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宝刻丛编 宋 陈思

11-寶刻叢編卷十
  寶刻叢編卷十

  宋 陳思 撰

  陜西永興軍路下

  河中府

  唐蒲州刺史裴寛德政碑

  唐趙良器撰韓擇木分書開元二十四年【訪碑録】

  唐贈文部郎中薛悌碑

  唐國子司業蘇預撰武部郎中徐浩八分悌長盧人中宗時為雍州司兵參軍坐魏元忠流死袁州天寶中子伯連為咸寧令追贈悌文部郎中【集古録目】

  唐薛悌碑天寶十三載二月【金石録】

  唐玄宗登逍遥詩

  唐玄宗御製并分書太常卿姜皎書年月蒲州刺史王璵以詩刻石請御書碑額袁一蒲州刺史顔真卿書答詔肅宗書以乾元元年立【集古録目】

  唐王公城河中頌

  陳翃傳盧耿正書上元元年十月【金石録】

  唐萬泉令裴千鈞德政碑

  唐蕭嵩正書皇太子已下題

  陜州

  唐禹廟題名

  唐陜州别駕崔頴等題名字為八分不著名氏開元二十五年刻【集古録目】

  唐禹廟頌

  唐龍門令呂延祚撰楚順八分書開元中刻於漢宗季方禹廟題名之上【隸續】

  唐砥柱山名

  唐魏徵撰薛純書【諸道石刻録】

  在硤石縣唐貞觀十二年太宗東巡臨幸於此今有魏徵所製碑銘【寰宇記】

  唐獨孤府君頌德碑

  唐硤石尉孟缺休撰桃林主簿盧元珪書

  碑今缺府君名不可見其字曰思思下又缺一字河南洛陽人給事中元愷之子為陜州桃林令入為水部員外郎桃林人立此碑以頌德據唐書表元愷二子曰思莊思行而亦不著名此不知其為誰也碑以調露二年立【集古錄目】

  府元府君德政碑

  不著書撰人名氏府君名思哲字知仁河南洛陽人以絳都夏縣令卒於官縣人右監門校尉陰神義等為立碑以頌德以調露二年立在夏縣【集古錄目】

  周石柱銘

  唐陜州刺史【碑缺】撰八分書不著名氏【缺】

  柱者相傳以為周召分陜所立以别地【缺】

  著所刻年月驗其字武后時【缺】

  等題名【集古録目】

  唐楊玄琰碑

  唐崔沔撰梁昇卿八分書開元六年四月

  唐萬回法師碑

  唐徐堅撰行書無姓名開元十年閏五月【金石録】

  唐立關龍逢碑

  在靈寶縣西南七里唐太宗東巡致祭開元十三年立碑舍人吳鞏之詞【寰宇記】

  唐刺史盧奐廳事贊

  唐玄宗御製御書帝西幸遇陜府至奐廳事題贊於其壁奐以刻石并謝表批答附於後

  延州

  【中都督延安府屬上郡漢初為翟國尋復為上郡後漢因之漢末羌胡缺    戶口流散郡縣廢焉後魏置東夏州西魏改曰延州置總管府隋置延安郡唐復為延州梁號忠義軍後唐改曰彰武皇朝陞延安府今縣七 膚施 延川 延長 門山 臨真敷政甘泉】

  唐石像文并隂

  唐延州别駕唐琰撰不著書人名氏顯慶中琰之祖季卿為延州刺史造石龕立三佛像開元中琰復為州别駕加以鐫飾以開元二十七年立此碑并碑隂題名【集古錄目】

  同州

  【戰國時屬秦魏秦屬内史項羽分屬塞國漢高帝置河上郡景帝分為左内史武帝改為左馮翊東漢因之魏除左字但為馮翊郡晉及元魏皆因之兼置華州西魏改曰同州隋初郡廢大業州廢復置馮翊郡唐武德元年曰同州天寶元曰馮翊郡梁曰忠武軍皇朝太平興國七年陞定國軍今縣六 馮翊澄城 朝邑 郃陽 白水 韓城】

  後周河瀆廟碑

  後周車騎大將軍王褒撰車騎大將軍趙文淵奉勅書字為隸體初北齊天統十六年周文帝請立四瀆廟於華山郡使郡守楊子昕營建武帝朝晉公護東政廟在其封内又增修之而立此碑以天和二年十月立【集古錄目】

  隋興國寺碑

  李德林文張孝徵書開皇四年【訪碑錄】

  唐無量壽佛大像碑

  不著書撰人名氏唐興國寺沙門道宗造無量夀佛大像未成而卒其徒智常成之貞觀十年同州刺史隴西郡王博又為立此碑【集古錄目】

  唐三藏聖教序記

  序唐太宗御製記高宗御製中書令禇遂良書永徽四年刻在永興今此本序記同為一石字畫並同而刻石在永興本後十年疑模本也龍朔三年六月立【集古錄目】

  唐河瀆紀瑞頌

  唐崔禹錫撰王崇敬分書先天元年立【金石錄】

  唐河侯新祠頌

  唐奉崇撰王晏行書開元九年四月立碑云河伯姓馮名夷字公子潼鄉華隂人也【金石録】

  唐同州别駕崔禹傳

  唐權倕撰黨撫八分書開元二十五年春【金石録】

  唐洛祠志

  行書無書撰人名氏天寶六年三月立【金石録】

  唐鄭預注心經

  正書無姓名天寶元年四月【金石録】

  不著書人名氏疑預自書蓋開元天寶之間書體類此者數家如擣練石韓公井記洛祠志皆一體而皆不見名氏此經字體不減三記而注尤精勁【集古録目】

  唐阿那寺碑

  韓休撰僧閒秘書大歷二年立在澄城縣【訪碑録】

  唐贈太常卿王仁忠碑

  唐江夏太守李邕撰都水使者集賢殿學士史惟則八分書仁忠字揖初太原人位至左千牛衛將軍永泰中以子崟贈太常卿碑以大歷三亡其姓名仕後魏至衛大將軍贈侍中司空碑以正光四年立【集古錄目】

