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西山文集 宋 真德秀

31-西山文集卷三十
  西山文集卷三十

  宋 真德秀 撰

  問荅【起丙戌秋為子姪說大學章句論語集注因問復為詳言之】

  問明德

  明德乃天賦與之德性也本自光明緣人始生之初所禀之氣不同有禀得清明純粹之氣者則為聖為賢有半清半濁之氣者則為中人全禀昏濁之氣者則為愚不肖此所謂氣禀所拘也及生而為人既有知識與外物接則耳欲聲目欲色鼻欲香口欲味私欲一勝則本心為其所奪遂流於不善而所謂明德者亦從而昏矣此所謂物欲所蔽也人能講學窮理則可以復其本然之性故曰明明德也

  問定静安

  三字相類但有淺深學者用力且從定字起如此心摇動不定如何講得學問窮得義理此心既定方可漸到静與安之地此心未定便要得静與安無是理也

  問全體【或問中語下同】

  言性之本體渾然全備仁義禮智信是也

  問大用

  言性之發用出來者惻隱羞惡辭遜是非之端是也

  問成性存存

  言天之與我者自有混成之性如今俗言見成渾淪之物是也我但當存之又存不令頃刻失之則天下之道義無不從此出道義如事君忠事親孝事長弟之類皆是

  問止於至善

  知止者謂知為君必止於仁為臣必止於敬為子必止於孝為父必止於慈方知得此理未曾實到其地能得者謂為君已仁為臣已敬為子已孝為父已慈是實到其地矣

  文王於緝熙敬止此敬字舉全體而言無不敬之敬也為人臣止於敬專指敬君而言乃敬中之一事也文王之敬包得仁敬孝慈信

  如切如磋道學也主知而言如琢如磨自脩也主行而言此言致知力行之功當並進也知到十分精處而行處有一分未密亦未得為至善須是知極其至行亦極其至方謂之至善

  問止至善是聖人否答曰止至善是已到孟子美與大處乃是大賢地位蓋可欲之謂善有諸已之謂信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謂神【善美信大聖神之為六等】可欲之謂善【謂其人有善無惡為人所願欲也】有諸已之謂信【此謂實有其善於身比之可欲已進一等】充實之謂美【善積於中充滿確實故謂之美比之有諸已又進一等】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充實於中而形著於外此乃盛德之不可揜處已是大賢以上地位但未化耳】 故程子論顔子以為所以未至於聖者守之也非化之也假之以年則不日而化矣守者謂持守之功化者謂心理俱融無俟於守乃夫子耳順從心之時也大學之止至善正是美與大之地位久而不息則大而化之至聖矣蓋工夫到此已是十分更無可用力者但優游涵泳以俟其自化爾故易曰窮神知化德之盛也過此以往未之或知也又横渠曰大可能也化不可能也【言大以上皆可用力至化則不可用力矣】

  問致知格物

  物謂事物也自吾一身以至於萬事萬物皆各各有箇道理須要逐件窮究且如此一身是從何來須是知天地賦我以此形與我以此性形既與禽獸不同性亦與禽獸絶異何謂性仁義禮智信是也惟其有此五者所以方名為人我便當力行此五者以不負天之所與而所謂仁者是如何義者是如何禮智信又是如何一一須理會得分曉此乃窮一心之理其次則我為人之子事親當如何為人之弟事兄當如何為人之幼事長當如何逐件理會如事親須知冬便須温夏便須凊出便用告反便用面如曲禮内則等書所載事親說話都要曉得以至事兄事長等事一一如此窮究此則窮一身之理也心之與身乃是最切要處其他世間事物皆用以漸考究令其一一分明皆所謂格物也格訓至言於事物之理窮究到極至處也窮理既到至處則吾心之知識日明一日既久且熟則於天下之理無不通曉故曰格物而後知至也此一段聖人教人最緊要處蓋緣天下之理能知得方能行得若知得一分只是行得一分知得十分方能行得十分所以用逐事窮竟也今學者窮理之要全在讀書如讀此一書須窮此一書道理一字一句都用考究如未曉了即須咨問師友求其指歸且如讀大學自頭至尾都窮究過既曉得此一書了又讀論語孟子亦自頭至尾窮究過理會既多自然通悟若泛泛讀過便以為了何緣知得義理透徹義理既不透徹胷中見識亦無由能進雖窮理不止於讀書而其大要却以讀書為本不可不知也

