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元和郡县志 唐 李吉甫

39-元和郡縣志卷三十八
  元和郡縣志卷三十八

  唐 李吉甫 撰

  嶺南道【四 案唐書地理志嶺南道七十三州内有藤州即感義郡其縣曰鐔津感義義昌寧風有巖州即常樂郡其縣曰常樂恩封高城石巖有宜州即龍水郡其縣曰龍水崖山東璽天河有瀼州即臨潭郡其縣曰瀼江波零鵠山弘遠有籠州即扶南郡其縣曰武勤武禮羅籠扶南龍額武觀武江有田州即横山郡其縣曰都牧惠佳武龍横山如賴有環州即整平郡其縣曰正平福零龍源饒勉思恩武石歌良都蒙有古州即樂興郡其縣曰樂山古書樂興有容州即普寧郡其縣曰普寧北流陵城渭龍欣道陸川有牢州即定川郡其縣曰南流定川宕川有白州即南昌郡其縣曰博白建寧周羅南昌有順州即順義郡其縣曰龍化温水南河龍豪有繡州即常林郡其縣曰常林阿林羅繡有鬱林州即鬱林郡其縣曰鬱平興業興德潭栗有黨州即寧仁郡其縣曰撫文善勞善文寧仁容山懷義福陽古符有竇州即懷德郡其縣曰信義懷德潭峩特亮有禺州即温水郡其縣曰峩石羅辯扶萊宕昌有亷州即合浦郡其縣曰合浦封山蔡龍大亷有義州即連城郡其縣曰岑溪永業連城有湯州即湯泉郡其縣曰湯泉淥水羅韶有芝州即忻城郡其縣曰忻城富川平西樂光樂多雲思龍有武峩州即武峩郡其縣曰武峩如馬武義武夷武緣武勞梁山此二十二州分領百有三縣舊唐書或隸南海節度使或列桂管或列邕管或列容管或列安南都督府後新唐書則皆隸之嶺南採訪使在元和時未嘗有所併省今志文竝缺佚】

  交州【交趾上都護府】

  【開元戶二萬五千六百九十四 鄉五十五元和戶二萬七千一百三十五 鄉五十六】今為安南都護府理所【管交州愛州驩州峯州陸州演州長州郡州諒州武安州唐林州武定州貢州 演州以上朝貢長州以下附貢 管縣三十九 羈縻州三十二案都管戶數傳寫缺】

  古越地也秦始皇平百越以為桂林象郡今州即秦象郡地也趙佗王南越地又屬焉元鼎六年平呂嘉遂定越地以為南海蒼梧鬱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崖儋耳九郡元封五年置刺史以部之名曰交趾者交以南諸夷其足大趾廣兩足並立則交焉漢本定為交趾刺史不稱州以别于十二州建安八年張津為刺史士燮為太守共表請立為州自此始稱交州焉吳黄武五年分交趾日南九真合浦四郡為交州南海鬱林蒼梧三郡為廣州尋省廣州還併交州以番禺為交州理所後又徙于交趾晉太康中徙理龍編隋開皇十年罷交趾郡為玉州仁夀四年置總管府大業三年罷州復為交趾郡武德四年又改為交州總管府永徽二年改為安南都護府兼置節度至德二年改為鎮南都護府大歷三年罷節度置經略使仍改鎮南為安南都護府貞元六年又加招討處置使

  府境【東西五百一十六里南北七百九十一里】

  八到【北至上都六千四十五里水路六千六百四十里北至東都五千七百八十五里水路六千三百八

  十里東至大海水路約四百里】

  【東北至陸州水路百餘里西南至愛州五百里水路七百里】

  【西北至峯州一百三十里西北至姚州水陸相兼未有里數】

  貢賦【開元貢 孔雀 鸚鵡 犀角 蕉布 檳榔蚺蛇膽 龍花蘂 鮫魚皮 白露蘚元和貢 翠毛 翡毛 荳䓻案交州及愛驩峯陸演諸州之賦據唐六典亦是紵布而是書惟載愛州賦綿餘皆傳寫缺之】

  管縣八

  宋平 武平 平道 太平 南定 朱鳶交趾 龍編

  宋平縣【上郭下】

  本漢日南郡西卷縣地宋分立宋平縣屬九德郡後改為宋平郡隋開皇十年改屬交州武德四年于此置宋州貞觀元年廢宋州改屬交州

  慈廣水經縣南二里

  蘇晉江南去縣二百步

  安陽王故城在縣東北三十一里蓋昔交州之地羸【音蓮㜢】故城在縣西七十五里本漢縣屬交州郡有官後漢交趾刺史理于此後徙龍編

  武平縣【中下西南至府九十里】

  本扶嚴夷城地也吳歸命侯建衡三年破扶嚴夷置武平郡隋開皇十年廢郡立崇平縣屬交州武德四年改名武平

  平道縣【中下西北至府五十里】

  本扶嚴夷地吳時開為武平郡立平道縣屬之隋開皇十年廢縣屬交州

  仙山縣東北十三里隱嶙數百里則龍編之西門也太平縣【中下西南至府六十里】

  本扶嚴夷地隋開皇十年分武平置隆平縣開元元年改名太平

  南定縣【中下東北至府六十里】

  本漢羸縣地貞元七年于此置南定縣其舊南定縣在今縣東南二百餘里羈縻長州側近開元十年後廢朱鳶縣【上東南至府五里】

  本漢舊縣也屬交趾郡至隋不改武德四年于此置鳶州貞觀九年廢縣屬交州

  朱鳶江北去縣一里後漢馬援南征鑄銅船于此揚排燃火炙船頭令赤以焦涌浪及殺巨鱗横海之類交趾縣【中下東南至府一十五里】

  本漢龍編縣地隋開皇十年分置交趾縣武德四年于此置慈州貞觀元年州廢縣屬交州

  泊江水西北自崇平縣界流入至此故名

  慈亷水北去縣四十步

  龍編縣【中下西北至府四十五里】

  本漢縣也屬交趾郡立縣之始蛟龍盤編于江津之間因以為瑞而名縣也武德四年于此置龍州貞觀元年州廢縣屬交州

  朱鳶江在縣北即楪榆水之一源也【案水經葉榆水過交趾□泠縣北分為五水絡交趾郡中至南界復合為三水東入海此所云楪榆當即是葉榆】盧循之寇交州也刺史杜慧度率軍水步晨出南津以火箭攻之燒其船艦一時潰散循亦中矢赴水而死

