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清正存稿 宋 徐鹿卿

8-清正存稿
  清正存稿

  附録

  年譜

  公諱鹿卿字德夫隆興府豐城縣人徐出於伯翳自漢南州孺子著名豫章至本朝大中祥符兀年有仲孺者擢進士第嘗歷顯宦系出陵祖世居覺溪至五世祖諱簡徙居正信鄉之歷山曾大父諱文貴贅居同鄉之後泉始為後泉里人祖諱洪源父諱琮累贈朝散大夫前妣王氏累贈令人妣甘氏封太孺人累贈令人

  淳熙十六年己酉十一月壬申日丑時公生於後泉之故居【是夕有青蛙甚巨出於甘夫人寢室已而生公紫衣覆體人咸異之】

  嘉定六年癸酉秋八月丁大夫公憂

  九年丙子秋八月秋賦已在選中有司以重用字降魁亞選

  十二年己卯春正月立青雲課社

  十三年庚辰分類編漢唐紀傳本末

  十五年壬午秋九月領鄉舉

  十六年癸未春二月試禮部中第三等夏五月對策集英殿勅賜進士及第授迪功郎南安軍軍學教授冬十二月之任

  十七年甲申立養士綱條 議政 白太守議便民二事

  寶慶元年乙酉代守奏便民三事白太守論茶引事白太守論三寨事白太守論南安縣事白太守

  論特筆徒刑事 白太守論楮弊界分 以登寶位赦恩循修職郎 秋八月校文廬陵

  二年丙戌春二月白太守論立限撰勸農文 白太守論釋奠改用仲丁 秋七月修學覈租九月子子志生 白太守為胡公夢昱評事

  三年丁亥春三月滿替離横浦 在任舉主 是歲以舉主考第及格繳納脩職郎改作奏舉關陞縣令循從政郎 用南安軍教授任滿賞循文林郎 九月差充福建路安撫司幹辦公事

  紹定元年戊子春暉堂成【三山鄭湜書扁】

  二年己丑夏四月味書閣成 冬十一月之福建任三年庚寅春正月沿檄道劍賑給流民

  四年辛卯夏四月以慶夀赦恩循承直郎 秋八月校文漕闈 秋九月都城災應詔上封事 冬十二月奉檄慮囚于長樂福清永福三縣

  五年壬辰秋九月大閱軍士有偶違節制者因公言得貸命閩人作三歌 冬十二月滿考准部符舉主考第及格不候替人離任赴部改官 在任舉主

  六年癸巳春正月班改授奉議郎知南劍州尤溪縣三月歸自任所曾大參制置江淮辟公為屬以母老辭冬十月泉守西山真公辟知泉州南安縣 冬十一

  月到任始至首罷科斂之無名者

  端平元年甲午春正月革預借 明版章 二月勸農救荒 夏六月丁甘太夫人憂秋八月有旨令赴都

  堂審察冬十一月葬太夫人

  二年乙未春二月子子中生

  三年丙申春三月有旨特與起復令日下赴樞密院稟議并降促行指揮公力具狀辭免乞與敷奏收回成命夏四月密劄促行具狀再辭 附遞白政府論稅畝秋九月有旨令服闋日赴樞密院稟議冬十月至

  任所堂稟論待敵救楮二劄 論儲才寇賞二劄 論遣使事宜 論楮價折閱 十一月除主管官告院丁卯申省為江陵制司乞再科撥官告及秤提官告四年丁酉春三月除幹辦行在諸司審計司 乙巳申部謂不當幇放史佑神米麥 夏四月除國子監主簿秋九月除樞密院編脩官 冬十月劄權右司議楮十一月主管華州雲臺觀

  三年戊戌公歸號泉谷樵友 菴山書院成 秋九月差知建昌軍 冬十二月佩玉堂成

  三年己亥春正月申審朝辭 三月以磨勘轉承議郎夏四月到任 諭賊 訓練戍兵 秋八月乞祠不

  允 九月有旨令赴行在奏事辭免不允 冬十月革秋苗受納之弊 十一月癸巳南豐賊首倡亂遣兵討捕至十二月丙申平之 十二月朔除度支郎官兼右司辭免不允 請假過家拜掃

  四年庚子春正月辛未解郡印 二月朔入國門得旨先次供職令闔門引見上殿 丁丑上殿奏事 夏四月除侍左郎官兼右司 白廟堂論楮弊 六月除右司郎官 再條具易楮事宜 辛巳改兼玉牒所檢討官 八月差主管華州雲臺觀以盱江平寇特轉朝奉郎 九月除江東運判辭免不允 白廟堂論易楮准朝旨任責秤提三郡會子備榜曉諭 上廟堂論中半及新舊分數入納書 附奏乞科撥糴米賑濟饑民淳佑元年辛丑春正月復廟堂言楮弊二書 戢姦民賑貧乏 收遺棄 減賑惠庫息錢 二月被旨往當塗廵歷 决淹獄 劾知太平州岳珂在任不法 三月庚寅除兼權知太平州時暫交割制置茶鹽司職事五月差充江東提領官辭免不允 秋七月除浙東

