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太平寰宇记 宋 乐史

51-太平寰宇記卷五十
  太平寰宇記卷五十一

  宋 樂史 撰

  河東道十二

  蔚州 朔州

  蔚州安邊郡今理靈邱縣禹貢冀州之域虞及周屬并州周禮并州川曰嘔夷浸曰淶易今嘔夷在靈邱淶易在飛狐皆在州境春秋時其地屬晉戰國時屬趙趙襄子殺代王有其地其後武靈王置雲中雁門代郡秦亦為代郡漢高帝元年項羽徙趙王歇為代王二年陳餘迎歇還趙歇又立餘為代王三年韓信斬餘置代郡領縣十八年東魏孝静帝又於此置北靈邱郡周宣帝於今理置蔚州大業三年罷州置雁門郡之靈邱縣唐武德四年平劉武周六年置蔚州寄治并州陽曲縣仍置靈邱飛狐二縣七年寄治代州繁畤縣八年寄治忻州秀容之北恒州城貞觀五年移於今理天寶元年改為邊郡至德二年九月改為興唐縣乾元元年置蔚州

  元領縣三

  興唐 靈邱 飛狐

  州境

  東西【闕】南北【闕】

  四至八到

  南至東京【闕】南至西京一千六百三十里 南至長安二千里 東至易州山路三百二十里 南至鎮州取秦嶺路四百九十里 南至朔州三百八十里東南至定州取轆轤路四百九十里 西南至代

  州路四百里 西南至朔州四百六十里 東北至媯州界孔嶺關一百里從關至媯州又一百五十里戶

  唐開元戶四千八百八十七

  風俗

  與代州同

  人物

  馮唐代人也已老為郎

  土產

  熊皮 豹尾 雕翎 金銀 賦麻布 大韭 後魏孝文帝以土地沃壤慮軍食缺山野多種大韭肥地皆長三尺葉廣如馬蘭但味少甘食之禦饑今圖經所云大韭多生於山野及平川是也

  興唐縣郭下本漢靈邱縣地唐開元十二年於州東北百四十里横野軍子城南置安邊縣屬蔚州天寶元年改為興唐郡仍改安邊縣為興唐縣梁開平二年改為隆化縣後唐同光初復舊晉初改靈仙縣漢初復舊倒剌山在縣東七十里又號雪山俗傳靈仙所居與五臺山略等 嘔夷河亦曰瓠河上槽狹下流闊形有似瓠因名 横野軍置在州城内

  靈邱縣西南一百三十里五鄉本漢舊縣屬代郡後漢省東魏静帝重置屬靈邱郡隋開皇三年罷郡縣屬蔚州大業二年改隸代州隋末陷賊唐武德六年又置屬蔚州 高是山在縣西北七里山海經云高是山滋水出焉土地記云鹵城東三十八里有枚逥嶺北與高是逹麓接勢通為高是山 太白山在縣南十里山有鍾乳穴深不測仰望穴中乳如懸穗滴瀝穴中有小水石井 石銘陘嶺在縣西北八十里上有石銘題言冀州北界故謂之石銘陘 隘門山亦曰隘口今呼為龍門在縣東南十五里壁立直上層崖刺天有古道極險隘後魏明元帝於此置義倉之所 嘔夷水一名水出縣西北高是山周禮曰并州其川嘔夷謂此也 滋水出縣西南枚迴山懸河五丈湍激之聲響動山谷樵栰之士咸由此渡巨木淪湑久之方出或落崖石無不粉碎也 祈夷水經邑界 射臺在縣南十八里水經注云靈邱縣有御射臺臺南有御射碑即後來文成和平二年南廵於此路左有山高七百仭命羣射之不過半帝乃射之箭過其頂三十餘仭落山南三百步遂刻石其碑見存隂刋從臣姓 真谷關在縣北七十里 開皇長城西自繁畤縣經縣北七十里東入飛狐縣界趙武靈王臺在縣東三十里

  飛狐縣東南一百里十二鄉本漢廣昌縣地屬代郡後魏屬中山國魏封樂進為廣昌侯即謂此後廢晉又屬代郡周大象二年於五龍城復置廣昌縣即此邑也隋開皇三年改屬蔚州仁夀元年改廣昌縣為飛狐縣因縣北飛狐口為名隋末陷賊唐武德六年重置寄理今易州遂城縣界遥屬蔚州貞觀五年移遷今所倒剌山在縣東北一百二十里出椒大黄 莱水

  亦名具馬河今名漆水源也 磨笄山一名靡笄山在縣一百五十里史記趙襄子姐為代王夫人襄子既殺代王迎其姊夫人曰以弟慢夫非仁也以夫怨弟非義也磨箕自刎百姓憫之為立祠山上今與媯川郡山相連又隋圖經云趙襄子登之以觀代國一號看山按代地本姜姓之國周末強大在七國前稱王以今雲中馬邑五原安邊定襄皆為代國之地焉 長城按邢子勵記云飛狐界古長城也 交牙城水經云廣昌縣南有交牙未詳所築以地名交牙川為名 板殿城水經云廣昌郡南有古板殿城代城十三州志云古代城在飛狐界按盧植說異云初置郡時方就板幹自移西南五十里大澤中板幹自設結葦為九門於是就以為城 三河沿舊置鑪鑄錢唐至德已後廢元和七年宰臣李吉甫奏訪聞飛狐縣三河沿銅山約數十里銅鑛至多去飛錢坊二十五里兩處同用拒馬河水以水□銷銅北方諸處鑄錢人工絶省所以平日三河沿置四十鑪鑄錢舊跡猶存事堪覆實今但得錢本令本道接應人夫仍舊皷鑄則不三年已來其事即立救河東困竭之弊成易定援接之形置制一成久長獲利詔從之其年某月起至十二月置五鑪鑄錢每歲一萬八千貫時朝庭新收易定河東久用鐵錢人不堪弊至是俱受利焉 飛狐道自縣北入媯州懷戎縣界即古飛狐口也漢書酈食其說漢王曰杜白馬之津塞飛狐之口此皆言一方之阨也又晉中興書云建興中劉琨自代出飛狐口奔于安