  交州故城在縣東十四里吳時刺史陶横所築

  石九子母祠在縣東十四里

  愛州【九真下】

  【開元戶一萬四千五十六 鄉二十九元和戶五千三百七十九 鄉八】

  秦象郡地也漢元鼎六年平南越置九真郡領胥浦居風都龐【音龍】餘發咸驩無切無編七縣屬交趾刺史【案無切後漢書作無功據漢書地理志及水經注竝作無切與此同】梁武帝于郡理置愛州隋大業三年改愛為九真郡武德五年丘和歸國罷郡復為愛州

  州境【東西二百八十二里南北四百一十里】

  八到【北至上都六千四百七十五里北至東都六千二百一十五里】

  【東至演州一百四十里東北至交州五百里】

  【南至演州二百五十里東北至長州水行四百五十里】

  【西至小獠界水行一百九十里西北至獠柵二百里】

  【西北至安南都護府五百里水路七百里】

  貢賦【開元貢 孔雀毛賦 緜】

  【元和貢 孔雀尾十具 翡尾一百枚檳榔五百顆 犀角二十斤】

  管縣五

  九真 安順 崇平 日南 軍寧

  九真縣【下郭下】

  本漢居風縣地也吳改居風為移風隋開皇十七年分移風置縣屬愛州後漢任延為九真太守舊俗以獵射為業不知牛耕人常告糴交趾每至困乏延乃令作田器教之墾闢百姓充給

  居風山在縣西四里上有風穴長風自是出焉其山出金

  珍山在縣西三里

  安鎮山在縣南三十一里出石磬勝于湘州零陵者安順縣【下西北至州九里】

  本漢居風縣地吳改為移風又分置常樂縣屬九真郡隋開皇十年改屬愛州十六年改為安順縣皇朝因之浮岳山在縣西五里

  崇平縣【下北至州三十里】

  本漢居風縣地晉于此立為高安縣屬九真郡隋開皇十年改屬愛州十八年改高安為隆安開元元年改為崇安至德二年又改為崇平

  日南縣【下北至州三十里】

  本漢居風縣地晉分置津梧縣隋開皇十年析置日南縣屬愛州皇朝因之

  鑿山在縣北一百三十里昔馬援征林邑阻風波乃鑿此山彎為通道因以為名

  海在縣東七里

  軍寧縣【下東南至州二十里】

  本漢都龐縣也晉分立軍安縣屬九真郡隋開皇十年改屬愛州至德二年改名軍寧

  驩州【日南下府】

  【開元戶六千六百四十九 鄉十四元和戶三千八百四十二 鄉六】

  古越地九夷之國越裳氏重九譯者也在秦為象郡漢平南越又置九真吳歸命侯天紀二年分九州之咸驩縣置九德縣屬交州梁武帝于此置德州隋開皇十八年改為驩州取咸驩縣為名也大業三年改為日南郡武德五年改為南德州仍置總管府貞觀元年改為驩州兼管羈縻州六

  州境【案州境里數傳寫缺】

  八到【北至上都六千八百七十五里東北至東都六千六百一十五里】

  【東至海一百里南至林邑國界一百九十里】

  【北至演州一百五十里】

  貢賦【開元貢 象牙 沈香 翠毛 犀角 金薄黄屑】管縣二

  九德 越裳

  九德縣【下西至州五里】

  本吳所立屬九德郡後改屬驩州

  越裳縣【下西至州七十里】

  本吳所置因越裳國以為名也屬九德郡武德初屬智州後屬驩州

  峯州【承化下】

  【開元戶三千五百六十一  鄉十五元和戶一千四百八十二  鄉入】

  古夜郎國之地按今新昌縣界有夜郎溪秦象郡之地漢平南越置交趾郡之麊泠縣地也【麊音彌亦作□】吳歸命侯建衡三年分交趾立新昌郡陳于此置興州隋開皇十八年改為峯州大業二年州廢以縣屬交州武德四年又置峯州兼管羈縻州二十八

