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六艺之一录 清 倪涛

72-六藝之一録卷六十九
  六藝之一録卷六十九   錢唐倪濤撰

  石刻文字四十五

  唐刻【豐碑】

  五原太守郭英奇碑

  蘇預撰銘顧誡奢八分書韋述撰序乾元二年五月【金石録】

  慕容承初碑

  泉隱撰田隱頴書顧誡奢篆額至德二年立【京兆金石録】

  贈太保郭敬之碑

  侍中苗晉卿撰中書侍郎平章事蕭華書敬之字敬之華州新鄭人仕至夀州刺史以子子儀貴追贈太保碑以肅宗元年建寅月立【集古録目】

  岷州司馬梁思楚碑

  郭翥撰衛秀集王右軍書上元元年十月【金石録】秀筆工之善模者也其自謂集書信矣無足多取也書譬君子皆學乎聖人而其所施為未必同也【集古録】

  工部尚書來曜碑

  張鎬撰序蕭昕撰銘韓擇木八分書肅宗御篆額上元二年正月【金石録】

  太尉李光弼碑

  顔真卿撰張少悌行書廣德二年十二月【金石録】張少悌書此碑在張誼書姜嫄碑之上後五百年有巾男子盛時泰借姚氏法書四十種内有此帙敬為書評歸之【玄牘記】

  張少悌書在當時不大知名而此碑殊勁拔清圓深得右軍行草遺意惜殘缺不完且于李公中興偉畧不得一一證之唐史耳【石墨䥴華】

  今在富平縣儒學【金石文字記】

  贈左僕射韋陟碑

  李紓撰姪元正書上元元年【京兆金石録】

  上柱國任君碑

  正書上元三年十一月今在汾州府南門二里文侯村任君名恭官至金紫光祿大夫上柱國臨濟縣開國男貞觀十七年二月卒【金石文字記】

  臧希晏碑

  廣德二年朝議郎守衛尉少卿淮陽縣開國男韓秀弼八分書書法清勁可喜其能不因開元帝之好而變者乎【弇州山人藁】

  尚書臧懷恪碑

  右唐臧尚書墓碑顔魯公撰并正書尚書墓在陜西之三原縣顔公此刻人間少傳予向以使事道陜得之尚書七子希崇希旭希忱希愔希景希晏希讓皆為顯官而希讓至魯國公顔公文集復有臧氏糾宗碑書七子官爵與此不同【金薤琳瑯】

  臧懷恪碑顔魯公撰并書懷恪再為王晙蕭嵩兵馬使積官右武衛將軍封上蔡縣侯三贈而至工部尚書則以子希讓貴故也兄懷亮至左羽林大將軍懷恪有子七人咸顯而希讓官至尚書節度使魯國公碑稱兄弟子姓勛賢間出自天寶距於開元乘朱輪而拖珪組者數百人而唐史不為立傳故聊載之書法偉勁不減家廟茅山而石完不泐尤可喜也金石録又載韓擇木書第三子太子賓客希忱碑及希晏碑皆韓秀弼書之希讓胄士也而能為不朽計乃爾誠有過人者矣【弇州山人藁】

  國子司業顔允南碑

  寶應元年立在使廳【京兆金石録】

  碑不見其首尾其字畫與所敘述盖真卿所撰并書其兄允南之碑也【集古録目】

  右顔氏殘碑以家廟碑攷之是顔允南碑也家廟碑云允南歷殿中膳部司封郎中司業金鄉男此碑云肅宗入中京遷司封尋封金鄉縣男又云遷國子司業此碑云二子熲【缺】熲好為五言詩授校書郎早卒家廟碑亦云熲好五言校書而此碑又云與弟允臧同時臺省則為允南可知不宜惟書熲事家廟碑云侍郎蒋冽賞其判此碑云為崔器所賞小不同爾【集古録】

  余謂顔魯公書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嚴尊重人初見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愛也其見於世者亦不必多然雖多而不厭也故雖其殘缺不忍棄之【同上】

