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六艺之一录 清 倪涛

78-六藝之一録卷七十五
  六藝之一録卷七十五    錢唐倪濤撰

  石刻文字五十一

  唐碑【雜碑】

  神劒碑

  正書無書撰人姓名貞觀十七年十月【金石録】

  招屈亭碑

  龍朔中縣令蔡朝英重修刻石以紀其事【輿地碑目】

  劉里仁等造徘徊碑

  行書無書撰人姓名永淳二年七月【金石録】

  北平山碑

  在彭山縣之北平山大書北平山治之碑餘不可讀碑隂有大唐上元二年道士施仕衡等字【輿地碑目】

  孝昌公許君墓碑

  安陸之東三十里乃唐許氏之塋域俗謂之相公林舊有孝昌公碑高六七尺闊三尺餘白石也村民輒異之或遇水旱則就禱焉治平中縣令張墪言於太守周君爕且以為玉碑輦而視之非玉也棲鄉校之南廡已而有欲用者方磨去十餘字會鄭獬以内相還里卜葬遽止之得不盡滅其文字後余遊宦歸見其碑悉為人磨治惟其額大書大唐孝昌公許君墓碑九字甚恨無墨本以藏朱又叔乃出一本遺余所存者序四百字銘二百六十八字有曰公以儀鳳三年正月日薨於汾州之官舍按唐書許紹唐初為峡州刺史封安陸郡公以破蕭銑功擢其子智仁為温州刺史智仁初以勲封孝昌縣公紹卒繼守夷陵終凉州都督用是考之此碑乃智仁之墓碑也【王得臣麈史】

  清義何氏碑

  在劒門縣光宅中建【輿地碑目】

  温湯碑

  在梁縣西四十里聖歷三年正月則天駕幸有碑斷折【寰宇記】

  杳冥君碑

  正書無書撰人姓名神功元年十月【金石録】

  右唐杳冥君銘鳳閣舍人薛稷撰并正書此銘集古録不載歐陽公盖未之見也趙氏金石録雖列其目而云無書撰人姓名則亦不知其為稷也 銘文但云悠悠洛邑眇眇伊又云靈迹難訪莫知其狀則稷未嘗真知墓地盖汎然而銘之耳後讀陳子昂集見其冥寞君墳記云皇帝因登緱山望少室尋古靈迹得王子晉之遺墟在永水之層曲欲開石室營夀宫庀徒方興得古藏焉内有甓瓦長二丈二尺闊八尺中有古劒一銅椀一瓦器二又有古五銖錢朱漆片及棖撥之應手灰滅即具物備容還定舊壙哀其銘誌磨滅姓位不顯乃錫之名曰冥寞君云觀子昂文則墳嘗發於武氏揜而錫之以名亦武氏也夫以殘酷不仁之人而能為此此固死者之幸但稷曰杳冥此曰冥寞盖杳冥冥寞無二義也【金薤琳琅】