  州境【東西九十七里南北六十里】

  八到【北至上都六千一百五里北至東都五千八百四十五里】

  【東南至安南都護府一百三十里南至漏口江一百里】

  【北至羈縻平南州界二百里】

  貢賦【開元貢 八蠶絲 荳蔻 檳榔 蚺蛇膽元和貢 荳蔻三千二百顆 翠毛一百合

  犀角四十斤】

  管縣二

  嘉寧 承化

  嘉寧縣【下郭下】

  本漢麊泠縣地也吳分其地立嘉寧縣後因之

  承化縣【下東南至州五里】

  本麊泠縣地也天寶元年分置承化縣漢交趾麊泠女子徵側及妹徵貳反稱王伏波將軍援討平之此地也陸州【玉山下】

  【開元戶一千九百三十四 鄉六元和戶二百三十一   鄉三】

  本漢交趾郡地梁大同元年于郡分置黄州隋開皇十八年改為陸州以在海南有陸路通海北因以為名州在窮海不生菽粟又無絲緜惟捕海物以易衣食蓋島夷卉服之類也

  州境【東西七百一十里南北五十四里】

  八到【西北至上都水陸相兼六千一百二十里北至東都五千八百六十里】

  【東至亷州界三百里東北至欽州六百里】

  【西南至安南都護府百餘里】

  貢賦【開元貢 玳瑁 鼊皮 甲香】

  管縣三

  寧海 烏雷 華清

  寧海縣【下郭下】

  本梁安海武德四年又置海平至德二年更今名羅佩山在縣東九里其山在大海中也

  烏雷縣【下西北至州一里】

  本在州東水路三百里總章元年置在海島中因烏雷州為名大歷三年與州同移于安海縣理

  狗理山在縣東四里

  華清縣【下西至州一里】

  本名玉山縣天寶元年改名華清本在烏雷縣北四十里大歷三年與州同移于安海縣理南枕大海

  官井山在縣東約五十里相傳越王過海泊船于此為無淡水因鑿石為井因號焉

  演州【龍下】

  【元和戶一千四百五十 鄉三案開元戶鄉數傳寫缺】

  古南越地漢九真郡之咸驩縣地也自漢迄隋不改武德五年于此置驩州領安人扶演相景西源四縣貞觀元年以德州改此為演州【案前驩州叙云武德五年改日南郡為南德州貞觀元年改為驩州據此敘武德五年置驩州貞觀元年改為演州是貞觀後之驩州即武德時之南德州而貞觀後之演州乃武德五年所置之驩州非以德州改也當如唐書地理志云貞觀元年改名演州為是】因演水為名其州西控海當中國往林邑扶南之大路也州境【案州境里數傳寫缺】

  八到【北至上都六千七百二十五里北至東都六千四百六十五里】

  【東至大海六里南至驩州一百五十里】

  【北至愛州二百五十里】

  貢賦【開元貢 孔雀尾 金薄 黄屑】

  管縣三

  忠義 懷驩 龍池

  忠義縣【下郭下】

  本漢咸驩縣地廣德二年分置忠義縣

  懷驩縣【下東至州二十四里】

  本漢咸驩縣武德五年分置安人縣為演州理所【案此與州敘武德置驩州貞觀改演州之文亦未協】貞觀二十四年廢州改安人縣為懷恩天寶二年又改為懷驩廣德二年復置演州仍移理忠義縣

  龍池縣【下南至州二百二十里】

  本漢無編縣地也蓋夷獠所附免其徭役故以無編為名後漢省重拱二年于此置龍池縣仍于縣理立山州廣德二年廢山州以縣屬演州

  大海在縣東四里

  長州【文陽下】

  【戶六百四十八西北至府約一百里】

  附貢【金】

  管縣四

  文陽 銅蔡 長山 其常

  【案舊唐書云唐置長州失起置年月天寶元年改為文陽郡乾元元年復為長州領縣四皆與州同置此必有志文而傳寫缺之】

  郡州【案是州舊唐書不載新唐書列羈縻州其縣有樂安與此安樂異】

  【戶三百三十五西北至府約一百九十五里】

  附貢【白蠟二十斤 孔雀尾二具蚺蛇膽二枚】

  管縣二

  郡口 安樂

  諒州【案楚州舊唐書不載新唐書列羈縻州其縣曰武興古都與此文諒長上竝異】

  【戶五百五十西北至府約二百五十里】

  附貢【白蠟二十斤】

  管縣二

  文諒 長上

  武安州【武曲】

  【戶四百五十八西至府約一百八十里】

  附貢【朝霞布】

  管縣二

  武安 臨江

  唐林州【案舊唐書云龍朔三年智州刺史謝法成招慰生獠昆明北樓等七千餘落總章二年置福禄州以處之天寶元年改為福禄郡至德二年改為唐林郡乾元元年復為福祿州新唐書云福祿州本福禄郡總章二年以故唐林州置大足元年更名安武州至德二載更郡曰唐林乾元元年復州故名據二書則元和時名福禄州此仍作唐林未詳其故】

  【戶三百一十七北至府約一千里】

  附貢【白蠟二十斤】

  管縣二

  唐林 安遠

  武安州【案是州舊唐書不載新唐書列羈縻州其縣三福禄柔遠康林與此扶即潭湍二縣異

  戶一千二百東至府三百二十里】

  附貢【翠毛二百二十合】

  管縣二

  扶即 潭湍

  貢州【案是州新舊唐書皆不載】

  【戶三百一十八西南至府約二百五十里】

  附貢【翠毛三百合】

  管縣二

  武興 古都【案唐書以此二縣隸諒州似誤】

  元和郡縣志卷三十八

<史部,地理類,總志之屬,元和郡縣志>

  欽定四庫金書

  元和郡縣志卷三十九

  唐 李吉甫 撰

  隴右道【上 案唐貞觀初分州縣為十道隴右列關内河南河東河北山南之次淮南江南劒南嶺南之前是志因元和時久陷西蕃故移于後其有開元戶鄉而無元和戶鄉亦非傳寫佚之】州十三【秦州渭州武州蘭州河州鄯州廓州岷州洮州疊州芳州宕州臨州 其縣三十七】

  秦州【天水中府】

  【開元戶二萬五千七 郷三十九】

  禹貢雍州之域古西戎地周孝王時其地始為秦邑孝王使非子主馬于渭之間馬大蕃息孝王邑諸秦使為附庸今天水隴縣秦亭秦谷是也其後秦仲始大襄公列為諸侯武公伐邽戎滅而縣之今州理上邽即秦之舊縣也始皇分天下為三十六郡此為隴西地漢武帝元鼎三年分隴西置天水郡郡前有湖水冬夏無增減取天水名由此湖也王莽末隗囂據其地後漢建武永平之後改天水曰漢陽郡魏分隴右為秦州因秦邑以為名後省入雍州晉復改漢陽為天水郡武帝泰始中又立秦川郡與州同理隋開皇三年罷郡所領縣並屬州大業三年罷州為天水郡隋末陷于盜賊武德二年討平薛舉改置秦州仍立總管府天寶元年改為天水郡乾元元年復為秦州寶應二年陷于西蕃

