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广西通志

29-廣西通志卷二十八
  廣西通志卷二十八

  榷税

  晉武帝泰始末交州牧陶璜上言以合浦郡土地磽确無有田農百姓唯以採珠為業商賈去來以珠貿米而吳時珠禁甚嚴慮百姓私放好珠禁絶去來人以饑困又所調猥多限每不充今請上珠三分輸二次者輸一麤者蠲除自十月訖二月非採上珠之時聽商旅往來詔並從之

  唐大歷十四年詔邕州所奏金坑誠為潤國但語人以利非朕素懷豈尚兹難得之物生其可欲之心其坑任人開採官不得禁

  元和四年勅五嶺以北所有銀坑依前任百姓開採禁現錢出嶺

  太和七年御史臺奏嶺南道擅置竹綀場税法至重宜準三年赦文各道除兩税外不得妄有科配其擅加權率一切停止九年鹽鐵轉運使奏變江淮嶺南茶法并請加税以贍邦計

  宋開寶四年禁嶺南商税鹽麴如荆湖法五月罷賀州銀場五年五月詔罷嶺南道媚川都採珠先是劉鋹於海門鎮募兵能採珠者二千人號媚川都凡採珠者必以索繫石被於體而没焉深者至五百尺溺死者甚衆及平嶺南廢之仍禁民採取未幾復官取容州海渚亦產珠官置吏掌之六年詔嶺南商賈齎生藥者勿算

  淳化二年詔曰關市之租其來舊矣用度所出未遑削除正算之條當從寛簡宜令諸路轉運使以部内州軍市征所算之名品共參酌裁減以利細民又詔除商旅貨幣外凡販夫販婦細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

  天聖中有請算錢以助給費者仁宗曰貨泉之利欲流天下而通有無何可算也不許

  天聖至治平間每下詔書委所在視冶之不發者或廢冶或蠲主者所負歲課率以為常而有司有請亦輒從之無所吝故冶之興廢不常而歲課增損係焉

  熙寧元年詔天下寶貨坑冶不發而負歲課者蠲之七年廣西經畧司言邕州填乃峝產金請置金場後五年凡得金為錢二十五萬緡

  元豐四年以邕州所產金薄罷貢

  靖康元年諸路坑冶苗礦或舊有今無悉令蠲損凡民承買金場並罷

  建炎三年詔福建廣南自崇寧以來歲買上供銀數浩大民力不堪歲減三分之一四年罷宜州歲市硃砂二萬兩

  紹興二十五年十二月勅訪聞場務利於所入以至士夫舉子道路之費摉篋倒囊一切欄税可令禁之

  乾道四年詔諸州縣不得私制税場邀阻客旅嘉定四年二月罷廣西諸州牛税五年四月臣僚言廣中無名場税在在有之乞並令輸免

  宋時諸州置商税務廣南東西路桂州務十四容州務五象州務七昭州務十二賀州務二十一貴州務十柳州務九宜州務五賓州務四潯横二州務各二邕融梧藤龔白等州務各一熙寧間額率五千貫以下

  廣西有銀坑令供銀置場發賣又有銅坑鐵坑鉛坑錫坑鬱林輸鐵二萬七千五百觔潯州輸鉛二萬二千二百觔賓州輸鉛五千一百觔邕州輸鉛五千觔昭州輸鉛六千觔賀州出錫尤盛輸錫一萬二千六百觔柳州輸錫二千四百觔

  宜山縣有寶積監在城西二百五十里乃河池州西境設監官一員管坑戶穴地深五七丈或至十餘丈取礦砂入爐煉一晝夜始成鉛汁又入小爐再煉之始成銀以充貢時己未歲其坑崩䧟坑丁皆壓死遂罷不敢採監廢今地皆屬土官又有玉田場在城西南一百五十里為河池州東北境設官管坑丁採礦以貢皆如寶積監旋亦廢又有富安監在城南一百六十五里設監官管坑戶採砂以貢其砂脈延綿白石中坑戶以火燬石鑿而取之得砂凡四等大則顆塊次則箭頭又次則顆粒餘皆末砂價以是為等差自後猺賊叛亂坑丁逃散砂脈亦盡監遂罷不採又有樂耕場在府西北二百三十里去普義寨五里設坑丁開鉛坑以應經畧司取需後以猺獞叛亂坑戶逃竄遂罷不採而場亦廢

