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六艺之一录 清 倪涛

63-六藝之一錄卷六十
  六藝之一錄卷六十     錢唐倪濤撰

  石刻文字三十六

  西魏

  雍州刺史長孫穉碑 大統五年立【京兆金石錄】

  司空匡穆周公碑

  無名氏隸大統十三年立在縣東北十五里墓前隸

  書甚工近上已斷字存十七背螭中鑿龕佛像製刻精古真六朝遺迹也【王家瑞咸陽金石遺文】

  此與後周豆盧恩碑皆咸陽令王公所得視豆盧碑稍完隸書王公刻其文止缺三十三字而搨本則不可讀矣碑首題大魏故司空匡穆周公之碑銘篆書十二字宛然如新按史傳與碑畧同碑具當時贈諡而史無之史但云開皇中追贈蕭國公云【石墨鐫華】

  二像碑

  不著書撰人名氏題曰魏平西將軍太原太守王府君釋迦彌勒二像碑府君名備字道賓太原人嘗有遺誡使刻石立像於其墓前其子洛州長史聿始造二像立此碑【集古錄目】

  東魏

  東平太守劉霸碑 孝静天平元年【金石錄】

  相州刺史徐雅碑 天平二年二月

  不著書撰人名氏雅字安市高平金鄉人後魏孝昌中邊城叛亂以雅為平朔戍主假輔國將軍城陷而死追贈鎮軍將軍相州刺史碑以天平二年立【集古錄目】

  趙貴碑

  不著書撰人名氏貴南鉅鹿廮陶人仕東魏至本郡太守贈殷州刺史碑以天平二年立【集古錄目】

  膠州刺史祖淮碑 天平三年十月

  右東魏祖淮碑云君膠州平昌安邱人也六世祖逖又云其卒贈膠州刺史按後魏永安中分青州置膠州隋開皇五年改為密州焉【金石錄】

  高翻碑

  在磁州城南門外五里村民家元象二年立碑題北齊臨清王假黄鉞碑【訪碑錄】

  右東魏高翻碑翻齊獻武王歡叔父也魏書本傳云以元象中追加贈諡後題建立歲月文字殘缺惟有魏元字可辨 又云歲次己未按東魏孝静以元象二年十一月改元興和是年歲次己未此碑蓋元象二年建立也【金石錄】

  張烈碑 據青州圖經云元象元年立

  右東魏張烈碑在今青州界中文字磨滅以事考之蓋張烈也按北史列傳烈為家誡千餘言臨終勅子姪不聽求贈但勒家誡立碣而已即此碑是也其卒葬年月殘缺不可辨傳亦不載惟青州圖經云卒于元象中云【金石錄】

  賈思同碑 興和二年五月

  右東魏賈思同碑思同與其兄思伯後魏書皆有傳云青州益都人今其墓乃在夀光縣而思伯之碑亡矣【金石錄】

  張早墓誌 興和二年十月【金石錄】

  張奢碑

  不著書撰人名氏殘缺尤甚奢之字及鄉里皆亡其可見者以興和三年葬耳其額曰魏故渤海太守張君碑以是又知其官爵姓氏也【金石錄】

  魏蘭根碑 興和四年

  右東魏魏蘭根碑按北史列傳云蘭根起家為北海王侍郎而碑云起家為奉朝請遷員外散騎侍郎碑云以在岐州之功封永興縣開國侯而史不載又史云天平初謝病以開府儀同歸本鄉武定元年薨而碑云薨于天平二年其卒也史云贈司空而碑作司徒皆當以碑為正【金石錄】

  瀛州刺史李公碑 武定二年二月【金石錄】

  樂陵太守劉公碑 武定二年二月【金石錄】

  安州刺史赫連栩碑 武定五年四月【金石錄】

  韓陵碑

  在安陽縣東北十八里東魏丞相高歡破爾朱兆兄弟於此山下仍立碑即温子昇之詞陳尚書徐陵嘗北使鄴讀韓陵碑愛其才麗手自錄之歸陳士人問陵北朝人物如何曰唯韓陵片石可與語耳【寰宇記】

  冀州刺史關寶顒紀德碑

  武定八年在平定州【天下金石志】

  敬君像頌 武定七年

  右東魏敬君像碑頌敬君名曦顯雋從弟碑云十世祖漢揚州刺史韶按後周書敬珍傳唐書宰相世系表皆云韶漢末為揚州刺史與此碑所書同而姓苑與元和姓纂皆作歆疑轉寫之誤又據碑顯雋乃韶十世孫而姓纂以為九世恐亦誤也【金石錄】