  州境【東西四百三十九里南北五百五十里】

  八到【東至上都八百里東至東都一千六百六十里】

  【東北至隴州三百六十里東北至原州四百六十里】

  【西南至成州一百八十里西北至渭州三百里】

  貢賦【案唐六典隴右道厥賦布麻秦州貢龍鬚席犛牛尾鵰翎芎窮此竝傳寫缺】

  管縣五

  上邽 伏羌 隴城 清水 成紀

  上邽縣【上郭下】

  本邽戎地秦伐邽戎而置縣焉漢屬隴西郡晉屬天水郡後魏以避道武帝諱改曰上邽廢縣為鎮隋大業元年復為上邽縣屬天水郡武德屬秦州

  嶓冢山在縣西南五十八里漾水之所出也東流為漢水

  渭水在縣北十三里西自伏羌縣界流入

  段谷水源出縣東南山下蜀將姜維為鄧艾破于段谷星散流離即此谷也

  司馬宣王壘俗名上募城在縣東二里魏明帝太和五年諸葛亮寇天水詔大將軍拒之此其壘也

  諸葛亮壘俗名下募城在縣東二里初亮出議者或欲自芟上邽左右麥以奪賊食帝不從又敕令護麥及宣王與亮相持賴此麥以為軍糧

  姜維壘在縣北八里

  漢高祖廟在縣東北五里隗囂自立為大將軍聘平陵人方望為軍師勸囂立高祖廟以取信于人

  伏羌縣【中東北至州一百二十里】

  本冀戎地秦伐冀戎而置縣焉漢冀縣屬天水郡後漢隗囂自稱西伯都于此後魏以冀為當亭周為黄瓜隋大業二年改黄瓜為黄城縣武德三年初立伏州仍置伏羌縣八年罷伏州以縣屬秦州

  朱圉山在縣西南六十里上有石鼓不擊而自鳴則有兵起

  渭水經縣北去縣一里

  縣城本秦冀縣也隗囂稱西伯都此時冀人有謠曰出冀門望羝羣【案後漢書隗囂傳注引此童謠作出吳門望緹羣謂吳門冀都門名也有緹羣山】有一跛人欲上天謂天可上地上安得人囂卒敗隴城縣【中西南至州一百一十里】

  本漢略陽道屬天水郡初隗囂之據冀城也來歙從上道襲得略陽城囂乃使王元拒隴坻牛邯軍瓦亭囂自率衆攻略陽道隋開皇二年罷郡河陽縣徙理焉六年改為隴城縣

  大隴山在縣東一百里

  略陽川水北去縣三十步

  瓦亭山在縣東北二百餘里隗囂使將牛邯守處其山亦入原州界又有街泉亭蜀將馬謖為魏將張郃所敗清水縣【中下西南至州一百二十五里】

  本漢舊縣也屬天水郡後魏分略陽置清水郡隋開皇三年罷郡縣屬秦州

  小隴山一名隴坻又名分水嶺隗囂時來歙襲得略陽囂使王元拒之隴坂九迴不知高幾里每山東人西役升此瞻望莫不悲思隴山有水東西分流因號驛為分水驛行人歌曰隴頭流水鳴聲幽咽遙見秦川肝腸斷絶東去大震關五十里上多鸚鵡

  成紀縣【中東南至州一百里】

  本漢舊縣也屬天水伏羲氏母曰華胥履大人跡生伏羲于成紀即此丘也周成紀縣屬略陽郡隋開皇三年罷郡縣屬秦州皇朝因之

  瓦亭川水東去縣一十五里

  渭州【隴西下】

  【開元戶五千二百三十一 鄉一十四】

  禹貢雍州之域古西戎地戰國時羌戎雜居其地秦昭王伐得義渠戎始置隴西郡按天水有大坂名曰隴坻郡處坻西故曰隴西有鐵官鹽官漢末隗囂竊據建武十年囂降隴右平仍舊為郡靈帝分南安郡魏于此置鎮守鄧艾曰蜀師來而為一我分為四以禦之謂狄道隴西南安岐山四處齊王芳嘉平五年蜀將姜維圍南安襄武皆不克後魏莊帝永安三年于郡置渭州因渭水為名禹貢道渭自鳥鼠同穴山在州西一百二十九里渭源界隋大業三年罷州復置隴西郡隋亂陷賊武德元年西土底平復置渭州寶應二年陷于西蕃州境【東西二百六十六里南北三百八十六里】