  久視中碑

  元豐癸亥通道于廣西于溪旁得古碑乃唐久視中碑【輿地碑目】

  東鎮沂山碑

  房晉撰韓景陽八分書長安四年五月【金石録】

  百門陂碑

  長安四年辛怡諫文張元琮記孫去煩行書【金石表】

  娑羅樹碑

  李邕撰并行書開元十一年十月【金石録】

  娑羅樹碑是北海筆遒逸豐美而不傷佻卞當是合作書也【弇州山人稿】

  今重刻在淮安府張弨曰一歸可門可門者倚門也【金石文字記】

  赤嶺碑

  開元二十一年九月金城公主請樹碑於赤嶺定蕃漢界樹碑之日詔張守珪李行禕與吐蕃使莽布友同往觀焉【舊唐書李暠傳】

  封禪壇殘碑

  陸堅八分書開元十四年【金石録】

  彭思義建父至德碑

  行書無姓名開元十四年【金石録】

  重開梁公堰碑

  趙居貞撰王象正書開元十五年二月【金石録】

  養病坊碑

  邵閏之撰韋季莊行書開元十七年七月【金石録】

  長興縣興城碑

  沙門邈文八分書無姓名開元二十三年十二月【金石録】

  八馬坊碑

  㕁昂撰韋崇訓行書開元二十五年【金石録】

  右唐八馬坊碑郗昂撰開元之治盛矣監牧之制其詳如此録之可以見當時之制焉【金石録】

  定進巖碑

  嚴浚撰蔡有鄰八分書開元二十六年十月【金石録】

  孝經雙石臺碑

  楊諫撰劉景廉八分書開元二十七年十月【金石録】

  延安縣幽堂碑

  王光遠撰于經野正書開元中立【金石録】

  放生池碑

  襄陽太守山南東道採訪使李憕撰字為八分不著名氏憕以城下漢水為放生池立此銘不著年月【集古録目】

  放生池石柱銘

  不著書撰人名氏天寶十載李憕為襄陽太守父老李君秀等請以襄陽臨溪兩縣江水近城者為放生池止人漁釣立石柱於東西境上以旌表之因以君秀等狀及州符刻於柱上【集古録目】

  放生池唐世處處有之王者仁澤及於草木昆蟲使一物必遂其生而不為私惠也惟天地生萬物所以資於人然代天而治物者常為之節使其足用而取之不過故物得遂其生而不夭三代之政如斯而已易大傳曰庖犧氏之王也能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作結繩而為網罟以佃以漁盖言其始教民取物資生而為萬世之利此所以為聖人也浮圖氏之說乃謂殺物者有罪而放生者得福苟如其言則庖犧氏遂為地下之罪人矣【集古録】

  尚書省門碑

  玄宗天寶十二載選人鄭懟等二十餘人以楊國忠銓注無滯設齋於勤政樓下立碑於尚書省門【舊唐書本紀】

  大蓬山碑

  在良山縣秀立觀元祐中何彦國詩云誰向山隂漫刻鐫雨淋日炙隸文全依稀記得昇平事天寶猶題十二年【輿地碑目】

  蘇公甘井碑

  在瀘州乾元中立【輿地碑目】

  靈源山碑

  上元二年刻在北直隸保定府唐縣東北【古今碑刻記】

  楚王祭淮壇碑

  在夀春縣北四十里永泰元年立【輿地碑目】

  呂府君勅葬碑

  喻伯僑八分書大歷六年五月【金石録】

  令狐公開河碑

  元載撰徐浩行書并篆大歷八年正月【金石録】

  中書侍郎平章事元載撰尚書吏部侍郎徐浩行書并篆額先是河至酸棗瀕縣而東歲失河道尚書右僕射霍國公令狐彰開之碑以大歷八年正月立【寶刻叢編】

  書家貴在得筆意若拘于法者正似唐經生所傳者爾其於古人極地不復到也觀前人於書自有得於天然者下手便見筆意其於工夫不至雖不害為佳致然不合於法者亦終不可語書也觀蘭亭樂論便知逸少於法度備矣此皆已出後人摹勒以傳不能盡得當時下筆意至其合處猶度絶前輩備有書法可考則知書到古人地位自可以法度論也昔蔡邕受法于神人傳於崔瑗瑗傳之文姬文姬傳之鍾繇繇傳之衛夫人夫人傳之逸少自此而下各有師授逮于張旭其書分故蔡有鄰法為篆惟顔清臣徐季海守舊法而真行盡合于古之作者至韋玩崔邈授其法而絶矣考其源流正如禪家宗風相承各有主也後人積學不及古人而授受又無傳嗣宜其不知古人筆意可勝歎耶開河碑元載文字季海書也書法該備而尤妙他石知其法度所從來遠矣【廣川書跋】

  沈氏述祖德碑并碑隂記

  碑下一半缺不見書撰人名氏大歷八年十二月立【復齋碑録】

  放生池碑

  顔真卿撰并正書大歷九年正月【金石録】

  昇州刺史浙西節度使顔真卿撰并書肅宗乾元二年使驍衛郎將史元琮詔天下自山南至浙西七道臨江置放生池八十一所真卿為天下放生池銘上之碑以大歷九年正月立【集古録目】

  湖州有顔魯公放生碑載其所上肅宗表云一日三朝大明天子之孝問安視膳不改家人之禮魯公知肅宗有愧于是也故以此諫孰謂公區區於放生哉【東坡集】

  顔太師以書自娱平生意好惟此不替晚年嘗載石以行礱而藏之遇事以書隨所在留其所鐫石監視而刻之自公之沒名德雖在人然世豈盡知惟書於石者人得見之故今獨以書名世或謂公以書傳流俗間至田人野老皆得名之甚至與書藝人並傳【廣川書跋】

  肅宗之放生煦煦小仁無足稱者當時池多至八十餘所而此碑獨以魯公詞翰而傳則夫天下之可恃

  者果在乎尊榮也哉公之書人皆知其為可貴至於正而不拘莊而不險從容法度之中而有閑雅自得之趣非知書者不能識之要非言語所能喻也【遜志齊集】放生池碑隂記

  右唐放生池碑隂記唐自天寶以後紀綱廢壞職官之濫不可勝載此記具列當時僚屬名氏凡團練副使别駕四人同團練副使一人長史三人司馬三人録事參軍三人司功司倉司兵皆一人司法司戶皆三人司田司士皆二人參軍四人烏程縣令一人丞三人主簿一人尉四人長城縣令一人丞三人主簿一人尉五人安吉縣令一人攝令一人丞二人主簿尉六人武康縣令二人丞三人主簿二人尉四人德清縣令一人丞二人主簿一人尉三人一郡而吏員猥多如此然史不能盡記故詳録之於此焉【金石録】