  邑義一千人造像記

  正光五年四月【金石錄】

  孟思文等造像碑

  正光六年四月【金石録】

  房雲淵等造像記

  莊帝永安三年十月【金石錄】

  斛斯疋碑

  不著書撰人名字疋字貸敦河南洛陽人仕後魏至驃騎大將軍贈侍中司徒謚武昭碑以永熙二年立【集古錄目】

  御史臺雙塔頌

  永熙二年【金石錄】

  大鴻臚卿鄭胤伯碑

  無立石年月【金石錄】

  華州

  漢彰長斷碑

  在華陰已斷裂惟存下一段故其姓名皆亡矣所可見者假除百石遷補任尉假印綬守廣平夏曲陽令斥彰長熹平二年秋七月寢疾不豫最後題熹平六年十月九日辛酉造【金石録】

  斥彰長田君斷碑所存其下一段與趙氏所藏者同文雖半亡遺字一一明白碑云其先高祖時以吏二千石自齊臨淄徙關中祖興先為執金吾弟䬃漁陽太守孫布光武中興云云史記高祖徙貴族齊田氏關中後漢傳朔方人田䬃引兵至單于庭迎盧芳入塞帝記建武七年盧芳所置朔方太守田䬃舉城降則斥彰蓋諸田之後碑云二年七月卒而缺其年名未有立碑歲月始知物故在熹平年但斥彰非所終之官趙氏強名姑仍其舊碑中字札嫵媚甚類華租華山亭碑書之者好用奇字【隸續】

  漢樊毅西嶽華山亭碑

  隸書不著書撰人名氏據碑漢光和元年弘農太守河南河南樊毅字仲德初至郡親祠西嶽以其齋室逼窄使縣令朐忍先讜繕治之明年正月己卯而就立此碑【集古錄目】

  漢樊毅修西嶽廟復民賦碑

  隸書不著名氏漢弘農太守樊毅上尚書表也毅使從事荀班華陰令先讜繕治嶽廟并復華下十里民田租口筭以其事表上光和二年也碑久堙沒唐興元元年華隂令盧倣求得而為之記八分書於碑末在華嶽廟中【集古録目】

  碑云光和二年十二月庚午朔十三日壬午弘農太守臣毅頓首死罪上尚書臣以去元年十一月到官其十二月奉祠西嶽華山省視廟舍及齋衣祭器率皆久遠有垢臣以神嶽至尊宜加恭肅輒遣行事荀班與華隂令先讜以漸繕治成就之又曰讜言縣當孔道加奉尊嶽一歲四祠養牲百日或有請雨齋禱役費兼倍小民不堪有饑寒之窘乞差諸賦復華下十里以内民租田口臣輒聽盡力宣奉詔書思惟惠利此碑粗完故錄其首尾臣毅者樊毅也【集古錄目】樊毅乞復華下民租田口筭狀此碑全載光和二年壬午奏牘别無他祠善毅到郡即遣官屬繕治廟宇縣令以地當孔道一歲四祠有養牲之費調發之勞故為華下十里之内希匄恩恤雖不同孔廟卒史碑併載朝廷施行語案後碑云上奏復賦克厭帝心則知已從其請矣碑後有唐興元中縣令盧倣題字云碑在廟北隟地沒於荒榛時方徙之縣治云【隸釋】

  漢樊毅修華嶽碑

  隸書不著書撰人名氏漢光和二年華陰太守樊毅修嶽祠記也并唐貞元三年檢校太子庶子董叔經等十五人題名附【集古録目】

  華嶽有樊毅之碑三華亭及華租碑皆云祠事在元年季冬華亭碑云繕治就緒在二年正月此碑叙始祠乃在二年十月與前碑不同前碑以午年季冬己巳齋祠至來春己卯一旬之内工役已就則所修者散齋外亭爾蓋是以次整治工役相繼至未年之冬衆作咸畢十月之祠乃是次年再舉此云役不干時而功已著蓋欲美其速成故不引午年之祭也【隸釋】

  漢殽阬君神祠碑

  漢隸不著書撰人名氏中條山有石堤樹谷當湧溢為患故立殽阬泄其水注之於渭自前漢時立廟以祠之其後阬稍陻塞廟亦毁廢後漢鄭縣令裴華字君光復浚阬立廟碑以光和四年六月立并縣丞夏龔等題名者六十三人在鄭縣【集古錄目】

  慶歷中樞密直學士施昌言為陜西都轉運使為余模此本云碑文已磨滅初不可辨以麵填其刻稍尋其點畫命工鐫治之乃可讀漢碑今在者類多磨滅不完故斯碑歷歷可見也惟裴華姓名為鄉人鑱去矣殽阬所以蓄泄水患光和中華為鄭縣令始修復之事見水經及華州圖經殽阬君祠今謂之五部神廟其像有石堤西戍樹谷五樓先生東臺御史王翦將軍皆莫曉其義【集古錄】

  歐陽公集古錄云殽阬君祠今謂之五部神廟其像有石堤西戍樹谷五樓先生東臺御史王翦將軍莫曉其義今此碑有云石堤樹谷為通商雒又云前世通吏利民興貴有御史大夫將軍牧伯故為立祠以報其功乃知石堤樹谷御史將軍之號自漢以來有之流俗相傳其所從來遠矣而水經云鄭縣城南山北有五部神廟廟前有碑光和四年鄭縣令河東裴華字君先立又知五部神自齊魏間已有此號矣【金石錄】