  提刑辭免不允 冬十月丙申除直秘閣依舊浙東提刑兼權浙東提舉辭免不允 丙午以磨勘轉朝散郎在任舉官 冬十月甲戌到任 十一月海寇被旨討捕 十二月戊午至處州 乙亥抵溫州施行鹽政二年壬寅劾承奉郎林志行紹興府司理趙希肱台州天台縣主簿郎應辰不法 五月差主管紹興府千州觀 秋七月差知泉州九月改知贑州

  三年癸卯春三月除浙西提刑 秋七月除江淮都大提刑

  四年甲辰冬十一月御筆召赴行在辭免是月除寶章閣知寧國府兼江東提舉兩辭免不允

  五年乙巳春二月除右司辭免不允 夏四月朔入國門磨勘轉朝奉大夫 孟享除太府少卿兼權右司郎中辭免不允 上殿奏事 六月除兼中書門下省檢正諸房公事辭免不允 應詔薦士 秋七月除兼崇政殿說書辭免不允 八月戊寅進講尚書讀九朝通略通鑑綱目 九月進明堂頌 己未進講 冬十月壬戌進講 奏己見 乙丑進講 同日進故事 乙酉進講 十一月乙未進講 癸卯進講 戊辰進講乙卯除太府卿辭免不允 戊午旨賜御書味書閣

  遺安堂六大字謝表 十二月戊辰進講 乙巳進故事 癸未進講

  六年丙午春正月直前奏事 癸丑論政府制國用并乞釐正檢正官名 甲寅進講 二月辛酉朔進故事甲子進講 同日經筵奏乞免兼校正 戊辰進講三月壬辰進故事 戊寅進講 丙戌除右文殿脩

  撰知平江府兼淮浙發運副使 閏四月連具辭免不允 己酉丞相游奉御筆宣諭之任 五月到任 六月約束科舉 九月大閱 冬十月勸駕 十一月乞歸老不允 十二月再乞歸老不允

  七年丁未春正月乞歸田里不允 二月勸農於虎丘三月再乞歸里 夏四月乙巳召赴行在辭免不允五月戊午除權兵部侍郎三辭免不允 秋八月乙

  未望離吳門乞給告歸里 九月朔有旨令伺候内引壬子入國門是日内引 丙辰除國子監祭酒再辭

  免不允 供兵部侍郎職謝表 冬十月除權禮部侍郎再辭免不允 供禮部侍郎職謝表 壬寅進故事丁酉進故事

  八年戊申春正月乞祠不允再乞祠不允 丁卯除兼同脩國史兼實録院同脩撰辭免不允 二月脩學宫薦賢 三月丙辰進故事 六月戊戌除兼侍講辭

  免不允 己亥進故事 秋七月除兼權給事中再辭不允 辛酉進講 經筵奏己見 冬十月己卯進講己亥進講 十一月丙辰乞免兼職再辭不允 甲

  子乞免兼祭酒不允 戊辰進講 十二月乙亥進講九年己酉春正月除禮部侍郎辭免不允 二月癸卯再申前請辭賜帶 庚子除寶章閣待制知寧國府辭免不允 夏四月再辭新命力乞掛冠 六月再辭免仍乞守本官致仕 冬十月旨别與州郡差遣辭免并乞休致

  十月庚戌秋九月疾亟乞謝旨特轉一官進文華閣待制致仕

  丁亥公薨遺表聞詔贈四官諡清正

  十二年壬子葬公本縣奉化鄉之桂林將軍山後林李公義山為狀後村劉公克莊撰神道碑端明殿學士陳公昉書并題蓋

  詔誥

  九年己酉春正月除禮部侍郎誥

  貳卿之亞文昌衣冠華選春官之小宗伯禮樂攸司肆疇試可之賢爰錫申命之寵具官徐某亷隅有守悃愊無華理義悦心自得味書之趣謀猷告后不求當世之名入綴從班久煩疊組瑣闥聳聞於風采橋門久賴於師資史院推長經帷賴益惟虞書重秩宗之任而漢制著滿歲之文宜遂為真式昭至眷日月獻納期愈罄於忠規夙夜寅清尚翊成於邦典祇若予訓母有遐心直舍人院陸德輿行

