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六艺之一录 清 倪涛

92-六藝之一録卷八十九
  六藝之一録卷八十九    錢唐倪濤撰

  石刻文字六十五

  唐刻【題名】

  高宗幸萬年宫百官題名

  長孫無忌以下自書永徽六年【金石録詳見御製】

  馬元貞題名

  漢史晨饗孔廟後碑有武后天授二年馬元貞題名【金石文字記】

  平淮將佐題名

  唐馬總等題名【諸道石刻録】 開元二十三年馬總八分書【碑帖考】

  禹廟題名

  唐陜州别駕崔穎等題名字為八分不著名氏開元二十五年刻【集古録目】

  謁金天王廟題名

  顔真卿正書乾元元年十月【金石録】

  顔魯公金天王廟題名極遒偉而三戈法不無可恨後題行筆尤老勁有逸趣所云奉命來此事期未竟止緣忠勤無有旋意末又作二語人心無路見時事只天知盖可悲矣當是又二十年使李希烈而重題者也公一厄李輔國再厄元載三厄盧杞其初題名自蒲下遷饒實用載故至使希烈而死矣公之禍固杞為之其獲死義亦杞成之也覽畢三歎【弇州續藁】

  東林題名

  正書永泰元年六月【金石録】

  顔魯公西林題名

  正書永泰元年六月【金石録】

  余嘗評魯公書獨得右軍父子超軼絶塵處書家未必謂然惟翰林蘇公見許近觀郭忠恕序字源後云家君

  授以張顔筆法乃知人中常自有精鑒耳【東西二林題名跋 山谷集】顔魯公靖居寺題名

  右靖居寺題名唐顔真卿題按唐書紀傳真卿當代宗時為檢校刑部尚書為元載所惡坐論祭器不修為誹謗貶硤州員外别駕撫州湘州刺史載誅復為刑部尚書而此題名云永泰二年真卿以罪佐吉州與史不同據真卿湖州放生池碑隂為序云貶硤州旬餘再貶吉州盖真卿未嘗至硤遂貶吉而史氏但據初貶書於紀傳耳真卿大歷三年始移撫州當遊靖居時猶在吉也【集古録】

  東林耶舍碑側題名 顔真卿書江州【金石畧】

  律藏寺永公碑隂題名 顔真卿書江州【金石畧】

  江寧國題名 顔真卿書【金石畧】

  李陽氷瑯琊泉題名

  篆書大歷六年三月【金石録】

  徐浩先塋題名

  正書大歷九年十月【金石録】

  避朱泚莎鎮石壁題名

  李巽正書建中四年刻【京兆金石録】

  王宥等華嶽題名

  華嶽題名凡二紙其一則乾元元年顔魯公自蒲州刺史除饒州與監察御史王延昌穆寧評事張澹華隂令劉暠主簿鄭鎮同謁題魯公真書其一則上元元年華隂令王宥前令王紓丞王沐尉李齊權頌鄭縣簿張彬尉竇彧下邽丞李演尉邢涉處士王季友張彪著作郎孟昌原法曹參軍李樞同謁題年月上方用小篆姓名下方用分隸皆樞書老勁不作俗筆歐陽公集華嶽題名自開元至清泰五百餘人今存者止此耳為之一慨【石墨鐫華】

  華嶽廟題名

  華嶽題名自唐開元二十三年訖後唐清泰二年實二百一年題名者五百一人再題者又三十一人往往當時知名士也或兄弟同遊或子姪並侍或寮屬將佐之咸在或山人處士之相攜或奉使奔命有行役之勞或窮高望遠極登臨之適其富貴貧賤歡樂憂悲非惟人事百端而亦世變多故開元二十三年丙午是歲天子耕藉田肆大赦羣臣方頌太平請封禪盖有唐極盛之時也清泰二年乙未廢帝簒立之明年也是歲石敬瑭以太原反召契丹入自雁門廢帝自焚於洛陽而晉高祖入立盖五代極亂之時也始終二百年間或治或亂或盛或衰而往者來者先者後者雖窮達壽夭參差不齊而斯五百人者卒歸於共盡也其姓名歲月風霜剥裂亦或在或亡其存者獨有五千仭之山石爾故特録其題刻每撫卷慨然何異臨長川而歎逝者也【集古録】