  八到【東至上都一千一百里東至東都一千九百六十里】

  【東南至秦州三百里東北至原州五百五十里】

  【西南至岷州二百二十六里西北至臨姚軍一百九十里】

  貢賦【開元貢 秦兆 麝香賦 布 麻】

  管縣四

  襄武 渭源 隴西 彰

  襄武縣【上郭下】

  本漢舊縣也屬隴西郡隋開皇三年罷郡縣屬渭州大業三年復屬隴西郡武德改屬渭州

  渭水北自渭源縣界流入

  六泉水在縣東北原上泉源有六因以為名

  渭源縣【上正東微南至州九十里】

  本漢首陽屬隴西郡西魏文帝分隴西置渭源縣因渭水為名也隋開皇三年罷郡縣屬渭州

  鳥鼠山今名青雀山在縣西七十六里渭水所出凡有三源並下其同穴鳥如家雀色小青其鼠如家鼠色小黄近穴溲溺氣甚辛辣使人變逆嘔吐牛馬得此氣多疲臥不起而大汗

  隴西縣【上西至州五十里】

  本漢獂道縣也屬天水郡後漢末于此置南安郡隋開皇元年廢郡移武陽縣名于郡理屬渭州八年改武陽縣為隴西

  安都山在縣西四十九里

  洛門水出縣東南洛門谷後漢建武十年來歙大破隗囂于洛門即此地也

  渭水經縣南

  彰縣【上東北至州六十里】

  本漢鄣縣也屬隴西郡永元元年封耿秉為鄣侯是也【案後漢書耿秉傳封美陽侯此云鄣侯未詳所據】永嘉南渡縣遂廢焉後魏宣武帝復置屬略陽隋開皇三年罷郡縣屬渭州

  龍馬山在縣西四十里

  鄣水南去縣一里

  鹽井在縣南二里遠近百姓仰給焉

  武州【武都下 案唐書地理志祿山之亂武都郡没吐蕃大歷二年復置為行州是志所敘未全開元戶三千四百五十三 鄉一十二】

  禹貢梁州之域古西戎地也戰國時白馬氐居焉氐即西戎之别種也元鼎六年開白馬氐以其地為武都郡魏太祖以楊阜為武都太守及劉備取漢中魏文帝徙武都于美陽即今好畤縣界也後諸葛亮使將攻武都隂平遂克定二郡其地始入于蜀蜀平後晉復以為郡及永嘉南遷中原背叛武都又為氐楊茂搜所據羣氐推以為王其後楊難當為宋所破其苗裔復擁衆據武都之仇池山在今成州界後魏平仇池于仙陵山東置武都鎮宣武帝于鎮城復置武都郡廢帝改置武州隋大業三年又改為武都郡武德元年復為武州

  州境【東西二百五十六里南北二百九十里】

  八到【東北至上都一千三百里東北至東都二千六十里】

  【東至興州三百五十里南至文州二百五十里】

  【西北至宕州二百五十里北至成州三百八十里】

  貢賦【開元貢 蠟燭 椒賦 布 麻】

  管縣三

  將利 福津 盤隄

  將利縣【中下郭下】

  本漢羌道縣地後魏于此置石門縣周閔帝改為將利縣屬武都郡隋開皇三年罷郡縣屬武州皇朝因之仙陵山在縣西六里

  武都有紫水泥亦紫漢朝封璽書用紫泥即此水之泥也又出上品雄黄色如雞冠

  羌水一名陵水經州城南二里

  福津縣【中下西北至州六十六里】

  本後魏之武階郡也屬南秦州文帝又置福津縣屬武階郡隋開皇三年罷郡移福津縣于郡置焉屬武州皇朝因之

  隴東山在縣北四十五里

  盤隄縣【中下西北至州一百五十里】

  本漢河池縣地也後魏廢帝于此置武陽郡領盤隄縣隋開皇三年罷郡縣屬武州皇朝因之

  盤隄山在縣東南七十三里

  縣城魏鄧艾與蜀將姜維相持于此築城置茄蘆戍後于此置縣

  蘭州【金城下】

  【開元戶四千 鄉一十五】

  禹貢雍州之域古西戎地也秦并天下是為隴西郡漢武帝降匈奴以其地置武威酒泉張掖敦煌四郡又分隴西置天水郡昭帝六年分隴西張掖以為金城郡今州即金成郡之舊地也初築時得金故曰金城又言金取其堅固領縣十三宣帝又置金城屬國以處降羌平帝元始四年金城塞外羌獻魚鹽之地内屬漢遂得西王母石室以為西海郡理龍夷城即今河源軍西一百八十里威戎城是也後漢建武十三年省金城入隴西郡明帝永平元年復立永熹未前涼張軌分立興晉郡【案晉書張重華傳魏書張駿傳竝有晉興郡與此興晉異未詳孰是】張寔徙金城縣即今州理是也西秦乞伏乾歸都苑川南涼秃髮烏孤都廣武皆此地也【苑川至乞伏慕末為赫連定所滅廣武至秃髪傉檀為乞伏熾盤所滅】隋開皇元年立為蘭州置總管府取臯蘭山為名也大業三年罷州為金城郡武德二年討平薛舉復置蘭州八年置都督府顯慶元年罷復為州寶應元年没于西蕃州境【東西二百一十七里南北六百一十里】

  八到【東南至上都一千四百六十里東南至東都二千三百二十里】

  【東至臨州一百九十里東北至會州三百八十里】

  【西南至河州三百里西北至鄯州四百里】

  貢賦【開元貢 褐 野馬皮賦 布 麻】

  管縣二

  五泉 廣武

  五泉縣【中下郭下】

  本漢金城縣也屬金城郡前涼張寔徙金城郡理焉隋開皇三年罷郡縣屬蘭州皇朝因之

  康狼山亦名熱薄汗山在縣南一百四十里西秦乞伏乾歸太子熾盤招結諸部二萬七千築城于康狼山以據之即此山也

  黄河流經縣北去縣二十里

  金城關在州城西周武帝置金城津隋開皇十八年改津為關

  廣武縣【中下南至州二百二十五里】

  本漢枝陽縣也前涼張駿三年分興晉置廣武郡隋開皇三年罷郡置廣武縣屬蘭州大業二年改為允吾【音鉛牙】縣取漢舊名也六年改為會寧縣武德三年重置廣武縣

  琵琶山在縣西北一百五十里北涼沮渠蒙遜恃其彊隂謀圖周周乃擁衆南保琵琶山即此也

  烏逆水在縣西南二十許里水西有馬蹄谷漢武帝使李廣利伐大宛得天馬胡馬感北風之思遂頓絶羈絆而馳晨發京城食時至燉煌塞下今谷中石上猶存蹄跡

  允吾故城在縣西南一百六十里本漢縣屬金城郡浩亹故城在縣西南一百三十里漢縣也屬金城郡亹者水流峽岸深若門也

  河州【安樂上 案杜佑通典河州為安郷郡舊唐書同之新唐書作安昌郡與此安樂互異關元戶五千二百八十九 鄉一十四】

  禹貢雍州之域古西羌地也漢昭帝分隴西天水張掖三郡立金城郡今州即金城郡之枹罕縣也靈帝時隴西宋建自稱河平王聚衆枹罕改元置百官獻帝建安末夏侯妙才討平之晉惠帝立枹罕護軍前涼張軌保據涼州立為興晉郡張駿二十一年以州界遼遠分置河州以禹貢導河積石至于龍門積石州界故曰河州後乞伏熾盤又自金城都于此後魏平定秦隴西改置枹罕鎮孝文帝太和十六年改鎮復為河州隋大業三年罷州改為枹罕郡武德二年討平李軌改置河州寶應元年陷于西蕃

