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五代会要 宋 王溥

11-五代會要十
  五代會要十

  宋 王溥 撰

  刑法雜録

  後唐同光三年六月二十一日大理寺奏准獄律諸立春已後秋分已前不得奏决死刑違者徒一年今寺司相次有案牘若准律文候秋分後申奏必慮刑獄延留者詔曰刑以秋冬雖關惻隱罪多連累翻慮淹延若或十人之中止於一夫抵死豈可以輕附重禁錮逾時言念哀矜又難全廢其諸司囚徒罪無輕重並宜各委本司據罪詳斷輕者即時疏理重者候過立春至秋分然後行法如關係軍機須行嚴令或謀爲逆惡或藴蓄奸邪或行刼殺人難於留滯並不在此限

  其年閏十二月二十五日大理少卿魏逅奏此後伏請指揮天下州府應所禁囚徒不計州縣府廵大小刑獄委觀察使刺史填送清強判官一員於本廳每月二十六日兩衙引問明置獄狀細述事端大則盡理推尋小則立限决遣其外縣鎮禁人三日外具事節申本州府仍勘問指揮奉勅宜依

  天成元年十一月六日勅應天下刑獄公事訪聞近日多有寃滯自今後每捉到正賊但見贓驗便行正斷不得更追關連祗証人宿食去處

  二年六月十二日大理少卿王爵奏伏惟正觀五年八月二十一日勅極刑雖令即决仍三覆奏在京五覆奏决前三奏决日兩奏准犯惡逆者一覆奏著於格令又准建中三年十一月十四日勅應决大辟罪在京者宜令行决之司三覆奏决前兩奏决日一奏謹按斷獄諸死罪囚不待覆奏報下而决者流二千里即奏報應决者聽三日乃行刑若限未滿而行刑者徒一年伏以人命至重死不再生近年以來全不覆奏或蒙赦宥已被誅夷伏乞勅下所司應在京有犯極刑者令决前决日各一覆奏聽進止有凶逆犯軍令者亦許臨時一覆奏應諸州府乞别降勅命指揮奉勅宜依

  二年七月十七日勅節文今後指揮諸道州府凡有推鞫囚獄案成後逐處委觀察防禦團練軍事判官引所勘囚人面前録問如有異同即移司别勘若見本情其前推勘官吏量罪科責如無異同即于案後别連一狀云所録問囚人無疑案同轉上本處觀察團練使刺史有案牘未經録問不得便令詳斷如防禦團練刺史州有合申節使公案亦仰本處録問過即得申送其年八月十五日少府少監申著瑀奏伏乞指揮諸道州府此後或顯犯憲章者候文案畢任依格法斷懲如未明事理不得行責情杖從之

  其年閏八月勅古者賞以春夏刑以秋冬將賞為之加膳將刑為之不舉樂今朕切于禁暴樂在勸能其或秋後有功不可待氷冸而行賞春時有罪不可候霜降而加刑漸向太平方行古道況賞不僭與則立功者轉多刑不濫施則犯法者漸少其在京或遇行極法日宜不舉樂朕減常膳諸州使遇行極法日亦禁聲樂

  長興二年四月二日勅諸道州府各置病囚院仍委隨處長吏耑加經心或有病囚當時差人診候療理後據所犯輕重决斷如敢故違致病囚負屈身死本官吏並加嚴斷兼每年自夏初至八月未立秋每五日一次差人洗刷枷杻

  其年閏五月勅應律令格式六典准舊制令百司各於其間錄出本局公事巨細一一抄寫不得漏落纎毫集成軸兼粉壁書在公廳若未有廨署者其文書委官主掌仍每有新授官到令自寫録一本披尋或因領問之時須知次第仍令御史臺告諭限兩月内抄錄及粉壁書寫須畢其間或有未可便行及曾釐革事件委逐司旋申中書

  四年六月大理正張仁瑑奏伏見諸道州府刑殺罪人雖有骨尋時不容改瘞皆給喪葬行人載於城外或殘害尸髪多致邀求准獄官令諸大辟罪官給酒食聽親故辭訣宣告犯狀日未後行刑注云决之經宿所司即爲埋瘞若有親故亦任收葬又條諸囚死無親故者官給棺於官地埋瘞置磚銘於壙内立牌於冢上書姓名請依令指揮從之