  殽阬君神祠之碑銘篆額在鄭縣靈帝光和四年縣令裴華字君先立碑無縣令姓名据水經得之殽有二陵古稱地險蓋山阜高深雨盛水集有阬以儲之則可以疏泄既注而無湓溢之患自魏晉以來謂之五部神廟歐陽嘗託部使者模此碑命工以麵填其刻而鐫刻之始可讀云廟有石堤西戍樹谷五樓先生東臺御史王翦將軍之像莫可曉今碑云石堤樹谷南通商雒當是有石為堤有水為谷後人因以名其神碑云前世通吏利民興貴有御史大夫將軍牧伯故為立祠考其文意蓋謂前世阬不湮塞水泉通利地產人物有至御史將軍牧伯之貴者後人不考亦以名其神爾碑之末有題名六十六人云有秩長安知其皆長安人也【隸釋】

  漢殽阬君神祠碑陰

  碑陰題名三百四十二人其磨滅不可見者三十餘字小而勁漢隸之神品也前碑之後曰有秩者六十餘人在碑之隂則無秩可知矣【隸釋】

  碑陰縣吏及鄉人題名其完好可識者二百餘人磨滅者又百餘人小字淳勁可喜【金石錄】

  漢華嶽廟碑

  在華陰漢鎮遠將軍段煨更修之碑黄門侍郎張昶書魏文帝與鍾繇各於碑陰刻二十字此碑垂名海内【寰宇記】

  漢沛相楊君碑

  漢故沛相楊君之碑篆額碑缺不知其名髣髴有富波君字按楊震碑云長子牧富波侯相牧子統金城太守沛相則知此為楊統碑也順帝以其忠臣之苗特召為郎歷常山長史為府丞鮦陽侯相金城太守車騎將軍從事議郎五官中郎將沛相以靈帝建寧元年立故吏戴條等共立此碑【隸釋】

  漢沛相楊君碑陰

  楊氏世葬閿鄉墓側皆有碑【闕】

  集錄皆得之乃太尉沛相高【闕】

  陰者不知為何人碑文字殘【闕】

  滅其一其在者十四人【集古錄目】

  楊統碑隂凡十五人不稱郡皆【闕】

  漢高陽令楊君碑

  漢隸不著書撰人名氏首尾不完不見名字據碑嘗為高陽令最後為善【缺】侯相而碑額但曰高陽令楊君碑據楊震碑高陽令名著震孫也【集古録目】

  首尾不完而文字尚可識云司隸從事定穎侯相最後為善【缺】侯相蓋其中間嘗為高陽令而碑首不書最後官者不詳其義也按楊震碑高陽令著震孫也【集古錄】

  漢故高陽令楊君之碑篆額楊君名著太尉震之孫常山相讓之子碑缺其名得之於震碑仕歷司隸從事議郎高陽令思善侯相年五十三而卒石損立其年【集古錄目】

  漢高陽令楊君碑陰

  不著書人名氏碑首尾不完今可見者四十餘人各有所出錢數楊氏數世皆葬閿鄉此碑有稱後公門生者有稱沛君門生者不知何碑之隂也後公義不可知沛君所謂沛相者也

  首尾不完今可見者四十餘人楊震子孫葬閿鄉者數世碑多殘缺此不知為何人碑陰其後有云右後公門生又云右沛君門生沛君疑是沛相者自有碑而亡其名字矣後公亦不知為何人也【集古錄】

  歐陽公云余家集錄得楊震墓域中漢碑四震及沛相繁陽高陽令碑并得碑陰題名然得時參錯不知為何碑之陰也集公所有余盡得之又各以碑陰附於碑後其曰懷陵園令蔣禧字武仲者沛相碑陰也其曰故吏故民故功曹史故門下佐者繁陽令碑陰也其曰右後公門生右沛君門生者高陽令碑陰也【金石錄】

  楊著碑陰其間有沛君門生者沛相統也後公門生者太尉秉也楊震拜於前故以秉為後沛君者著之從兄後公者著之季父後公之薨其猶子繁陽君委榮而投紱高陽君以沛相之喪亦棄官而歸一門孝義如此宜其門人事之如一代石立表無彼此之分非皆著之門生也故不名【隸釋】