  吏部侍郎鄭英齊碑

  張楚金撰史惟則八分書并篆永泰元年十一月【金石録】

  贈太子賓客田道生碑

  于益撰摰宗行書并篆額永泰元年【京兆金石録】

  太子太傅庾光先碑

  徐浩撰史惟則書永泰元年【京兆金石録】

  鄂州長史游浦碑

  八分書書撰人姓名殘缺永泰二年【金石録】

  贈潞州都督桑如珪碑

  陳翊撰張少悌正書永泰元年【京兆金石録】

  贈華州刺史顔顯甫碑

  孫男真卿撰并書永泰二年【京兆金石録】

  京兆尹鮮于仲通碑

  顔真卿撰并正書大歷二年正月【金石録】

  右唐鮮于仲通碑顔真卿撰并書仲通以多財結楊國忠薦為劍南節度使討南詔蠻大敗國忠為諱之再薦為京兆尹其始卒無他可稱見於史者惟嘗表請國忠兼領劍南節制及為國忠立碑頌功德耳魯公為此碑稱述甚盛以此知碑志所載是非褒貶果不可信雖魯公猶爾況他人乎明皇實録稱仲通以漏禁中語貶邵陽司馬而碑言為國忠所忌貶小人之交初以利合終以敗理固然也【金石録】

  左驍衛將軍郭英傑碑

  徐浩撰張芬正書大歷二年七月【金石録】

  亳州刺史劉瓌碑

  路撰李著八分書并篆大歷二年十月【金石錄】

  嚴浚碑

  席豫撰徐浩行書大歷二年立【金石録】

  右唐嚴浚碑徐浩書題禮部尚書襄陽縣開國子席某撰而其名殘缺不可辨按天寶中席豫嘗為此官而碑末有云豫平生交好知其為席豫撰也唐書列傳云浚華州華隂人而碑言馮翊臨晉人碑文字剥落所存無幾惟其首大字十二尚完好筆法奇偉可愛云【金石録】

  郭英乂碑

  元載撰史惟則八分書大歷三年正月【金石録】

  右唐郭英乂碑元載撰按唐書百官志開元中增集賢待制官至永泰時勲臣罷節制無職事皆待制于集賢門凡十三人今此碑載英乂永泰元年實領此職余觀常述所撰集賢堂記開元天寶間凡隸名于集賢者皆一時文學之選盖官以待制為名所以備人主顧問言語侍從之臣也今乃以武夫庸人參于其間可乎代宗之政其紀綱廢弛者多矣豈特此而已哉【金石録】

  沛縣令于默成碑

  子休烈撰劉單銘史惟則八分書大歷三年正月【金石】録

  魏少游碑

  徐浩撰并行書大歷三年三月【金石録】

  贈司空李楷碑

  楊炎撰史惟則八分書并篆額大歷三年立【諸道石刻録】

  贈太常王仁忠碑

  江夏太守李邕撰都水使者集賢殿學士史惟則八分書仁忠字揖太原祁人位至左千牛衛將軍永泰中以子崟贈太常卿碑以大歷三年立【集古録目】

  萬年縣令徐昕碑

  韓雲卿撰韓擇木八分書李陽氷篆額大歷四年三月【金石録】

  右唐徐昕碑韓雲卿撰碑云昕為并州録事參軍相國姚元之為法曹笞部人部人誣上反狀天后臨朝方樹刑威詔公先假風憲然後按詰公表直元之則天大怒將貽鼎鑊終能犯顔曉辨正刑而出果如雲卿所書昕可謂賢矣而唐史不載其事因為録之昕者有功從弟其忠厚之性固宜異於他人也【金石録】

  吏部侍郎王延昌碑

  兵部郎中邵說撰廣州都督徐浩八分書延昌京兆人官至吏部侍郎集賢院待制碑以大歷四年立【集古録目】

  贈揚州都督段府君碑

  楊炎撰蕭正正書大歷四年十月【金石録】

  唐張增段行琛碑此碑名不著而書法遒逸豐美極是當家書者為張增增無書名亦可以知唐人能書者多矣非此碑則後世不知有增也按碑行琛者忠烈公秀實父忠烈兄弟四人長祥頴次公次秀成次同頴史傳不著因為拈出碑又不署撰文者姓名豈即張增邪忠烈公汧陽人碑在汧陽完好可搨趙明誠金石録又有一碑云楊炎撰蕭正書與此不同而却無此碑豈段公有二碑邪書之以俟考【石墨鐫華】唐段行琛碑大歷十四年張增楷書李同系篆額【金石表】

