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御纂朱子全书

47-御纂朱子全書卷四十六
  御纂朱子全書卷四十六

  性理五

  道 理 德

  道者兼體用該隐費而言也【以下論道】

  道訓路大槩說人所共由之路理各有條理界瓣因舉康節云夫道也者道也道無形行之則見於事矣如道路之道坦然使千億萬年行之人知其歸者也

  問道與理如何分曰道便是路理是那文理問如木理相似曰是問如此却似一般曰道字包得大理是道字裏面許多理脈又曰道字宏大理字精密

  問汎觀天地閒日往月來寒往暑來四時行百物生這是道之用流行發見處即此而總言之其往來生化無一息閒斷處便是道體否曰此體用說得是但總字未當總便成兼用說了只就那骨處便是體如水之或流或止或激成波浪是用即這水骨可流可止

  可激成波浪處便是體如這身是體目視耳聽手足運動處便是用如這手是體指之運動提掇處便是用淳舉論語集注曰往者過來者續無一息之停乃道體之本然也曰即是此意

  問前夜說體用無定所是隨處說如此若合萬事為一大體用則如何曰體用也定見在底便是體後來生底便是用此身是體動作處便是用天是體萬物資始處便是用地是體萬物資生處便是用就陽言則陽是體隂是用就隂言則隂是體陽是用

  問先生昔曰禮是體今乃曰禮者天理之節文人事之儀則似非體而是用曰公江西有般鄉談才見分段子便說道是用不是體如說尺時無寸底是體有寸底不是體便是用如秤無星底是體有星底不是體便是用且如扇子有柄有骨子用紙糊此便是體人搖之便是用楊至之問體曰合當底是體

  所謂道不須别去尋討只是這箇道理非是别有一箇道被我忽然看見攫拏得來方是見道只是如日用底道理恁地是恁地不是事事理會得箇是處便是道也近時釋氏便有箇忽然見道底說話道又不是一件甚物可摸得入手

  道者古今共由之理如父之慈子之孝君仁臣忠是一箇公共底道理德便是得此道於身則為君必仁為臣必忠之類皆是自有得於己方解恁地堯所以修此道而成堯之德舜所以修此道而成舜之德自天地以先羲黄以降都即是這一箇道理亘古今未嘗有異只是代代有一箇人出來做主做主便即是得此道理於己不是堯自是一箇道理舜又是一箇道理文王周公孔子又别是一箇道理老子說失道而後德他都不識分做兩箇物事便將道做一箇空無底物事看吾儒說只是一箇物事以其古今公共是這一箇不著人身上說謂之道德即是全得此道於己他說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若離了仁義便是無道理了又更如何是道

  先生因言近來學者多務高遠不自近處著工夫有對者曰近來學者誠有好高之弊有問伊川如何是道伊川曰行處是又問明道如何是道明道令於父子君臣兄弟上求諸先生言如此初不曾有高遠之說曰明道之說固如此然父子兄弟君臣之閒各有一箇當然之理是道也

  天下只是這道理走不得如佛老雖滅人倫然他却拜其師為父以其弟子為子長者謂之師兄少者謂之師弟只是護得箇假底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道是道理事事物物皆有箇道理器是形迹事事物物亦皆有箇形迹有道須有器有器須有道物必有則

  問其體則謂之性其用則謂之道曰道只是統言此理不可便以道為用仁義禮智信是理道便是統言此理直卿云道字看來亦兼體用如說其理則謂之道是指體言又說率性則謂之道是指用言曰此語上是就天上說下是就人身上說

  正卿問邵子所謂道之形體如何曰諸先生說這道理却不似邵子說得最著實這箇道理纔說出只是虛空更無形影惟是說性者道之形體却見得實有不須談空說遠只反諸吾身求之是實有這箇道理還是無這箇道理故嘗為之說曰欲知此道之實有者當求之吾性分之内邵子忽地於擊壤集序自說出幾句最說得好