  漢繁陽令楊君碑

  漢隸不著書撰人名氏殘缺不完不見其【闕】其可見者曰富波君之小子據楊震碑富波相名牧震之子也碑以熹平中立【集古錄】

  首尾不完文字磨滅可識者四百三十字不可識者六十一字碑云君遭叔父太尉薨又云富波君之子也按漢書楊震子牧為富波相君乃牧子也叔父太尉者秉也惜其名字磨滅不可見矣【集古録】

  漢故繁陽令楊君之碑銘篆額逸其名楊君者太尉震之孫富波侯相牧之子太尉秉之猶子沛相統之親昆弟高陽令著之從昆弟也自郎中除右都侯繁陽令以靈帝熹平三年卒【隸釋】

  漢繁陽令楊君碑陰

  隸書凡故吏故民處士等百有餘人【集古録目】

  漢司徒劉奇碑

  在華陰【諸道石刻録】

  漢劉黨碑

  在華陰墓下文字磨滅【諸道石刻錄】

  晉王猛碑

  在華陰縣東八十里【寰宇記】

  後魏大代華嶽廟碑

  不著撰人名氏後魏鎮西將軍略陽公侍郎劉玄明書大延中改立新廟以道士奉祠春祈秋報有大事則告碑以大延五年五月立【集古錄目】

  後魏修華嶽廟碑

  不著書撰人名氏後魏興光元年詔遣侍中遼西王常英析曹尚書苟尚等重葺岳廟二年立此碑【集古録目】

  後魏崔浩碑

  興光二年【訪碑録】

  後周華嶽廟碑

  万紐于瑾撰趙文淵書天和二年十月【金石録】

  隋楊雄碑

  不著撰人名氏書博士【姓名缺】書雄隋之踈屬官至司徒封觀王諡曰德碑以大業九年立【集古録目】

  唐靈仙寺碑

  唐秦王府記室參軍薛收撰國子書學博士【缺】鳳卿書寺在西嶽沙門妙達所建碑以貞觀元年立【集古録目】

  唐長明燈銘

  唐鄭行寶撰顯慶二年二月八日建【復齋碑録】

  唐渭南縣令李思古清德頌

  唐直崇文館馬吉甫撰不著書人名氏李君名思古渤海蓨人為鴻州渭南令入拜右司員外郎縣人為立清德碑以聖歷元年十月立【集古録目】

  其首題云大周鴻州渭南縣按新唐書則天大授二年析雍州之渭南慶山置鴻門縣遂以渭南慶山鴻門高陵以置鴻州大足二年州廢矣【集古録】

  唐沙州司馬楊榮碑

  榮孫元表字伯儀篹韋同分書神龍二年三月建在蒲城縣【復齋碑録】

  唐衛州司馬楊恪碑

  唐張柬之撰八分書姓名殘缺神龍二年歲次敦牂三月建在蒲城縣【復齋碑録】

  唐右武衛大將軍李思訓碑

  思訓從子福州刺史李邕撰并書思訓字建景皇帝之後官至右武衛大將軍諡曰昭碑以開元八年立在蒲城【集古録目】

  唐凉國長公主碑

  唐蘇頲撰明皇八分書開元十二年八月立公主睿宗女也【金石錄】

  唐西嶽大洞張尊師碑

  唐王延齡撰李慈書尊師名敬宗字城華陰盟東里人為西嶽靈臺官主碑以開元十四年四月立【集古錄目】慈之書體兼虞禇而遒麗可喜然不知為何人以其書當時未必不見稱於世蓋唐人善書者多遂不得獨擅既又無他可稱遂至冺然於後世以余集録之博慈所書碑祗得此爾【集古録】

  唐高祖駐馬佛堂碑

  唐渭南縣興法寺僧貞慶撰并八分書高祖武德二年嘗幸渭南至大韓村其父老以為榮立佛像於其地謂之駐馬佛堂歲久碑記缺落開元十七年村人韓祚等重建【集古録目】

  唐華嶽真君碑

  唐華隂丞陶翰撰韋騰書玄宗開元十九年加五嶽神號曰真君初建祠宇立此碑【集古録目】

  唐代國長公主碑

  唐鄭萬鈞撰并行書開元二十二年十二月【金石錄】公主婿鄭萬鈞撰并書公主睿宗第四女也碑以開元二十二年十二月立【金石録】

  唐刺史楊瑒遺愛頌并陰

  唐王暐撰史惟則八分書開元二十二年立碑隂記史惟則八分書【金石録】

  唐鄭䖍禱華嶽文

  開元二十三年四月二十三日【復齋碑録】

  唐華山石闕名

  自唐開元二十三年鄭䖍題名為首後二百一年至後唐清泰二年戶部侍郎楊凝式而止其間無年月時世者悉列於後總五百一人在華嶽廟中【集古録目】自唐開元二十三年訖後唐清泰二年實二百一年題名者五百十一年人者題者又三十一人往往當時知名士也或兄弟同遊或子姪並侍或僚屬將佐之咸在或山人處士相携或奉使奔命有行役之勞或窮高望遠極登臨之適其富貴貧賤歡樂憂悲非惟人事百端而亦世變多故開元二十三年歲在丙子是歲天子躬耕田肆大赦羣臣方頌太平請封禪蓋有唐極盛之時也清泰二年歲在乙未廢帝簒立之明年也是歲石敬瑭以太原及召契丹入自雁門廢帝焚於洛陽而晉高祖入自太原五代極亂之時也始終二百年間或亂或盛或衰而往者來者先者後者雖窮達夀夭參差不齊而斯五百人者卒歸於共盡也其姓名歲月風霜駁裂亦或在或亡其存者獨有千仭之山石爾故特録其題刻每撫卷慨然何異臨長川而歎逝者也【集古録】

  唐左輔頓僚四嶽廟中刻石記

  唐權僅撰李琚八分書開元二十四年十月【復齋碑録】

  唐華嶽廟碑

  唐玄宗御製御書【諸道石刻録】

  唐御製華嶽碑述聖頌

  唐京兆府富城縣尉達奚珣撰序右補闕集賢殿學士呂向撰頌并書玄宗御製御書華嶽廟碑建於廟中珣等遂作此頌以開元中立【集古錄目】

  唐金仙長公主碑

  唐徐嶠之撰明皇行書開元中立【金石録】

  唐鄎國長公主碑

  唐張說撰明皇八分書開元中立【訪碑録】

  唐韓賞祭華嶽文

  唐右補闕韓賞撰諸王侍書榮王府司馬韓擇木八分書自陳其志以忘身憂國為己任以盟於神天寶元年四月刻在華嶽【集古録目】

  唐靈臺觀主張敬忠碑

  唐何思遠撰郭懷漸書天寶六年正月立【金石録】

  唐嶽廟古松詩

  唐韋元志撰右補闕賢院學士衛包古文篆天寶九年立【集古錄目】

  唐御書華嶽碑堂修飾記

  唐衛包撰并正書天寶九年正月立【金石錄】

  唐靈臺觀三方功德頌

  唐右補闕内供奉集賢院修書衛包撰并書字為古文據碑天寶中詔頌功德於華山雲臺宫並安御容重䤭金天王廟前御製碑而作此頌以天寶九年四月立【集古録目】

  唐雲臺觀金籙齋頌

  唐衛包撰并書字為古文玄宗自開元中每歲之千秋節設金籙齋於華嶽雲臺宫碑以天寶九年四月立【集古錄目】

  雖不著書人姓氏而字為古文實為包書也唐世華山碑刻為古文者皆包所書包以古文見稱當時甚盛蓋古文世俗罕通徒見其字書多奇而不知其筆法非工也余以集録所見三代以來古字尤多遂識之爾【集古録】