  左武衛中郎將臧希忱碑

  韓擇木撰并八分書大歷四年【金石録】

  贈鄆州刺史張大詢碑

  于益撰從姪彦之書大歷四年【京兆金石録】

  贈大尉辛雲京碑

  元載撰史惟則八分書并篆額大歷四年【京兆金石録】

  東都留守李憕碑

  中書舍人李紓撰洪州刺史沈傳師書商州防禦隨軍儲彧篆額憕隴西成紀人官至禮部尚書東都留守祿山叛攻東都城陷死之追贈太尉諡曰忠毅碑以大歷四年立【集古録目】

  左僕射裴冕碑

  元載撰吳通微正書大歷五年四月【金石録】

  贈梁州都督徐秀碑

  顔真卿撰韓擇木八分書李陽氷篆大歷五年四月【金石録】

  麗正學士殷踐猷碑

  顔真卿撰并正書大歷五年五月【金石録】

  大斌令殷攝碑

  顔真卿撰并正書大歷五年【金石録】

  特進梁公碑

  王修然撰王軌行書大歷六年四月【金石録】

  桂州都督程元英碑

  李邕撰張庭珪八分書大歷七年五月【金石録】

  北海太守李邕撰黄門侍郎張庭珪八分書元英字文繹廣平人仕至桂州都督府長史贈秘書監碑以大歷七年五月立【集古録目】

  程元英碑隂贈詔并重立碑記男程皓撰程廩正書大歷七年五月十五日立在龍門【復齋碑録】

  唐相宋璟碑

  撫州刺史顔真卿撰并書璟字子【缺】邢州南和人官至尚書右丞相封廣平公諡曰文貞碑以大歷七年九月璟孫儼追建【集古録目】

  右唐宋璟碑顔真卿撰并書唐書載廣平六子曰升尚渾恕華衡今此碑言公有七子曰復昇尚渾恕延華衡乃八子也魯分所撰廣平碑側記亦曰公之第八子衡謫官沙州盖廣平實有八子唐書闕復延二人而此碑魯公誤書八字為七爾又碑云廣平自吏部侍郎兼攝尚書左丞而史不載後自楚州刺史歷魏兖冀三州兼河北按察使遷幽州都督復為魏州而史但言歷兖冀魏三州刺史河北按察使進幽州都督而已史又載廣平為廣州都督時郡人為璟立遺愛頌璟上疏辭讓有詔許停而碑乃云燕公張說嘗為碑頌今燕公集中實有此文豈已為文而未嘗刻石歟【金石録】

  玄宗時宋璟為廣州都督廣州舊俗皆以竹茅為屋屢有火災璟教人燒瓦改造店肆自是無復延燒之患人皆懷惠立頌以紀其政

  宋公神道碑獨完好惟碑側記缺八字碑去官道二里餘世罕知者以故久不顯于世致君因謁墓下始得之且難舊史不載新書闕遺乃刻顔公體大書字畫别刻于石庶久其傳邢惟襄國舊都丘塜纍然類皆湮滅于無聞獨公之墓高不踰丈豐碑尚存豈特忠義足以垂名于不朽世亦以顔魯公之賢而此碑尤為可貴也墓之東有碑【缺二字】之祖贈邢州刺史為居民斧而剥之所謂側門是也自衡之後子孫無顯官于唐今有隸編戶者猶收公誥官置墓田俾耕以守誥為前政取去莫知所在大宋崇寧二年七月一日編脩國朝會要所檢閱文字范致君記【金薤琳瑯】宋廣平碑側記

  右唐宋廣平碑側記顔魯公撰載廣平任御史時持服於沙河縣屬突厥寇趙定州河朔汹懼邢州刺史黄文軏投艱於公公以父母之邦金革無避及賊至城下公為曉陳禍福其徒有素聞公威名者相率而去之開元末安西都護趙含章冒於貨賄多以金帛賂朝廷之士九品以上悉皆有名後節度范陽事覺有司以聞玄宗將加黜責公一無所受乃進諫焉玄宗納之遂御花萼樓一切釋放舉朝皆謝公衣冠儼然獨立不拜翌日玄宗謂公曰古人以清白遺子孫今卿一人而已公曰含章之賄偶不及臣門非不受也玄宗深嘉之又云公第八子衡因謫居沙州參佐戎幕吐蕃入寇陷於賊庭素聞太尉名德曰唐天子我之舅衡之父舅賢相也其可留乎大歷十一年以三百騎晝夜護歸此皆廣平逸事有以見其清德冠當世威名動夷狄如此而新舊史皆不載故并録之於此俾覽者得詳焉【金石録】

