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韩集举正 宋 方崧卿

13-韓集舉正叙録
  韓集舉正叙録

  宋 方崧卿 撰

  石本

  集古録【歐陽公】  金石録【趙明誠德】

  書跋【董逌彦遠】  韓文□證【洪興祖慶善】韓文譜註【樊汝霖澤之】

  汴州東西水門記【碑舊在蔡茂先家 首題云攝節度掌書記前進士韓愈撰碑刻於貞元十四年正月時辟命猶未下故也】

  燕喜亭記【亭在連山郡城北之五里惠宗寺後蓋景常元慧者昔居于此也 碑已四刻然猶故本也碑後題云唐貞元二十年會昌五年 宋咸平六年康定二年四立石】

  鄆州谿堂詩【金石録曰碑正書 洪樊本具首題云通議大夫尚書兵部侍郎上柱國賜紫金魚袋韓愈撰末云朝議郎守尚書戶部侍郎上柱國賜紫金魚袋牛僧孺書長慶二年在壬寅十月戊午朔二十五日壬午建】

  送李愿歸盤谷序【金石録曰碑正書無姓名集古録洪樊本皆具 盤谷在今孟州濟源縣碑後刻云隴西李愿隐者也不干譽以求達每韜光而自晦跡寄人間心遊太清樂仁智於山水之間信古今一時也昌黎韓愈知名之士高愿之賢故叙而送之于時縣大夫博陵崔侠披其文稽其實是用命工勒石于谷之西偏以旌不朽云唐貞元辛巳歲建丑月渤海高從下闕二字其上如太清山水于時辛巳等字皆磨滅殆盡僅可意讀辛巳貞元十七年也公時年纔三十四耳】

  李元賓墓誌【樊本具 首題云大唐故太子校書李公墓誌韓愈撰段季展書末云貞元十一年冬十有二月建立按元賓以貞元八年登第踰年舉宏詞又一年死蓋十年也碑立於十一年蓋立碑在後也】

  薛公達墓誌【金石録曰碑正書無姓名邵公濟曰藍田水壞一墓得退之自書薛助教誌攷之碑本非公自書也 樊洪本具首題云大唐故國子助教河東薛君墓誌銘友人朝議郎守國子博士上騎都尉韓愈撰】

  路應神道碑【金石録曰碑正書 樊本具 碑在京兆萬年縣北劉村後入呂汲公外孫母爽家 首題云大唐銀青光禄大夫守左散騎常侍致仕上柱國襄陽郡王平陽路公神道碑銘朝議郎守國子博士上騎都尉韓愈撰銀青光禄大夫守吏部尚書上柱國滎陽縣開國侯鄭餘慶書將仕郎右拾遺内供奉賜緋魚袋陳岵篆額末云元和七年歲次壬辰十月景戌朔十五日庚寅建】

  田氏先廟碑【金石録曰碑胡証八分書 集古録董氏書跋樊本皆具 碑在京兆府廨首題云大唐工部尚書田公先廟碑銘末云朝議大夫守諫議大夫安定胡証書并篆額】

  劉統軍碑【金石碑曰碑歸登八分書 書跋亦具】

  徐偃王廟碑【洪本具 廟在三衢龍游縣之靈山碑首云朝議郎守尚書考功郎中知制誥昌黎韓愈撰福州刺史元錫書末云元和十年十二月九日立書跋亦有此碑乃曰昌黎韓愈撰徐放書是同時已别刻也然洪本作故制觕檏書跋乃作故制樸觕又有不同何邪今碑乃慶歷中重刻本亦頗訛舛】

  胡珦神道碑【集古録洪本皆具 金石録曰胡証八分書長慶三年四月立按珦卒於元和十三年踰年碑成蓋刻石在後故也 墓在華州蒲城縣碑舊為尉廳支槽石後徙置夫子廟中江鄰幾云】

  南海神廟碑【集古金石二録皆具碑正書字頗完好 首題云南海神廣利王廟碑使持節袁州諸軍事守袁州刺史韓愈撰使持節循州諸軍事守循州刺史陳諫書并篆額末云元和十五年十月一日建】

  處州孔子廟碑【金石録具 碑首題云處州文宣王廟碑朝散大夫守國子祭酒賜紫金魚袋韓愈撰朝議郎權知處州司馬上柱國任迪書兼篆額末云唐大和三年歲次已酉朔二十五日癸酉建仍又於首題下注云元和十三年李使君繁經始碑文及置石至大和三年敬使君僚建立董氏書跋又有咸通四年刺史王宗古重立本是碑已再刻今廟碑乃宣和閒以任迪所書碑重刻但增注一二今文於其旁此為亂真耳然正文自得其舊也】