  其年七月前潞州屯留縣主簿李光鼎獻時務凡當道推刑獄請令於本判官廳前當面責勘據逓到疑狀判官與本司官典同對練候勘鞫了日即將印縫分付本典結案從之

  應順元年三月十三日勅令後應三京及諸道州府凡有刑獄並須據罪斷遣除准初勘鞫及合奏覆外其餘不得便將案奏擬聞

  晉天福三年八月二十六日勅下刑部大理寺御史臺及三京諸道州府今後或有繫囚染病者並令逐處醫工看候於公廨錢内量支藥價或事輕者仍許家人看候所有罪犯合處杖責者仍候痊復日科决

  四年九月相州奏管内所獲賊人從來籍没財產云是鄴都舊例格律未見明文勅今後凡有賊人准格定罪不得沒納家資天下諸州准此

  五年三月十日勅剺耳稱寃人准大中六年十二月十五日勅若有犯者决杖流配訴雖有理不在申明今後所陳與為勘斷剺耳之罪准律别科

  六年五月十五日尚書刑部員外郎李象奏請今後凡是散官不計高低若犯罪不得當贖亦不得上請詳定院覆應内外文武官有品官者自依品官法無品官有散試官者應内外帶職廷臣賓從有功將校等並請同九品官例其京都軍巡使及諸道州府衙前職員内外雜任鎮將等並請准律不得上請當贖其巡司馬步司判官雖有曾歷品官者亦請同流外職准律杖罪已下依决罰例徒罪已上仍依當贖法【周顯德五年七月新定刑統今後定罪諸道行軍司馬節度副使副留守准從五品例諸道兩使判官防禦團練副使准從六品官例節度掌書記防團判官兩藩營田等判官准從七品官例諸道推巡及軍事判官准從八品官例諸軍將校内諸司副供奉官殿直臨時奏聽聖旨】

  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勅宜令四京及諸道州府遇大祭祀正冬寒食立春立夏雨雪未晴已上曰並不得行極法如有已斷下文案可取次日及雨雪定後施行

  開運三年十二月十三日詳定院奏今後在京及諸道州府如有准勅决笞杖者差一員公幹清強官監視從之周廣順元年正月五日赦節文今後應諸色犯罪除反逆罪外並不得沒籍家貲誅及骨肉一依格令處分三年二月中書門下奏起今後應天下諸道州府斷遣死罪者候斷遣訖録原案聞奏仍分明録推司官典及詳斷檢法官姓名具檢用法條朱書不得漏落

  顯德元年十月勅應諸司賊盜宜委本府州節度防禦團練等使刺史專切斷除其部内凡有賊盜及逃走軍健諸色亡命之人並須覺察設計差人收拿不計遠近以獲為限應有婚姻鬭競賊盜公事仰逐月長吏躬親鞫問仍令本判官不時提舉疾速區分庶勅命凡有大辟罪斷訖其公案申奏今後仰抄録要當事節兼于前面朱書罪人入禁至斷了日數奏聞

  二年四月五日勅應諸道見禁罪人無家人供給乞食者每人逐日散官米二升不得任信獄子節給減消罪人口食仍令不住供給水漿洒掃獄内每五日一度洗刷枷杻如有病疾者晝時差人看驗醫療

  五年七月七日勅州縣自官已下因公事行責情杖量其罪輕重用不得過臀十五杖因責情杖致死者具事由聞奏又勅諸盜經斷後仍更行盜前後三犯並曾經官司推問服罪不問赦前後贓多少並取决殺

  歷

  逐朝歷名     黄帝起用辛卯歷

  顓頊用乙卯歷   虞用戊午歷

  夏用丙寅歷    商用甲寅歷

  周用丁巳歷    魯用庚子歷

  秦用乙卯歷    漢用太初歷

  四分歷      三統歷用三本

  魏用黄初歷    景初歷用二本

  宋用大明歷    元嘉歷用二本

  齊用天保歷    同章歷

  正象歷用三本   後魏用興和歷

  正光歷      正元歷用三本

  梁用大同歷    乾象歷

  永昌歷三本    後周用天和歷

  丙寅歷      明元歷三本

  隋用甲子歷    開皇歷

  皇極歷      大業歷三本

  唐用戊寅歷    麟德歷

  神龍歷      大衍歷

  元和歷      元和觀象歷

  長慶宣明歷    寶應歷

  正元歷      景福崇元歷十本

  晉天福四年八月司天監馬重績奏曰臣聞爲國者正一氣之元宣萬邦之命受兹歷象以立章程長慶宣明雖氣朔不渝而星躔罕驗景福崇元縱五麗甚正而年差一日今以宣明氣朔崇元星緯二歷相参方得符合况自古諸歷皆以天正十一月爲歲首循太古甲子爲上元積歲彌多差濶之甚臣改定元朔爲新歷一部一十一卷七章上下經二卷算草二卷立成十二卷取天寶十四年乙未立爲近元以雨水正月朔爲歲首其所撰新歷謹詣閣門上進遂命司天少監趙仁錡張文皓秋官正徐皓文参謀趙延義杜崇黽等以新歷與宣明崇元考覈得失勅賜號調元歷仍令翰林學士承旨和凝撰序