  右唐宋文貞公碑并碑側記皆顔魯公撰并書文貞墓在沙河縣碑久埋没土中近余友方思道作縣出之重樹於墓以搨本見示金石録謂碑與新史不同者二事又謂碑側記載文貞逸事甚詳而新舊史皆無之予家藏魯公文集中有此碑因得比較以補石本之缺但其文時有小異如集本云建一言而天下倚平碑一言作一陽集本云曾祖弘俊碑作弘峻集本云嘗夢大鳥啣書吐公口中公吐之碑作大鳥銜書吐公口中而咽之集本云優游自免碑作鄉里集本云左右震竦碑左右作天后集本云勅使馳救之碑救作赦集本云與執政通同碑作與執政通問集本云玄宗將幸西蜀碑作中宗將幸西京集本云公盛氣詰之碑氣作色集本云東宫有大功宗廟社稷主也安得異議碑作春宫有大功主安得異議集本云駕幸洛陽碑作駕逹東都集本云馳道險隘行不得前碑作馳道隘稽車馳騎不得前集本云以臣免之碑臣字下有言字集本云母寵愛子碑作母寵子異集本云勅公按覆碑無勅字集本云置之座右碑之作諸集本云仲冬十九日碑作十有九日集本云喪葬官供碑喪葬作器葬集本云戊寅歲五月碑無歲字集本云叨太僕之下烈碑烈作列集本云義形言色碑言作顔集本云既遷鄴城碑遷作還集本云汗洽流漿碑流作如其不同者又如此【金薤琳瑯】

  廣平郡公宋璟碑并碑側記大歷七年九月顔真卿撰并正書今在沙河縣西北八里墓上【金石文字記】

  顔杲卿殘碑

  顔真卿撰并正書大歷九年【金石録】

  贈太子賓客冀國靖公竇希球碑

  裴耀卿撰姪臯行書大歷七年正月一日立【復齋碑録】

  太子少傅辛惟謙碑

  邵說撰張少悌書大歷七年【京兆金石録】

  昭義節度薛嵩神道碑

  禮部郎中程浩撰梁州都督府長史翰林待詔韓秀實八分書薛公名嵩楚玉之子也初為史思明將朝義敗以其地降即拜昭義節度封平陽郡王碑以大曆八年立在夏縣【集古録目】

  左監門衛大將軍劉光朝碑

  李端撰張煥書大歷八年【京兆金石録】

  贈工部尚書郝玉碑

  吏部侍郎楊炎撰前果州都督府長史翰林待詔韓秀實八分書玉太原厭次人也官至河西隴右副元帥封安邊郡王碑以大歷九年立【集古録目】

  贈兵部尚書王忠嗣碑

  元載撰王縉行書大歷十年四月【金石録】

  唐朔方河東河西隴右節度使清源公王忠嗣碑中書侍郎元載撰門下侍郎王縉書載其女夫也所記事與史不甚異其文詞瑣冗無足多者縉於書稱名家與李邕相伯仲評者謂其過薛少保今其結法清婉老勁不在嶽麓雲麾下覽者自當得之【弇州山人藁】忠嗣殁於天寶初碑立於大歷十年元載撰文王縉書載忠嗣女夫縉王摩詰兄也縉名能書結法老勁真可與李邕伯仲然姿態婉媚啟後世如趙承旨諸人書者此等碑也【石墨鐫華】