  明永樂十五年有言廣西南丹州礦發者命内臣開採歲餘得金九十六兩旋變為錫乃止

  宣德二年初榷魚商民攤等課商課魚課納銀者自宣德七年為始每銀一兩納鈔一百貫

  正德十六年初置盤鹽厰於梧州

  萬歷十一年罷新倉埠魚鹽税十六年革鬱林州牛税從知州江龍請也二十七年以御馬監沈永壽榷礦税坐梧州梧民不知商商皆客民監至知府凌嗣音與蒼梧知縣劉珍申明舊額親詣盤抽民始不擾

  國朝桂林平樂梧州潯州南寧慶遠六州及富川賀縣懷遠三縣各關厰橋雜税并臨桂靈川永寧義寧全州平樂永安恭城富川賀縣修仁荔浦昭平梧州府蒼梧懷集博白北流陸川懷遠來賓思恩府田州等府州縣小税當税共二十三處

  原額共徵税銀二萬五千四百六十七兩八錢三分四釐零

  遇閏年加税銀一千五百七十四兩五錢六分案梧潯二府厰税向係知府徵收起解雍正四年改委官監收其梧州府應徵魚苗地租灰餉渡餉等銀原屬小税不在雜税之内仍係梧州知府照舊徵解再柳州府向有牛税銀四十一兩二錢雍正七年知府錢元昌詳稱奉文禁革牛綱既無牛綱販買牛隻經過亦無抽收分毫税課應請

  題明豁免奉准在案所有各府州縣額税開列於後

  桂林府

  桂林府東門橋舊額税銀六百三十二兩六錢九分四釐零

  額解春季分銀一百四十六兩零三分六釐零夏季分銀一百四十六兩一錢六分六釐零秋季分銀一百四十六兩四錢九分六釐零冬季分銀一百九十三兩九錢九分六釐零

  蛋戶首出魚課銀九兩四錢六分二釐零

  實共税銀六百四十二兩一錢五分六釐零臨桂縣水槽野鷄銀礦厰又鉛礦厰義寧縣牛路山銀礦厰又臨桂等縣澇江等各銅礦厰礦砂衰旺不常難以預定課額視所採數隨徵隨解平樂府

  平樂府橋舊額雜税銀一千一百八十九兩八錢一分四釐零

  額解春季分銀二百兩夏季分銀二百兩秋季分銀三百八十九兩四錢八分五釐零冬季分銀四百兩零三錢二分八釐零遇閏年加銀六十六兩六錢六分六釐零

  商人首出糖榨税銀一百四十兩油榨税銀三十一兩五錢

  蛋戶首出魚苖税銀三十兩魚潭税銀一十八兩鸕鷀税銀六兩三錢

  實共税銀一千四百一十五兩六錢一分四釐零富川縣厰舊額税銀五百一十五兩三錢

  額解每季分銀一百二十八兩八錢二分五釐遇閏年加銀四十七兩一錢零八釐零

  認增油榨税銀五十兩

  實共税銀五百六十五兩三錢

  賀縣厰舊額雜税銀二千五百零九兩五錢四分零

  額解春季分銀四百三十四兩九錢二分三釐夏季分銀三百九十八兩六錢八分八釐秋季分銀五百七十三兩八錢九分冬季分銀一千一百零二兩零三分九釐遇閏年加錢一百四十六兩三錢五分七釐

  蛋戶魚油魚課銀一十九兩零八釐零

  實共税銀二千五百二十八兩五錢四分八釐零蕉木山銀礦厰尖山銀礦厰又竹籠湖水口溝等處錫礦厰荔浦縣茶谿山銀礦厰礦砂衰旺不常惟視所採數隨徵隨解課額無定

  梧州府

  梧州府厰舊額抽收雜税并更名税共銀一萬零九百七十六兩八錢一分四釐

  額解春季分銀二千一百八十兩零一錢零夏季分銀二千一百一十七兩零八分秋季分銀三千一百八十五兩二錢九分零冬季分銀二千九百九十四兩三錢二分又更名税銀每季分一百二十五兩遇閏年加銀七百四十七兩三錢六分二釐零

