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全唐诗

679-御定全唐詩卷六百六十七
  御定全唐詩卷六百六十七

  鄭損

  鄭損僖宗時中書舍人詩六首

  星精亭【通江志玄妙觀有星精石唐人刻篆甚多損詩尚存時書銜為推官】

  星沈萬古㾗孤絶勢無鄰【一作羣】地窄少留竹空多剩占雲釣篷和雨看樵斧帶霜聞莫惜尋常到清風不負人

  釣閣

  小閣惬幽尋周遭萬竹森誰知一沼内亦有五湖心鈎直魚應笑身閒樂自深晩來春醉熟香餌任浮沈

  玉聲亭

  世間泉石本無價那更天然落景中漢佩琮琤寒溜雨秦簫縹緲夜敲風一方清氣羣陰伏半局閒棋萬慮空借問主人能住久後來好事有誰同

  藝堂

  堂開凍石千年翠藝講秋膠百步威揖讓未能忘典禮

  英雄孰不慣戎衣風波險似金機駭日月忙如雪羽飛莫怪尊前頻浩歎男兒志願與時違

  星精石

  突險呀空龍虎蹲由來英氣蓄寒根蒼苔點染雲生靨老雨淋漓鐵漬㾗松韻遠趨疑認祖山陰輕覆似憐孫孤巖恰恰容幽搆可愛江南釋子園

  泛香亭

  流杯處處稱佳致何似斯亭出自然山溜穿雲來幾里石盤和蘚鑿何年聲交鳴玉歌沈板色幌寒金酒滿船莫怪坐中難得醉醒人心骨有潺湲

  張禕

  張禕字冠章南陽人官中書舍人從僖宗幸蜀終兵部尚書詩二首

  巴州寒食晩眺

  東望青天周與秦杏花榆葉故園春野寺一傾寒食酒晩來風景重愁人

  題擊甌樓

  駐旌元帥遺風在擊缶高人逸興酣水轉巴文清溜急山連蒙岫翠光涵

  盧攜

  盧攜字子升范陽人擢進士第由臺省歷戶部侍郎翰林學士乾符中拜門下侍郎同平章事黃巢入關仰藥死詩一首

  題司空圖壁

  姓氏司空貴官班御史卑老夫如且在不用歎屯奇李廷璧

  李廷璧僖宗朝登進士第詩一首

  愁詩

  到來難遣去難留著骨黏心萬事休潘岳愁絲生鬢裏媫妤悲色上眉頭長途詩盡空騎馬遠雁聲初獨倚樓更有相思不相見酒醒燈背月如鉤

  許三畏

  許三畏僖宗時進士詩一首

  題菖蒲廢觀

  本是安期燒藥處今來改作坐禪宫數僧梵響滿樓月深谷猨聲半夜風金簡事移松閣迥綵雲影散閬山空我來不見修真客却得眞如問遠公

  盧嗣業

  盧嗣業范陽人綸之孫也乾符五年登進士第廣明初以長安尉直昭文館累遷右補闕後辟都統判官檢校禮部郎中詩一首

  致孫狀元訴醵罸錢【北里志云曲内妓之頭角者為都知分管諸妓俾追召勻曲中常價一席四鐶見燭即倍新郎君更倍其數云復分錢鄭舉舉者善令章與絳眞互為席糾皆都知也是年孫偓為狀元頗惑舉舉與同年侯濳杜彦殊崔昭愿趙光逢盧擇李荗勲數人多在其舍他人不得預嗣業與同年非舊知聞多稱力窮不遵醵罸故有此篇】