  王公此碑元載撰文夏卿書丹一時翁壻氷玉照人矣字結體規模北海而肥余曾于盧冏卿書室見之記憶不真固近世稀有也聊存之【玄牘記】

  刑部尚書李光進碑

  戶部尚書楊炎撰梁州司馬韓秀實八分書光進字大應光弼之弟官至刑部尚書封武威郡王碑以大歷十年立在富平【集古録目】

  元和中李光進碑楊炎撰韓秀實書唐有兩李光進其一光顔之兄其一光弼之弟此碑乃光弼弟也唐史書此兩人事多誤新書各為傳以附顔弼遂得其正【集古録】

  商州刺史歐陽琟碑

  顔真卿撰并正書大歷十年十月【金石録】

  琟字【缺】 渤海人仕至商州刺史武關防禦使去官不仕而終碑以大歷十年十月立【集古録目】

  右歐陽琟碑顔真卿撰并書余自皇祐至和以來頗求歐陽氏之遺文以續家譜之闕既得顔魯公歐陽琟碑又得鄭真義歐陽諶墓銘以與家傳舊譜及陳書元和姓纂諸書參較又問於呂學士夏卿夏卿世稱博學精於史傳因為余考正訛舛而家譜遂為定本然獨琟碑所失者四顔魯公書穆公封山陽郡公呂學士云陳無山陽郡山陽今楚州是也當梁陳時自為南兖州而以連州為陽山郡然則陳書及舊譜皆云穆公封陽山公為是而顔公所失者一也舊譜皆云堅石子質南奔長沙顔公云自景達始南遷其所失者二也歐陽生自前漢以來諸史皆云字和伯而顔公獨云字伯和二字義雖不異然當從衆又顔氏獨異初無所據盖其繆爾其所失者三也元和姓纂及諶銘皆云胤約之子而顔公獨以為紇子其所失者四也琟之世次不應舛亂如此盖諶之卒葬在咸亨上元之間去率更未遠義真所誌宜得其實琟卒大歷中唐之士族天寶之亂失其譜系者多顔公之失當時所傳如此不足怪也治平元年夏至日書銘闕其末數句不補【集古録】

  右僕射裴遵慶碑

  楊結撰盧曉八分書并篆額大歷十一年三月【金石録】右唐裴遵慶碑唐書列傳載遵慶所列官甚簡畧以碑考之其尤著者自吏部郎出為濛陽太守貶符陽令徵拜禮部郎中而史不載肅宗朝拜給事中累遷尚書右丞兵部戶部侍郎再授吏部而史但言為吏部侍郎而已又史云遵慶薨時年九十餘碑云年八十五碑云遵慶字貞孝而史無之皆其闕誤也【金石録】

  張同敬碑

  程休撰戴千齡書大歷十一年三月【金石録】

  兖州都督劉好順碑

  梁秉撰元訥正書盧曉八分題額大歷十二年四月【金石録】

  太保昭武公李抱玉碑

  中書侍郎平章事楊綰奉勅撰刑部尚書顔真卿奉勅書昭武河西武威人本姓安後姓李氏肅宗所賜也初名重璋後名抱玉玄宗所改也代宗時終于河西隴右副元帥同平章事凉國公追贈太保諡曰昭武碑以大歷十二年立【集古録目】

  碑隂祭文韓雲卿撰子自正正書大歷十三年【京兆金石録】

  右鳳翔澤潞行營副元帥凉國武昭公李抱玉碑楊文貞綰撰顔文忠真卿書見趙明誠金石録余得之乃一舊拓本最精好而中缺兩處幾二百許字盖成帖後脱落見殘非石泐也楊公衘稱贈司徒當是文成而卒於位其家乞顔公追書之故耳大歷中名臣無如二公者而一撰文一書丹在凉公誠幸也第公起邊將中興名位差肩李郭而能守忠節以顯融終介弟承之又大開方面勲且公一武弁能力辭王爵辭司空辭左僕射以視僕固懷恩輩不天壤哉然則微二公公故不朽也非幸也【弇州續藁】

  巴州刺史鮮于昱碑

  喬琳撰陶千歲正書大歷十二年七月【金石録】

  杜濟碑

  顔真卿撰并正書大歷十二年十一月【金石録】

  大歷十二年杜濟神道碑顔真卿撰并書藝之至者如庖丁之刀輪扁之斵無不中也顔魯公之書刻於石者多矣而有精有粗雖他人皆莫可及然在其一家自有優劣余意傳模䥴刻之有工拙也而此碑字畫遒勁豈傳刻不失其真者皆若是歟碑已殘缺銓次不能成文第録其字法爾【集古録】

  六一先生跋杜濟神道碑盖集古録第四百五卷也今吉水貢進士曾三異有此碑而未殘缺其文可讀得非嘉祐以前舊本歟【益公題跋】

  顔魯公書撰杜濟神道碑沈著端重真可入木八分友人曾三異無疑寶藏之按六一先生集古跋謂殘缺不能成文今乃粲然可讀得非摹拓有先後耶濟盖魯公友壻故又誌其墓六一先生亦有跋云顔撰而不云書筆法非魯公不能為世頗以為非顔書更俟識者辨之今考魯公文集大抵碑詳而誌畧亦微有異同如碑以濟祖仕明堂丞誌則云令碑以濟為惠第二子誌作第三又碑與誌並歷渭南宰而文集于碑中乃以為尉皆傳寫之誤當以此碑為正【益公題跋】