  大覺寺碑 天平四年八月

  右東魏大覺寺碑在洛陽碑隂題韓毅書據北史毅魯郡人工正書神武用為博士以教彭城景思王攸當時碑碣往往不著名氏毅以書知名故特自著之也然遺跡見於今者獨此碑爾【金石錄】

  大覺寺碑隂

  右大覺寺碑隂題銀青光祿大夫臣韓毅隸書蓋今楷書也庾肩吾曰隸書今之正書也張懷瓘六體書論亦云隸書者程邈造字皆真正亦曰真書自唐以前皆以楷字為隸至歐陽公集古録誤以八分為隸書自是舉世凡漢時石刻皆目為漢隸有一士人力主此論余嘗出漢碑數本問之何者為隸何者為八分蓋自不能分也因覧此碑毅自題為隸書故聊誌之以祛來者之惑【金石錄】

  造寺碑

  隸書不著書撰人名氏寺後魏太武帝所造東魏天平中中軍將軍元景康重修故立此碑然不知其為何寺也【集古錄目】

  崇先寺記

  碑無歲月不知何時所立建此寺者隴西君君上滅一字其官為持節假撫軍將軍鎮遠將軍新野鎮將帶新野太守新野漢廣兩郡大都督今以盧辨所作九命考之撫軍將軍大都督八命鎮遠將軍諫議大夫正六命又考新野郡在漢為縣晉太康中為侯國至惠帝始分南陽立新野郡齊永泰元年魏孝文攻圍新野太守劉忌死之地入于魏唯漢廣郡求之於史無所得今南陽平氏有徐使君碑稱興和三年拜撫軍將軍南雍州刺史在漢廣置立州鎮其隂又有漢廣太守郡丞郡功曹等數人興和静帝年號此君疑亦當時人也【集古後錄】

  造石碑像記 天平元年十月【金石錄】

  造石觀音像記 武定元年平南將軍焦永安造【集古錄目】劉起貴造像記 武定二年十二月【金石錄】

  逢元彦造像記 武定二年十二月【金石錄】

  比邱曇妙等造像記 武定三年【集古錄目】

  造石像碑

  不著書撰人名氏陽翟郡防境大都督石文達等為太守敬曦造像記以武定七年立【集古錄目】

  右東魏造石像記其碑云大魏武定七年歲次己巳武定孝静帝年號也今世所行歷譜惟龔穎運歷圖與今亳州宋退相紀年通譜為最詳而以穎所書推之武定七年歲當己巳與此碑合而武定止於八年是歲庚午東魏滅其事與東魏北齊書亦合而通譜以七年為戊辰八年為己巳又有九年為庚午而東魏滅按孝静以後魏大統十六年滅是歲庚午則知宋公所記甲子不謬惟武定不當有九年而七年不得為戊辰此其失爾蓋孝静始即位改元天平盡四年而五年正月改為元象今通譜天平止於三年以四年為元象蓋自元象以後遞差一年故以武定七年為戊辰也苟不見斯碑則運歷圖與通譜二家得失其何以決【集古錄】

  造石塔記

  無書撰人名氏魯郡白源寺沙門志紹村人劉志義等造西塔記東魏武定四年刻其後題名百餘人【集古錄目】

  任城王造浮圖記

  右任城王造浮圖記不著其名云武定四年建武定東魏孝静年號也按後魏書景穆皇帝子雲雲子澄相襲為任城王其後國絶不封其去孝静時差遠不知武定四年王任城者為誰也【集古錄】

  定國寺浮圖碑

  在安陽縣東魏遷鄴高丞相以南臺為相國寺作磚浮圖極高其文即温子昇撰【寰宇記】

  共城石像碑

  後魏鎮西將軍廉侯事道於汲縣置立堂宇鐫石為老子像而祀之在共城武定四年立【寰宇記】

  征虜閻孝侯碑

  天平三年立在陽武縣【寶刻叢編】

  徐穆之碑

  武定元年立在南陽縣【諸道石刻錄】

  北周

  華嶽廟碑 天和二年十月

  右後周華嶽廟碑万紐于瑾撰趙文淵字德本書按後周書列傳有趙文深字德本蓋唐初之史官避高祖諱故改為深耳万紐于瑾者唐瑾也周文帝時賜姓宇文後以于謹請與同姓更為万紐于云【金石錄】右周天和二年修西嶽碑趙文淵分書當南北分争之時即此文章字畫足以見其景象此古人所以擬金石之刻猶人之面貌也然是碑好事家罕收簡翁能搜之淵泉其勿輕以示人哉【玄牘紀】