  未識都知面頻輸復分錢苦心事筆硯得志助花鈿徒步求秋賦持杯給暮饘力微多謝病非不奉同年牛嶠

  牛嶠字松卿一字延峰隴西人自云僧孺之孫乾符五年登進士第歷官尚書郎王建鎮蜀辟判官及僭位為給事中歌詩三卷今存六首

  紅薔薇

  曉啼珠露渾無力繡簇羅襦不著行若綴夀陽公主額六宫爭肯學梅妝

  楊柳枝五首

  解凍風來末上青解垂羅袖拜卿卿無端褭娜臨官路舞送行人過一生

  吳王宫裏色偏深一簇纎條萬縷金不憤錢塘蘇小小引郎松【一作枝】下結同心

  橋北橋南千萬條恨伊張緒不相饒金覊白馬臨風望認得羊家静婉腰

  狂雪隨風撲馬飛惹煙無力被春欺莫交移入靈和殿宫女三千又妬伊

  褭翠籠煙拂暖波舞裙新染麴塵羅章華臺畔隋堤上傍得春風爾許多

  鄭合【一作鄭合敬】

  鄭合乾符三年登第終諫議大夫詩一首

  及第後宿平康里詩

  春來無處不閒行楚潤相看别有情好是五更殘酒醒時時聞喚狀頭聲

  李搏

  李搏登乾符進士第詩二首

  賀裵廷裕蜀中登第詩

  銅梁千里曙雲開仙籙新從紫府來天上已張新羽翼世間無復舊塵埃嘉禎果中君平卜賀喜須斟卓氏杯應笑戎籓刀筆吏至今泥滓曝魚鰓

  復謔廷裕

  曾随風水化凡鱗安上門前一字新聞道蜀江風景好不知何似杏園春

  李克【一作允】恭

  李克恭乾符中舉子詩一首

  弔賈島

  一一玄微縹緲成盡吟方便爽神情宣宗謫去為閒事韓愈知來巳振名海底也應搜得淨月輪常被翫敎傾如何未隔四十載不遇論量向此生

  程賀

  程賀中和二年登進士第詩一首

  君山

  曾游方外見麻姑說道君山此本無云是崑崙山頂石海風吹落洞庭湖

  盧尚卿

  盧尚卿中和二年登第詩一首

  東歸詩

  九重丹詔下塵埃深鎖文闈罷選才桂樹放敎遮月長杏園終待隔年開自從玉帳論兵後不許金門諫獵來今日灞陵橋上過路人應笑臘前迴

  顧在鎔

  顧在鎔蘇州人光啓二年進士第詩三首

  題玉芝雙奉院

  入門如洞府花木與時稀夜坐山當戶秋吟葉滿衣犬隨童子出鳥避俗人飛至藥應將熟年年火氣微

  宿麻平驛

  及到怡情處暫忘登陟勞青山看不厭明月坐來高犬為孤村吠猨因冷木號微吟還獨酌多興憶同袍

  題光福上方塔

  蒼島孤生白浪中倚天高塔勢翻空煙凝遠岫列寒翠霜染疎林墮碎紅汀沼或栖彭澤雁樓臺深貯洞庭風六時金磬落何處偏傍蘆葦驚釣翁

  翁洮

  翁洮字子平睦州人光啓三年進士第官主客員外郎歸隱青山徵召不起詩十三首

  枯木詩辭召命作

  枯木傍溪崖由來歲月賖有根盤水石無葉接煙霞二月苔為色三冬雪作花不因星使至誰識是靈槎

  贈進士王雄

  河清海晏少波濤幾載垂鈎不得鰲空向人間修諫草又來江上詠離騷笳吹古堞邊聲遠嶽倚晴空楚色高何事明廷有徐庶總教三徑卧蓬蒿

  漁者

  一葉飄然任浪吹雨蓑煙笠肯忘機只貪濁水張羅衆却笑清流把釣稀葦岸夜依明月宿柴門晴櫂白雲歸到頭得喪終須達誰道漁樵有是非

  上子男壽昌宰

  陶公為政卓潘齊入縣看花柳滿堤百里江山聊展驥九皐雲月怪驅雞高樓野色迎襟袖比屋歌聲遠鼔鼙只恐攀轅留不住明時霄漢有丹梯

  贈方干先生

  由來箕踞任天眞别有詩名出世塵不愛春宫分桂樹欲教天子枉蒲輪城頭鼙鼓三聲曉島外湖山一簇春獨向若耶溪上住誰知不是釣鰲人

  贈進士李德新接海棠梨

  蜀人猶說種難成何事江東見接生席上若微桃李伴花中堪作牡丹兄高軒日午爭濃豔小徑風移旋落英一種呈妍今得地劒峯梨嶺謾縱横

  春日題航頭橋

  故園橋上絶埃塵此日凭欄興自新雲影晩將仙掌曙水光迷得武陵春薜蘿煙裏高低路楊柳風前去住人莫怪馬卿題姓字終朝雲雨化龍津

  和方干題李頻庄

  高情度日非無事自是高情不覺喧海氣暗蒸蓮葉沼山光晴逗葦花村吟時勝槩題詩板靜處繁華付酒尊閒伴白雲收桂子每尋流水斸桐孫猶憑律呂傳心曲豈慮星霜到鬢根多少清風歸此地十年虛打五侯門