  龜山以飢食渴飲便是道是言器而遺道言物而遺則也又曰道不可須臾離可離非道也所謂不可離者謂道也若便以日用之閒舉止動作便是道則無所適而非道然則君子何用恐懼戒謹何用更學道為為其不可離所以須是依道而行如人說話不成便以說話者為道須是有箇仁義禮智始得若便以舉止動作為道何用更說不可離得【以上語類十四條】

  道體之大無窮而於其閒文理密察有不可以豪釐差者此聖賢之語道所以既言發育萬物峻極於天以形容其至大而又必曰禮儀三百威儀三千以該悉其至微而其指示學者修德凝道之功所以既曰致其廣大而又必曰盡其精微也近世之言道者則不然其論大抵樂渾全而忌剖析喜高妙而畧細微其於所謂廣大者則似之而於精微有不察則其所謂廣大者亦未易以議其全體之真也【荅趙提舉】

  以道為高遠玄妙而不可學耶則道之得名正以人生日用當然之理猶四海九州百千萬人當行之路爾非若老佛之所謂道者空虚寂滅而無與於人也以道為迂遠疎濶而不必學耶則道之在天下君臣父子之閒起居動息之際皆有一定之明法不可頃刻而暫廢故聖賢有作立言垂訓以著明之巨細精粗無所不備而讀其書者必當講明究索以存諸心行諸身而見諸事業然後可以盡人之職而立乎天地之閒不但玩其文詞以為綴緝纂組之工而已也故子游誦夫子之言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而夫子是之則學道云者豈近世後學之言哉【荅周益公】

  以道左為無用則道乃無用之物也而可乎但仁是直指人心親切之妙道是統言義理公共之名故其言有親疎其實則無二物也中庸曰修道以仁胡子亦謂人而不仁則道義息意亦可見【荅連嵩卿】

  問天人無二理本末無二致盡人道即天道亦盡得其末則本亦未離雖謂之聖人亦曰人倫之至而已佛氏離人而言天岐本末而有所擇四端五常之有於性者以為理障父子君臣夫婦長幼所不能無者以為緣合甚則以天地隂陽人物為幻化未嘗或過而問焉而直語太虚之性夫天下無二理豈有天人本末輒生取舍而可以為道乎夫其所見如此則亦偏小而不全矣豈所謂徹上徹下一以貫之之學哉聖門下學而上逹由灑掃應對進退而往雖飲食男女無所不用其敬蓋君子之道費而隐費即日用也隐即天理也即日用而有天理則於君臣父子夫婦長幼之閒應對酬酢食息視聽之頃無一而非理者亦無一之可紊一有所紊天理喪矣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敬由是而操之固習之熟則隐顯混融内外合一而道在我矣佛者烏足以語是哉佛氏之所謂悟亦瞥見端倪而已天理人心實然而不可易者則未嘗見也其所謂修亦攝心寂坐而已棄人倫滅天理未見其有得也此先生所以謂其卒不近也喜怒哀樂之未發即寂然不動者是也即此為天地之心即此為天下之本天下無二本故乾坤變化萬類紛揉無不由是而出形形生生各有天性此本末之所以不可分也得其靈而為人而於四者之際淵然而虛静若不可以名言者而子思以其無所偏倚而謂之中孟子以其純粹而謂之善夫子即其生生之體而言之以仁名不同而體一亦未嘗離於日用之閒此先生所以謂其分明不待尋究者也某昔者讀紛然不一之書而不得其要領汎觀乎天地隂陽人物鬼神而不能一在邇求遠未免有極力尋究之過亦嘗聞於龜山先生之說曰未言盡心先須理會心是何物若體得了然分明然後可以言盡某前日之說正坐是也然道無須臾可離日用昭昭奚俟於尋究此先生所為丁寧開諭某敢不敬承至於鑑影之惑非先生之教幾殆也某昔者閒居默坐見夫所謂充周而洞逹者萬物在其中各各呈露遂以鑑影之譬為近故推之而為鳶魚之說竊以為似之先生以太虚萬象而闢其失某讀之久始大悟其非若爾則鳶魚吾性分為二物矣詳究先生之意蓋鳶魚之生必有所以為鳶魚者此道體之所在也其飛其躍豈鳶魚之私蓋天理發越而不可已也勿忘勿助長之閒天理流行無纖豪之私正類是此明道先生所以謂之同某鄙見如此未知合於先生之意否乎其他死生鬼神之說須俟面求教誨曰來諭一一皆契鄙懷足見精敏固知前此心期之不謬也其閒尚一二未合亦非大故屬此客中冗冗未及一一條對更願益加辨學之功所見當漸真實也【荅廖子晦】