  辭免禮部侍郎不允詔

  勅某省所奏辭免除禮部侍郎兼職依舊日下供職恩命事具悉舜命夷夔典禮樂終身不易而書有陟明之文卿以儒學端介攝貳宗伯才兼數器選要秩清逾歲為真僉言允穆乃欲求去何也前受是則辭非奚庸稽首以遜昔者病而今愈正資造膝之規汝往欽哉毋咈朕意所辭宜不允故兹詔示想宜知悉

  再辭免不允詔

  勅某省三省進呈卿狀乞給告三月歸里燎黄并治醫藥或與祠禄事具悉卿樸茂篤實為時老成久貳儀曹甫兹正位入陪經幄多所沃心况銀臺綱紀之所關璧水範模之所係職任至重正有賴焉乃以疾諗爰及其私昔漢制吏病滿三月乃賜告然亦不得歸也卿雖微疢聞發動有時方春時和何恙不已其存精神止念慮輔助醫藥以自持請告祈閒非所願聞也所請宜不允故兹詔示想宜知悉

  秋九月疾亟乞謝事旨特轉一官進文華閣待制致仕誥

  承明厭直久從均佚之遊神武掛冠遽有辭榮之請重違其志姑遂爾高具官某悃愊無華果毅以逹為諸侯客且烜赫於聲猷乘使者車屢振揚於風采入儀從槖罙罄忠規領大司成則能令六管無譁兼小門下則何止二勅執議俄以疾而引去雖欲留而不能側席思賢方擬促蒲輪之召垂車謝事乃竟惟菊徑之安徒嘅嘆其英風庸務全其晩節爰進漢官祿階之寵載陞媯閣次對之華既明且哲以保身何慙大雅視履考祥其遄吉益燕脩齡中書舍人陸德輿行

  封豐城縣開國男食邑三百戶誥

  清廟之祀文王周歌顯相甘泉之見上帝漢紀侍祠眷言重屋之威儀允賴重臣之秉德既成熙事宜舉慶條具官徐某篤實秉資端方植操典朕三禮正資小宗伯之賢誨我諸生允藉大司成之重夕瑣風生於駁正露門日贊於緝熙属時明禋率職毖助兹溥均於祭澤庸昭答於賢勞啓爾爵封錫之采邑雖曰彛章之舊是惟眷命之新其懋遠猷以綏燕譽中書舍人陸德輿行

