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文毅集 明 解缙

1-提要
  欽定四庫全書     集部六

  文毅集        别集類五【明】

  提要

  【臣】等謹案文毅集十六卷明解縉撰縉字大紳吉水人洪武戊辰進士永樂初官翰林學士出為江西參議改交阯為漢王高煦所譛下獄死事蹟具明史本傳縉所著有白雲稿東山集太平奏疏等書歿後多散佚天順初金城黄諫始輯其遺文為三十卷後亦漸湮嘉靖中同邑羅洪先復與縉從孫相輯成十卷千頃堂書目又載有似羅隱集一卷學士集二十卷今並未見此本十六卷則康熙戊戌其十世孫悦所補輯也縉才氣放逸下筆不能自休當時有才子之目迄今委巷流傳其少年夙慧諸事率多鄙誕不經故李東陽懷麓堂詩話謂其詩無全稿真偽相半蓋出於後人竄亂者為多然其中佳句間存亦復不減作者至其奏議如大庖西封事白李善長寃諸篇俱明白凱切黄汝亨狂言紀畧詆其文議繁偶使當賈長沙直是奴隸苛矣又案大庖西封事中有云陛下好觀韻府雜書抄輯穢蕪畧無文彩若喜其便於檢閲願集一二儒英隨事類别勒成一經云云其後成祖修永樂大典縉實為總栽官果用分韻編類之法勒為巨帙一切遺文墜簡竟賴以傳於今日以待