  唐修金天王廟靈畢述

  唐衛包撰并正書天寶九年四月立【金石録】

  唐顔魯公華嶽題名

  唐顔魯公書以乾元元年為饒州刺史題於華嶽廟【集古録目】

  唐渭南令路嗣恭遺愛表

  唐考功郎中知制誥蘇源明撰不著書人名氏嗣恭字嗣恭平陽人初名劔客開元中歷數縣令皆有能名明皇以為可嗣漢魯恭故賜此名復歷渭南令至朔方留後上元二年渭南為立此表在渭南【集古録目】

  唐贈揚州都督段寛神道碑

  唐楊炎撰蕭正正書大歷四年十月【金石録】

  唐贈工部尚書王忠嗣碑

  唐元載撰王縉行書大歷十年四月【金石錄】

  唐華嶽精享昭應之碑

  興元元年十二月立【諸道石刻録】

  唐節度李元諒懋功昭德頌

  唐張濛撰韓秀弼八分李彛篆額貞元五年十月【金石錄】

  唐冠軍將軍烏承玭碑

  唐左散騎常侍河南尹許孟容撰魏博節度副使胡証八分并篆額承玭字德潤張掖人官至右領軍使冠軍將軍此碑不完纔有其半不見所立年月【集古錄目】唐烏承玭碑元和七年正月立【金石錄】

  唐刺史廳堂記

  唐吳丹撰并正書元和八年二月【金石錄】

  唐刺史後閣記

  唐李正辭撰正書元和八年二月【金石錄】

  唐少府監胡珦碑

  唐潮州刺史韓愈撰左金吾衛大將軍胡証八分書并篆額珦字潤溥貝州宗城人官至少府監碑以長慶三年四月立在蒲城縣【集古錄目】

  唐司徒烏重胤碑

  唐司徒平章事裴度撰山南東道節度使竇易直書重胤字保君京兆人官至天平横海等軍節度使司平章事碑以太和二年四月立【集古錄目】

  唐沈傳師金天王廟題名

  太和二年十月盧侁沈諭同謁【諸道石刻録】

  唐賈竦謁華嶽廟詩

  唐賈竦撰并書太和六年竦從子琡刻在華嶽【集古録目】

  唐贈太尉白敏中碑

  唐中書侍郎平章事畢諴撰中書舍人王鐸書敏中字用晦太原人歷相宣宗懿宗以太傅致仕卒贈太尉碑以咸通三年立在下邽【集古録目】

  唐濟安侯廟記

  唐李巨川撰柳懷素正書光化二年四月一日記【復齋碑錄】

  唐李德讓碑

  唐史惟則篆書【諸道石刻錄】

  唐令狐彰華山詩

  唐史惟則八分書【訪碑録】

  唐平淮將佐題名

  唐馬總等題名【諸道石刻録】

  唐使院石柱記

  唐李商隱撰【諸道石刻錄】

  李靖上華嶽書

  寶覺寺碑

  興法寺碑

  金臺觀碑

  龍游宫碑

  五碑並諸道石刻錄

  耀州

  【春秋戰國屬秦秦屬内史項氏分屬塞國漢初屬河上郡後屬左馮翊東漢及晉皆因之元魏置北雍州西魏改為宣州及置北地郡尋改為通州郡隋開皇初郡廢大業初州廢屬京兆郡義寧二年置宜君郡唐武德四年改曰宣州貞觀十七年州廢大授二年復置宣州大足元年又廢天祐三年岐王李茂貞墨制置耀州仍陞義勝軍節度梁末帝時茂貞養子温韜以州降梁梁改為崇州靜勝軍後唐同光元年為耀州以為順義軍皇朝開寶五年為感義軍太平興國元年改感德軍今縣六 革原 富平 三原 同官美原淳化】