  史志

  宋史本傳

  徐鹿卿字德夫隆興豐城人博通經史以文學名於鄉後進爭師宗之嘉定十六年廷試進士有司第其對居二詳定官以其直抑之猶置第十調南安軍學教授張九成嘗以直道謫居鹿卿摭其言行刻諸學以訓先是周敦頤程顥與其弟頤皆講學是邦鹿卿申其教由是理義之學復明立養士綱條學田多在溪峒異時征之無藝農病之鹿卿撫恤無逋租者其後盜作環城皆燬惟學宫免曰是無撓我者辟福建安撫司幹辦公事會汀邵寇作鹿卿贊畫備禦動中機會避寇者入城多方賑濟全活甚衆郡多火災救護有方會都城火鹿卿應詔上封事言積隂之極其徵為火指言惑嬖寵溺燕私用小人三事尤切真德秀稱其氣平論正有憂愛之誠心改知尤溪縣德秀守泉辟宰南安鹿卿以不便養辭德秀曰道同志合可以拯民何憚不來鹿卿入白其母欣然許之既至首罷科斂之無名者明版籍革預借决壅滯逹寃抑邑以大治德秀尋帥閩疏其政以勸列邑歲饑處之有法富者樂分民無死徙最聞令赴都堂審察以母喪去詔服闋赴樞密院議首言邊事楮弊主管官告院幹辦諸司審計司故相子以集英殿脩撰食祠禄又幇司農少卿米麥鹿卿曰奈何以一人壞成法持不可遷國子監主簿入對陳六事曰洗凡陋以起事功昭勸懲以收主柄清班著以儲實才重藩輔以蔽都邑用閩越舟師以防海合東南全力以守江上皆嘉納改樞密院編脩官權右司贊畫二府通而守法會右史方大琮編脩劉克莊正字王邁以言事黜鹿卿贈以詩言者并劾之太學諸生作四賢詩知建昌軍未上而崇教龍會兩保與建黎原鐵城之民脩怨交兵鹿卿持書諭之斂手聽命既至則寛賦斂禁掊克汰贓濫抑強禦恤寡弱黥黠吏訓戎兵創百丈砦擇兵官城属縣治行大孚田里歌頌督府横取秋苗斛面建昌為米五千斛鹿卿爭之曰守可去米不可得民恐失鹿卿請輸之以共命鹿卿曰民為守計則善矣守獨不為民計乎卒爭以免召赴行在將行盜發南豐捕斬渠首二十人餘不問擢度支郎官兼右司入對極陳時弊改侍右郎官兼勅令刪脩官兼右司鹿卿又言當時並相之弊宰相以甘言誘鹿卿退語人曰是牢籠也吾不能為宰相私人言者以他事詆鹿卿主管雲臺觀起為江東轉運判官歲大饑人相食留守别之傑諱不詰鹿卿命掩捕食人者尸諸市又奏援真德秀為漕時撥錢以助賑給不報遂出本司積米三千餘石減半價以糶及減抵當庫息出緡錢萬有七千以予貧民勸居民收字遺孩日給錢米所活數百人宴集不用樂會岳珂守當塗制置茶鹽自詭興利横斂百出商旅不行國計反絀於初命鹿卿覈之吏爭竄匿鹿卿寛其期限躬自鈎考盡得其實珂辟置貪刻吏開告訐以罔民没其財民季士賢有稻二千石囚之半歲鹿卿悉縱舍而勸以其餘分皆感泣奉命珂罷以鹿卿兼領太平仍暫提舉茶鹽事弛苛征蠲米石蕪湖兩務蘆稅江東諸邦飛蝗蔽天入當塗境鹿卿露香默禱忽飄風大起蝗悉度淮之傑密請移鹿卿浙東提點刑獄加直秘閣兼提舉常平鹿卿言罷浮鹽經界鹻地先撒相家所築就捕者自言我相府人鹿卿曰行法必自貴近卒論如法丞相史彌遠之弟通判溫州利韓世忠家寶玩籍之鹿卿奏削其官初鹿卿檄衢州推官馮惟說决務惟說素亷平至則辨曲直出淹禁大家不快其為會鄉人居言路乃属劾惟說笑曰是猶可以仕乎自題詩印紙而去衢州鄭逢辰以繆舉鹿卿以委使不當相繼自劾且共和其詩御史兼二人劾罷之及知泉州改贑州皆辭遷浙西提點刑獄江東都大坑冶皆以病固辭遂主管玉局觀及召還又辭改直寶章閣知寧國府提舉江東常平又辭淳祐三年以右司召猶辭丞相杜範遺書曰直道不容使人擊節君不出豈以馮惟說故耶惟說行將有命矣鹿卿乃出擢太府少卿兼右司入對請定國本正綱紀立規模時事多艱人心易摇無獨力任重之臣無守節仗義之士願早决大計上嘉納之兼中書門下省檢正諸房公事兼崇政殿說書逾年兼權吏部侍郎時議使執政分治兵財鹿卿執議不可以疾匄祠遷右文殿脩撰知平江府兼發運副使力匄祠上諭丞相挽留之召權兵部侍郎固辭上令丞相以書招之鹿卿至又極言君子小人切於當世之務兼國子祭酒權禮部侍郎兼同脩國史兼實録同脩撰兼侍講兼權給事中鹿卿言瑣闥之職無所不當問比年命下而給舍不得復請復舊制從之上眷遇深篤而忌者寖多有撰偽疏托鹿卿以傳播歷抵宰相至百執事鹿卿初不知也遂力辯上前因乞去上曰去則中姦人之計矣令臨安府根捕事連勢要獄不及竟遷禮部侍郎累疏告老授寶章閣待制知寧國府而引年之疏五上不允提舉鴻禧觀遂致仕進文華閣待制卒遺表聞贈四官鹿卿居家孝友喜怒不形恩怨俱冺宗族鄉黨各得歡心居官亷約清峻毫髪不妄取一廬僅庇風雨所著有泉谷文集奏議講義鹽楮議政藁歷官對越集手編漢唐文類文苑英華諡清正