  雍正八年新定酌加額税并舊額共銀四萬六千八百二十八兩零二分

  蒼梧縣芋莢山金厰雍正九年因出砂微薄不敷工本停採

  懷集縣厰舊額雜税銀二千三百一十六兩零四分

  額解每季分銀五百七十九兩零一分遇閏年加銀一百九十三兩二錢三分

  上富山銀礦厰又將軍山銀礦厰鐵屎坪礦厰礦之衰旺不常視所採數隨徵隨解難以預定課額

  潯州府

  潯州府厰舊額抽收雜税銀四千三百四十六兩六錢二分二釐零

  額解春季分銀一千零四十三兩六錢四分零夏季分銀九百六十六兩二錢三分秋季分銀一千二百八十一兩八錢六分冬季分銀一千零五十四兩八錢八分遇閏年加銀三百二十二兩零七分七釐零

  雍正八年新定酌加額税并舊額共銀三萬四千一百三十一兩三錢六分零

  南寧府

  南寧府河下㯽榔税舊額税銀五百一十六兩額解每季分銀一百二十九兩遇閏年加銀四十三兩

  果化土州定西山雄黄礦厰其礦衰旺不常課額難以預定惟視所採數隨徵隨解

  太平府

  太平府屬恩城土州硃砂厰礦之衰旺不常視所採數隨徵隨解課額無定

  慶遠府

  慶遠府厰舊額雜税銀一百四十六兩九錢二分六釐

  額解春季分銀三十六兩七錢三分夏季分銀三十六兩七錢五分秋季分銀三十六兩七錢二分六釐冬季分銀三十六兩七錢二分

  河池州蔡村銀礦厰又南丹銀礦厰掛紅山銀礦厰南丹錫礦厰四厰礦砂衰旺不常每視所採數徵解課額無定

  各府州縣小稅

  桂林府臨桂縣額徵墟場小税銀一百零一兩八錢七分内除荒三十兩零二錢七分實徵銀七十一兩六錢

  商民首錫箔税銀一兩九錢二分

  典當二鋪徵税銀一十兩

  實共徵税銀八十三兩五錢二分

  靈川縣額徵墟場小税銀二十一兩二錢

  永寧州額徵墟場小税銀三十兩

  義寧縣額徵墟場小税銀二十六兩四錢

  全州原報典當一舖徵税銀五兩

  平樂府平樂縣原額花麻地小税并修堤銀共三百零九兩三錢内除荒一百六十四兩九錢五分實徵銀一百四十四兩三錢五分

  花麻地税銀一百二十六兩三錢五分

  修堤銀一十八兩

  恭城縣原額花麻地税及鹽木商税共八十三兩六錢五分内除荒二十七兩九錢七分實徵銀五十五兩六錢八分

  花麻地税銀一十一兩六錢八分

  伸家猺大小澇山税銀一十五兩

  豬税銀四兩

  鹽木小税銀二十五兩

  富川縣額徵豬税抵充牛判銀五十七兩三錢三分

  賀縣額徵花麻地小税鋤頭地租認增雜税城濠租共銀一百一十六兩四錢九分三釐零

  花麻地租銀四十三兩九錢九分三釐零

  鋤頭地租銀一十九兩五錢

  認增雜税銀五十兩

  城濠租銀三兩

  荔浦縣原額花麻地小税銀九十一兩二錢九分内除荒四十九兩二錢九分實徵銀四十二兩修仁縣原額花麻地小税銀七兩六錢一分一釐内除荒四兩八錢一分一釐實徵銀二兩八錢昭平縣額徵花麻鹽木認增雜項小税銀共一百六十兩零七錢零

  鹽木税銀八十四兩五錢

  認增雜税銀五十兩

  花麻地税銀二十六兩二錢零

  永安州原額花麻地小税及鹽木商税共銀九十八兩三錢二分二釐内除荒五十五兩三錢八分一釐實徵銀四十二兩九錢四分一釐零

  花麻地税銀六兩二錢五分六釐

  鹽木小税銀三十六兩六錢八分五釐零

  梧州府額徵魚苖地租灰餉渡餉小税共銀一百二十五兩

  魚苖銀八十五兩

  地租銀一十五兩

  渡餉銀一十三兩

  灰餉銀一十二兩

  蒼梧縣原額典當一舖徵税銀五兩

  懷集縣額徵墟場小税銀五十兩遇閏年加銀八兩七錢六分

  柳州府懷遠縣額徵小税銀一百三十兩

  來賓縣額徵墟場小税銀四十九兩四錢

  思恩府額徵陸幹等墟小税銀六十六兩遇閏年加銀五兩五錢

  田州額徵河税銀二百兩

  直隸鬱林州博白縣額徵小税銀一百二十兩北流縣額徵小税銀四百兩

  陸川縣額徵米場墟小税銀八十兩

  廣西通志卷二十八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