  州境【東西二百八十八里南北三百七里】

  八到【東至上都一千四百六十里東至東都二千二百二十里】

  【東北至蘭州三百里南至洮州三百里】

  【西至廓州三百九十里西北至鄯州三百里】

  貢賦【開元貢 麝香 麩金賦 布 麻】

  管縣三

  枹罕 鳳林 大夏

  枹罕縣【中下郭下】

  本漢舊縣屬金城郡故罕羌侯邑秦滅為縣後遂因之積石山一名唐述山今名小積石山在縣西北七十里按河出積石山在西南羌中注于蒲昌海潛行地下出于積石為中國河故今人目彼山為大積石此山為小積石

  鳳林山在縣北三十五里

  河水在縣北五十里河下也按四瀆之中河源最高從高注下故其流峻急禹貢導河積石至于龍門又曰導洛自熊耳按洛水出上洛西山經熊耳之北所言導者皆謂紀所施功不必自其源也

  鳳林縣【中下東南至州八十里】

  本漢白石縣地後魏大統十二年刺史楊寛于河南鳳林川置鳳林縣因以為名儀鳳元年于河州西移安鄉縣理此又名安鄉天寶元年改名鳳林

  石門山在縣東北二十八里山高險絶對岸若門即臯蘭山門也漢武帝元符三年霍去病出隴西至臯蘭即此也

  離水西去縣二百步

  大夏縣【中下西北至州七十里】

  本漢舊縣屬隴西郡前涼張駿置大夏郡縣屬焉周改屬枹罕郡隋開皇三年罷郡縣屬河州

  金劍山在縣西二十里

  大夏山水經縣南去縣十步

  鎮西軍在州西一百八十里開元三年哥舒翰于索恭川置

  振威軍在天成軍西百餘里天寶十三年哥舒翰攻吐蕃鵰窠城置

  鄯州【西平下府】

  【開元戶六千四百四十六 鄉一十五】

  禹貢雍州之域古西戎地也春秋及秦漢為羌胡所居昭帝元始元年置金城郡按今州界即金城郡地也後漢獻帝分置西平郡屬涼州前涼張軌分西平置興晉郡張大錫以興晉西平二郡遼遠分為廣源郡後涼呂光改西平為西河郡南涼秃髮烏孤自稱武威王徙都于此弟傉檀遷于姑臧後復徙理于此為乞伏熾磐所併後魏以西平郡為鄯善鎮孝昌二年改鎮立鄯州隋大業三年罷州復為西平郡隋亂陷賊武德二年討平薛舉關隴平定改置鄯州儀鳳二年置都督府後復為州開元二十一年置隴右節度使【都管兵七萬五千人馬一萬六百匹衣賜二百五十一萬疋段】備西戎統臨洮軍【開元中移就節度衙置管兵五萬五千人馬八千四百匹】河源軍【州西一百二十里儀鳳二年中郎將李乙支置管兵一萬四千人馬六百五十三匹】白水軍【州西北二百三十里開元五年郭知運置管兵四千人馬五百匹】安人軍【河源軍西一百二十里星宿川開元七年郭知運置管兵萬人馬三百五十匹】振威軍【州西三百里開元中信安王禕置管兵千人】威戎軍【州西北三百五十里開元二十六年杜希望置管兵千人馬五十匹】綏和守捉【州西南二百五十里開元二年郭知運置管兵千人】合川郡守捉【州南百八十里貞觀中侯君集置管兵千人合川郡今疊州】莫門軍【洮州城内儀鳳二年置管兵五千五百人馬二百匹】寧塞軍【廓州城内管兵百人馬五十匹】積石軍【廓州西一百八十里儀鳳二年置管兵七千人馬一百匹】鎮西軍【河州城内開元二十六年杜希望置管兵一萬二千人馬三百匹】平夷守捉【河州城西南四十餘里開元二年郭知運置管兵三千人】寶應元年没于西蕃州境【東西三百五里南北二百一十五里】

  八到【東南至上都一千八百六十里東南至東都二千七百二十里】

  【東南至蘭州四百里東北至涼州五百里】

  【西至西海三百七十里西南至廓州一百四十里】

  貢賦【開元貢 褐十疋 羚羊角兩隻賦 布 麻】

  管縣三

  湟水 鄯城 龍支

  湟水縣【中郭下】

  本漢破羌縣地屬金城郡魏分置西都縣屬西平郡隋開皇三年罷郡縣屬鄯州十八年改為湟水縣皇朝因之

  土樓山在縣西百三十里下有土樓神祠

  湟水名湟河亦謂之樂都水出青海東北亂山中東南流至蘭州西南入黄河

  浩亹水今謂之閤門水經縣東去縣五十五里漢宣帝神爵元年遣後將軍趙充國擊先零羌充國欲罷騎兵屯田以待其弊計度臨羌東至浩亹羌虜故田人所未墾可二千頃以上又理湟陿以西道橋七十所令可至鮮水左右留步士萬人屯田為必禽之具詔從之充國竟以屯田之利支解先零

  鄯城縣【中東至州一百二十里】

  儀鳳二年分湟水縣置北枕湟水西即土樓山

  龍支縣【中北至州一百三十五里】

  本漢允吾縣也屬金城郡後魏初于此置金城縣廢帝二年改名龍支縣西南有龍支谷因取為名

  積石山在縣西九十八里南與河州枹罕縣分界黄河在縣西南六十里

  廓州【寧塞下】

  【開元戶三千九百六十四 案鄉數傳寫缺】

  禹貢雍州之域古西羌地漢宣帝時西羌數背叛後將軍趙充國屯隴西諸羌不敢動後漢燒當等八種羌為寇段熲擊破之諸羌弭定獻帝建安中分金城置西平郡南涼秃髮烏孤又以河南地為澆河郡周建德五年于今州理西南達化縣界澆河故城置廓州蓋以開廓邊境為義隋大業三年罷州復為澆河郡隋亂陷于寇賊武德二年西土平定改置廓州乾元元年陷于西蕃州境【東西三百九十四里南北四百九十里】