  華山石闕題名自唐開元二十三年鄭䖍題名為首後二百一年至後唐清泰二年戶部侍郎楊凝式而止其間無年月時世者悉列於後總五百一人在華嶽廟中【集古録目】

  華嶽廟題名僅百三十人【金石畧】

  宋王伯厚言華嶽題名五百十一人再題三十一人自開元訖清泰今存者不過二十餘人而已嶽廟大門牆上亦有唐人題名今所搨得者通共九十二人有裴士淹李德裕李商隱名【金石文字記】

  裴士淹漼之兄禮部尚書絳郡公見唐宰相世系表

  岱嶽觀王圓題名

  右唐岱嶽觀碑題名之一此碑有開元十九年二十年建中元年貞元十四年題名都督兖州諸軍事任要行博城縣令公孫杲二詩此碑前文從右方起後詩并題名或從右方起或從左方起每層高下多寡參錯不一以文意筆法求之乃可辨其起訖凡唐人紀游題名皆就舊碑之隂及兩旁書之前人已題後人即於空處挿入大小高下俱無定準宋初亦然自大中祥符以後題名者乃别求一石刻之字體始得舒縱亦不與舊文相亂然石小易於搬取故題名愈多而存者愈少今之溝渠碾磨之間皆是物矣【金石文字記】

  任要題名

  岱嶽觀有任要題名云貞元十四年正月十一日立春祭嶽遂登大平頂宿其年十二月廿一日立春再來致祭祭畢茶宴【金石文字記】

  長安令題名記 貞元八年【諸道石刻録】

  丹陽縣令謁孔子廟題名 貞元三年【集古録目】

  紀功銘并將士題名

  唐時佐元撰胡季良分書元和二年秋九月李錡作亂至十月九日當州討平【復齋碑録】

  韓文公題名

  都官員外郎韓愈撰元和四年題在濟源【集古録】

  韓退之嵩山題名

  正書元和四年又三月【金石録】

  韓退之題名二皆在洛陽其一在嵩山天封宫石柱上刻之天聖中余為西京留守推官與梅聖俞遊嵩山入天封宫裵回柱下而去遂登山頂至武后封禪處有石記戒人遊龍潭者毋妄語笑以黷神龍龍怒則有雷恐因念退之記遇雷意其有所試也其一在福先寺塔下當時所見墨蹟不知其後何人模刻於石也【集古録】

  惠林寺題名 韓愈書【金石畧】

  與樊宗師等遊嵩山題名 韓愈書西京【金石畧】

  徐泗掌書記題名 徐州【金石畧】

  延福寺塔題名

  王仲舒書元和四年【金石畧】 石洪撰【碑帖考】

  李翺題名

  李子揚出貞元某年李文公題名唐之進士科目盖自韋肇始而兩京初未聞今考文公所書知府送皆有會集書於慈恩石楹盖當時等甲進士便與科名等故世尤貴重觀韋貫之集有啟獻韓貞公乞免知進士舉當時貞公欲以解頭目送文公謂頭須用合及第人恐不可令舉子作解頭取及第由是乃得以李翺為第一張仲素次之盖自十人解送而九人入等時以為盛即此題名是也子揚世系盖習之胄緒宜其保此【廣川書跋】