  萬物各具一理萬物同出一原所謂萬物一原者太極也太極者乃萬物總會之名有理即有氣分而二則為隂陽分而五則為五行萬事萬物皆原於此人與物得之則為性性者即太極也仁義即隂陽也仁義禮智信即五行也萬物各具一理是物物一太極也萬理同出一原是萬物統體一太極也太極非有形有器之物只是理之至者而已故曰無極而太極

  問當然之則而自不容已【或問中語】

  則者法則也凖則也漢書以律【十二律】度【尺度】量【斗斛】衡凖【又名臬】為五則言其輕重長短小大高下各有一定自然之法不可得而過不可得而不及也易曰乃見天則詩曰順帝之則皆指自然之理而言帝即天也謂天下之理皆天實為之莫不有一定之法非人力所可增損故曰天則帝則如父之慈子之孝兄之友弟之恭此誰使為之皆天也非人也尹吉甫有物有則之說亦此意

  問心之為物實主於身

  圜外竅中者心之形體可以物言備具衆理神明不測此心之理不可以物言然有此形體方包得此理

  問上帝所降之衷【或問中語下同】

  書湯誥曰惟皇上帝降衷於下民衷謂無過不及而至善之理也上帝以此理畀付於人人之所得以為性者也

  問烝民所秉之彛

  詩大雅天生烝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彝好是懿德言天生衆民有此物必有此理如有耳目則有耳目之理非禮勿視非禮勿聽是也【其餘如口鼻四支之屬皆然】君臣父子有君臣父子之理【其餘兄弟夫婦之屬皆然】則者謂凖則之則不可踰者也【物以形體言則以理言所謂理者仁義禮智信而已】民皆秉執此常理故其心無有不好善者【懿德謂美德也即所謂善也】

  問劉子所謂天地之中

  左傳劉康公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言民之生也皆禀受天地至中之理以為性也【與降衷之意同衷即中也】

  問夫子所謂性與天道

  子貢曰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在天則謂之道隂陽五行之理是也在人則謂之性仁義禮智信是也性即道道即性

  問子思所謂天命之性

  中庸天命之謂性言天以隂陽五行化生萬物人得之而為仁義禮智信之性在天曰命在人曰性一而已矣

  問孟子所謂仁義之心

  孟子曰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又曰雖存乎人者豈無仁義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猶斧斤之於木也言人既得隂陽之理以為性則自然有仁義之心但為物欲所害則不能存之耳【只舉仁義二字者仁包禮義包智故也禮是仁之著智是義之存】

  問程子所謂天然自有之中

  伊川先生曰事事物物上皆天然有箇中不待安排也言凡百事物皆有箇恰好底道理不可過不可不及也

  問張子所謂萬物之一原

  横渠先生曰性者萬物之一原非有我之得私也此性字指天道而言凡人物之性皆自此流出如百川之同一源也

  問卲子所謂道之形體

  康節先生曰性者道之形體心者性之郛郭言道不可得而見因性而後可見蓋性之所具皆實理也故曰道之形體【舍性而言道則流入空虚矣】

  問收其放心養其德性

  德性謂得之於天者仁義禮智信是也收放心養德性雖云二事其實一事蓋德性在人本皆全備緣放縱其心不知操存是致賊害其性若能收其放心即是養其德性非有二事也

  問其所當然而不容已與其所已然而不容易

  所當然如為君當仁為臣當敬為子當孝為父當慈與國人交當信之類此乃道理合當如此不如此則不可故曰所當然也然仁敬孝慈信之屬非是人力強為有生之初即禀此理是乃天之所與也故曰所以然所當然是知性【知其理當如此也】所以然是知天【謂知其理所自來也】

  問人之所以為學心與理而已【或問中語】

  存心窮理二者當表裏用功蓋知窮理而不知存心則思慮紛擾物欲交攻此心既昏且亂如何窮得義理但知存心而不務窮理雖能執持静定亦不過知禪家之空寂而已故必二者交進則心無不正而理無不通學之大端惟此而已

