朝罕所接納惟危君大朴傅君子通得相講貫二君之文余歸田後不能知其所至卓然可傳於世子充一人而已子充靜重篤厚謙恭自持其交於人久而彌敬其敏於學不耻下問所謂有德有言者於是乎見之矣余少也持未成之學漫仕以干祿玩愒歲月老而無聞敲瓦缶於黄鐘之餘操斤斧於公輸子之側瞢不知耻於是乎書廬陵胡行簡序

  王忠文後集原序

  文者精醇之器也惟其醇而精則有非粗駁之流所能致者然謂其為精且醇焉何也近取諸身内而五藏外而百骸榮衛之迴連經絡之纒束各有所管攝而相為流通遠取諸物則夫一草木之微自根而榦自榦以達於柯而葉始敷焉人見其若離披而不屬也細而察之雖一脉縷之微皆有所附麗而無自外至者此其故何哉形真而體完也世之為文者多如牛毛而麟角未之或見者有若美丈夫然眉目如畫而貼牛耳以為司聽貞栢蒼寒方不可狎玩乃綴芍藥翹于枝顛非惟弗之類縱炮鸞以為膠而欲其聯繫尚可得耶論文至此雖若甚易而實為至難其能無愧於斯者惟烏傷王君子充之為然乎子充少濂一十二歲頗觀其幼時所為文幅程廣而運化弘光燄奕奕起諸公間譬之搆厦屋者揣材甚夥而基緒亦以廣矣及齒踰弱齡輒出游浙東西復渡江涉淮歷齊魯之墟至燕代而休焉所見喬嶽長河摩日月而盪雲烟精神翕然與之冥會故其為文波浪湧而魚龍張風霆流而雨雹集五采競明而十日並照譬之臺閣已建楹礎駢列觚稜高騫而氣象益以沉雄薦紳之徒咸以為不可企仰而子充自視則猶欿然也於是退藏重山密林中愈沉酣於古而密體於方今凡天人之理性命之奥皆肆其玄覽而養厥靈淳其學遂底于成而年亦已踰四十矣故其為文渾然天成而條理弗爽使人挹之而逾深味之而弗竭其平日華綺豪放之習至是刋落殆盡譬之堂戺嚴邃左俎豆而右瑟琴鴻生鉅夫冠冕佩玉雍容揖遜於其間而閭巷布韋之士欲望其餘光有不可得非其一而弗二密而不繁而造夫精醇之域者其孰能與於此哉烏傷有四君子曰喻叔奇何茂恭陳德先喻季直皆以文鳴于近代蔚茂汪洋固不可涯涘若以子充厠於其中濂未知其孰為之先而孰為之後非深知子充者鮮不以斯言為過情也如濂不敏與子充同受業黄文獻公之門亦嘗有志於文辭海内作者無不得觀之每讀子充之文獨心醉神融若飲醇酎子充亦以濂為知已俾序後集之首簡昔者雷雅州嗜老泉蘇公之文以為天下奇才且欲麋珠虀芝躬執匕箸而飯其腹中恐為他饋之所傷也濂之愛子充揆於雅州蓋有過無不及焉者序欲不作可乎雖筆意荒弱無所發明安知無雅州者興緣斯序而求子充之文不但以濂為知言而其愛護子充者要當無所不用其情也金華宋濂序

  夫聖人遠矣後世於聖人之道猶有知焉則由六經之作其所以載夫道者以言為之舟車也言行道由行焉所繫不已重乎道至於聖人矣猶不能無言而况君子乎是故學於道而有得焉修辭以惠後之學者其言雖未至於經其意則不悖於聖人矣蓋道也者妙而不可見者也與其得於心人無得而見焉孰若言以傳之已有得也人亦有聞故古君子一是皆以立言為事豈非成己成物之一端歟自宋南渡以來尚論學術之懿未有過於吾婺者也上下數百年作者往禪來續至于今而華川王先生出焉先生以絶人之資承家傳之舊而與侍講黄文獻公居同里游其門最久心傳指授悉得其藴奥且山林之日長考索之精造詣之深尤非諸人所能及故發而為文温温乎其純雅恢恢乎其辨秩秩乎其密察也而要其歸無不本於經者可謂有德有言之君子非歟文為華川集前後各十卷前集胡君翰既序以傳先生復俾伯衡序之于後伯衡少先生八歲蚤又不能忘情於科目訓詁箋註名物度數是講是肄以追世好殆二十年後厲志於古學又不得碩師造就之視先生之夙有譽於斯文起敬起愧之不暇尚何能贊一辭哉雖然窮鄉晚進仰望先生之風采而莫之見也想聞先生之議論而莫之及也得覩其言語文章以觀其志之所存學之所至道之所成庶幾有所啓廸焉此固先生立言之微意也傳曰誦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然則求知先生者夫亦徵諸其文而已矣眉山蘇伯衡序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