  慈恩寺題名

  慈恩寺題名自張苔於寺中題其同年人因為故事【酉陽雜俎】

  陳昭題名

  河南石氏得唐陳昭題名制度大備知今日進士刻石甚陋段成式曰慈恩寺題名自張苔於寺中題其同年人因為故事柳氏序訓又謂韋肇初及第偶於慈恩塔下題名後進慕效之按苔登科在天寶十三載此時已有題名觀陳昭所書在開元九年則其事可以考也封氏記神龍以來杏園宴後慈恩塔下題名同年中推善書者紀之他時有將相朱書之及第後知聞或過於未及第時題名則添前字故李紵不加前字到老恨焉則題名自唐神龍初有之矣柳氏著書在中和三年其碑僅存因成故事則余得考之方會昌中陳商知舉奏對不稱改命王起主文宣旨停曲江大會及題名席至中和而後進士復題名慈恩則自廢而後行盖在此時也嘗聞唐人言柳宗元劉禹錫題名慈恩寺談元茂秉筆不欲名字著鄣目押縱版子者率多不達柳暗斟酌之馬徵鄧文佐盡著版子而宗元竟不達雖一時為戲然德器自可於此見之題名之盛亦一時所尚雖至今不廢但隆殺異爾【廣川書跋】

  慈恩雁塔唐賢題名十卷

  慈恩寺本隋無漏寺故地高宗在春宫為文德皇后復置故以名之永徽三年沙門玄奘自西域歸始於寺西建雁塔其後頹圯至長安中乃復更造南對玉案霧簷諸峰東枕曲江北與大明宫丹鳳門端若引䋲氣象雄偉甲於天下杜詩所謂泰山忽破碎涇渭不可求盖言其高遠如此自神龍以來進士登科皆錫燕江上題名塔下由是遂為故事五季寺廢惟雁塔巋然獨存有僧蓮芳始葺新之塔之内外皆以塗暨唐人題字不可復見元豐間塔再修鄉人王正叔始見畫壁斷裂自剗刮甃甓得題名數十乃録以歸屢白好事者使刻石逮今踰四十年不果重和戊戌察讐書東觀偶與同年柳伯和縱談及此擊節悵然明年伯和出使咸秦暇日率同僚登絶頂始命盡剗斷壁而所得尤富皆前此未之見者又俾刋者李知常知本摹搨隨其斷缺不敢復增益一字時正叔隱居里中素工書法迺屬以次第標目分十卷刻於塔之西南隅於是一代奇蹟爛然在目先是會昌中宰相李德裕自以不由科第深貶進士始罷宴席向之題名削除殆盡故今所存獨詩人處士與公卿貴游子弟為多夫晉賢真蹟流傳至唐官楮私幐凡數千卷自歐虞禇薛而下皆宗之當時士人咸以不能書為恥以今題名考視其間縱復欹斜至鋒藏筆勁氣格高古皆有江左遺風國朝士大夫必題識其側欲俾來者護持而皂隸庸人輒以俗學汚漫其上於是汲水滌之新墨盡去舊畫宛然乃知唐人於字學非特點曳盡工至於筆墨亦復精妙如此伯和好古博學邁往不羣聞其成也為之喜而不寐見諉序引輒以所聞見者列之碑首云宣和庚子九月望日少陵樊察仲恕序一字亷卿【本碑序】

  唐人登科燕集曲江題名雁塔一代之榮觀當時士風以不得與為深恨國朝錫宴瓊林立碑太平興國寺乃用唐之遺典故凡歌詩啟叙紀述同年契者引鴈塔為故事鴈塔在長安南曲江西慈恩寺樂天所謂曲江院裏題名處是也塔成於顯慶間距今幾五百年堅完如新壁間碑上字墨猶存四方士大夫自非身嘗登覽盖莫之見世亦未有摹刻以傳者宣和庚子城以漕事使關中公餘與同僚訪古周覽塔上層層見之字畫遒麗俱有楷法全榜無幾而名卿偉人留記姓字歲月者倍多乃得善工李知常【缺】碑盡摹刻於石託隱士王正叔點校編次同年樊仲恕冠以序引正叔好古博學通六書法仲恕高才鉅筆有聞於時是書當借重以傳其詳見於序云宣和庚子十月朔大名柳城伯和題【本碑跋】

  承天軍裴晉公題名

  長慶元年舒元輿楷書【金石表】

  石室題名

  魏元忠書端州【諸道石刻録】

  石室題名

  端州司馬李紳長慶四年遊石室題名【集古録】

  端州石室李紳題名云長慶四年二月自戶部侍郎貶官至此嗟夫黨議之興君子窮也初紳為翰林學士與李德裕元稹號三俊李逢吉中傷元稹擯德裕引相牛僧孺立黨相軋又用八關十六子之計必於䧟紳會穆宗上賓逢吉言於新天子曰紳嘗不利於陛下遂自戶部貶端州司馬牛李之憾益甚搢紳之禍四十年不解嗟夫余念之悲恨數日【集古後録】