  問端莊静一乃存養工夫【語録中語下同】

  端莊主容貌而言静一主心而言蓋表裏交正之義合而言之則敬而已矣

  問學問思辨乃窮理工夫

  程子曰涵養須用敬進學則在致知蓋窮理以此心為主必須敬以自持使心有主宰無私意邪念之紛擾然後有以為窮理之基本心既有所主宰矣又須事事物物各窮其理然後能致盡心之功欲窮理而不知持敬以養心則思慮紛紜精神昏亂於義理必無所得知以養心矣而不知窮理則此心雖清明虚静又只是箇空蕩蕩厎物事而無許多義理以為之主其於應事接物必不能皆當釋氏禪學正是如此故必以敬涵養而又講學審問謹思明辨以致其知則於清明虚静之中而衆理悉備其静則湛然寂然而有未發之中其動則泛應曲當而為中節之和天下義理學者工夫無以加於此者自伊川發而文公又從而闡明之中庸尊德性道問學章皆同此意也

  問今人行到五分便是只知得五分【語録中語下同】

  朱文公曰知之與行如車兩輪如鳥兩翼闕一不可尚書說命乃云知之非艱行之惟艱何也蓋高宗天資高明未即位之前已學於甘盤其於天下之義理多所通曉傅說恐其徒知而不力行故告之以非知之艱而行之惟艱欲其力行平日之所知故也若學者之事須是以致知為先知得一分方能行得一分知得十分方能行得十分若所知未真斷無能行之理【所謂真知者伊川先生所謂如虎所傷是也又如飢必食渴必飲水不可入火不可如此方為真知佛家亦云知之一字衆妙之門亦此意也】

  問零零碎碎湊合將來不知不覺自然省悟

  正如曾子平日學問皆是逐一用工如三省如問禮逐些逐小做將去積累之久一旦通悟夫子遂以吾道一以貫告之至此方知從前所為百行萬善只是一理方其積累之時件件著力到此如炊之已熟釀之已就更不須著分毫之力

  問程子論格物有說向内處有說向外處

  孔子答門人問仁問孝亦是如此皆是隨其資質而成就之聖人之教人猶化工之生物因材而篤於此可見

  問大學只說格物不說窮理

  器者有形之物也道者無形之理也明道先生曰道即器器即道兩者未嘗相離蓋凡天下之物有形有象者皆器也其理便在其中大而天地亦形而下者乾坤乃形而上者【天地以形體言乾坤以性情言乾健也坤順也即天地之理】日月星辰風雨霜露亦形而下者其理即形而上者以身言之身之形體皆形而下者曰性曰心之理乃形而上者至於一物一器莫不皆然且如燈燭者器也其所以能照物形而上之理也且如床卓器也而其用理也天下未嘗有無理之器無器之理即器以求之則其理在其中如即天地則有健順之理即形體則有性情之理精粗本末初不相離若舍器而求理未有不於空虚之見非吾儒之實學也所以大學教人以格物致知蓋即物而理在焉庶幾學者有著實用功之地不至馳心於虚無之境也

  問誠意章數條

  自慊是為已言已之所以為善者乃是我合當如此若不為善則此心自不快足自不能安非是為他人而為善也

  自欺是為人本無實意為善但外面畧假借以欺人欲人稱好而已殊不知人心之靈昭如日月何可欺也只是自欺而已

  自慊是誠【誠則一】自欺是偽【偽則二】譬如人子弟讀書為學乃是為已之事若我不知讀書不知為學是我身分上自有欠缺干他人甚事今人往往對父兄長上則讀書講學才獨處便怠惰一切廢棄如此則是為父兄長上而學也其為自欺孰大焉