  乞御書放生池碑額表碑

  表顔真卿書批答唐肅宗御書表以上元元年上真卿時為刑部尚書碑以大歷九年立【集古録目】

  乞御書放生池碑額表碑隂記

  顔真卿撰并書初肅宗既許書額未及下而真卿貶碑不果立至大歷中為湖州刺史始追建于州之駱駝橋東集批答御書字以為額又序其事于批答碑隂以大歷九年立【集古録目】

  曹王臯出師碑

  戴叔倫撰在黄梅縣衆造寺中不著書人名氏貞元四年立【輿地碑目】

  銀臺亭門碑

  德宗貞元十二年四月左右軍使奏去年冬車駕幸諸營欲於銀臺亭子門外立碑以紀聖迹從之【舊唐書本紀】

  尉遲祠祈雨碑

  此碑唐嘉祐祈雨於尉遲勤之祠應而屬吏紀者書法絶似蔡有鄰而少放【弇州山人藁】

  杜亭碑

  在鍾離縣元和中杜牧作【輿地碑目】

  元和碑

  在永豐寶積院蔣穎叔詩云舊碑聊一讀唯有記元和【輿地碑目】

  李白青山詩碑

  李白至姑孰悦謝家青山欲終焉及卒葬東麓元和末宣歙觀察使范傳正祭其冢禁樵采訪後裔惟二孫女嫁為民妻泣曰先祖志在青山頃葬東麓非本意傳正為改葬立二碑焉【唐書本傳】

  涵碧亭碑

  寶歷二年立在東陽縣【輿地碑目】

  東武樓碑

  崔耿撰正書無姓名會昌二年立【諸道石刻録】

  東武樓碑隂詩

  東武樓新城崔耿作會昌二年九月鐫【復齊碑録】

  玉壘關碑

  大中十年白敏中帥蜀日建【輿地碑目】

  儒宫碑

  沈佐黄撰杜英正書并篆大中十三年十一月【金石録】

  萬敬儒孝行狀碑

  大中十三年知州盧潘立【輿地碑目】

  迴車院碑

  刺史盖巨源撰大中十三年立【輿地碑目】

  平羌江繩橋碑

  在巖道縣咸通十年上官朴所撰碑字亦隸體今在江瀆廟【輿地碑目】

  豐州三官堂碑

  中和元年忠州刺史陳侊撰【輿地碑目】

  李彦琛修經閣碑

  天復七年立在成州鳳凰山天復七年即天祐四年是年二月唐禪於梁【輿地碑目】

  補

  鑿字溪古碑

  久視中王思齊鑱在湖廣靖州通道縣境【古今碑刻記】

  石豅磨崖碑

  唐天寶時刻在南直隸寧國府涇縣西【古今碑刻記】

  李氏移先塋碑

  李季卿撰李陽氷篆書大歷二年立【金石録】

  鮮于氏里門碑

  韓雲卿撰韓秀弼八分書李陽氷篆額大歷十二年五月【金石録】

  聪明山碑

  洪經綸撰張沔八分書建中元年六月【金石録】

  景教流行中國碑

  建中元年僧景淨撰呂秀巖正書【金石文字記】

  修漢未央宫碑

  裴素撰朱玘行書毛伯貞篆額會昌二年十一月建【復齋碑録】

  【補】重修梁公堰碑

  汜水主簿趙居貞撰縣令王象書梁公堰者隋開皇中華陽梁睿所修故以為名依山鑿堰以導河水通運路中間改其舊制别起渠口當河衝立石柱以釃水既成遽填塞不能通開元十五年勅將作大匠范安復其故迹作此銘碑以開元十五年二月立【集古録目】