  沈傳師金天王廟題名

  太和二年十月盧侁沈諭同謁【諸道石刻録】

  沈傳師懾山題名

  正書太和七年六月【金石録】

  閲古泉谼傍題名

  閲古泉谼傍有開成元年六月南嶽道士邢令開錢塘縣令錢華題名道士諸葛鑑元書鐫之石上【癸辛雜識】

  列子觀題名

  李德裕王起題名在中牟縣【訪碑録】 李德裕書東京【金石畧】

  遊琅琊山題名

  李德裕男椅等遊分書滁州【金石畧】

  甘棠館題名

  唐人題名始終貞元大中之間自司勲員外郎薛存誠至東都留守韋夏卿凡數十人【集古録目】

  甘棠館題名自唐德宗貞元以來止於會昌文字多已磨滅惟高元裕韋夏卿所書尚可讀甚矣人之好名也其功德之盛固已書竹帛刻金石以垂不朽矣至於登高遠望行旅往來慨然寓興於一時亦必勒其姓名留於山石非徒徘徊俯仰以自悲其身世亦要來者想見其風流夏卿所記留連感愴意不淺也如高韋二子皆當世知名士也史傳載之詳矣昔杜預沈碑漢水謂萬世之後谷或為陵庶幾復出以見於世其為慮深矣然預之功業不待碑而自傳其區區於此者好名之弊也故士或勤一生以自苦或餓死空山之中甚或蹈水火赴刀鋸以就後世之名為莊生所笑者有矣故余於前世題名未嘗不録者閔夫人之甚好名也【集古録】

  盩厔尉題名

  唐都關中盩厔在畿内為望至重而尉尤為要任自進士第一與賢科中選人得補然以題名考之皆自此入翰林充學士者接武不者猶為真御史世傳縣吏視新尉到而輒論其官壽所劇未嘗差盖閲人多者自有据依惟貴人多故知者尤審也水曲曰盩山曲曰厔其取名者如是【廣川書跋】

  汾陽王將佐略

  忠武公將佐略陳翃撰忠武公者郭子儀也翃之所書亦為盛矣猶言得其六七盖其官至宰相者七人為節度使者二十八人尚書丞郎京尹者十人亷察使者五人據翃所得而書者實六十人而顯名於世者盖五十人雖喬琳周智光李懷光僕固懷恩等䧟於禍敗然杜鴻漸黄裳李光弼光進之徒偉然名見於當時而垂稱於後世者亦不為少豈惟得失相當而已哉雖汾陽功業士多喜附以成名然亦其自有以得之也其忠信之厚□出其天性至於處富貴保功名古人之所難者謨謀之際宜亦得其助也治平甲辰秋社前一日書【集古録】

  福先寺題名

  河陽三城節度使韋澳題大中十二年【集古録目】

  李從簡題名

  盤山上有李靖舞劒臺李從簡曾遊十大字刻於石【金石文字記】

  李從簡文宗開成初為金吾將軍兼御史中丞貶復州刺史見冊府元龜

  李克用題名

  正書今在曲陽縣北嶽廟中其文曰河東節度使檢校太保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隴西郡王李克用以幽鎮侵擾中原領蕃漢步騎五十萬衆親來救援與易定司空同申祈禱翌日過常山問罪時中和五年二月廿一日克用記易定節度使檢校司空王處存看題至三月十七日以幽州請就和斷遂却班師再謁睟容兼申賽謝便取飛狐路却歸河東克用重記其下小字云天會十二年尚書都官員外郎知曲陽縣事高君陳摹刋【金石文字記】