  八到【東至上都二千里東至東都二千八百六十里】

  【東至河三百九十里南至新置耀武軍二百里】

  【西至蕃界樹郭城三百二十里北至新安夷騎八十里】

  貢賦【開元貢 麩金 大黄 戎鹽 麝香賦 布 麻】

  管縣三

  化城 達化 米川

  化城縣【下郭下】

  本後魏石城縣地廢帝二年因境内有化隆谷改為化隆縣皇朝因之先天元年改為化城縣

  黄河在縣南八十步

  扶延山在縣東北七十里多麋鹿

  達化縣【下東至州三十里】

  本後周置達化郡并達化縣隋開皇三年罷郡移縣入郡廨即今縣是也皇朝因之

  黄沙戍在縣東六十里

  米川縣【下西至州一百里】

  本前涼張天錫于此置邯川戍後魏孝昌二年于戍城置廣威縣貞觀十年于本縣東一百二十里黄河南岸置米川縣屬河州永徽六年移于河北屬廓州

  積石軍在州西南一百五十里儀鳳二年置西臨大澗北枕黄河即隋澆河郡所理

  寧邊軍在積石軍西黄河北

  威勝軍在積石軍西八十里宛肅城

  金天軍在積石軍西南一百四十里洪濟橋

  武寧軍在洪濟橋東南八十里百谷城

  曜武軍在州南二百里黑硤川

  右寧邊等五軍並天寶十三年哥舒翰奏置

  岷州【和政下】

  【開元戶三千九百五十 鄉一十四】

  禹貢雍州之域古西羌地也禹貢西傾朱圉鳥鼠按西傾山在洮州之西今州處其東北此則雍州之域明矣在秦為隴西郡洮縣地自秦至晉不改後魏文帝始于此置岷州南有岷山因以為稱仍領同和郡又改為臨洮郡隋開皇三年罷郡屬岷州大業三年復為臨洮郡隋末淪陷寇賊義寧二年改置岷州天寶元年改為和政郡乾元元年復為岷州上元二年因羌叛陷于西蕃州境【東西一百六十三里南北三百六十七里】

  八到【東北至上都一千三百三十六里東北至東都二千一百八十六里】

  【東北至渭州二百二十六里南至宕州三百八十里】

  【西南至洮州一百八十里北至臨州三百四十里】

  貢賦【開元貢 龍鬚席 鸚鵡鳥 犛牛酥 鵰翎賦 布 麻】管縣三

  溢樂 祐川 和政

  溢樂縣【中下郭下】

  本秦漢之臨洮縣也屬隴西郡後魏置同和郡縣屬焉隋開皇三年罷郡縣屬岷州義寧二年改置溢樂縣岷山在縣南一里

  崆峒山在縣西二十里

  州城本秦臨洮城也後漢建初二年金城隴西保塞羌皆反車騎將軍馬防長水校尉耿恭擊平之即此地也董卓臺在縣北十五步

  秦長城首起縣西二十里始皇三十四年并天下使蒙恬將三十萬衆北逐戎狄築長城起臨洮至遼東延袤萬餘里

  祐川縣【中下西北至州七十里】

  周明帝武成元年置基成縣隋開皇九年省義寧二年重置先天元年改為祐川縣取縣西祐川為名也和政縣【中下南至州三十二里】

  本後周洮城郡也武帝保定元年郡省置同和縣屬同和郡宣政元年改為和政縣隋開皇三年罷郡縣屬岷州皇朝因之

  洮水西南自溢樂縣界流入

  和政府在縣西北七里

  洮州【臨洮下】

  【開元戶三千七百八十四 鄉七】

  禹貢雍州之域古西戎地也自秦漢至于魏晉皆諸羌所居至後魏吐谷渾又侵據其地後周明帝武成中西逐諸戎其地内屬置洮陽防武帝保定元年立洮州隋大業三年罷州改為臨洮郡隋季亂離所在陷没郡守孫長詢率所部百姓嬰城固守以義寧元寧舉城歸國武德二年復于此置洮州貞觀四年州移理故洪和城于此置臨洮鎮五年廢鎮置淳州【案原本避唐憲宗諱缺淳字今校補】八年廢州復移洮州理此永徽元年置都督府開元十七年廢入岷州二十年于臨潭又置臨州二十七年又改為洮州廣德元年陷于西蕃

  州境【東西五百五十里南北二百二十里】

  八到【東北至上都一千五百里東北至東都二千三百六十里】

  【東北至岷州一百八十里西至黄河六百里】

  【西南至疊州一百八十里北至河州三百里】

  貢賦【開元貢 褐 酥賦 布 麻】

  管縣二

  臨潭 美相

  臨潭縣【中郭下】

  本隋美相縣周保定元年置貞觀四年移美相縣于東北洪和城内五年于州理改置臨潭縣其城東西北三面並枕洮水

  洮水出縣西南三百里嵹臺山即禹貢西傾山也抃傍山在縣東南十一里抃傍羌語也羌語呼石為抃呼高為傍因以為名

  安西府在縣東四十里周明帝武成元年行軍總管博陵公賀蘭祥討吐谷渾作此城以保據西土後因置博陵郡隋又為縣屬洮州貞觀十二年省縣入臨潭十三年于此置安西府

  廣思鎮在縣西一百八十里

  莫門軍儀鳳二年置在州城内

  神策軍在州西八十里天寶十三年哥舒翰置在洮河南岸

  美相縣【中西至州七十五里】

  本漢隋舊縣理在州城貞觀四年移洮州在此縣亦隨徙焉

  霧露山在縣北一十里

  疊州【合川下】

  【開元戶一千二百七十七 鄉一十一】

  禹貢梁州之域歷秦漢魏晉諸羌常保據焉至後魏其地入吐谷渾周武帝建德六年西逐諸戎始統有其地乃置疊州蓋取山川重疊為義隋大業元年廢疊州以縣屬洮州武德二年西土内附于今州西二十九里合川故城置疊州五年陷吐谷渾七年討平之復置疊州今州城在獨山上西臨絶澗南枕羌水十三年置都護府永徽元年罷天寶元年改為合川郡乾元元年復為疊州【案唐書地理志云禄山之亂合川懷道等郡没于吐蕃此所敘未合】