  唐太子少師寶良碑

  唐于志寧撰王行滿書貞觀十二年立在三原【京兆金石録】

  唐贈司徒河間元王孝恭碑

  唐岑文本撰于立政正書頁觀十四年立在三原【金石録】

  唐潭州都督巢國勇公錢九隴碑

  唐揚州都督密貞王元曉碑

  二碑貞觀中立【京兆金石録】

  唐刑部尚書彭城襄王德誠碑

  唐許敬宗撰李玄模書永徽二年立在三原【京兆金石録】

  唐左僕射張長遜碑

  唐鈕孝孫撰劉損之書永徽五年立在富平【京兆金石録】

  唐越州都督于德芳碑

  從弟志寧撰蘇季子分書麟德元年四月八日建在三原【復齋碑録】

  唐于志寧神道碑

  唐令德棻撰男立政書乾封元年十一月立【金石録】

  唐淄川公李同碑

  撰人姓名殘缺諸葛思楨正書咸亨元年五月【金石録】

  唐贈司徒荆州都督道孝王元慶碑

  唐贈司徒益州都督鄭惠王元懿碑

  唐贈司徒并州都督江安王元祥碑

  唐贈司徒冀州都督滕王元嬰碑

  唐太尉絳州刺史韓王元嘉碑

  唐司徒貴州刺史霍王元軌碑

  唐太子太師魯王元夔碑

  唐贈司徒益州都督鄧康王元裕碑

  唐贈司徒荆州都督彭思王元則碑

  唐金州刺史酆悼王元亨碑

  唐贈荆州總管潭國襄公丘和碑

  唐潭州都督吳興郡公沈叔安碑

  唐左武衛大將軍樊興碑

  唐賀蘭公碑

  上十五碑在三原【京兆金石録】

  唐國子司業于立政碑

  撰人姓名殘缺陳遺八分書調露元年十二月【金石錄】國子司業于可封碑弟淑之撰調露元年【諸道石刻録】

  唐美原神泉詩序

  唐韋元旦撰篆書無姓名垂拱元年四月【金石錄】

  唐德表禪師碑

  垂拱二年【諸道石刻錄】

  周雍州明堂縣令于大猷碑

  正書書撰人姓名殘缺聖歷三年十一月【金石録】

  唐左衛威遠府折衝姚迥碑

  在富平景龍二年立【京兆金石録】

  唐清邊軍總管楊乾緒碑

  唐富平主簿禇琇撰正字權瓌八分書乾緒字幼紹雍州富平人官至宣威將軍右玉鈐衛幽州開福府折衝都尉清邊軍總管致仕碑以先天元年十一月立【集古錄目】

  唐兖州都督于知微碑

  唐姚崇撰正書無姓名開元七年六月三十建在三原【復齋碑錄】

  唐神德寺碑

  八分書不著書撰人名氏神德寺故後魏之會同寺也唐垂拱三年有司奏自華原之石門山徙於祋祤城北魏龍華寺故基而立之碑以開元八年立【集古錄目】

  唐相州刺史寶忠仁碑

  唐國子祭酒徐堅撰八分不著書人名氏忠仁字恕扶風平陵人位至相州刺史碑以開元十年共立此碑【隸釋】

  唐贈工部尚書臧懷恪碑

  唐撫州刺史顔真卿撰并書懷恪字貞節東莞人官至右武衛大將軍贈工部尚書碑以開元十二年立在三原【集古錄目】

  唐左羽林大將軍臧懷亮碑

  唐陳州刺史李邕撰并書懷亮字明時東莞莒人官至左羽林大將軍碑以開元十九年立在三原【集古錄目】

  唐三原令乙速孤令從清政頌

  唐梁陟撰陳載正書開元二十六年四月建【復齋碑録】

  唐洪福寺彌勒石像碑

  唐同官主簿韓滉撰并書集賢院學士衛包題額彌勒石像者長安中縣人趙貞等造寺僧圓證重修碑以天寶五年立在仝官【集古錄目】

  唐果毅都尉臧崇碑

  天寶七年立【諸道石刻錄】

  唐美原夫子廟碑

  唐行美原縣令王巖撰并書天寶中初尊夫子爵為王碑以天寶八年立在美原【集古錄目】

  縣令王巖字山甫撰并書巖天寶時人字畫奇怪初無筆法而老逸不羈時有可愛故不忍棄之蓋書流之狂士也文字之學博自三代以來其體隨時變易轉相祖習遂以名家亦烏有法耶至魏晉以後漸分真草而羲獻父子為一時所尚後世言書者非此二人則皆不為法其藝誠為精絶然謂必為法則初何所據所謂天下孰知夫正法哉巖書固自放於怪逸矣聊存之以備博覽【集古錄】