  聖朝之表章即以功在典籍而論其著作亦宜存錄可不必銖銖兩兩而繩之也乾隆四十三年五月恭校上

  總纂官【臣】紀昀【臣】陸錫熊【臣】孫士毅

  總校官【臣】陸費墀

  欽定四庫全書     集部六

  文毅集目録      别集類五【明】

  卷一

  奏疏

  表

  卷二

  頌言

  卷三

  四言古

  五言古

  卷四

  七言古

  卷五

  五言律

  五言排律

  七言律

  五言絶

  卷六

  七言絶

  卷七

  序一

  卷八

  序二

  卷九

  記一

  卷十

  記二

  卷十一

  傳

  行狀

  卷十二

  墓表

  卷十三

  墓誌銘

  卷十四

  碑

  贊

  卷十五

  銘

  書

  說

  卷十六

  題跋

  附録

  文毅集原序

  大江之西山川之靈秀最多者由得天地盛大流行之氣為多也山川之靈秀磅礴而鬱積必鍾而為人蘊乎道德發乎文章著為事業以炳燿天下而埀萬世者非得天地之氣為尤多者乎惟其得是氣之多實為雄偉俊傑宏博碩大之才以埀丕隆之運而昌其所得盛大流行之氣其宏辭鉅筆足以鋪張神藻纂叙鴻業鏗乎有聲熠乎有光彌滿宇宙超軼前古使天下知朝廷之大遠夷知中國之尊後世知今日之盛其為用甚博者不本於是氣之所為乎自有元運隳光嶽之氣分至國朝始混一西江山川靈秀所鍾而吉水解先生大紳出焉文章始復大振故在當時天下之廣人物之衆以及四夷之遠千百世之悠久皆知有先生者又非本諸文章之發見乎古人之文見於經者是也豈雕琢而為之哉其出言吐辭於論事之頃皆成文章蓋以太樸始散淳龎大雅之氣在人猶多故也漢唐以來治雖不如古而述作乃或有古之風者抑幸而際夫天地之氣漓而復合也以天地之氣混合而為一未有盛於今日如先生豈非得盛大流行之氣於混合之日而西江山川孕靈毓秀之所生者乎諫在童稚始知人事時即知先生名先生先謫河州河州去敝邑纔二百里諫生也晚恒以未識先生面為平生恨每得斷紙點墨以為珍玩日臨寫之如接先生於几席之上暨得所作上高廟書六十餘事及五七言詩歌讀之其論切時務其言格君心其忠犯人主其學之贍才識之高如布帛菽粟充溢庾藏視金玉雖貴錦繡雖美而卒有益於人國之用莫若是也其詩如古體諸篇使入太白集中孰别其為近時之作其言非雕琢其意卓然有見而非泛其氣象嚴峻凛然而有不可犯之色也豈非一代雄偉俊傑宏博碩大之才也與及來京師訪其全集於先生仲子中書舍人正亮家謂先生之於文有求輒應下筆滔滔不待思索雖千萬言頃刻立就諸作流播天下遺稿不復盡拾今存萬無一二於是遍求大夫士家及聞人口誦而錄之共得古今詩稿百五十五首文雜體共七首為之校編成集分為六卷乃積所得俸資托宗友用和謄刻五七言絶句五十首因被命修史日趨館閣不暇為南京國子監吳祭酒與儉聞之復寄詩一集及御醫胡秉常處又得序記十餘首所未載者仍為併入又增六卷自喜所得之富蓋有待以完也今年春皇上光復寶祚諫叨進侍讀職朝回無事欲畢前工無幾使交南命又下矣兹功不果就重為慨然秋九月使自南回過廣西龍川太平至横州貴縣皆先生經行之地於致仕蕭教諭鳳岐諸君處共得雜文六十餘篇詩百首梧州又得廣西何布政孟煥所寄詩數首曩嘗以類廣而未考其作之先後兹於舟中按地里歲月遠近而次第之共成三十卷先生雖終交廣參議而學士則天下人所共稱而易知者也因名曰解學士先生集先生於洪武戊辰自吉來京師時中江西鄉試第一隱然名重公卿間暨登第即蒙寵眷授中書庶吉士日侍左右諮訪政事補禆甚多嘗進封事切中時宜皆見采納時先生年方十九毅然以天下自任雖老成練達莫之或先比之賈誼尚少而才亦優故高廟之待遇又遠過文帝雖百絳灌之毁而終莫易帝意此高廟洪度如天地又豈漢文之所及哉奈何龍去鼎湖而竟遭權臣之害遠謫西陲文廟正大統首召為翰林侍講尋陞學士凡朝廷詔勅及大制作大經典皆出先生手與凡大政事大議論有關國家生民之重者先生皆與之建儲之議羽翼之功尤多其知之深信之篤任之專一時文臣未有及者雖在位不久而道行當時功施國家澤被生民聲名之在天下雖遐方異域以及千百世之遠無不知之初非待文而後顯也誠以先生得之天地鍾於山川本諸道德著為事業以炳耀天下而埀後世者必於是焉發之則先生之可傳者未必不在是也嗚呼西江山川所鍾前乎公而有歐陽修文天祥數百年後復於先生見焉使先生久於其位其匡君澤民不在二公下使在德祐景炎之日其精忠大節凛然不可奪又未必不與文山相頡頏也觀平日之直言正論如所謂事有不窮之變必有不易之主與全軀不學禇淵生嚼舌甘為杲卿死之語則先生之心可見矣余雖未識先生而於先生之文見先生之心讀者尚於此求之明天順元年冬十月望日賜進士及第奉議大夫尚寶司兼翰林院侍講金城黄諫序古今人論文曰理為主曰以載道曰昌其氣大要不出孟子知言養氣而已古之人動靜語默無非文者豈操觚翰而後為文也哉後世之文愈趨而愈下非文之下也文與行岐而二之也今翰林解公大紳自生七年以來至於今其文若干卷一時耆俊皆屬而序論之余幸同朝讀之徒不釋手而莫措一辭其間深自咎其言未至也因公之行以序論公之文庶幾不至於諛亦不至於誣也聞公自幼能言惇敏超絶郡守令至其家或抱置膝上應聲成文皆錯愕驚歎稍長小心靜密識量過人知讀書為文皆不勞而習既敏而益勤父母惟其病之憂也時時勸之少息為文口占操筆皆立就未嘗起草其簡纔數語已足其多至萬言不窮命一題一心不厭倦而思益精到崇正學而闢異端不為支離誕謾之說不為艱難辛苦之態隨事著作洞視萬世而恥觀摹古人求其歸則未嘗異於古人也此鍾山川河漢之靈南方極盛之會天資之明大非人所可企而及矣甫十九江西以第一人貢於京師士大夫素聞其盛名相期會連袵結駟往見公應答舉止如平常不以為異既登高第擢巍科上及東宫奇其才眷注之隆前此未有即入中書知制誥兼翰林内外制皆掌之謁告時刻上輒問安在嘗與閒語屢上封事上輒自持入其論思獻納親故莫聞而中正才敏兩制皆自以為莫及也廷辨直言聞者肅然其自處犯而不校居常恂恂尤善開導人心奬勸後學休休樂善愛人之心一息不間浩然之氣發心由理所以年甚少而巍然有碩大之望又嘗自誦曰處其心常在熙春麗日之間則天下無可怒之人咸以為名言公之文所以汪洋大肆而無齟齬其間正直閎深而無偏陂之失也兼說萬有貫通而時出之浚其源於六經要其歸於周孔雖不求工文與行如影響之出於形聲也渾然天成卓爾出類集義養氣孳焉未已余何足以知公之萬一哉公名縉大紳其字也其族自唐家吉已七百餘年每舉進士必父子兄弟聨疊以為常至宋有諱元者破烏珠累功至封王元初從祖諱誠連三世國公其諱真我者以名進士死節贈中書平章其祖也以名進士勅修宋書諱觀者其從祖也其父元末辭參知政事為世大儒學者稱筠澗先生公生名家道授有緒姿淳頴秀望之玉立天子愛惜其德操材量與其楷書至親為之持研行草精妙絶倫善議論古事皆如目覩初與伯兄綸俱登第履歷華要遠方異域皆能誦說其名而天子每臨羣臣誦以為榮且朂勵諸王貴人皆注視之余非欲評公之文與行事如此以見公之為文天資學問充積發見不能自己而至於如此初非若操觚翰而學為文者之所能至也明禮部侍郎襄陽任亨泰序