  張元德訓道為行固為疎闊子約非之是也然其所說行字亦不為全無來歷今不就此與之剖析而别引程子沖漠氣象者以告之故覺得有墮於窈冥恍惚之病【程子所說乃因對義而言故自有歸著而不為病】而所以破其說者又似彼東我西不相領略此乃吾之所見自未透徹未免臆度籠罩而強言之所以支離浮汎而不能有所發明也若如鄙意則道之得名只是事物當然之理元德直以訓行則固不可當時若但以當行之路荅之則因彼之說發吾之意而沖漠之云亦自通貫矣今且以來示所引一隂一陽君臣父子形而上下沖漠氣象等說合而析之則隂陽也君臣父子也皆事物也人之所行也形而下者也萬象紛羅者也是數者各有當然之理即所謂道也當行之路也形而上者也沖漠之無联者也若以形而上者言之則沖漠者固為體而其發於事物之閒者為之用若以形而下者言之則事物又為體而其理之發見者為之用不可槩謂形而上者為道之體天下逹道五為道之用也元德所云道不能以自行以下自無病而荅語却說開了【其說自是好語但荅他不著爾】今更為下一語云形而上者謂之道物之理也形而下者謂之器物之物也且試屏去他說而只以此二句推之若果見得分明則其他說亦自通貫而無所遺也【荅呂子約】

  問所以不以元德以道訓行為然者蓋以道為行則道非行字所能盡又須以所以行者言之則毋乃欲一而反二乎故以程子道有沖漠氣象告之欲渠深探夫峻極之體而默識夫無聲無臭之妙則自知非行之一字所能盡若謂當行之路則恐只可言逹道耳於論道之原則恐難如此著語也形而下即形而上者易傳謂至微者理即所謂形而上者也至著者象即所謂形而下者也體用一源顯微無閒則雖形而上形而下亦只是此箇義理也曰元德所說之病前書盡之如來諭之云却攻他不著恐是只見自家底是於鄙論却未深考也謂當行之理為逹道而沖漠無联為道之本原此直是不成說話不謂子約見處乃只如此亦無怪他說之未契也須看得只此當然之理沖漠無联非此理之外别有一物沖漠無联也至於形而上下却有分别須分得此是體彼是用方說得一源分得此是象彼是理方說得無閒若只是一物却不須更說一源無閒也【荅呂子約】

  蘇氏曰老子示人以道而薄於器以為學者惟器之知則道隱矣故絶仁義棄禮樂以明道愚謂道者仁義禮樂之總名而仁義禮樂皆道之體用也聖人之修仁義制禮樂凡以明道故也今曰絶仁義棄禮樂以明道則是舍二五而求十也豈不悖哉【蘇黄門老子解辨】

  蘇氏曰天道不可言可言者皆其似者也逹者因似以識真而昧者執似以陷於偽愚謂聖人之言道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不知此言道耶抑言其似者而已耶執此而行亦有所陷者耶然則道豈真不可言但人自不識道與器之未嘗相離也而反求之於昏默無形之中所以為是言耳【蘇黄門老子解辨】

  道理無形影惟因事物言語乃可見得是非理會極子細即道理極精微古人所謂物格知至者不過是就此下工夫【荅胡季隨○以上文集九條】

  理如一把線相似有條理如這竹籃子相似指其上行篾曰一條子恁地去又别指一條曰一條恁地去又如竹木之文理相似直是一般理横是一般理有心便存得許多理【以下論理】

  大而天地萬物小而起居食息皆太極隂陽之理也天下之物未嘗無對有隂便有陽有仁便有義有善便有惡有語便有默有動便有静然又却只是一箇道理如人行出去是這脚行歸亦是這脚譬如口中之氣噓則為溫吸則為寒耳

