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礼记析疑 清 方苞

30-禮記析疑卷二十九
  禮記析疑卷二十九

  翰林院侍講銜方苞撰

  仲尼燕居

  使女以禮周流無不徧也

  先王制禮隨時隨事運天理而取其中人之行身遇物能以禮周流則大中之理無不徧矣即一貫之指以禮言之乃其顯而易見者

  子產猶衆人之母也能食之不能教也

  孔子以求仁為教而曾子謂子張難與為仁仁者天德之首也子產過於慈仁猶失政體如母之不能教而張也過於矜高則不能反求諸身而無進德之基矣故切言以警之若不及則勉之而已故不復言

  敢問禮也者領惡而全好者與

  領字之義或取承領祭義領天下國家賈誼陳政事疏誰與領此是也或取統領楊惲報孫會宗書統領從官魏相傳統領庶職是也或取率領左傳鄢將師為佐領晉書職官志中領軍是也惟此記及樂記領父子君臣之節注皆以治訓未知所據以文義推之此記宜以袪而去之為義樂記則以統領為義但於古書未得其徵

  郊社之義所以仁鬼神也

  老莊以禮為華而亂道荀卿以禮為化性而起偽皆不知禮之生於仁也仁以體事故明無不照仁以感物故誠無不通明於郊社之禮禘嘗之義則治國如指諸掌職是故也此仁鬼神獨於郊社舉之者禘嘗之為仁顯而易見

  是故以之居處有禮故長幼辨也以之閨門之内有禮故三族和也以之朝廷有禮故官爵序也以之田獵有禮故戎事閑也以之軍旅有禮故武功成也是故宫室得其度量鼎得其象味得其時樂得其節車得其式鬼神得其饗喪紀得其哀辯說得其黨官得其體政事得其施加於身而錯於前凡衆之動得其宜

  上五者第曰禮原禮之所以制也此五者曰以之以人之用禮言也 禮所以决嫌疑别同異明是非也知禮則得失從違判若白黑故辯說得其黨 凡此皆所謂好也惟有禮故能全

  子曰禮者何也即事之治也君子有其事必有其治先王緣人情而制禮依人性而作儀原其體之所以立也君子有其事必有其治究其用之所以行也原其所以立則知心有所不容己究其所以行則知道不可須臾離事無其治則性命之理不順此精粗本末所以一貫也

  若無禮則手足無所錯耳目無所加進退揖讓無所制是故以之居處長幼失其别閨門三族失其和朝廷官爵失其序田獵戎事失其策軍旅武功失其制宫室失其度量鼎失其象味失其時樂失其節車失其式鬼神失其饗喪紀失其哀辯說失其黨官失其體政事失其施加於身而錯於前凡衆之動失其宜如此則無以祖洽於衆也

  凡此皆所謂惡也惟無禮故無以領而去之也 如侍於君足如履齊頤霤垂拱視下而聽上視帶以及袷聽鄉任左之類如不知此則無所錯無所加矣其儀法多見曲禮苞始受戴記先兄曰汝口誦其文必心惟其義凡曲禮少儀玉藻内則所載不獨事父母君師也即長幼朋友賓客往來酬酢少不由禮則於心不安而人情亦不能順故張子曰禮儀三百威儀三千無一事非仁又曰仁體事而無不在不知此則雖能記誦不可謂之學禮

  禮猶有九焉大饗有四焉

  李光地曰入門一也升堂二也升堂樂闋三也升歌下管四也陳其薦俎五也行中規旋中矩六也和鸞中采齊七也客出以雍八也徹以振羽九也

  樂也者節也

  春秋傳曰先王之樂所以節百事也

  君子無理不動無節不作

  不惟宗廟朝廷閨門鄉黨之際會非禮有常經不敢輕動也即尋常無事一舉足一發言非理所當然亦不敢動必如是而後謂之致禮以治躬不惟祭祀賓客射鄉之樂歌非比物飾節不敢輕作也即燕居退息御琴瑟調磬管非適會其節亦不敢作必如是而後謂之致樂以治心

  不能詩於禮繆

  古者於旅也語多賦詩以見志不能詩則聞人之歌而不達其義【如誦茅鴟而慶封不知】或答人之賦而不應其情【如高厚歌詩不類】故於禮繆也

  不能樂於禮素

  明於樂然後從容和順之意周浹於拜跪揖讓之中野人相敬直樸無文則為素而已

  薄於德於禮虚

  無如斬如剡之隱痛則衰麻哭踊皆虚無守道致身之實心則拜稽恭順皆虚

  言而履之禮也行而樂之樂也

  凡人之言或汎論事理或評議他人未有不依乎天理者若能身履之則禮之實在是矣凡人之行必合乎天理當乎人情然後返之於心而安且樂焉其然則樂之道具是矣 子張志意高廣則檢身或疎故示以反身之要以抑其過也身之所履必自顧其平日之言事之欲行必先察乎人心所樂則無無實之言無虚高之行而政必宜人矣

  萬物服體

  萬物皆範圍於禮體之中而無不服從即下文貴賤長幼遠近男女莫敢相踰越是也

  禮記析疑卷二十九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