  唐神德寺彌勒閣碑

  唐杜鼇撰馬順書彌勒閣者開元中沙門會覺所立天寶十一載馮翊人張祥德重建碑以十二年立在華原【集古錄】

  唐内府局丞劉琦碑

  沙門惟一撰天寶十二載【諸道石刻録】

  唐贈榮州刺史臧公碑

  唐王齊問撰張頌行書天寶中立【諸道石刻錄】

  唐金輪寺僧為程元振建勲業碑

  猶子若鎮撰寶應元年【諸道石刻録】

  唐太尉李光弼碑

  唐顔真卿撰張少悌書廣德二年十二月立在富平【金石錄】

  唐臧氏糾宗碑

  唐湖州刺史顔真卿撰并書臧氏東莞人自唐初靈州都督寵而下至京府參軍叔清族系名字官閥悉載於碑不知所刻年月在三原【集古錄目】

  唐沛縣令于默成碑

  李子休烈撰序劉單銘史惟則八分書大歷三年正月【金石録】

  唐贈司空李楷碑

  唐楊炎撰史惟則八分書并篆額大歷三年立【諸道石刻録】

  唐左武衛中郎將臧希忱碑

  唐韓擇木撰并書大歷四年立在三原【金石録】

  唐贈揚州都督臧希晏碑

  唐張孚撰韓秀弼八分書大歷五年立在三原【諸道石刻錄】

  唐陁羅尼經石柱

  唐高沔等書大歷八年立【諸道石刻錄】

  唐釋迦像記

  唐滑州節度判官豆盧適撰不著書人名氏渭北節度使臧【碑不著名】修華原縣攝受寺立釋迦像

  唐刑部尚書李光進碑

  唐戶部尚書楊炎撰梁州司馬韓秀實八分書光進字大應光弼之弟官至刑部尚書封武威郡王碑以大歷十年立在富平【集古錄目】

  唐監軍使贈開府第五昱碑

  唐于邵撰史有盈行書建中元年【金石錄】

  唐贈宋州刺史王仁敬神道碑

  唐張蔇撰張少悌正書興元二年【京兆金石錄】

  唐贈太子太傅鄴侯李泌碑

  貞元四年【京兆金石録】

  唐金輪寺碑

  唐程献可撰趙冬曦正書貞元五年【京兆金石錄】

  唐贈戶部尚書符令奇碑

  唐鄭叔規撰貞元八年立在富平【京兆金石錄】

  唐贈工部尚書李彚誌

  唐沈亞之撰南卓書貞元十八年立在華原【京兆金石録】

  唐劔州刺史贈太僕少卿李公碑

  唐鄭雲達撰并書袁滋篆額貞元二十年立【諸道石刻錄】

  唐丞相王播碑

  月六日【復齋碑録】

  唐中書侍郎平章事李宗閔撰翰林學士承旨柳公權書播字明剔太原人位至左僕射同平章事贈太尉碑以太和四年正月立【集古錄目】

  唐太尉王播墓誌

  唐牛僧孺撰柳公權正書太和四年四月立【金石錄】柳書名重天下當時大臣墓誌非其筆則人以子孫為不孝今世稱柳書小字必曰王播墓播以金錢附離致位宰相公權少其為人對延英發其傾邪關通狀矣而復為播書碑豈廹於内甥之情耶【集古錄】

  唐贈越州都督符璘碑

  唐李宗閔撰柳公權書太和元年立【諸道石刻錄】

  唐柳尊師墓誌

  唐翰林學士諫議大夫柳公權撰并書尊師處幽河東虞鄉人公權弟也碑以開成二年立在華原【集古錄目】

  唐贈太師王起神道碑

  唐戶部尚書平章事李回撰太子少師柳公權書并篆額起字舉之太原人位至山南西道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贈太師碑以太中元年四月立在三原【集古錄目】

  脩甲伏樓記

  劉知實撰劉權書【諸道石刻錄】

  同官唱和詩

  張紹庭碑

  二碑諸道石刻錄

  邠州

  【古豳國春秋戰國皆屬秦秦屬内史漢屬左扶風安定北地郡漢宋置新平郡兼屬安定晉因之覀魏置豳州後周及隋皆因之煬帝初州廢屬安定北地郡義寧二年復置豳州唐開元十三年以字類改作邠焉天寶三年以為新平郡後陞為靜難軍節度今縣四新平 宜祿三水 永書】

  唐昭仁寺碑

  唐諫議大夫朱子奢撰不著書人名氏及立石年月唐太宗即位其生平戰伐之地皆立寺為戰死者祈福昭仁寺者嘗破薛舉處也【集古錄】

  碑在豳州唐太宗與薛舉戰處也唐自起義與羣雄戰處後皆建佛寺為戰亡士薦福碑文朱子奢撰而不著書人名氏字畫甚工【集古錄】

  唐納職令王行碑

  唐著作郎楊齊哲撰吏部常選南朝馮令一行字缺訛不可辨太原人官至伊州納職縣碑以開元七年五月【集古録】

  唐邠寧節度馬璘德政碑

  唐韓雲卿撰張少悌行書大歷三年四月【金石錄】

  唐汾陽王廟碑

  唐中書舍人高參撰右威衛倉曹參軍張誼書邠寧節度使韓游瓖請為子儀立廟於邠州碑以貞元二年九月立【集古錄目】

  唐姜嫄公劉廟碑

  唐高郢撰張誼行書貞元九年四月立【金石錄】

  唐五夫人堂記

  唐邠寧節度使畢諴撰不著書人姓氏據記郭令公五夫人堂以大歷五年初立然不知所謂五夫人者為何神也大中九年刻【集古錄目】

  唐東廳記

  唐盧宏茂撰李景初書【諸道石刻錄】

  唐邠寧節度使高霞遇德政碑

  唐韋處厚撰王良容書【諸道石刻錄】

  解州

  【自唐以上地里與河中府同漢乾祐元年割河中之聞喜安邑解三縣置解州皇朝因之今縣三 聞喜解縣 安邑】

  唐贈太尉裴行儉碑

  唐右丞相張說撰裴灌書行儉字守約河東聞喜人官至禮部尚書金牙道大總管諡曰憲開元中追贈至太尉碑以開元十八年立在聞喜【集古録目】

  唐贈太師裴光庭碑

  唐中書令集賢院學士張九齡奉勅撰玄宗御書侍中裴耀卿題御書字兵部尚書仝中書門下三品李林甫題額諫議大夫禇庭誨摹勒光庭字連城河東聞喜人官至侍中正平郡公贈太師諡忠獻以開元廿四年十一月立在聞喜【集古錄目】

  唐代州都督薛仁貴碑

  唐著作郎弘文館學士苗神客撰仁貴玄孫左領軍衛兵曹參軍伯嶷書薛禮字仁貴河東汾陰人官至明威將軍代州都督碑以天寶二年立在安邑【集古錄目】碑云公諱禮字仁貴河東汾陽人唐書列傳云仁貴絳州龍門人又不云名禮余家集録薛氏碑尤多據仁貴子楚王碑亦云父仁貴爾仁貴為唐名將當時甚顯著往往見於他書未嘗有云薛禮者仁貴本田家子奮身行陣其僅知姓名爾其曰名禮字仁貴者疑後世文士或其子孫為增之也仁貴卒於永淳中碑以天寶中建【集古錄目】

  唐鹽池靈慶公神祠碑

  唐崔放撰崔縱正書貞元十三年八月【金石錄】

  唐安邑縣新亭記

  唐劉師老撰李銑正書元和元年閏六月【金石錄】

  唐立衛伯玉遺愛頌

  伯玉裔孫唐陜虢觀察使次公撰河中節度使張弘靖書伯玉河東安邑人晉惠帝初以太保録尚書事為楚王瑋所殺碑以元和六年立在安邑【集古錄目】

  唐鹽宗神祠記

  唐太子右庶子支度安邑解縣兩池榷鹽使錢義方撰試左武衛兵曹參軍盛濤八分書鹽池神祠故名鹽宗其後又有靈慶祠而主吏不復親祠鹽宗祠宇隳廢義方重營葺之立此記以大中十年立【集古錄目】