  徹上徹下無精粗本末只是一理

  凡看道理要見得大頭腦處分明下面節節只是此理散為萬殊如孔子教人只是逐件逐事說箇道理未嘗說出大頭腦處然四面八方合聚湊來也自見得箇大頭腦若孟子便已指出教人周子說出太極已是太煞分明矣且如惻隐之端從此推上則是此心之仁仁即所謂天德之元元即太極之陽動如此節節推上亦自見得大總腦處若今看得太極處分明則必能見得天下許多道理條件皆自此出事事物物上皆有箇道理元無虧欠也

  道理有面前底道理平易自在說出來底便好說得出來崎嶇底便不好

  天地中閒物物上有這箇道理雖至沒緊要底物事也有這道理蓋天命之謂性這道理却無形無安頓處只那日用事物上道理便在上面這兩箇元不相離凡有一物便有一理所以君子貴博學於文看來博學似箇沒緊要物事然那許多道理便都在這上都從那源頭上來所以無精粗小大都一齊用理會過蓋非外物也都一齊理會方無所不盡方周遍無疎缺處

  大學說格物却不說窮理蓋說窮理則似懸空無捉摸處只說格物則只就那形而下之器上便尋那形而上之道便見得這箇元不相離所以只說格物天生蒸民有物有則所謂道者是如此何嘗說物便是則

  這道理儘無窮四方八面無不是千頭萬緒相貫串以指旋曰分明一層了又一層横說也如此豎說也如此翻來覆去說都如此如以兩儀言則太極是太極兩儀是用以四象言則兩儀是太極四象是用以八卦言則四象又是太極八卦又是用

  此箇道理大則包括乾坤提挈造化細則入毫釐絲忽裏去無遠不周無微不到但須是見得箇周到底是何物

  天地萬物之理無獨必有對問如何便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曰真箇是未有無對者看得破時真箇是差異好笑且如一隂一陽便有對至於太極便對甚底曰太極有無極對曰此只是一句如金木水火土即土亦似無對然皆有對太極便與隂陽相對此是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便對過却是横對了土便與金木水火相對蓋金木水火是有方所土却無方所亦對得過【必大錄云四物皆資土故也】胡氏謂善不與惡對惡是反善如仁與不仁如何不可對若不相對覺說得天下事都尖斜了没箇是處

  問天下之理無獨必有對有動必有静有隂必有陽以至屈伸消長盛衰之類莫不皆然還是他合下便如此耶曰自是他合下來如此一便對二形而上便對形而下然就一言之一中又自有對且如眼前一物便有背有面有上有下有内有外二又各自為對雖說無獨必有對然獨中又自有對且如碁盤路兩兩相對末梢中閒只空一路若似無對然此一路對了三百六十路此所謂一對萬道對器也

  問沖漠無联【至】教入塗轍他所謂塗轍者莫只是以人所當行者言之凡所當行之事皆是先有此理却不是臨行事時旋去尋討道理曰此言未有這事先有這理如未有君臣已先有君臣之理未有父子已先有父子之理不成元無此理直待有君臣父子却旋將道理入在裏面又問既是塗轍却只是一箇塗轍是如何曰是這一箇事便只是這一箇道理精粗一貫元無兩様今人只見前面一段事無形無兆將謂是空蕩蕩却不知道沖漠無联萬象森然已具如釋氏便只是說空老子便只是說無却不知道莫實於理曰未應不是先已應不是後應字是應務之應否曰未應是未應此事已應是已應此事未應固是先却只是後來事已應固是後却只是未應時理

  問天下善惡皆天理楊墨之類只是過不及皆出於仁義謂之天理則可如世之大惡謂之天理可乎曰本是天理只是番了便如此如人之殘忍便是番了惻隐如放火殺人可謂至惡若把那火去炊飯殺其人之所當殺豈不是天理只緣番了道理有背有面順之則是背之則非緣有此理方有此惡如溝渠至濁當初若無清泠底水緣何有此