  碑文万紐于瑾造趙文淵書按瑾唐瑾賜姓史稱其著碑頌數十萬言此其一也而文詞殊無超拔其稱趙文淵云雅有鍾王之則筆勢可觀宇文泰時命文淵與黎季明等刋定六體嘗至江陵書景福寺碑梁主稱之又以題牓功增封邑除郡守後雖外任每須題牓輒復追之竇臮賦云文淵孝逸獨慕前蹤至師子敬如欲登龍有宋齊之面貌無孔薄之心胸然則文淵書在當時固自知名此碑天和二年造正其書路寢等牓後也故官稱趙興郡守云碑字小變隸書時兼篆籀正與李仲璇孔廟碑同亦禇河南聖教歐陽蘭臺道因之所由出也江陵景福寺碑不知存否此則完好無一字磨泐固文淵之幸哉文淵史避唐祖諱作文深【石墨鐫華】

  余嘗過金天祠輒縱觀前代碑版漢碑無一存者獨後周華嶽碑如魯靈光巋然古柏下余手摩其文制作精雅洞達若鑑為万紐于瑾文趙文淵隸書于瑾嘗著碑頌數十萬言此文殊無可觀文淵為周書學博士書跡雅為當時所重宇文泰時命刋定六體至江陵書景福寺碑梁主稱之又以題牓功增封邑除郡守不可謂不遇也而碑字盡偭古法淺陋鄙野一見欲嘔而名動一時何耶竇臮述書賦云文深孝逸獨慕前蹤至師子敬如欲登龍有宋齊之面貌無孔薄之心胸臮避唐諱故文淵作文深當時謂文深師右軍孝逸師大令平梁後王褒入國舉朝貴胄皆師褒獨兩人負二王法二王不作古隸文淵豈獨工行草楷則固不閑于分法耶【金石史】

  今在華隂縣西嶽廟其結銜曰使持節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大都督司宗治内史臨淄縣開國公万紐于瑾造此文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縣伯大夫趙興郡守白石縣開國男南陽趙文淵字德本奉勅書余所見碑撰人書人列名者始此其隂為唐刻華嶽精享昭應之碑而左右旁各有題名别見于後万紐于瑾者唐瑾也後周書本傳時燕公于謹勲高望重朝野所屬白文帝言瑾學行兼修願與之同姓結為兄弟庶子孫承其緒論有益義方文帝歎異者久之賜瑾姓万紐于氏又云封姑臧縣子以平江陵功進爵為公而不言臨淄者史闕也李昶樂運傳並云臨淄公唐瑾【金石文字記】

  河瀆廟碑

  後周車騎大將軍王褒撰車騎大將軍趙文淵奉勅書字為隸體初北齊天統十六年周文帝請立四瀆廟於華山郡使郡守楊子昕營建武帝朝晉公護秉政廟在其封内又增修之而立此碑以天和二年十月立【集古錄目】

  右河瀆碑後周天和三年建内史大夫琅邪王褒字子淵造文趙興郡守趙文淵字德本奉勅書余嘗讀楊大年談苑云千字文題勅員外散騎侍郎周興嗣次韻勅字乃梁字傳寫誤耳當時帝王命令尚未稱勅至唐顯慶中始云不經鳳閣鸞臺不得稱勅勅之名始定於此按此碑及唐瑾撰華嶽廟碑皆文淵奉勅書後周距梁時未遠又隋薛道衡撰老子碑唐初虞世南撰孔子廟堂杜如晦碑歐陽詢書昭陵九成宫碑皆作奉勅如此類甚衆不獨始於顯慶大年之論非也然則唐人所謂不經鳳閣鸞臺不謂之勅者蓋言命令當由廟堂出非謂勅之名始於此也然文淵奉勅書碑而自著其字何哉【金石錄】

  延夀公碑 保定元年三月

  右後周延夀公碑頌云勲州刺史延夀郡開國公万紐于寔考之於史寔太師燕國公于謹子也謹後魏新安公栗磾子洛拔之後余家有洛拔子烈碑述其世系甚詳云遠祖之在幽州者世首部落隂山之北有山號万紐于者公之奕葉居其原址遂以為姓暨高祖孝文皇帝始賜姓為于氏焉今此碑復稱万紐于者蓋後周時凡孝文賜姓者皆復改從舊云又姓纂及唐書宰相世系皆云謹洛拔五世孫也以後魏及周書考之洛拔以太安四年卒年四十五謹以正光四年為廣陽王元深長流參軍年三十一洛拔之卒距謹之為參軍蓋六十四年洛拔既早世不應後六十四年已有五世孫年三十一也以此知言謹為洛拔五世孫者蓋未可信又周書稱謹祖名安定而唐書表作子安亦莫究其孰失也【金石錄】

