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李文公集 唐 李翱

4-李文公集卷三
  李文公集卷三

  唐 李翺 撰

  平賦書【并序】

  孔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又曰若欲行而法則周公之典在孟子曰夏后氏五十而貢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畝而徹其實皆什一也欲輕之於堯舜之道大貉小貉也欲重之於堯舜之道大桀小桀也是以什一之道公私皆足人既富然後可以服教化反淳朴古之聖賢未有不善於為政理人而能光于後代者也故善為政者莫大於理人理人者莫大於既富之又教之凡人之情莫不欲富足而惡貧窮終歲不製衣則寒一日不得食則飢四民之苦者莫甚於農人麥粟布帛農人之所生也歲大豐農人猶不能足衣食如有水旱之災則農人先受其害有若曰百姓不足君孰與足夫如是百姓之視其長上如仇讐安既不得享其利危又焉肯盡其力自古之所以危亡未有不由此者也人皆知重歛之為可以得財而不知輕歛之得財愈多也何也重歛則人貧人貧則流者不歸而天下之人不來由是土地雖大有荒而不耕者雖耕之而地力有所遺人日益困財日益匱是謂棄天之時遺地之利竭人之財如此者雖欲為社稷之臣建不朽之功誅暴逆而威四夷徒有其心豈可得耶故輕歛則人樂其生人樂其生則居者不流而流者日來居者不流而流者日來則土地無荒桑柘日繁盡力耕之地有餘利人日益富兵日益強四鄰之人歸之如父母雖欲驅而去之其可得耶是以與之安而居則富而可教與之危而守則人皆自固孟軻所謂率其子弟攻其父母自生民以來未有能濟者也嗚呼仁義之道章章然如大道焉人莫不知之然皆不能行何也見之有所未盡而又有嗜欲以害之其自任太多而任人太寡是以有土地者有仁義無代無之雖莫不知之然而未有一人能行之而功及後代者由此道也秦滅古法隳井田而夏殷周之道廢相承滋久不可卒復翺是以取可行於當時者為平賦書而什一之法存焉庶幾乎能有行之者云爾

  凡為天下者視千里之都為千里之都者視百里之州為百里之州者起於一畝之田五尺謂之步【古者六尺為步古之尺小為兹時之尺四尺八寸則方一步為古之方一步餘三百六寸二分五釐也】二百有四十步謂之畝【古者步百為畝與此時不同而從俗之數則易行也一畝為古之田三畝也】三百有六十步謂之里【古者畝百為夫夫三為屋屋三為井一井之田九夫三屋方三百步為一里也方一里之田九夫頃異名也】方里之田五百有四十畝【畝百為頃五頃四十畝也古之里雖小其畝又加小所以古之方一里為田九頃兹時方一里為田五頃四十畝為古之田十六頃有二十畝也】十里之田五萬有四千畝【五百四十頃也為古之田一千六百二十頃也】百里之州五千有四億畝【五萬四千頃也為古之田一十六萬二千頃也】千里之都五千有四百億畝【五百四十萬頃也為古田一千六百二十萬頃也】方里之内以十畝為之屋室徑路牛豚之所息蔥韭菜蔬之所生植里之家給焉【古者方一里為井為田九百畝農夫八家各受百畝公田八十畝八家同養公田公事畢然後理私田詩曰雨我公田遂及我私餘田二十畝為閭井屋室兹時既加大一畝之田為古之田三畝十畝之田為古之田三十畝挍其多少亦相若矣】凡百里之州為方十里者百州縣城郭之所建通川大途之所更丘墓鄉井之所聚甽遂溝瀆之所渠大計不過方十里者三十有六有田一十九億四萬有四千畝【一萬九千四百四十頃也】百里之家給焉千里亦如之高山大川則郭其中斬長綴短而量之一畝之田以強幷弱水旱之不時雖不能盡地力者歲不下粟一石公索其十之一凡百里之州有田五十有四億畝以一十九億四萬有四千畝為之州縣城郭通川大途甽遂溝澮丘墓鄉井屋室徑路牛豚之所息蔥韭菜蔬之所生植餘田三十四億五萬有六千畝【三萬四千五百六十頃也】畝率十取粟一石為粟三十四萬五千有六百石以貢於天子以給州縣凡執事者之禄以供賓客以輸四方以禦水旱之災皆足於是矣其田間樹之以桑凡樹桑人一日之所休者謂之功桑太寡則乏于帛太多則暴于田是故十畝之田植桑五功一功之蠶取不宜歲度之雖不能盡其功者功不下一匹帛公索其百之十凡百里之州有田五十四億畝以十九億四萬有四千畝為之州縣城郭通川大途甽遂溝澮丘墓鄉井屋室徑路牛豚之所息葱韭菜蔬之所生植餘田三十四億五萬有六千畝麥之田大計三分當其一其土卑不可以植桑餘田二十三億有四千畝樹桑凡一百一十五萬有二千功功率十取一匹帛為帛一十一萬五千有二百匹以貢於天子以給州縣凡執事者之禄以供賓客以問四方以禦水旱之災皆足於是矣鰥寡孤獨有不人疾者公與之粟帛能自給者弗征其田桑凡十里之鄉為之公囷焉鄉之所入于公者歲十舍其一於公囷十歲得粟三千四百五十有六石十里之鄉多人者不足千六百家鄉之家保公囷使勿偷饑歲并人不足於食量家之口多寡出公囷與之而勸之種以須麥之升焉及其大豐鄉之正告鄉之人歸公所與之畜當戒必精勿濡以内於公囷窮人不能歸者與之勿徵于書則歲雖大饑百姓不困于食不死于溝洫不流而入於他矣人既富樂其生重犯法而易為善教其父母使之慈教其子弟使之孝敎其在鄉黨使之敬讓羸老者得其安幼弱者得其養鰥寡孤獨有不人疾者皆樂其生屋宇相鄰煙火相接於百里之内與之居則樂而有禮與之守則人皆固其業雖有強暴之兵不敢陵自百里之内推而布之千里自千里而被乎四海其孰能當之是故善為政者百姓各自保而親其君上雖欲危亡弗可得也其在詩曰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戶今此下民或敢侮予此之謂也

  進士策問第一道

  問初定兩稅時錢直卑而粟帛貴粟一斗價盈百帛一匹價盈二千稅戶之歲供千百者不過粟五十石帛二十餘匹而充矣故國用皆足而百姓未以為病其法弗更及兹三十年百姓土田為有力者所併三分踰一其初矣其輸錢數如故錢直日高粟帛日卑粟一斗價不出二十帛一匹價不出八百稅戶之歲供千百者粟至二百石帛至八十匹然後可足是為錢數不加而其稅以一為四百姓日蹙而散為商以遊十三四矣四年春天子哀之詔天下守土臣定留州使額錢其正料米如故其餘估高下如上供百姓賴之以比兩稅之初輕重猶未相似有何術可使國用富而百姓不虚遊人盡歸於農而皆樂有力所併者稅之如戶而士兵不怨夫豈無策而臻於是耶吾子盍悉懷以來告

  又第二道

  問土蕃之為中國憂也久矣和親賂遺之皆不足以來好息師信其甘言而與之詛盟耶於是深懷陰邪乘我之去而欺神虐人係虜卿士大夫至兹為羞備禦之耶則暴天下數十萬之兵或悲號其父母妻子且煩饋餫衣食之勞百姓以虚弗備禦之耶必將伺我之間攻陷城池掠玉帛子女殺其老弱係纍其丁壯以歸自古帝王豈無誅土蕃之成筞邪何邊境未安若斯之甚邪二三子其將亦有說乎

  李文公集卷三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