  或問善惡皆天理也若是過與不及些小惡事固可說天理如世閒大罪惡如何亦是天理曰初來本心都自好少閒多被利害遮蔽如殘賊之事自反了惻隐之心是自反其天理賀孫問既是反了天理如何又說皆天理也莫是殘賊底惡初從羞惡上發淫溺貪欲底惡初從惻隐上發後來都過差了原其初發都是天理曰如此說亦好但所謂反者亦是四端中自有相反處如羞惡自與惻隐相反是非自與辭遜相反如公說也是好意思因而看得舊一句不通處出如用人之智去其詐用人之勇去其暴這兩句意分曉惟是用人之仁去其貪一句沒分曉今公說貪是愛上發來也是思之是淳善底人易得含胡苟且姑息貪戀

  季容甫問中理在事義在心如何曰中理只是做得事來中理義則所以能中理者也義便有揀擇取舍易傳曰在物為理處物為義【以上語類十六條】

  除了身只是理只是不以血氣形骸為主而一循此理耳非謂身外别有一物而謂之理也流於偏差則非所謂得矣【荅呂子約】

  所云禪學悟入乃是心思路絶天理盡見此尤不然心思之正便是天理流行運用無非天理之發見豈待心思路絶而後天理乃見耶且所謂天理復是何物仁義禮智豈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豈不是天理若使釋氏果見天理則亦何必如此悖亂殄滅一切昏迷其本心而不自知耶【荅吳斗南】

  所謂釋氏一覺之外更無分别不復事事而吾儒事事無非天理此語是也然吾儒亦非覺外有此分别只此覺處便有天高地下萬物散殊毫髪不可移易所謂天叙天秩天命天討正在是耳【荅詹兼善】

  至微者理也至著者象也體用一原顯微無閒蓋自理而言則即體而用在其中所謂一原也自象而言則即顯而微不能外所謂無閒也【荅汪尚書】

  天理既渾然然既謂之理則便是箇有條理底名字故其中所謂仁義禮智四者合下便各有一箇道理不相混雜以其未發莫見端緒不可以一理名是以謂之渾然非是渾然裏面都無分别而仁義禮智却是後來旋次生出四件有形有狀之物也須知天理只是仁義禮智之總名仁義禮智便是天理之件數【荅何叔京○以上文集五條】

  中庸分道德曰父子君臣以下為天下之逹道智仁勇為天下之逹德君有君之道臣有臣之道德便是箇行道底故為君主於仁為臣主於敬仁敬可喚做德不可喚做道【以下論德】

  至德至道道者人之所共由德者己之所獨得盛德至善盛德以身之所得而言至善以身之極致而言誠忠孚信一心之謂誠盡已之謂忠存於中之謂孚見於事之謂信

  德是得於天者講學而得之得自家本分底物事事父母則為孝德事兄長則為悌德德是有得於心是未事親從兄時已渾全是孝弟之心此之謂德

  先生問遺書中欲夾持這天理則在德一段看得如何必大對曰中庸所謂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先生默然久之必大問如何曰此亦說得然只是引證畢竟如何是德曰只是此道理因講習躬行後見得是我之所固有故守而勿失耳曰尋常看據於德如何說必大以横渠得寸守寸得尺守尺對曰須先得了方可守如此說上依舊認德字未著今且說只是這道理然須常常提撕令在巳者決定是做得如此如方獨處默坐未曾事君親接朋友然在我者已渾全是一箇孝弟忠信底人以此做出事來事親則必孝事君則必忠與朋友交則必信不待旋安排蓋存於中之謂德見於事之謂行易曰君子以成德為行正謂以此德而見諸事耳德成於我者若有一箇人在内必定孝弟忠信斷不肯為不孝不弟不忠不信底事與道家所謂養成箇嬰兒在内相似凡人欲邊事這箇人斷定不肯教自家做故曰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謂雖未曾說出來時存於心中者已斷是如此了然後用得戒謹恐懼存養工夫所以必用如此存養者猶恐其或有時間斷故耳程子所謂須有不言而信者謂未言動時已渾全是箇如此人然却未有迹之可言故曰言難為形狀【以上語類五條】

  御纂朱子全書卷四十六

<子部,儒家類,御纂朱子全書>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