  問致知一段是夢覺関誠意一段是善惡關【語録中語】

  言格物致知必窮得盡知得至則如夢之覺若窮理未盡見善未明則如夢之未覺故曰夢覺關好善必實然好之如飢之必食如渴之必飲惡惡必實然惡之如水之不可入火之不可如此方能盡人之道以充人之形若名為好善而好之不出於實名為惡惡而惡之不出於實則是為欺而已欺心一萌無往而非惡矣亦何以異於禽獸哉故曰善惡關大學雖有八條緊要全在此兩節若知己至意已誠則大本已立其他以序而進有用力之地矣若知不至意不誠既無其本無往而可矣故朱文公以二關喻之言如行軍然必須過此二重關隘方可進兵故也

  問正心修身章

  喜怒哀懼乃心之用非惟不能無亦不可無但平居無事之時不要先有此四者在胷中如平居先有四者即是私意人若有些私意塞在胷中便是不得其正須是涵養此心未應物時湛然虚静如鏡之明如衡之平到得應物之時方不差錯當喜而喜當怒而怒當憂而憂當懼而懼恰好則止更無過當如此方是本心之正問聖人恐無怒容否朱子曰當怒時亦必形於色如治人之罪却為笑容則不可曰如此則恐涉忿厲之氣否曰天之怒雷霆亦震但當怒而怒便中節事過便消了更不積問古人喜怒不形於色是正否曰此是養得胷中和粹故雖中有喜怒而不形於色此正是涵養之效安得謂之不正又問古人憂國至於白首怒敵至於裂眥此正否曰憂國怒敵憂與怒之正者雖若太過然亦是不失其為正但此乃志義之士所為若聖人則未必然必如是觀之乃盡

  鑑空衡平之體鑑空衡平之用此二句切須玩味蓋未曾應物之時此心只要清明虚静不可先有一物如鑑未照物只是一箇空衡未稱物只是一箇平此乃心之本體【此即中庸所謂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蓋喜怒哀樂未曾發動渾然一理不偏不倚故謂之中】此所謂鑑空衡平之體也及至事物之來隨感而應因其可喜而喜因其可怒而怒因其當憂而憂因其當懼而懼在我本未嘗先有此心但隨物所感而應之耳故其喜怒憂懼無不中節此所謂鑑空衡平之用【此即中庸所謂發而皆中節謂之和蓋喜怒憂懼應物而動恰好便止不可少過其分事過即已更不留在胷中如此即是中節即謂之和】

  問體用二字

  大凡有體而後有用如天地造化發生於春夏【元亨】而斂藏於秋冬【利貞】發生是用斂藏是體自十月純坤陽氣既盡不知者謂生意已熄不知斂藏者乃所以為發生之根自此霜雪凝沍草木凋落蟲蛇伏藏微陽雖生於下隱而未露一年造化實基於此惟冬間斂藏凝固然後春來發生有力所以冬暖無霜雪則來歲五穀不登正以陽氣發泄之故也人之一心亦是如此須是平居湛然虚静如秋冬之閉藏皆不發露渾然一理無所偏倚然後應事之時方不差錯如春夏之發生物物得所若静時先已紛擾則動時豈能中節故周子以主静為本程子以主敬為本皆此理也【動静皆道而周子乃以主静為本者蓋静時養得虚明然後動而不失其時故中庸於喜怒哀樂未發之時須要戒謹恐懼以養本然之中然後發而為中節之和程子主敬之說即中庸之意也】

  問大學不要先有恐懼中庸却要恐懼何也曰聖賢之言有似同而實異者大學之恐懼與中庸之恐懼不同【中庸戒謹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只是事物未形之時常常持敬令心不昏昧而已大學之恐懼是俗語所謂怖畏之意自與中庸有異】

  問治國平天下章

  絜矩絜字本出賈誼過秦論度長絜大【度謂以尺量物之長短絜謂以帶量物之小大如今人之圍木也故字文從絜先儒解絜字未分曉建陽范直閣諱如圭乃胡文定公之外甥朱文公之父友方以絜度為說文公從之】言我有此心人亦有此心在上之君子當以已之心度人之心如以矩而度物也矩製方之器俗謂曲尺是也荀子曰五寸之矩盡天下之方言矩雖止長五寸然天下之為方器者必以此為則以譬一心雖微而推之以度人之心雖千萬人無不同者我欲孝於親人亦欲孝於親我欲弟於長人亦欲弟於長故為君子者必使人各得以遂其孝弟之心我欲安人亦欲安我欲壽人亦欲壽我欲富人亦欲富故君子者必使人各遂其所欲此皆所謂絜矩也【俗言以心比心即是此義】義者天理之公也利者人欲之私也二者如冰炭之相反然一於義則利自在其中蓋義者宜也利亦宜也苟以義為心則事無不宜矣不惟宜於已亦且宜於人人已兩得其宜何利如之若以徇利為心則利於已必害於人争鬬攘奪於是乎興已亦豈能享其利哉