  葦藂

  得地自成藂那因種植功有花皆吐雪無韻不含風倒影翹沙鳥幽根立水蟲蕭蕭寒雨夜江漢思無窮

  春

  漠漠煙花處處通游人南北思無窮林間鳥奏笙簧月野外花含錦繡風鸑抱雲霞朝鳳闕魚翻波浪化龍宫此時誰羨神仙客車馬悠揚九陌中

  夏

  觸目皆因長養功浮生何處問窮通柳長北闕絲千縷雲簇南山火萬籠大野煙塵飄赫日高樓簾幙逗薰風身心已在喧闐處惟羨滄浪把釣翁

  秋【第七句缺一字】

  宋玉高吟思萬重澄澄寰宇振金風雲閒日月浮虚白木落山川疊碎紅寥泬雁多宫漏永河渠煙歛塞天空侯門處處槐花 獻賦何時遇至公

  冬

  寂寂棲心向杳冥苦吟寒律句偏清雲凝止水魚龍蟄雪點遥峰草木榮迥夜爐飜埃燼色天河冰輾轆轤聲歸飛未得東風力魂斷三山九萬程

  李嶼

  李嶼光啟三年進士第詩一首

  過洞庭

  浩渺注横流千潭合萬湫半洪侵楚翼一汊屬吳頭動軸當新霽漫空正仲秋勢翻荆口迮聲擁岳陽浮遠脈滋衡岳微凉散橘洲星辰連影動嵐翠逐隅收漸落分行雁旋添趁伴舟星騰人莫測安穩路何憂氣與塵中别言堪象外搜此身如麤了來把一竿休

  鄭啟

  鄭啟宜春人谷之兄也詩三首

  嚴塘經亂書事

  塵生宫闕霧濛濛萬騎龍飛幸蜀中在野傅巖君不夢乘軒衛懿鶴何功雖知四海同盟久未合中原武備空星落夜原妖氣滿漢家麟閣待英雄

  梁園皓色月如珪清景傷時一慘悽未見山前歸牧馬猶聞江上帶征鞞鯤為魚隊潛鱗困鶴處雞羣病翅低正是四郊多壘日波濤早晩静鯨鯢

  鄧表山

  白日三清此上時觀開山下彩雲飛仙壇丹竈靈猶在鶴駕清朝去不歸晉末幾遷陵谷改塵中空換子孫非松花落盡無消息半夜疎鐘徹翠微

  韓儀

  韓儀字羽光京兆萬年人偓之兄也以翰林學士為御史中丞朱全忠貶為棣州司馬詩一首

  記知聞近過關試

  短行軸了付三銓休把新銜惱必先今日便稱前進士好留春色與明年

  温憲

  温憲庭筠之子登進士第光啓中為山南從事詩四首

  郊居

  村前村後樹寓賞有餘情青麥路初斷紫花田未耕雉聲聞不到山勢望猶横寂寞春風裏吟酣信馬行

  杏花

  團雪上晴梢紅明映碧寥店香風起夜村白雨休朝靜落猶和【一作頻霑】蒂繁開正蔽條澹然閑賞久無以破妖嬈

  春鳩

  村南微雨新平緑淨無塵散睡桑條暖閑鳴屋脊春遠聞和曉夢相應在諸鄰行樂花時節追飛見亦頻

  題崇塵寺壁

  十口溝隍待一身半年千里絶音塵鬢毛如雪心如死猶作長安下第人

  姚巖傑

  姚巖傑梁公崇裔孫以詩酒放遊江左象溪子二十卷今存詩一首

  報顔標

  為報顔公識我麽我心唯只與天和眼前俗物關情少醉後青山入意多田子莫嫌彈鋏恨甯生休唱飯牛歌聖朝若為蒼生計也合公車到薜蘿

  御定全唐詩卷六百六十七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