  裴諷題名 刻在齊朗和尚碑隂大中十四年【諸道石刻録】顧渚山杜牧楊漢公題名【諸道石刻録】

  河南尹辛秘題名 在香山寺【墨池編】

  永州刺史穆君虞題名【墨池編】

  盧鈞題名

  李克用安天王廟題名

  容州經畧使杜濛題名

  香山寺李勛等題名

  會善寺李緘題名

  李戒題名

  少林寺盧貞題名【以上俱見碑帖考】

  岱嶽觀雙碑

  西一碑北面第一層

  顯慶六年二月廿二日 勅賜東嶽先生郭行真弟子陳蘭茂杜知古馬知止奉為皇帝皇后七日行道並造素像一軀二真人夾侍

  大周萬歲通□二□歲次丁酉東明觀三洞道士孫文儁奉□冊金輪□神皇帝肆□五□勅將侍者姚欽元詣此嶽觀祈請行道事畢敬造石□尊像一軀並二真人夾侍庶茲景福永奉□躬聊記其□用傳不朽 專檢校博城縣主簿關彦博録事張則上第二層

  久視二□太歲辛丑□□乙亥朔二□丙子神都青雲觀主麻慈力親承□旨内賫龍璧御詞繒帛及香等物詣此觀中齋醮功畢伏願我皇萬福寶業恒隆敬勅□□□齡冀同礪而無朽 侍者道士麻弘倩祗承官朝散郎行兖州都督府參軍攝功曹房希

  聖 祗承官登仕郎行兖州都督府録事劉懷彦儀鳳三年三月三日大洞三景法師葉法善等奉勅於此東嶽修齋設河圖大醮所有□綵等物敬造壁畫元始天尊萬福天尊像兩鋪功德即畢立石紀年【此條在左方按儀鳳是高宗年號反在武后之下不可解】

  第三層

  大周長安四□歲次甲辰十一癸未朔十五□丁酉□□觀威儀師邢虛應法師阮孝波承儀郎行宫承劉懷□都□□□奉勅於東嶽觀岱嶽觀中建

  金籙大齋九日行道設醮奏章投龍薦璧以本命鎮綵物奉為皇帝敬造石□尊皇上天尊一鋪十事壁畫□尊一鋪十三事敬寫本際經一部度人經

  十卷欲茲功德奉福□躬其四□前行道之時忽見□彩揚光加以抱戴俄頃之際雲色稍殊遂有紫霞間起黄雲聿興遍覆靈塲並成輿盖覩斯嘉瑞敢不書之齋醮既終勒文於石 岱嶽觀主倫虚白專當官宣德郎行兖州都督府參軍事王處廉 專當官宣德郎守博城縣主簿韓仁忠 專當官嶽丞劉□□

  第四層 大歷八年建醮并造碑樓題名剥蝕不全

  西碑南面第一層

  大周□歷元年歲次戊戌臘□癸巳朔貳□甲午大弘道觀主桓道彦弟子晁自端奉勅於此東嶽設金籙寶齋河圖大醮桼□行道兩度投龍遂感慶雲三見用齋醮物奉為□冊金輪□神皇帝敬造等身老君像一軀並二真人夾侍 兖州團練使都虞候銀青光禄大夫試衛尉卿上柱國高晃 兖州團練使押牙忠武將軍守左武衛大將軍上柱國趙俊 專當官博城縣尉李嘉應【此三人官銜書作五行從左方起】

  第二層

  大周長安四□歲次甲辰玖甲申朔八□辛卯勅使内供奉襄州神武縣雲表觀主玄都大洞叁景弟子中嶽先生周玄度并將弟子貳金州西城縣玄宫觀道士梁悟玄奉叁貳拾玖日勅令自於名山大川投龍璧修無上高元金玄玉清九轉金房度命齋三□三夜行道陳設醮禮用能□埊清和風雲静默神靈效祉表□壽之無窮者也

  專當官朝散郎行參軍燉煌張俊并書

  專當官文林郎守博城縣主簿韓仁忠

  專當官宣德郎行□□□劉玄機

  第三層

  大唐景雲二年歲次辛亥八月癸卯朔十四日景辰蒲州丹崖觀上坐品皓仙奉今年閏六月十九日勅往東嶽及萊州東海投龍并道次靈跡修功德將弟子二人蒲靈仙觀道士杜含光丹崖觀道士王元慶道士孫藏暉於此三日三夜卌九人金籙行道設齋