  州境【東西二百六十五里南北一百二十九里】

  八到【東北至上都一千七百里東北至東都二千五百六十里】

  【東南沿流至宕州二百五十里東南至故芳州一百四十里】

  【東北至洮州一百八十里西至黄河上党項岸二百八十里】

  貢賦【開元貢 甘松香 麝香 酥賦 布 麻】

  管縣二

  合川 常芳

  合川縣【下郭下】

  本周武成二年置有三谷水至縣東合流因以為名屬西疆郡隋開皇三年罷郡縣屬疊州皇朝因之

  石鏡山在縣西北四十五里其山石皎徹臨照莫不見其形體故以為名山有銅窟隋代採鑄今亦填塞白水一名墊江水在州西六十里

  藥水出縣東平地人有患冷者煎水服之多愈

  常芳縣【中西北至州一百二十里】

  本周武成中所置桓香縣屬芳州郭下前上元中芳州没蕃神龍元年移縣名于大法山東蘇董谷西即合川縣理是也

  芳州【貞觀戶八百六十二 案是州陷西蕃在高宗時其天寶郡名開元戶鄉皆未有故止載貞觀戶】禹貢梁州之域秦漢及魏晉皆諸羌所居至後魏吐谷渾入侵據焉周明帝武成中西逐諸戎始有其地乃于三交口築城置甘松防武帝建德中改為芳州領恒香深泉二郡隋大業二年郡州廢以縣屬扶州隋氏喪亂陷于寇賊武德元年西邊平定復于常芳縣置芳州【案隋書地理志云後魏立芳州有深泉郡後周置常芳縣立恒香郡此謂周武帝建德中改甘松防為芳州與隋志異又唐書地理志云武德元年以常芬縣置芳州此謂置于常芳縣芳蓋芬之誤】高宗上元二年陷于西蕃

  州境【案州境里數傳寫缺】

  八到【東北至上都一千八百四十里東北至東都二千七百里】

  【東至羌二百三十里東南至扶州三百三十里】

  【西南至羌直州一百六十里西至疊州一百四十里】

  貢賦【貞觀貢 犛牛酥賦 布 麻】

  管縣三

  常芬 恒香 丹嶺

  常芬縣【下郭下】

  本周置屬恒香郡隋開皇三年罷郡縣屬芳州前上元二年陷于西蕃神龍元年移縣名屬疊州

  素嶺山在縣東七十里春夏常多積雪因名之

  甘松府在城内

  恒香縣【下東北至州二十五里】

  貞觀二年置寄理恒香戍

  帝候山在縣南三里

  丹嶺縣【下東南至州二十里】

  本隋舊縣開皇十九年置屬芳州義寧三年屬甘松郡武德元年罷郡縣屬芳州所管百姓皆是党項諸羌界内雖立縣名無城郭居處

  湫池在縣西八十里通彌山中周迴百餘里蓋古之天池大澤白水之源蓋出此也

  宕州【懷道下】

  【開元戶一千六百五十九 鄉六】

  禹貢梁州之域古西羌地也自秦漢至魏晉皆諸羌據焉後魏招撫西戎始有其地有梁彌忿者宕昌羌也其先羌豪祖勤自稱宕昌王彌忿于太武初表求内附太武嘉之拜彌忿為宕昌王其後遞相傳襲稱藩于魏謂其地為宕昌藩周天和元年改藩置宕州隋大業三年罷州置宕昌郡武德元年復宕州天寶元年改為懷道郡乾元元年復為宕州因宕昌山為名也【案陷蕃事缺敘】州境【東西三百六十五里南北四百二十九里】

  八到【東北至上都一千四百七十里東北至東都二千三百三十里】

  【東南至武州二百五十里南至扶州四百里】

  【西北至疊州二百五十里北至岷州三百八十里】

  貢賦【開元貢 麩金 麝香賦 布 麻】

  管縣二

  懷道 良恭

  懷道縣【中下郭下】

  本周武帝天和元年置屬甘松郡隋開皇三年罷郡屬宕州皇朝因之

  蘇董戍在縣西一百八十三里

  良恭山在縣北四十里出雌黄

  斫花山在縣東北八十里出朱砂雌黄入常採取之宕昌故城今為交和戍在縣東五十二里

  良恭縣【下西南至州二百一十里】

  本周之陽谷縣也武帝天和五年置宕昌郡隋開皇三年罷郡縣屬宕州十八年改為良恭縣

  願虜山接縣城西北隅東西四十里南北三里

  臨州【狄道下府           案是州置自天寶三年故不載開元戶】鄉

  天寶初割蘭州狄道縣又别置安樂縣置臨州州郭舊有臨洮軍久視元年置至寶應元年陷于西蕃

  州境【案州境里數傳寫缺】

  八到【東南至上都一千四百八十里東南至東都二千二百四十里】

  【南至岷州三百四十里西至蘭州一百九十里】

  貢賦【案此臨州由蘭州析置其貢賦在天寶初當與蘭州同而傳寫遺缺】

  管縣二

  狄道 長樂

  狄道縣【下】

  本漢縣屬隴西郡晉改為武軺縣隋復為狄道屬蘭州天寶初改屬臨州

  長樂縣【下】

  天寶初置安樂縣乾元後改為長樂

  元和郡縣志卷三十九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