  台州刺史康希銑碑

  顔真卿撰并正書大業十二年【金石録】

  康希銑碑顔真卿撰并書在離渚官遣匠摹本為村民擊碎【諸道石刻録】

  王師乾碑

  中書侍郎平章事楊綰撰大理司直張從申書師乾字脩然瑯琊臨沂人官至諫議大夫盧循道三州刺史碑以大歷十三年立在句容【集古録目】

  大歷十三年王師乾神道碑張從申書余初不甚以為佳但怪唐人多稱之第録此碑以俟識者前歲在亳社因與秦玠郎中論書玠學書於李西臺建中而西臺之名重於當時余因問玠西臺學何人書云學張從申也問玠識從申書否云未嘗見也因以此碑示之玠大驚曰西臺未能至也以此知世以鑒書為難者誠然也從申所書碑今絶不行於世惟余集録有之者吳季子碑隂記崔圓頌德碑并此纔三爾【集古録】

  太子典饍郎鄭君碑

  李翰撰徐珙八分書李陽氷篆大歷十三年十月【金石】録

  兵部郎中張君碑

  撰序人姓名殘缺郗昂撰銘史惟則八分書大歷十三年【金石録】

  賜司徒扶風郡王馬璘碑

  常衮撰大歷十三年【京兆金石録】

  張敬因碑

  敬因南陽西鄂人子巨濟為淮西節度使追贈敬因和州刺史此碑埋没已久慶歷初縣民耕出之遠近聞者争往模搨村民厭苦其擾遂擊碎之今在者數段耳人猶模之故其文不完真卿官爵及立碑年月則皆亡矣【集古録目】

  大歷十四年張敬因碑顔真卿撰并書碑在許州臨潁縣民田中慶歷初有知此碑者稍稍往模之民家患其踐田稼遂擊碎之余在滁陽聞而遣人往求之得其殘缺者為七段矣其文不可次第獨其名氏存焉曰君諱敬因南陽人也乃祖乃父曰澄曰運其字書尤奇甚可惜也【集古録】

  魯公之碑世所奇重此尤可珍賞也廬陵歐陽修書【六一題跋】

  夔州都督府長史顔勤禮碑

  勤禮曾孫魯郡公真卿撰并書勤禮臨沂人顯慶中終于夔州都督府長史立石年月皆亡【集古録目】

  右顔勤禮神道碑顔真卿撰并書序顔温二家之盛云思魯大雅在隋俱仕東宫愍楚彦博同直内史省遊秦彦將皆典祕閣按唐書云温大雅字彦弘弟彦博字大臨弟大有字彦將兄弟義當一體而名大者字彦名彦者字大不應如此盖唐世諸賢名字可疑者多封德彛云名倫房玄齡云名喬高士廉云名儉顔師古云名籀而皆云以字行倫喬儉籀在唐無所諱不知何避而行字余於中書見顔氏裔孫有獻其家世所藏告身三卷以求官者其一思魯除儀同制其一勤禮除詹事府主簿制其一師古加正議大夫制思魯制云内史令臣瑀宣者蕭瑀也侍郎臣封德彛奉舍人臣彦將行不應内史令書名而侍郎舍人書字又必不稱臣而書字則德彛彦將皆當為名師古制有尚書左僕射梁國公玄齡右僕射申國公士廉又有吏部尚書君集者侯君集也侍郎纂者楊纂也四人並列于後不應二人書名二人書字也則玄齡士亷亦皆當為名矣又師古與令狐德棻同制不應德棻書名而師古書字則師古亦當為名也然余家集録有申文獻公兆記是高宗時許敬宗撰云公諱儉字士廉敬宗與士廉同時人而為其家作記必不繆誤則士亷又當為字也然告身書字在理豈安今新唐書雖云房玄齡字喬顔師古字籀以高儉塋兆記為名則喬籀果為字乎又按元和姓纂封氏蓨人隋通州刺史繡生四子曰德潤德輿德如德彛又云德彛更名倫亦不知果是否唐去今未遠事載文字者未甚訛舛殘缺尚可考求而紛亂如此故余嘗謂君子之學有所不知雖聖人猶闕其疑以待來者盖慎之至也【集古録】