  醮并投龍【缺】    朝議郎曹參行倉軍陸大鶼朝議郎行兵曹參軍高岋 通直郎行參軍袁幹特宣義郎行瑕邱縣丞裴遇等奉都督齊國公崔處分令此起居呂尊師時屬仲秋謹題斯記

  第四層

  大唐大歷七年太歲壬子正月癸未朔廿三日乙巳奉勅於岱嶽觀修金籙齋醮及於瑶池投告事畢故題記 修功德中使内侍魏成信 判官文林郎守内府丞劉元載 判官掖庭局丞楊彦瓌 小使掖庭局丞魏貴珍 使内供奉道士申升玄 使翰林供奉道士王瑞静 山人王昌宇 弟子道士李日榮 駱貞運太叔法澄 行官陳顒 同勾當官朝議郎行乾封縣尉郭璆 專知齋醮檢校官朝議郎行兖州府參軍王楚李志晟張守珪 行官郭元光劉仙□

  第五層題名【不全】

  東一碑北面第一層

  大周□□二年歲次辛卯二□癸卯朔十□壬子金臺觀主中嶽先生馬元貞將弟子楊景初郭希元内品官楊君尚歐陽智琮奉□神皇帝勅緣大周革命令貞元往五嶽四瀆投龍作功德一十二□夜又奉冊敬造石元始□尊像並二真人夾侍永此岱嶽觀中供養

  祗承官宣德郎行兖州都督府倉曹參軍事李叔度第二層

  長安元□歲次辛丑十二月己亥朔廿三□辛酉道士金臺觀主趙敬同侍者道士劉守貞王懷亮等奉十一七□勅於此泰岱嶽觀靈壇修金籙寶齋三□三夜又於觀側靈塲之所設五嶽一百廿槃醮禮金龍玉璧並投山訖又□鎮綵紋繒敬造東方玉寶皇上□尊一鋪並二真人仙童仙女夾侍□□□□供養其□祥風暫息瑞雲便停香燭氤氲□明朗神靈祉吉祥事畢故刻石記時勒名題□

  專當官宣義郎行博城縣丞公孫□ 專當齋并檢校像官博城縣主簿登仕郎董仁智 都檢校官承議郎兖州大都督府戶曹參軍王果

  第三層

  大唐神龍元年歲次乙巳三月庚辰朔廿八日丁未大弘道觀法師阮孝波道士劉思禮品官楊嘉福李立本等奉勅於岱嶽觀建金籙寶齋卌九人九日九夜行道并設醮投龍功德既畢以本命鎮綵等物奉為皇帝皇后敬造石玄真萬福天尊像一鋪

  檢校尚書駕部郎中使持節都督兖州諸軍事兼兖州刺史侍御史元□本州團練使任要貞元十四年正月十一日立春祭嶽遂登太平頂宿其年十二月立春再來致祭茶宴於茲

  同遊詩客京兆韋洪押衙王遷運 乾封縣令王怦尉邵程嶽令元寘造車十將程日昇後到續題 給事郎試太子中允劉秀良書

  此因神龍記後石有空處遂附題焉中唐以至宋初大率如此其書從左方起

  第四層

  大唐景龍二年歲次戊申二月甲子朔十二日乙亥大龍興觀□□□□勅往東嶽陳齋醮薦龍璧以其月廿七日辛卯於太嶽觀并上□□□□設金籙行道九日九夜燒香然燈并設五嶽名山河圖等醮□□□功德事畢奉用本命紋繒及餘繒綵敬造鎮國天尊一鋪一十六事□□□皇猷永固與靈嶽而恒安國祚長隆等玄都而自久朝議郎行兖州□□□軍事王翰朝散郎行兖州都督府參軍事上柱國兼直安樂公主府□□□乾封縣令上柱國張懷貞儒林郎行乾封縣主簿騎都尉韓仁忠等恭承睿旨沐浴身心䖍拜靈壇勤亦至矣稽首無上而為讚曰泰山巖巖凌紫氛中有羣仙兮乘白雲陳金薦璧兮□□□