  柳州羅池廟碑【首題云尚書吏部侍郎賜紫金魚袋韓愈撰中書舍人史館修撰賜紫金魚袋沈傳師書末云朝議郎桂管觀察支使試太常寺協律郎上柱國陳曾篆額長慶元年正月十一日桂管都防禦先鋒兵馬使朝散大夫試左衛長史孫季雄建立集古録云碑言柳侯死後三年廟戍明年愈為柳人書羅池事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卒公作碑時當長慶三年也今作元年誤也況公元年亦未為吏部也】

  黄陵廟碑 祭湘君夫人文【一碑諸本皆具黄陵廟在潭州湘隂縣北八十里碑四面有字正面書碑其隂書祭文碑首題云通議大夫守尚書吏部侍郎上柱國賜紫金魚袋韓愈撰正議大夫守潭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充湖南都團練觀察處置等使上柱國賜紫金魚袋沈傅師書碑隂云其將修廟祭神文曰云云末云始將既修樹舊碑仍刻其文於新石因銘其隂舊碑石既多破落文不可盡識移之於新或失其真遂不復刻今本祭文後亦具此數語蓋公始欲刻舊碑於新石後以舊碑不可移刻遂只以刻公碑而載祭文於其隂語可槩見也】

  李干墓誌【堇氏書跋云河南李仲微嘗得碑本以傳其書李翔亦可臧也干字子漸集本無此以柳賁為泌亦與史合】

  瘞破硯銘【邵公濟云□客長安城中有發地得小狹青石刻瘞破硯銘今本銘皆作文惟閣本作銘信不妄也】

  右碑本一十七閒得之傳錄復以舊本參校之故訛舛為少洪氏辨證尚有京兆萬年司馬村柳子厚銘鄭州滎陽索河上鄭儋碑西京北邙權德輿碑徐州節度掌書記廳石記皆未得之然洪氏亦徒有其目耳姑誌于此

  唐令狐氏本

  右唐令狐綯之子澄所藏本咸通十一年書止有詩賦十卷蘇魏公子容嘗得之於蔡文忠家題其後曰與今本不同者百四十有一今浙本之所謂蔡作者實令狐氏之舊也澄亦進士登第能世其家今本遊城南詩十六首而闕其一惟此本為備大安池詩之當為遊太平公主山莊詩雖閣本亦誤十琴操元不具註皆今本之所異者謝參任伯嘗得蘇本而校之於所校之字皆朱書其右作澄本二字雖不盡然亦大約可見今只以唐本目之而具蔡謝所校於其下云

  南唐保大本

  皇朝平江南賜翰林院書三千卷至天禧間編排僅得千餘卷多不成部秩韓集所存只有祭文墓誌數卷然祭文列於第三十九卷是李漢所編之外復有他本今外集三祭文此本皆入正集祭董晉文綴於弔田横文之下而列祭房石二丈於三十九卷之末次序蓋亦不差今已無復得其全書而觀之姑以諸家所考證者參對一二以存古焉

  秘閣本

  承平時閣下本一時諸公得之於校讐之餘也前輩如山谷先生王仲至鮑欽止所校大抵皆以閣本為正如岐山下之當為二首青青水中蒲之當為三首石鼎聨句革華傳之不當録入惟閣本為然又二鳥賦刪去可以人而不如鳥乎一語汴州水門記刪去監軍是咨司馬是謀二語疑此本蓋公晚日所定最為可貴邵公濟嘗云長安安信之家有舊藏韓文公家集二十六二十七二卷繭紙正書有退之親改定字後為張浮休取去蓋前人之文其不輕於垂世者類皆晚而後定要之此本誠得其正李左丞漢老所校本最為詳備然猶三十一已下四卷闕録焉賴他本尚可以參見也

  祥符杭本

  杭州明教寺大中祥符二年所刋本時尚未有外集與閣本多同洪慶善謂劉統軍碑傳本作反柩於京師後得祥符間印本乃作反机蓋此本也劉碑世有石本實作反机則知此本最為近古頃嘗於姜秘監補之家得校韓文一秩考訂頗密亦以此本為正而參之已見又李漢老本每字皆註閣本舊本二語所謂舊本亦此本也信知前輩取與之不繆猶恨此本斷爛多字難徧考尚賴姜本以相參對云