  大學所謂利專指財利而言伊川先生云利不獨財利之利凡有一毫自便之心即是利此論尤有補於心術之微南軒先生又謂無所為而為皆義也有所為而為即利也其言愈精且微學者不可不知也【且如見赤子入井有惻隱之心此乃天理自然形見非有所為然此即義也若有一毫納交要譽之心即是有所為而為即利心也二者相去毫釐之間而公私邪正之分則天淵矣故朱子謂南軒此語乃發先賢之所未發有功於聖門學者所宜深味也】

  大抵學者存心行事只當以義理為主義所當然雖害不卹義所不當然雖利不計如此方合乎天理之正若此心一出一入於義利之間終是為利所勝正如白黑相和黑必揜白薰蕕共器蕕必揜薰立志之初不可不察也大學程子南軒三說不同大學只說財利猶是粗處伊川南軒之說乃入細工夫世亦有能不貪財利之人然未必無自便之私亦有能不求自便者其心未必無所為此是一節之上又有一節工夫以大學至善譬之不貪財利與不求自便是善到無所為而為始是至善然必先以不貪財利為根脚基址方可說上兩節正如貧而無諂富而無驕方能漸至樂與好禮之地若未能不貪財利又豈能有上兩節亦如未能無諂無驕安得便有樂與好禮故學者當以不貪財利為本又未可謂不貪財利為已足馴序用力自粗至精方可至純乎天理之地

  恕者如心之謂非寛厚之謂也如我能為善亦欲他人如我之善我無惡亦欲人如我之無惡我欲立亦欲人之立我欲逹亦欲人之逹【大槩是視人如已推已及物之謂】

  問新民章【此段當在止於至善之前】

  朱文公言洗濯其心以去惡猶沐洛其身以去垢斯言盡矣蓋身之有垢特形骸之礙耳然人猶知沐浴以去之惟恐塵垢存則其體汚穢至於心者神明之府乃甘心為利欲所溺以昏蔽之甚如積糞壤如聚蟯蚘而不肯一用其力以去之是以形體為重以心性為輕也豈不繆哉唐人有櫛銘曰人之有髪朝朝思理有身有心胡不如是深得成湯銘盤之意【禪家亦有所謂身似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遣有塵埃之句雖云異端然此言亦自可取也】

  禮記儒行篇云儒有澡身而浴德謂洗濯其身沐浴其德亦盤銘之義

  問仁字之義【此下並論語】

  仁之一字從古無訓且如義訓宜禮訓理又訓履智訓知皆可以一字名其義惟仁不可以一字訓孟子曰仁者人也亦只是言仁者乃人之所以為人之理亦不是以人訓仁蓋緣仁之道大包五常貫萬善所以不可以一言盡之自漢以後儒者只將愛字說仁殊不知仁固主乎愛然愛不足以盡仁孟子曰惻隱之心仁之端也惻隱者此心惻然有隱即所謂愛也然只是仁之發端而已韓文公言博愛之謂仁程先生非之以為仁自是性愛自是情以愛為仁是以情為性也至哉言乎朱文公先生始以愛之理心之德六字形容之所謂愛之理者言仁非止乎愛乃愛之理也蓋以體言之則仁之道大無所不包發而為用則主乎愛【仁者愛之體也愛者仁之用也】愛者如見赤子入井而惻然欲有以救之以至矜憐憫惜慈祥恩惠愛之謂也性中既有仁發出來便是愛仁如根上發出苗以苗為出於根則可以苗便為根則不可以愛出於仁則可以愛便作仁則不可故文公以愛之理三字言之方說得盡又曰心之德何也蓋心者此身之主而其理則得於天仁義禮智皆此心之德而仁又為五常之本如元亨利貞皆乾之德而元獨為四德之長天之元即人之仁也元為天之全德故仁亦為人心之全德然仁之所以為心之德者正以主乎愛故也仁所以能愛者蓋天地以生物為心而人得以為心是以主乎愛也愛之理心之德六字之義乃先儒所未發而文公始發之其有功於學者至矣豈可不深味之乎