  江西通志列傳

  徐鹿卿字德夫豐城人博通經史以文學名嘉定十六年舉進士調南安軍教授改福建安撫司幹辦公事會都城災應詔上封事指言惑嬖寵溺燕私用小人三事尤切真德秀守泉辟宰南安邑以治最聞遷國子監主簿入對陳六事上皆嘉納累擢太府少卿兼右司復奏請定國本正紀綱立規模上欣納之眷遇益篤改禮部侍郎授寶章閣待制知寧國府提舉鴻禧觀遂致仕進文華閣待制卒鹿卿居家孝友守官亷峻所著有泉谷集行於世【江西參政林庭㭿副使周廣纂脩】

  江西通志名宦傳

  徐鹿卿為南安軍學教授先是周敦頤與其門弟程顥程頤皆講學是邦鹿卿申其教由是理義之學復明立養士綱條學田多溪峒鹿卿撫恤無逋租者其後盜作惟不燬學宫曰是無撓我也【纂修前人】

  豐城縣志

  徐鹿卿字德夫後泉里人博通經史以文學名後進爭宗師之嘉定登進士調南安軍學教授張九成嘗以直道謫居鹿卿摭其言行刻諸學以訓先是濓溪二程皆講學是邦鹿卿申其教由是理義之學復明改福建安撫使會都城災應詔上封事言積隂之極其證為火指言惑寵嬖溺燕私用小人三事尤切真德秀尋帥閩疏其政以勸列邑遷國子監主簿入對陳六事上皆嘉納改右侍郎兼右司又極言當時並相之弊宰相以甘言誘之鹿卿退語人曰是牢籠也吾不能為宰相私人言者以他事詆鹿卿主管雲臺觀起為江東轉運判歲大饑人相食鹿卿命掩捕食人者又出倉粟減市值之半以糶秋乃糴償諭民收養遺棄官與賑給遷浙西提點刑獄江淮都大坑冶皆以病固辭遂主管玉隆觀改崇政殿說書轉對論儲相謂侍從者執政之儲執政者宰相之儲當於人才之有學力才力心力者學欲其正而通才欲其弘而毅心欲其公而大經筵講棠棣詩反覆天理人心之變為濟邸發也遷禮部侍郎累疏致仕進文華閣待制仕宦二十年殁之日家無餘貲謚清正爵國男

  浙江通志官師志

  徐鹿卿字德夫豐城人嘉定進士調南安軍敎授嘗應詔上封事真德秀稱其氣平論正有憂愛誠心時宰相以甘言誘鹿卿退語人曰是牢籠也吾不能為宰相私人竟以事出主雲臺觀越月起為江東轉運判官歲大饑人相食鹿卿設法賑救全活甚衆遂移浙東提點刑獄丞相史彌遠之弟通判溫州利韓世忠家寶玩籍之鹿卿奏削其官淳熙三年以右司召丞相杜範遺書促之廼出進文華閣待制卒所著有泉谷文集奏議講義鹽楮議政稿歷官對越集手編漢唐文類文苑英華謚清正【浙江提學副使薛應旂纂脩】

  八閩通志方面名宦傳

  徐鹿卿字德夫隆興豐城人嘉定間教授南安軍辟幹辦福建安撫司公事會汀邵寇作鹿卿贊畫備禦動中機會避寇者入城多方賑濟全活多人郡多火災救護有方後改知尤溪縣真德秀守泉復辟宰南安鹿卿居官亷約清峻毫髪不妄取【莆人督學僉事前翰林黄仲昭纂脩】

  八閩通志郡邑名宦傳

  徐鹿卿與真德秀同時德秀守泉以其道同志合可以拯民辟宰南安既至首罷科斂之無名者明版籍革預借决壅滯達寃抑邑以大治歲饑處之有法富者樂分民無死徙德秀尋帥閩疏其政以勸列邑【纂修前人】

  福州府志名宦傳

  徐鹿卿字德夫豐城人嘉定間教授南安辟幹辦福建安撫司公事會汀邵寇作贊畫備禦動中機會避寇者入城多方賑濟全活甚衆郡多火災救護有方後改知尤溪真德秀守泉復辟宰南安居官以亷約清峻聞【正德十四年郡人南京兵部尚書林翰纂脩】