  始予遊東山經三麓而後躋浮黎浮黎者東山之巔也據是返顧培塿層疊環以百數當是時第謂高厚必資積累理固然耳後數年友人相期於衡百里而近望其高與東山似即而仰攀百折縈紆窮日乃至祝融之峰自峰頂下視旁無倚附緣麓一谷横四十里蓋拔坤維入漢紀特立而博敷諸山非其倫也又數年入匡廬其它不異東山獨五老峭峙得衡一體於是悟曰物固有至鉅者乎彼名嶽者山之至鉅不由積累而高厚者也匡以五老亦得名岳譬之形貌兩人戴立豈不矗然而不可為鉅偏長拘行無以語聖賢之大亦猶是也夫聖賢至矣彼略毁譽輕利害視天下事無不可為而不可罔以世俗之見故卒應王佐而稱豪傑若是者亦謂鉅人春雨解公幾之方高皇揮斥英雄濯拭宇宙此何時也而公未弱冠天眷獨隆成祖之初契符魚水觀其應制寓諷封事犯顔有鄭公之正乳兒朝貴敝屣爵位有沅湘之奇忤權蹈危投荒厲節有太白之邁保儲忘身徙家戍邊有柬之之烈是果積累得之否乎即使未優於聖域亦當不失為豪傑何則其才固自殊也世之知公者淺類以詞翰賞之至論平生莫定題品伏聞仁廟嘗曰人言解縉狂縉非狂士嗚呼非日月之明哉公亦有言寧為有瑕玉莫作無瑕石斯固其自況矣公蒙禍既酷藁附外氏洪先再過其下欷歔嘆息不忍輒去會柱史遵化古松段君來江省弔古采言檄縣禮葬將刻其遺文以傳公天才逸發援筆萬言不事屬藳而又經籍沒故多散亡從孫桐緝錄凡十卷求加詮次稍剔其偽不盡刪繁亦以見公不屑屑尺寸間所謂不由積累一驗也嗚呼覽斯集者其辨人中之嶽安在無徒高卑之校也哉嘉靖壬戌春邑後學羅洪先撰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