  豆盧恩碑

  史恩附兄寧傳曰永恩今據碑蓋以字行耳碑稱保定二年贈柱國大將軍涪陵郡公史稱贈少保幽冀五州等諸軍事幽州刺史諡曰敬似當以碑為正碑在咸陽恩墓前隸書令尹王家瑞求得之余摹一紙多不堪讀而王公所刻金石遺文尚存強半蓋從碑下錄之耳【石墨鐫華】

  八分書今在咸陽縣碑云恩字永恩今北史附見其兄豆盧寧傳但言永恩而缺其名其歷官與傳略同後半漫滅不可讀【金石文字記】

  柱國康國忠公王雄碑 保定四年立【京兆金石錄

<子部,藝術類,書畫之屬,六藝之一錄,卷六十>】

  贈太保吳國武公尉遲綱碑 天和四年立【京兆金石錄】雲州刺史胡歸德碑 天和六年十月【金石錄】

  儀同碑

  周元年宇文周碑今在襄陽縣民董氏家【輿地碑目】

  席肅公神道碑 在襄陽府保定四年【輿地碑目】

  折克行墓碑 在府谷縣西【天下金石志】

  楊忠碑 忠隋文帝父碑在象山【天下金石志】

  韋孝寛碑

  不著書撰人名氏孝寛字孝寛京兆杜陵人仕周至相州總管封鄖國公贈雍州牧諡曰襄碑以大象二年立【集古錄目】

  太學生拓拔府君墓誌 保定元年十二月

  右後周太學生拓拔府君墓誌陳使周弘正撰云君諱吐度真魏昭成皇帝之後也夷俗以三字為名者甚衆拓拔君為書生尚仍其俗何哉蓋自魏孝文帝惡夷俗姓氏盡易之至後周一切復從舊故當時士人名字亦皆用夷語無足怪也

  同州刺史普六如忠墓誌 天和三年七月

  右普六如忠墓誌普六如忠者楊忠隋高祖父也後魏時賜姓以誌傳攷其事皆合惟其為都督涇豳雲顯鹽靈等六州諸軍事而傳以幽為幽者蓋傳寫誤耳【金石錄】

  温州刺史烏丸僧修墓誌 天和七年三月

  右後周烏丸僧修墓誌僧修本姓王氏梁南城侯神念之子太尉僧辨之弟歸後周仕為温州刺史卒元和姓纂及唐史宰相世系表皆云神念父冏為護烏丸校尉因號烏桓王氏今墓誌乃云僧修歸周賜姓烏丸又諸書皆云神念諡壯而墓誌作莊唐表云僧修生景孝而墓誌云名祥字景孝皆當以墓誌為正也【金石錄】

  李調示余烏丸僧修石志曰僧修太原祁人周王之子因以建族父神念仕魏以讒歸梁封南城壯侯又曰僧修仕文德丰師雝府臨邊為岳陽王中兵參軍府王稱帝進開府持節荆州刺史義成郡公及執贄來朝奉璋謁帝天子以公世仕魏朝戮力梁國有命加禮異賜以強族授使持節驃騎大將軍出牧温部方欲馳劒騎于稽秦耀樓船于淮泗天不予年此其所終始余考之烏丸本北部大姓神元世氏改為桓附入族官大統十五年文帝寶炬雖詔天和改姓者復舊然桓氏非神元所命知未嘗復也按梁書王神念太原祁人據潁川歸梁魏軍至與家屬渡江封南城縣侯其後諡曰壯神念死子僧辨以兵興梁胙荆州然則烏丸在梁為王氏而壯侯蓋神念諡也今考梁書南史太清記周書皆不錄僧修事其在神念僧辨傳中亦不稱僧修史家之闕如此其為壯侯則又誤矣梁元帝封湘東王太清元年持節荆雝九州然志謂雝府即世祖也諸書亦不錄世祖為岳陽王至江陵陷而僧修入周其曰奉璋謁帝則周武也僧修賜氏烏丸蓋非魏舊姓今姓皆不著烏桓别姓然誤謬相襲可勝考耶或曰周天和六年其後為建德今志乃書七年三月堋於武鄉何也余以長歷推之天和七年太歲直辛卯其三月癸卯朔則丙午者四日也其月丙辰改元建德蓋十四日矣葬之四日改元志與史不差可得据也【廣川書跋】

  黄羅刹碑【以下二碑皆唐初立以其皆北周時人今附於北周】唐秦王府學士虞世南撰不著書人名氏羅刹東郡胙縣人周末尉遲迥兵起羅刹聚衆撃之授【碑缺】軍總管碑以武德八年十月立【集古錄目】