  虢州

  【春秋時為虢之南境虢亡屬晉戰國時屬秦魏二國秦平天下為三川郡漢為弘農郡東漢及晉皆因之元魏置西弘農郡後周廢之隋煬帝置弘農郡恭帝改為鳳林郡唐初置鼎州因鼎湖為名授為虢州今縣三 虢畧 盧氏 朱陽】

  唐張令浮圖銘

  唐張士貴撰正書無姓名永徽五年十一月立【金石録】

  唐大興國寺舍利墖碑

  唐相州刺史越王貞撰趙郡李君惠集王羲之書興國寺楊震學舍也隋文帝仁夀中以舍利分置天下諸寺此其一也碑以儀鳳四年三月立【集古録目】

  唐蒙泉湯記

  唐弘農太守趙冬曦撰天寶二年三月甲寅建【復齋碑錄】

  唐鑄軒轅鼎原銘

  唐虢州刺史王顔控華州刺史袁滋籕書鑄鼎原者軒轅黄帝鑄鼎之所碑以貞元十一年正月立【集古錄目】

  商州

  【春秋時屬晉戰國時屬秦為内史地漢屬弘農郡東漢屬京兆尹晉初為京兆南部後置上雒郡元魏因之西魏兼置洛州後周改為商州隋初廢郡大業初州廢復為上洛郡唐復為商州天寶元年曰上洛郡今縣五上洛 商洛 洛南 豐陽 上津】

  漢四皓神位刻石

  四皓神位神胙几刻石四在惠帝陵傍驗其字畫蓋東漢時書也【金石錄】

  圈公神坐甪里先生神坐圈公神胙机綺里季神祚机此四人者神坐及胙几當各有之今綺季甪里尚闕其一而黄公者未見傳者云數十年前商于農人耕地得此【隸釋】

  四皓之目始見於法言及漢書王貢傳序相承讀之曰園公曰綺里季曰夏黄公曰甪里先生前賢未始有異故王黄州元之在汝州有詩云未必項如樗里子也應頭似夏黄公而畢文簡公常譏評之以謂不當云夏黄公蓋杜子美詩云黄綺終辭漢謂之黄綺則四皓之目宜曰園公曰綺里季夏曰黄公曰甪里先生也僕初亦以為然蓋逸少有尚想黄綺帖陶淵明詩亦曰黄綺之南山又曰且當從黄綺皆所以為證然近歲商于耕夫得漢世石刻數種有云圈公神坐綺里季神坐甪里先生神坐又各有神胙机皆漢人隸書其號不應誤則與文簡公之說異矣當以石刻為正宜從舊目則前人所謂黄綺者特各取一字以目二人不必皆其首字也園公石刻園公乃為圈公蓋二字音文為近或拇讀傳寫之訛亦當以圈為是按顔師古匡繆正俗有圈稱陳留風俗傳自序云圈公之後圈公為秦博士避地南里漢祖聘之不就惠太子即位以圈公為司徒以是書證之圈姓愈曉然矣今尚有圈姓者姓氏書多以圈為園公之後此又可證矣

  三輔舊事云漢惠帝為四皓作碑於其所隱處此神坐及胙几豈亦當時所立邪【並東觀餘論】

  唐立漢烈仙四皓碑銘

  撰人姓名缺吳嗣【缺】分書開元十【缺 復齋碑録】

  唐四皓舊隱圖畫文

  唐渠韋年撰竇正書貞元十六年十月【金石録】

  唐四皓新廟記

  唐蕭曾重建以李華四皓贊代銘韋行儉正書元和八年辛丑歲李栖筠刻【復齋碑録】

  唐新修橋驛記

  唐韋行儉撰柳汶正書元和八年立【復齋碑録】

  唐商於驛路記

  唐翰林學士承旨韋琛撰太子賓客柳公權書祕書者校書郎李商隱篆額商州刺史呂公【碑不著名】移建州之新驛碑以大中元年正月立【集古録目】

  唐修武關驛記

  無書撰人名【諸道石刻録】

  寧州

  【秦屬北地郡漢屬北地上郡東漢屬北地安定郡晉國之後沒於戎狄元魏獻文置華州孝文改曰班州後為豳州西魏改為寧州後周分置趙興郡隋改寧州曰豳州尋廢州而改趙興郡為北地郡唐復為寧州天寶元年曰彭原郡今縣四 定安 定平 襄樂真寧】

  隋定安縣官寺碑

  開皇八年五月【金石録】

  坊州

  【自隋以前地里與鄜州同後周天和中元皇帝為敷州刺史於此地為馬坊武德二年分鄜州置坊州因故馬坊為名天寶元年曰中部郡今縣二 中部 宜君】

  唐韋維善政篇

  唐著作郎楊齊哲撰前洛川縣丞直翰林院【缺】庭誨書維字文紀京兆杜陵人為坊州刺史此

  實紀德碑也以先天元年立【集古錄目】

  維先天中為坊州刺史齊哲所撰其實德政碑也特異其名爾【集古錄】

  唐修秦文公廟記

  唐前夏州等節度掌書記李伉撰并書篆額坊州之南有秦故鄜畤祠秦文公夢龍自天下屬於地立畤以祠之世久相傳謂之衙龍神刺史崔駢改其廟像以為文公祠開成五年立此碑【集古録目】

  寶刻叢編卷十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