  問行有餘力章與四教不同

  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是以力行為先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文者講學之事主乎知忠信者修身之事主乎行此又以知為先此二章實相表裏正當合而觀之大抵致知力行二者不可一闕既知其理不可不行其事既行其事不可不知其理二者並進則為學之功至矣

  問主忠信章【程子曰不成無物】

  論語止言主忠信不言誠至子思孟子然後言誠蓋誠指全體而言忠信指用功處而言忠是盡於中者信是形於外者有忠方有信不信則非所以為忠二者表裏體用之謂如形之與影也心無不盡之謂忠言與行無不實之謂信盡得忠與信即是誠故孔子雖不言誠但欲人於忠信上著力忠信無不盡則誠在其中矣孔子教人大抵只就行處說行到盡處自知誠則本源子思孟子則併本源發出以示人其義一也

  問過則勿惮改

  過雖聖賢不能無蓋過者過誤之謂也知其為過而速改則無過矣故論語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左傳云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孰大焉子貢曰君子之過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孟子曰古之君子過則改之今之君子過則順之成湯之聖猶且改過不吝顔子之賢猶曰不貳過以此可見雖聖賢必以改過為貴若知其為過不肯速改則是文過遂非而流於惡矣蓋無心而誤則謂之過有心而為則謂之惡不待别為不善方謂之惡只知過不改是有心便謂之惡易曰風雷益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天下之至迅疾者莫如風雷故聖人以此為遷善改過之象此即過勿憚改之意也

  問姑息二字【主忠信章注】

  姑息姑訓且息訓止言事理合當十分做却只做三五分且如是而止此之謂姑息今人柔懦者以小惠及人便以為仁不知是姑息而已

  問温良恭儉讓

  温和厚也只和一字不足盡温之義只厚一字亦不足盡温之義必兼二字者和如春風和氣之和厚如坤厚載物之厚和不慘暴也厚不刻薄也良易直也亦如前義易者平易也不艱險也直者正直也不邪曲也恭莊敬也莊主容貌而言敬主内心而言自中而發外故曰恭儉節制也節制二字相似而實不同節乃自然之限節且如一年有八節四立二分二至是也四十五日而一換乃天道自然之界限故曰節制乃用力裁制之意義以制事禮以制心謂如事理合當如此即以義裁制之若以刀裁物也一念慮之非即以禮裁制之亦如刀之裁物也【凡事事物物有自然界限不可踰處謂之節所云一年八節者乃其一也】讓謙遜也謙謂不矜已之美遜謂推善以及人

  問過化存神【温良注】

  過化存神此四字本出孟子過化謂聖人凡所經歷處人皆化之存神謂其中所存神妙正意只是如此至横渠先生乃謂性性為能存神物物為能過化下性字指本然者而言上性字是謂我能存其性而不為情所蕩而失其性則所存者神妙而不可測下物字指事物而言上物字指我之應物而言謂物物各自有理我隨其理以應之物各付物不以已之私意參乎其間則事過弗留如冰之釋如風之休後來諸老先生多本其說獨文公不以為然者蓋孟子之意未說到如此深故也文公解經每務平實如此然横渠先生之說亦不可不知也