  【補】呂府君勅葬碑

  右唐呂府君勅葬碑呂府君者名惠恭僧大濟之父代宗朝元載王縉用事宗尚浮圖之法大濟為帝常修功德使殿中監故褒贈其父為兖州刺史官為營辦葬事爵賞之濫一至于此【金石録】

  【補】李氏移先塋碑

  此李氏卜葬李曜卿兄弟三人而弟季卿記從子陽氷書卜地人為邵權記云偏得管郭之道管謂公明郭則景純也書玉筯經大中祥符間翻刻故不及縉雲碑【石墨鐫華】

  無建立歲月者

  臧氏糾宗碑

  湖州刺史顔真卿撰并書臧氏東莞人自唐初靈州都督以下至京府參軍叔清族系名字官閥悉載于碑不知所刻年月在三原【集古録目】

  圯橋碑

  無書撰人名氏城東南有小沂水水上有橋楚人謂橋曰圯張良遇黄石公于下邳即此【寶刻叢編】

  八卦壇碑

  在宛邱縣北一里即伏羲於蔡水得龜圖因畫八卦之壇舊有長史張齊賢之文後刺史李邕除舊文換新文刻之【寰宇記】

  還珠記碑

  元稹文在義烏縣長慶中立【輿地碑目】

  烏牙山碑

  白居易撰在湖廣黄州府黄梅縣靈峯院【古今碑刻記】

  榮德山磨崖碑

  唐刺史薛高撰在四川嘉定州榮縣界【古今碑刻記】

  寶氣亭碑

  刻李德裕劍池賦在江西南昌府豐城縣西北【古今碑刻記】

  招屈亭碑

  劉禹錫撰在湖廣常德府城東南【古今碑刻記】

  孝源泉碑

  孝子孫既碑在山東青州府莒州北【古今碑刻記】

  靈應泉碑

  唐静應真人碑在四川瀘州南【古今碑刻記】

  寶峰院碑

  唐權德輿書在江西南昌府靖安縣石門山【古今碑刻記】

  修經閣碑

  章汶撰在陕西鞏昌府成縣【古今碑刻記】

  刺史廳碑

  李華撰在南直隸常州府治【古今碑刻記】

  洗筆池斷碑

  碑載褚遂良湘潭偶題詩在湖廣長沙府湘鄉縣北【古今碑刻記】

  陸贄祖宅碑

  贄祖齊望捨宅為寺碑刻在嘉興府治之南【古今碑刻記】

  有録無說者

  千金陂碑 顔真卿書【以下俱金石畧】

  潁州殘碑 顔真卿書

  涇縣斷碑 顔真卿書

  趙公拜墓碑 裴潾書西京

  唐碑俗云金字碑 韓滉書西京

  符離濉水石橋碑 宿州房晉撰

  薛氏先宗文碑 絳州

  黄山亭碑又題名碑隂 杜牧之太平州【以上八碑俱金石畧】王維畫壁碑 陳傑書【墨池編】

  費亭臨渙之碑 無書撰人名氏【墨池編】

  荷澤興化感應靈迹碑 邵宗厚書【墨池編】

  封龍山碑 李公緒記無書人姓名【天下金石志】

  唐刻【碣表闕文】

  五羖大夫碣

  撰人姓名殘缺鄭璉正書開元二十三年六月【金石録】不著撰人名氏唐人鄭璉書據碑因過五羖大夫墓作此銘以開元二十三年六月立【集古録目】

  按寰宇記南陽縣西南七里有五羖大夫墓墓有碣即此碣也南陽故申伯之國楚文王滅申以為縣秦昭襄王使白起伐楚取郢即其地為南陽郡改縣曰宛邱五羖大夫宛人仕虞為大夫晉獻公滅虞虜之以媵于秦後亡走宛楚人執之繆公贖以羖羊之皮五授之國政故稱五羖碑云大夫姓百里名奚諸侯受封地方百里因氏【寶刻叢編】

  孝子尹仁恕旌表闕文

  不著書撰人名字闕文凡十二字曰大唐孝子四葉旌表尹仁恕闕其後有記仁恕曾祖養伯字嗣宗祖怦字守忠父慕先字冬筠仁恕字南金皆以孝仁被旌表仁恕闕以天寶五年立【集古録目】

  唐之致治之意深矣嗚呼不得而見矣此碑尤可惜也【集古録】尹氏孝德記

  吏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張柬之撰不著書人名氏尹怦字守忠事親居喪皆以孝稱貞觀龍朔中再有詔褒美旌表門閭碑以天寶五年立【集古録目】

  襄陽尹氏世以孝聞天下嗣宗生怦怦生慕先慕先生仁恕一門四闕而此記又張柬之作忠臣孝子萃此一碑可尊也【集古後録】

  貞一先生廟碣

  衛憑撰薛希昌八分書天寶六年七月【金石録】

  陳隱王祠碣

  衛憑撰八分書無姓名天寶九年五月【金石録】

  蘇源明正德表

  周良弼八分書天寶十四年立【金石録】

  呂公表

  元結撰顧戒奢八分書上元元年建巳月【金石録】景祐三年余謫夷陵過荆南謁呂公祠堂見此碑立廡下碑無趺石埋地中勢若將踣惜其文翰遂得斯本而入於地處字多缺滅今世傳元子文編亦有此文以碑考之集本首尾不完中間時時小異當以石本為是然石本亦自多亡缺可不惜哉【集古録】