  次謂此道也 在縣中城中

  朔州

  朔州馬邑郡今理鄯陽縣禹貢冀州之域春秋為北狄之地秦為鴈門郡在漢即鴈門之馬縣史記漢高帝以韓王信居太原郡為韓國以備胡信以晉陽去塞遠請理馬邑上許之後為匈奴圍信數求救上賜書責信信懼以馬邑降胡與胡同居參合漢將軍柴武後屠參合以信歸參合即代郡縣也漢末大亂匈奴侵邊自定襄以西雲中雁門之間遂空建安末武帝北征集荒郡之人又立馬邑縣屬新興郡至晉改屬雁門郡晉亂其地為猗盧所據晉懷帝時琨表以鮮卑猗盧為大單于刲代公徙馬邑縣即其地也後魏都代地即今郡屬畿内至孝文遷洛之後又於今州北三百八十里定襄故城置朔州領盛樂廣牧二郡葛榮之亂州又廢高齊天保六年又於今州西南四十七里新城置朔州八年仍移於馬邑城即今城也武成帝置北道行臺周武帝置朔州總管隋開皇置總管大業三年罷州為馬邑唐武德四年置朔州領鄯陽常寧三縣其年省長寧縣天保元年改馬邑郡乾元元年復為朔州

  元領縣二

  鄯陽 馬邑

  州境

  東西四百八十里 南北九十七里

  四至八到

  南至東京 南至西京一千三百五十里 西南至長安一千七百二十里 西至蔚州四百六十里南至代州界一百四十六里 西至嵐州三百七十四里 北至單于大都護府三百五十七里 東南至代州界一百二十里 西北至單于府一百二十里 東北至故雲州二百六十里

  戶

  唐開元戶六百三十

  風俗

  同代州

  人物

  張遼字文遠馬邑人為魏征東將軍 賀拔勝字破胡神武人為僕射

  土產

  鵰翎 肉蓯蓉 豹尾貢 甘草

  鄯陽縣八鄉本漢馬邑縣屬雁門郡漢末荒廢建安中又置新興郡晉又為雁門郡晉末又廢高齊于此置招遠縣屬郡不改隋開皇三年罷郡改隸朔州大業元年改為鄯陽縣 白登山在紇真山北十里 武周山冀州圖云武周山在郡西北東西數百里南北五十里山之南面千仞壁立 紇真山冀州圖云在城東北三十里登之望桑乾代郡數百里内宛然夏恒積雪故彼人語曰紇真山頭凍死雀何不飛去生處樂又有神泉人歌曰紇真山頭有神井入地千尺絶骨冷 元姬山後魏書云道武侍人姓李善謳歌死葬此山魏王思之樂府為之曲其曲存焉 紫塞河源出州界馬邑地一名金河南流合桑乾河在縣東十里 白樓郡國志云即後魏納姚女為后悲思故國造此樓登望飾以鉛粉故名之 馬邑城即今州城是也搜神記云昔秦人築城于武周塞内以備胡城將成而崩者數矣忽有馬馳走周旋反覆父老異之因依走跡以築城城乃不崩遂名馬邑 隂舘城今名下舘城地理志云隂舘縣屬雁門郡 太平城後魏穆帝所理此城冀州圖云太平城城上埤垣却敵在内郭城東西南北各十里内有統萬所送大釜二口在内各受二百石 新城一名平城即猗盧所都 安邊縣城唐開元十七年置縣在横野軍城内其后理不定 故武郡城冀州圖云梁郡城在鄯陽北二十里即爾朱榮所居 秀容川按川東北接恒州南接四州西限大河北接朔州東西六百里南北四百餘里 楊泉冀州圖云後魏太和中文明皇太后來幸遂釣得鯉魚一雙皆長三尺以黄金為鎖穿腮放於池内後皆長五尺其一浮天為五色虹而去後一在池至孝昌元年行臺兀淵北伐頓此决池取魚鱗甲非常而淵忍而殺之得金二斤八兩淵來年為葛榮所殺 句注山在縣東南八十里 河水在縣西南三百里馬邑縣東三十里三鄉本漢縣屬雁門自后魏末陷入蕃中唐貞觀已來為大同軍其地入鄯陽縣理至開元五年分鄯陽縣東三十里置大同軍以戍邊復于軍内置馬邑縣徵舊名也此邑自置無税有戶建中年河陽節度使馬燧權移州於馬邑縣 桑乾河在縣東三十里源出北山下 廢單于都護府在州西北三百五十七里本秦漢時雲中郡城也唐龍朔三年置雲中都護府麟德元年改為單于大都護府振武軍在城内管金河縣一與府同置今並廢

  太平寰宇記卷五十一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