  問禮樂【用和為貴章】

  敬者禮之本制度威儀禮之文和者樂之本鐘鼓管磬樂之文禮樂二者闕一不可記曰樂由陽來禮由隂作天高地下萬物散殊而禮制行焉【天尊於上地卑於下萬物散殊有大有小此即制之所由起蓋禮主乎别故也】流而不息合同而化而樂興焉【隂陽二氣流行於天地之間未嘗止息二氣和合而化生萬物此樂之所由興蓋樂主乎和故也所謂隂陽二氣者日月雷霆風雨寒暑之類皆是二氣和合方能生成萬物】故禮屬隂【凡天地間道理一定而不可易者皆屬隂】樂屬陽【凡天地間流行運轉者皆屬陽】禮樂之不可闕一如隂陽之不可偏勝【一歲之間寒暑之相易雨露霜雪之相濟方能氣候和平物遂其生陽太勝則亢而為旱隂太勝則溢而為水有隂無陽則物不生有陽無隂則生而不成】禮勝則離以其太嚴而不通乎人情故離而難合樂勝則流以其太和而無所限節則流蕩忘返所以有禮須用有樂有樂須用有禮此禮樂且是就性情上說然粗精本末亦初無二理禮中有樂【言嚴肅之中有自然之和此即是禮中之樂】樂中有禮【言和樂之中有自然之節此即是樂中之禮】朱文公謂嚴而泰【此即禮中有樂】和而節【此即樂中有禮】

  問因不失其親

  因者依也言與人相依須是其人可以親近方得如士之擇友男之擇婦女之擇壻以至於臣之擇君皆是若其初不謹則後來雖欲悔而不可得也又如為人臣屬而事其長亦須看此人可親與否如其人非賢者輕易依附一為其所薦則終身便有舉主之分如何悔得以此推之凡百皆然大抵以審擇於始為貴也

  問楊墨【就有道章注】

  墨翟兼愛其初本是學仁不知仁者心無不溥而其施則有差等如親親與仁民不同仁民與愛物不同就親親之中事父與事兄不同處夫婦處朋友又與事兄不同蓋心無不溥者仁也【理一】其施有差等者即仁中之義也【分殊】今親親與仁民同則是視父母如視他人矣故其流至於無父也楊氏為我本是學義不知義者制事之宜也處君臣處父子處朋友事事物物各當其所乃合於義今但知有己而已則於君不必忠於子不必孝凡處人倫之間無一而當矣故其流至於無君【專言無君者指其最大者而言之也】無君無父則是禽獸矣此學者所以當求正於有道也

  問理性命【五十知天命注】

  窮理謂事事物物各有其理窮究之而無不盡也此即大學所謂格物也盡性謂一性之中萬善備具如性中有仁我則盡其仁之至性中有義我則盡其義之至禮也智也亦然如此方是盡性若十分之中有一毫一釐欠闕亦未可謂之盡性至於命言理既無所不窮性既無所不盡便自然至於命此即孟子知性即知天之意窮理主知而言盡性主行而言知得盡行得盡便是至於命

  問父母惟疾之憂

  問身體髪膚受之父母不敢毁傷孝之始也自古忠臣義士奮不顧身視死如歸如此則是不孝矣此又何也曰此與其他毁傷不同蓋殺身所以成仁既成仁則孝在其中矣因為說殺身成仁則形雖虧其理不虧身雖殞其性不失乃所以為孝也昔晉周處死於戰陣其母猶在太常賀循諡之曰孝以常情言之母在而死於國可以為忠而不可以言孝矣而晉人乃稱周處為孝者蓋忠孝一理能忠於君乃所以為孝也然捐身難乃處臣子之變如曾子之戰兢自守乃處人子之常要當參觀可也

  又西銘推事親之心以事天蓋父母生我者也而所以生之者天地也天賦以氣地賦以形父母固我之父母也天地亦我之父母也朱文公曰父母者一身之父母也天地者人與物已與人皆共以為父母也父母之生我也四肢百骸無一不全必能全其身之形然後為不忝於父母天地之生我也五常百善無一不備必能全其性之理然後為不負於天地故仁人事親如事天事天如事親此又西銘之妙指不可以不知也