  右唐顔勤禮碑魯公撰并書元祐間有守長安者後圃建亭榭多輦取境内古石刻以為基址此碑幾毁而存然已磨去其銘文可惜也【金石録】

  顔默殘碑

  右唐顔默殘碑者初頴川人家以其石為馬臺皇祐中王回深父之弟同容見見而識其為魯公書因模本以傳深父為文以記之默仕晉為汝陽太守故大歷中魯公追建此碑於汝隂焉【金石録】

  容州都督元結碑

  湖州刺史顔真卿撰并書元結字次山官至容州都督本管經畧使碑以大歷中立在魯山縣【集古録目】唐自太宗致治之盛幾乎三代之隆而惟文章不能革五國之弊既久而後韓柳之徒出盖習俗難變而文章變體尤難也次山當開元天寶時獨作古文其筆力雄健意氣超拔不減韓之徒也可謂特立之士哉【集古録】

  右唐元結碑顔魯公撰并書按唐書列傳結後魏常山王遵十五世孫而碑與元氏家録序皆云十二世盖史之誤又碑與元和姓纂皆云結高祖名善禕而家録作善禘未知孰是也【金石録】

  鳳翔節度孫志直碑

  禮部尚書裴士淹撰太子少保致仕韓擇木八分書孫公名志直字無撓河西姑臧人後家于京兆嘗為鳳翔尹隴右四鎮節度封晉昌王罷以本官奉朝請待制集賢院議軍國事先自營其墓而立此碑無所刻年月【集古録目】

  唐孫志直碑大歷中立【諸道石刻録】

  雁門王田承嗣神道碑

  代宗時魏博節度使雁門郡王田承嗣碑營田副使裴抗撰子緒碑節度判官邱絳撰按唐書列傳承嗣十一子維朝華繹綸綰緒繪純紳縉而緒次當第七此二碑皆以緒為第六子而無綰自緒而下有繪純紳經與史不同二碑當時故吏所作必不誤盖史之繆也其文與字皆不佳故余特録其世次而已【集古録】

  杜佑志思碑

  在撫州大歷十三年建包吉文【輿地碑目】

  陳子昂旌德碑

  大歷中東川節度使李叔明立陳子昂旌德碑於梓州而學堂至今猶存【唐書陳子昂傳】

  廣州李勉碑

  大歷中李勉為廣州刺史在官累年器用車服無所增飾及代歸至石門停舟悉搜家人所置南貨犀象諸物盡投之江中耆老以為可繼前朝宋璟盧奐李朝隱之徒人吏詣闕請立碑代宗許之【舊唐書本傳】

  信州孫宿碑

  代宗時孫宿為信州刺史有惠政郡人請立碑頌德優詔襃美【舊唐書本傳】

  【補】李憕碑

  唐李憕碑大歷四年李紓撰新唐書列傳云憕十餘子江涵渢瀛等同被害惟源澎免據李紓載憕子見於碑者實十二人曰右補闕澎汝州刺史深華隂丞渢左驍衛兵曹瀛硤石丞沆洪州别駕澥洛陽尉渭司農主簿汶又云公之薨也彭從玄宗南狩次公而沒深授任他郡其在洛陽者長子江第三子涵與華隂驍衛而又少子合六人皆從公殱於虜刃硤石而下與衆孫之在者僅以孩提免如紓所記憕子盡於是矣未嘗有源也紓但言衆孫孩亦不云有未名子也然則源者史家何從而得之據史言源為司農主簿以碑考之源當為汶也又據碑方憕殁於賊也彭深澥沆渭汶六子獲免而史惟云源彭此當以碑為正當代宗時為憕作碑紓自云與憕有通家之好幼奉升堂之慶宜知憕事不謬也【集古録】

  右唐李憕碑李紓撰歐陽公集古録云新唐書列傳載憕十餘子江渢涵瀛等同被害惟源彭免據李紓言愷子見於碑者十二人未嘗有源也然則源者史家何從得之據史言源為司農主簿以碑考之源當為汶余按穆宗實録載源事首尾甚詳云憕被害源方八歲為賊虜虜流浪南北展轉人家凡七八年洛陽平父之故吏以金帛贖之歸於近親代宗聞之授河南府參軍自司農主簿棄官寓居洛陽惠林佛寺垂五十年至長慶中御史中丞李德裕表薦拜諫議大夫時年八十餘矣竟辭不受又李德裕會昌一品集載薦源長表其事皆同然則史不為無據盖疑初名汶後改為源耳又唐人袁郊甘澤謠載源隱居拜官皆同惟書僧圓澤事頗為怪誕難信然至其名亦不應謬誤也【金石録】

  六藝之一録卷六十九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