  臘月中與韋戶曹遊發生洞徘徊之際見雙白蝙蝠三飛洞門時多異之同為□號 任要 山翠羃靈洞洞深玄想微一雙白蝙蝠三度向明飛雖然有兩翅了自無毛衣若非飽石髓那得凌空□偶見歸堪說殊勝不見歸 同前韋洪 欲驗發生洞先開氷

  雪行窺臨見二翼色素飛無聲【缺】狀類蝙蝠幽感騰化精應知五馬來啟蟄迎春榮露冕□之久鳴騶還慰情【此亦附題從左方起】

  東碑南面第一層

  大唐景龍三年歲次己酉三月戊午朔十九日景子奉勅令虢州龍興觀主杜大業蒲州丹霞觀監齋呂皓仙京景龍觀大德曹正一等三人於此泰山岱嶽觀建金籙大齋報賽前恩追濟兖等州大德卌九人七日七夜轉經行道設河圖大醮更祈後福以申告請七日之中遂呈四瑞白鶴騰輝拂霞莊而矯色黄雲覆彩映巖穴以通光絲雨飛禎家示九年之蓄烏曦抱戴壽延千載之君記時日於青郊勒奇工於翠琰夾紵像一鋪十事二聖本命鎮彩修造

  戶曹盧延觀 縣令張懷貞 主簿韓仁忠

  第二層

  景雲二年勅

  開元十九年十一月都大弘觀道主張游霧京景龍觀大德楊琬建立真君於此修齋三日三夜專當官朝散郎曲阜主簿上官賓登仕郎乾封縣尉王去非瑕邱尉攝此縣盧昊

  第三層

  歲六月我皇有意於神仙勅使正議大夫内給事梁思陁寺伯俱玄明等與道士任無名於東嶽泰山投龍合練寵以紫綍送以紺錢皇皇焉濟濟焉乘傳而來矣都督韋君仰祇帝命遠挹使車爰擇幹明式經構葺朝議郎行功曹盖寡疑宣德郎行參軍李烈恭行郡命届茲岱嶺因太山之木用近土之人鑿碧巖壘丹竈列星柱亘虹梁匠無宿舂農不下壘曾未洽日厥功已成棟宇以來莫籌其速乾封主簿趙眘持劇務以應諾總羣事而趨走恪勤匪懈不遑自寧息徒庀工刻詞貞石於時開元八年歲次庚申七月壬子朔廿日辛未畢此功也瑕邱尉攝此縣盧昊第四層

  開元廿年二月八日勅使内侍省内謁者監胡寂判官掖庭監作甯君愛 上騎都尉王元德專知官登仕郎行乾封縣尉王去非 驅使官樂瓌題記【以上從右方起】

  緇州刺史王圓山人王昌宇大歷十四年二月廿七日同登泰嶽時真君道士卜皓然萬歲道士郭紫微各攜荼藥相候於迴馬嶺同憇於王母池登臨之興無所不至【已上從右方起】

  第五層

  平盧淄青支度判官中大夫檢校尚書工部郎中兼御史□敬謇 節度押牙中大夫試殿中監馮玽山人呂滔 文林郎守兖州府兵曹參軍田浩 文林郎任城縣尉高鍠 朝散大夫行任城縣令權知乾符縣令楊序 節度驅使官朝散郎試光禄寺主簿明幹唐建中元年二月廿九日同□□嶽因訪瑶池故志之

  東側面

  早春陪勅使麻先生祭嶽詩【已見前】

  西側面

  五言贈諸法師 宣□郎行博城縣丞公孫杲駕鶴排朱霧乘鸞入紫烟凌晨味潭菊薄暮玩峰蓮玉葉梁下金飀引窗前嘯傲雲霞際留情鱗羽年西側面各有題名猥雜不録西側面上有一題名云長清董元康權宰奉高受代將歸同王彦文遊政和甲午重九日崇道繼至惟此一條是宋文書唐刻【法書】