  問非其鬼而祭章

  鬼神之理雖非始學者所易窮然亦須識其名義若以神示鬼三字言之則天之神曰神【以其造化神妙不測也】地之神曰示【以其山川草木有形可見顯然示人也示古祗字】人之神曰鬼【鬼謂氣之已屈者也】若以鬼神二字言之則神者氣之伸【發出】鬼者氣之屈【收回】氣之方伸者屬陽故為神氣之屈者屬隂故為鬼神者伸也鬼者歸也且以人之身論之生則曰人死則曰鬼此死生之大分也然自其生而言之則自幼而壯此氣之伸也自壯而老自老而死此又伸而屈也自其死而言之則魂遊魄降寂無形兆此氣之屈也及子孫享祀以誠感之則又能來格此又屈而伸也姑舉人鬼一端如此至若造化之鬼神則山澤水火雷風是也日與電皆火也月與雨亦水也此數者合而言之又只是隂陽二氣而已隂陽二氣流行於天地之間萬物賴之以生賴之以成此即所謂鬼神也【氣之伸為神如春夏生長是也氣之屈為鬼如秋冬斂藏是也】今人只以塑像畫像為鬼神及以幽暗不可見者為鬼神殊不知山峙川流日照雨潤雷動風散乃分明有迹之鬼神【日出為神入為鬼雨潤為神止為鬼雷動為神息為鬼風散為神收為鬼】伊川曰鬼神者造化之迹又曰鬼神天地之功用横渠曰鬼神二氣之良能凡此皆指隂陽而言天地之氣即人身之氣人身之氣即天地之氣

  易繫辭曰精氣為物遊魂為變人之生也精與氣合而已精者血之類是滋養一身者故屬隂氣是能知覺運動者故屬陽二者合而為人精即魄也目之所以明耳之所以聰者即精之為也此之謂魄氣充乎體凡人心之能思慮有知識身之能舉動與夫勇决敢為者皆氣之所為也此之謂魂人之少壯也血氣強血氣強故魂魄盛此所謂伸及其老也血氣既耗魂魄亦衰此所謂屈也既死則魂升於天以從陽魄降於地以從隂所謂各從其類也魂魄合則生離則死故先王制祭享之禮使為人子孫者盡誠致敬以焫蕭之屬求之於陽灌鬯之屬求之於隂求之既至則魂魄雖離而可以復合故禮記曰合鬼與神教之至也神指魂而言鬼指魄而言此所謂屈而伸也

  問鬼神二氣之良能曰既有隂陽二氣則自然有往有來有闔有闢有消有息有聚有散蓋其理自然如此故曰良能此乃借孟子良知良能之名以形容二氣孟子本意謂孩提之童莫不知愛其親及其長也莫不知敬其兄此本然之性如此非出人為隂陽二氣屈伸亦是本然之理故借此二字以明之往闔消散屈也來闢息聚伸也

  問魯賜周公禮樂【雍徹注】

  程子言周公之功固大矣然皆臣子之所當為此正如孟子曰事親若曾子可也曾子之孝可謂極其至矣孟子只以為可也蓋事親不如曾子則是人子之道有虧必如曾子方得恰好推而言之為君必如堯然後為盡君道為臣必如舜然後為盡臣道不然則皆是欠闕學者知此則凡於人倫曲盡其至無一毫之虧方是全得當為之職分初非過當也【無父母則無此身我因父母而有此身則事親自合盡孝無君上則無此爵位我因君上而有此爵位則事君自合盡忠此只是盡其本分當為之事非過外也】

  問仁字【人而不仁章】

  凡天下至微之物皆有箇心發生皆從此出緣是禀受之初皆得天地發生之心以為心故其心無不能發生者一物有一心自心中發出生意又成無限物且如蓮實之中有所謂么荷者便儼然如一根之荷他物亦莫不如是故上蔡先生論仁以桃仁杏仁比之謂其中有生意才種便生故也惟人受中以生全具天地之理故其為心又最靈於物故其所藴生意纔發出則近而親親推而仁民又推而愛物無所不可以至於覆冒四海惠利百世亦自此而推之爾此人心之大所以與天地同量也然一為利欲所汩則私意横生遂流而為殘忍為刻薄則生意消亡頑如鐵石便與禽獸相去不遠豈不可畏也哉今為學之要須要常持此心平居省察覺得胷中盎然有慈祥惻怛之意無忮忍刻害之私此即所謂本心即所謂仁也便當存之養之使之不失則萬善皆從此而生

  西山文集卷三十

<集部,別集類,南宋建炎至德祐,西山文集>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