  福州府志名宦傳

  徐鹿卿字德夫豐城人嘉定間教授南安辟福建安撫司幹辦官會有汀邵寇鹿卿贊帥禦之民避入城者多方賑濟全活甚衆【萬歷六年郡人禮部尚書林燫纂脩】

  福州府志名宦傳

  徐鹿卿字德夫豐城人嘉定間辟幹辦福建安撫司公事會汀邵寇作鹿卿贊畫備禦動中機會避寇入城者多方賑濟全活甚衆郡多火災救護有方鹿卿居官亷約不妄取【萬歷四十年郡人南京工部尚書林烴吏科都給事中林材纂脩】

  閩大記名宦傳

  徐鹿卿字德夫豐城人嘉定間福建安撫司幹辦公事鹿卿守官清苦講明正學閩士宗之會汀邵寇發贊帥備禦動中機會民避寇入城多方賑恤全活者無算改知尤溪縣真德秀守泉辟知南安始至首罷無名科斂革預借明版籍勸農救荒未及期年邑遂大治德秀尋帥閩疏其政以勸列邑鹿卿官至禮部侍郎諡清正【侯官野史王應山纂輯男王毓德編次】

  泉州府志名宦傳

  徐鹿卿字德夫豐城人嘉定十六年進士嘗辟福建安撫司幹辦公事都城火鹿卿應詔上封事言積隂之極其徵為火指言惑嬖寵溺燕私用小人三事尤切改知尤溪縣真德秀守泉辟宰南安縣既至首罷無名之賦明版章革預借决壅滯達寃抑邑以大治歲飢諭民以相賙之道富者樂分貧無死徙德秀尋帥閩疏其政以勸列邑最聞令赴都堂審察以母喪去【隆慶二年郡人刑部尚書黄光昇戶部侍郎黄養蒙纂脩】

  泉州府志名宦傳

  徐鹿卿紹定六年知南安縣既至首罷無名之賦明版籍革預借决壅滯達寃抑邑以大治歲饑諭民以相周之義富者樂分貧無死徙真德秀疏薦於朝以母喪去【萬歷四十年郡人禮部尚書黄鳳翔纂脩】

  紹興府志名宦傳

  徐鹿卿字德夫豐城人嘉定中進士調南安軍教授嘗應詔上封事真德秀稱其氣平論正歷江東轉運判官歲大饑人相食鹿卿設法賑救全活甚衆隨移浙東提刑兼提舉常平鹿卿請罷浮鹽經界鹻地先撤相家所築就捕者自言我相府人鹿卿曰行法必自貴近始卒論如法丞相史彌遠之弟通判溫州利韓世忠家寶玩籍之鹿卿奏削其官終文華閣待制諡清正【萬歷十四年郡人左春坊諭德張元祚太常少卿孫鑛纂脩】

  跋徐德夫所藏朱文公五帖 宋眞德秀【浦城人資政殿學士】

  予聞徐君德夫之賢未之識也獨見其漕臺所發策意其蓋嘗從事於諸老先生之學者今乃以文公數帖來示其於遺墨且寶之如此則公之格言大訓必嘗服膺奚疑諸帖所以告學者雖不同要弗越致知力行四字德夫深玩實體而守之終身異時所到將有不可涯涘者德夫其懋之

  味書閣記為德夫右司作  宋劉克莊【莆田縣人禮部尚書】

  閣在豐城山間名子賤潘公也筆廣微袁公也德夫讀書其上有年矣去而仕於朝因以其所讀者為天子言之忠憤激發幾寤上意竟坐是由省闥放還故山或竊笑曰世蓋有剽竊涉獵書之豪芒而光顯遇合者德夫無所不讀顧齟齬留落如此意者書誤德夫耶德夫寧能常味此無味之味耶德夫亦笑曰有是哉夫書無窮盡味有淺深嘗試以古今人觀之行之篤守之固味之深者也先信而後畔始合而卒離味之淺者也叔孫通魯兩生皆學禮一以取封一沒世無聞舒弘皆學春秋一起徒步拜相一老擯郡國豈非深者守道而難合淺者諧世而易售歟使其果深於書捽茹山雌也脫粟太牢也苟為不然如㗖土炭如嚼蠟久將唾棄之矣然則德夫之所味固世之所不能味世之所味固德夫之所不屑味歟或又笑曰閣僅三間奚其記余曰不然石渠夫禄高則高矣而不能逃莽大夫之譏臨春結綺美則美矣而不能渝狎客之謗德夫閣雖小聖賢之事具焉古今之變合焉天下後世之責在焉德夫味之不已出則為遺直為名臣處則為高士為全人是閣與天壤俱敝矣勿記可乎

  清正存稿附録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