  跋顧誡奢書呂肅公碑後云少陵送顧八分文學詩云中郎石經後八分盖顦顇顧侯運鑪錘筆力破餘地昔在開元中韓蔡同贔屓玄宗妙其書是以數子至此詩盖謂誡奢也觀其遺蹟乃知子美弗虛稱之碑首倒□亦自奇古不獨八分可賞云【東觀餘論】

  董孝子碣

  崔殷撰徐浩行書大歷十二年二月【金石録】

  郭英乂紀德碣

  中書舍人姚子彦撰不著書人名氏英義字英義太原晉陽人嘗為陕州刺史碑以【闕】 元年立【集古録目】

  唐立晉謝公碣

  裴倩撰僧道鋭書大歷七年十月龍興寺沙門皎然建【復齋碑録】

  立漢黄公碣

  李翰撰張從申行書李陽氷篆額建中元年三月【金石録】

  唐立樗里子墓碑

  獨孤及撰張誼行書貞元三年立【金石録】

  孝子張常洧旌表碣

  貞元五年旌表張常洧門閭勅一道并紀孝行碑前許昌主簿高宇撰旌表碣贊句容主簿承瓌撰皆同刻不著書人名氏常洧字巨川句容人居父喪廬墓過期有芝草生於墳上故見旌表【集古録目】

  唐孝子張常洧旌表碣文字磨滅僅可見其髣髴盖孝悌之為名人之所甚慕而旌表非為一世勸也故特録之者惜其將遂不見於後世也其文辭筆墨亦自可佳然不專取乎此也【集古録】

  邱公夫人虞氏石表

  梁肅撰黎燧正書貞元十年十月【金石録】

  成紀王祭北嶽碣

  李穆撰令狐靖正書元和五年【金石録】

  陽公舊隱碣

  元和六年立【訪碑録】

  刑部郎中胡証撰夏縣令黎煟書縣尉李靈省篆額証其門人也無所立年月在夏縣【集古録目】

  唐世篆法自李陽氷後寂然未有顯於當時而能自名家者靈省所書陽公碣筆畫甚可佳既不顯聞於時亦不見於他處以余家所藏之博而見於録者惟此雖未為絶筆亦可惜哉嗚呼士有負其能而不為世所知者可勝道哉【集古録】

  新修虞舜廟碣

  嶺南東道節度推官謝楚撰長慶元年立【輿地碑目】

  醉吟先生白公西北巖石碣

  樂天自著墓碣也白敏中書會昌六年十一月立【復齋碑録】

  宣公律院碣

  嚴厚本撰柳公權正書會昌元年【金石録】

  晉關内侯廣昌長暨讓碣

  咸通中湖州刺史孔彭立在杭州

  金山寺石碣

  光啟二年建國子祭酒張峒題詩勒石【盤山志】

  孟浩然碣

  唐處士孟君墓碑按唐史浩然襄陽人卒于開元之末樊澤為節度使乃刻碑鳳林山南封寵其墓余嘗親拜墓下碑劖兩面其一面極磨滅首行有江南風景四字墨工謂之江南風景碑多不模傳余反復研味乃同一碑爾遂語諸人其後得全碑者自余始此碑樊澤撰不載書人姓名襄陽耆舊傳謂亦樊澤書其間可與言詩及詩語樂和詩字皆從旨從寺此字於他書無所見獨見於此聊記之【集古後録】

  陶孝婦墓碣

  李繇作碣陸羽為文在浙江處州府青田縣南【古今碑刻記】

  【補】尹氏闕文

  右尹氏闕文在襄州題云唐孝子尹仁恕闕萬歲通天二年旌表萬歲通天則天之年號也可謂昬亂之世矣然尹氏猶見旌表孔子以為忠信可行於蠻貊信矣孝悌見尊於昏亂也【集古録】

  【補】貞一先生廟碣

  左威衛録事參軍衛憑撰右監門衛兵曹參軍薛希昌八分貞一先生者道士司馬子微也字承禎法號道德又自號白雲先生明皇置陽臺宫於王屋山以處之追諡貞一其從子綱因所居立以為廟碑無所立年月在王屋縣【集古録目】

  六藝之一録卷七十五

<子部,藝術類,書畫之屬,六藝之一錄>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