  論飛白

  歐陽詢書未詳【金石畧】

  十七帖刻石

  解無畏官弘文館日奉勅摹十七帖刻石【書史會要】王逸少十七帖先唐刻本卷尾有敕字及禇遂良解如意校定者人家或得之【東觀餘論】

  干禄字書

  唐濠州刺史顔元孫撰湖州刺史顔真卿書初元孫以字書分四聲定為正俗通三體真卿以大歷九年正月刻石於湖州【集古録目】

  重模干禄字書

  開成四年刺史楊漢公以舊本訛缺重模刻石并為記附於碑後今其本比顔魯公所刻差完可以備用【集古録目】

  右干禄字様别有模本文注完全可備檢用此本刻石殘缺處多直以魯公所書真本而録之爾魯公書刻石者多而絶少小字惟此注最小而筆力精勁可法尤宜愛惜而世俗多傳模本此以殘闕不傳獨余家藏之 又云干禄字様模本顔真卿書楊漢公模真卿所書乃大歷九年刻石至開成中遽已刓缺漢公以為一二工人用為衣食之業故摹多而損速者非也盖公筆法為世楷模而字書辨正訛謬尤為學者所資故當時盛傳於世所以模多爾豈止工人為衣食業耶今世人所傳乃漢公模本而大歷真本以不完遂不復傳若顔公真蹟今世在者得其零落之餘藏之足以為寶豈問其完不完也故余并録二本並藏之亦欲俾覽者知摹本之多失真也【集古録】歐公此論甚善但云漢公摹本多失真則不然今觀此書精隱勁媚殊得顔真楊自以為不差纎豪信矣然文忠又云干禄之注持重舒和而不局促余輒易之曰持重而不局促舒和而含勁氣乃盡魯公之筆意也【東觀餘論】

  右顔魯公干禄字書辨别字之正俗及通用亦間有析其義者云干禄者盖唐以書取士也而公真書小字之傳於後者亦獨見此耳【東里集】

  此顔魯公干禄字也按成都句詠跋公嘗刺湖州此刻初在其宅東廳後翻刻蜀中予所得乃全帖然缺平聲字雖上聲亦不完豈是二石或一石而兩面書之予所得者乃其半邪或所謂刓缺而不可推究者邪然不應缺之之多也書盛於晉顧多破壞其體魯公此本特正其繆誤以惠學者則其書名豈特妙於筆墨而己詠所書與公書頗類豈嘗師公而得其髣髴者耶【匏翁家藏集】

  此本模刻最多此亦模本也故魯公面目十失八九攷歐公集古録開成中已有楊漢公模本矣漢公謂工人為衣食業故摹多損速歐公云公書為世楷模而此書辨正訛謬尤盛傳所以損爾世人所傳乃漢公模本真本以不完遂不傳然則真本不知在否但得漢公本似猶勝木本也又讀王元美跋乃謂無一筆縱緩藏之為臨池指南元美好古或宜有真本耳抑亦漢公本耶【石墨鐫華】

  聖母帖

  貞元五年五月刻僧懷素草書今在西安府儒學【金石文字記】

  素師諸帖皆遒瘦而露骨此書獨勻穩清熟妙不可言惟姿態少遜大令餘翩翩近之矣【弇州山人藁】

  懷素藏真律公二帖

  草書今石刻在西安府儒學【金石文字記】

  說文字源

  唐義成軍節度使賈躭撰序前楊府戶曹參軍徐璹書秘書少監李陽氷重修漢許氏說文字源陽氷從子檢校祠部員外郎騰篆凡五百四十字碑以貞元五年十月立【集占録目】

  唐玄度十體書

  唐翰林待詔沔王友唐玄度書凡古文大篆八分小

<子部,藝術類,書畫之屬,六藝之一錄,卷八十九>篆飛帛倒薤散隸懸針鳥書垂露十體并各叙其所起刻石有二一在故相宋公家一在太常少卿李丕緒家同出一本而傳摹小異【集古録目】

  六藝之一録卷八十九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