  右後周黄羅刹碑虞世南撰羅刹仕周為行軍總管其子君漢唐初為將有功武德中為父追立此碑按後魏元义本名夜义弟元刹本名羅刹元樹遺公卿書譏詆以謂夜义羅刹皆鬼名也今羅刹周人去魏不遠猶以為名何哉【金石錄】

  大宗伯唐瑾碑

  唐于志寧撰歐陽詢正書瑾以後周天和四年薨貞觀中其孫皎所立【復齋碑錄】

  右後周唐瑾碑以後周書及北史列傳校之首尾皆牴牾不合傳云字附璘而碑云字子玉傳云始任為尚書員外郎而碑云釋褐員外散騎侍郎傳云初封姑臧縣子而碑云永昌子傳云為吏部尚書父憂去職尋起令視事而碑云為周太祖記室其年丁武公憂起復太子舍人傳云為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進爵臨淄伯轉吏部尚書于謹伐江陵以為元帥府長史而據碑為吏部尚書皆在為驃騎開府及元帥長史已前又其改封臨淄伯蓋為龍驤將軍時而其為開府乃進爵為公傳云六官建授禮部中大夫而碑云授宗伯傳云出為蔡州刺史歷柘州硤州轉荆州總管府長史入為吏部中大夫歷御正納言中大夫久之除司宗中大夫兼内史卒于位而碑云先為柘州刺史乃遷蔡州授司宗御正納言又轉荆州總管尋遷小宗伯乃薨其遷拜次第不同如此又傳云瑾嘗為戶部尚書硤州刺史吏部中大夫今據碑皆未嘗拜而柘州碑作招碑云瑾嘗為黄門侍郎又為散騎常侍尋領大著作修國史及起居注又為侍中傳皆不載其卒也傳云贈小宗伯而碑云贈華州刺史傳云諡曰方而碑云諡曰懿碑于志寧撰貞觀中其孫皎所立後周書北史皆唐初修距瑾之卒歲月未遠而顛倒錯繆如此然其官爵名字子孫不應有誤皆當以碑為據也【金石錄】

  故儀同陳毅志

  保定三年癸未十二月辛卯朔十九日癸酉立【復齋碑錄】

  後周立秦始皇碑

  大象二年立在不夜城即今文登縣【訪碑錄】

  大像碑

  不著書撰人名氏碑文為對偶述事不明又但稱延夀公而無姓名今以北史考之周大象二年尉遲迥起兵于鄴分遣部將所在攻下城邑東郡太守延夀

  公于仲文棄郡奔關中拜大將軍還撃迥軍取梁郡敗其將檀讓於武城破席毗羅於金鄉與此碑同蓋仲文紀功碑也大象二年立【集古錄目】

  右周大像碑宇文氏之事迹無足采者惟其字畫不俗亦有取焉玩物以忘憂者惟怪奇變態真偽相雜使覽者自擇則可以忘倦焉故余於集古所收者博矣【集古錄】

  于寔靈塔頌

  不著書撰人名氏周大都督勲州諸軍事勲州刺史万紐于寔所立塔頌也以保定元年立【集古録目】

  常樂寺浮圖碑

  常樂寺浮圖碑周保定四年立州人治記室曹胡達撰其辭云襄州刺史王秉字孝直建常樂寺磚塔七層其碑文今仆在襄州開元寺塔院其文字書畫無過人者特以後周時碑文少見於世者故存之【南豐集古錄】

  宇文衆造像碑

  閔帝武成元年十月立【金石錄】

  降魔寺碑

  後周鄖國公府長史拓拔嶸奉教撰總管府兵曹謝威奉教書降魔寺者鄖國公宇文寛之所建碑以武德二年立【集古錄目】

  嵩陽寺碑

  八分書今在嵩山會善寺末有正書一行曰大唐麟德元年歲次甲子九月景午朔十五日庚申從嵩陽觀移來會善寺立 碑文東作柬矩作短潛作灒馴作巡啄作喙洋作庠騖作務惟皇帝太后不跳行不空闕猶存古式 葉封嵩陽石刻記曰此碑上截刻佛像雕鏤層疊佛相隆起餘地鐫平此文刻於下截當碑四分之一其字之上方又刋空方六寸許深入二寸許其規製亦迥異於後代也北齊諸碑亦率類此【金石文字記】

  麥積山應乾寺重修七佛龕銘 庾信文在秦州【金石略】

  六藝之一錄卷六十

<子部,藝術類,書畫之屬,六藝之一錄>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