  嘉祐蜀本

  河東先生本增修五千七百五十八字

  劉龍圖【】本增修一千六百九十二字并集

  外篇

  音切一百七十二字

  歐尹二學士本修正六百八十一字【並註目録後】

  右蜀人蘇溥慶歷間所校嘉祐中刋於蜀洪慶善之所謂蜀本此也時景元以為歐本非也韓文之有集外篇有音切自此本始也第此本已經四校故比舊集時有增損然校之今本則不侔矣况四君子大儒决非妄肆胷臆者故舊本之所不通者猶賴此本以為証韓文古本題下皆有一首字與文選同此本多存之集外篇今本脫誤殆不可讀惟此本為劉氏之舊蘇嘗曰序其集後今别見

  趙德文録

  文錄舊六卷七十五首今已不傳而時得於諸家校本惟潮本浙本為詳然間有偽出如水門記之以隴西公為李勉元和聖德詩之濡及九有作濡及左右皆妄也第送楊之儀序及毁原等文所載皆與閣本舊本合是亦不可誣也

  文苑英華

  皇朝太平興國間命宰臣李昉扈蒙等集前代文章為此書凡一千卷而韓文所選餘百篇此書卷帙多人家罕傳亦刋校之所不及故頗為全正晏元獻公校定柳文亦多取此以為證則知此書最為可据如胡珦碑南海廟碑考之石本訛舛不能十一又外集所收如上賈滑州書送令縱序等太半皆出此集頃官上饒嘗假於同年趙德勤家無力盡抄姑摘其為韓氏作者集而類之以校公集如藍田丞記賀白兔狀等他本多不可通獨此本為得其正其他參校亦不一而足也

  文粹

  姚寶臣大中祥符四年所纂凡百卷録公之文幾七十篇大約多用杭本此集世所共傳故時有刋校失其舊者然尚可以考古也第公平淮西碑不録而録段文昌者去取不無失當此特取其可以備校讐者云爾

  謝本

  序云古詩二百一十首今闕一首有梨花下贈劉師命一首在律詩中當録于後蘇子容丞相云【題古詩後】

  律詩一百六十今多六首建炎三年二月二十七日校于台州君子堂 任伯【題律詩後】

  余弟克明以從母之夫陳公無已所次第既以類從又略因歲月先後之於繙讀為便既成以遺克家凡十冊建炎三年二月二十八日天台郡齋記【題集後】

  陳公無已所次類韓集世罕傳焉頃嘗得謝本於聞人氏大抵以古詩南山至歸彭城為第一卷餘與今次同他文則先雜著表狀而終以祭文碑誌婦人墓銘别為一卷如代齋郎議不貳過論革華傳石鼎詩皆不錄入歲月之可銓次者亦以考定其所讐正則令狐氏本秘閣本是其所先其間亦有謂貞元本者又宋莒公蘇魏公本舉兼得焉每字皆圈註於其旁曰元某字或乙或刪皆然也莒公目録後序亦得之此本也

  李本

  李左丞漢老晚居泉南於里閈為密嘗獲傳其家集而校之李氏自右史成季有聲元祐間世多名士此集第四卷末書甲申九月四日柏承父校畢似非出一手諸氏所校多遵閣本惟此本每字標註雜著而下則以舊本併出荆公四選有韓詩一百四十六首此集皆朱圈其上而考其異同其他有曾本晁本呂本亦諸集所少見也晁本祭文多具年月考之於史皆合則知韓集之所闕録者未易以其所未見而略之也頃嘗從范丞相之孫伯亷得其家本亦多與此本合但闕其標註耳則知此本蓋出於歐尹所校之外而不失其舊云

  右所校除石本外凡十家洪氏辨證樊氏譜註皆所參攷外此又得董彦遠韓文攷三卷姚令威詩注八卷今館中尚有舊本韓集四十卷亦印本大字乃興仁府常家所藏舊川本如寄崔立之詩敦敦凭書案月蝕詩完完上天東皆與古本合其他如聯句中玉題墮猶鎗碎纈紅滿杏皆得之此本也大抵國初書籍板本少而傳録多蜀本之得於劉柳者凡修正七千餘字正恐其間豈無以意增損自閣本未出之前人惟劉柳之尚劉柳之外舛錯已見此歐公所以嘆其印本初未必誤是也然是時猶校本與舊本竝行末學惡陳而嗜異妄生分别至於智者未易誣也及乎舊本堙沒今皆千卷一律真本反時見於一作之下是豈不深可歎耶洪慶善云韓文舊本未經前人校正者往往與石本同故嘗參唐歷以稽歲月摭史傳以訂姓名由毛詩楚辭以求用韻之源取莊子國語史記漢書以攷用字之祖則舊本之所得常多而今本常出於意定煥然在目不可以誣此舉正之所由作也

  校例

  字 【誤字當刋】

  字 【衍字當削】

  □ 【脫逸當增】

  □□【殽次當乙】

  韓集舉正叙録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