  周顯德三年八月端明殿學士左散騎常侍權知開封府事王朴奏曰臣聞聖人之作歷也在乎知天人之變者也人情之動則可以言知之天道之動則當以數知之數之爲用也聖人以之觀天道焉歲月日時由斯而成隂陽寒暑由斯而節四方之政由斯而行夫爲國家者履端立極必體其元布政考績必同其歲禮動樂舉必正其朔三農百工必授其時五刑九伐必順其氣庶務有爲必從其日六籍宗之爲大典百王執之爲要道是以聖人受命必治歷數故得五紀有常受庶徵有常應正朔行之於天下也自唐而下凡歷數朝亂日失天垂將百載天之歷數汨陳而已今陛下順效古道寅畏上天咨詢庶官振舉墜典以臣薄游曲藝嘗涉舊史遂降述作之命俾究迎推之要雖非能者敢不奉詔是以包萬象以立法齊七政以立元則圭箭以候氣審朓朒以定朔明九道以步日校遲疾以推星考黄道之邪正辨天勢之升降而交蝕詳焉立天之道曰隂與陽各有數合則化成矣陽之策三十六隂之策二十四奇偶相合兩陽三隂同得七十二則隂陽之數合七十二者化成之數也化成則謂之五行之數五之得奇之數過則謂之氣盈不及謂之朔虛至於應變分明而無所不通所謂包萬象矣故以七十二爲經法經者常也常用之法也百者數之節也隨法進退不失舊位故謂之通法以通法進統法得七千二百謂之統法自元入經先用此法統歷之諸法也以通法進統法得七十二萬氣朔之下收分必盡謂之全率以通法進全率得七千二百萬謂之大率而元統生焉元者歲日月時皆甲子日月五星合在子正之宿當盈縮先後之中所謂七政齊也古之植圭於陽城者以其近洛故也盖尚慊其中乃在洛之東偏開元十二年遣使天下候影南距林邑國北距横野軍中得浚儀之嶽臺應南北弦居地之中皇家建國定都于梁今樹圭置箭測嶽臺晷漏以爲中數晷漏正則日之所至氣之所應得之矣日月皆有盈縮日盈月縮則後中而朔月盈日縮則先中而朔自古朓朒之法率皆平行之數入歷既有前後而又衰稍不倫皇極舊術則迂迴而難用降及諸歷則疎遠而多失今以月離朓朒隨歷較定日躔朓朒臨用加减所得者入離定日也一日之中分爲九限逐限損益衰稍有倫朓朒之法所謂審矣赤道者天之紘帶也其數圓而平紀宿度之常數焉黄道者日軌也其半在赤道内半在赤道外去赤道極遠二十四度當與赤道近則其勢斜當去赤道遠則其勢直當斜則日行宜遲當直則日行宜速故二分前後加其度二至前後减其度九道者月軌也其半在黄道内半在黄道外去黄道極遠六度出黄道謂之正交入黄道謂之中交若正交在秋分之宿中交在春分之宿則比黄道益斜若正交在春分之宿中交在秋分之宿則比黄道反直若正交中交在二至之宿則其勢差斜故較去二至二分遠近以考斜正乃得加减之數自古雖有九道之說盖亦知而未詳空有祖述之文全無推步之用今以黄道一周分爲八節一節之中分為九道盡七十二道而復使日月二軌無所隱其斜正之勢焉九道之法可謂明矣星之行也遠日而遲近日而速去日極遠勢盡而留自古諸歷分段失實隂陽無准今日行分尚多次日便留自留而退唯用平行仍以入段行度為入歷之數皆非本理遂至乖戾今較定逐日行分積逐日行分以爲變段於是自疾而漸遲勢盡而留自留而行亦積微而後多别立諸段變歷以推變差俾諸段變差際會相合星之遲疾可得而知之矣自古相傳皆謂去交十五度以下則日月有蝕殊不知日月之相掩與闇虚之相射其理有異焉今以日月徑度之大小校去交之遠近以黄道之斜正天勢之升降度仰視旁視之分數則交虧得其實矣乃以一篇步日一篇步月一篇步星以卦候沒滅為之下篇都四篇為歷經一卷歷十一卷草三卷顯德三年七政細行歷一卷臣檢討先代圖籍今古歷書皆無蝕神首尾之文盖天竺胡僧之妖說也近自司天卜祝小術不能舉其大體遂為等接之法盖從假用以求径捷于是乎交有逆行之數後學者不能詳知便言歷有九曜以為注歷之常式今並削而去之昔在唐堯欽若昊天陛下親降聖謨考歷象日月星辰唐堯之道也其歷謹以顯德欽天為名天道元遠非微臣之所盡知但竭兩端以奉明詔踈略乖謬甘俟罪戾世宗覽之親為製序仍付司天監行用以來年正旦為始自前諸歷皆廢

  渾天儀

  後唐清泰三年十一月遣司天少監趙仁錡往汴州取渾天儀【先是梁朝曾造自梁亡留在汴州故司天監何果奏取竟以舊渾天儀損折不能施用】

  漏刻

  晉天福三年二月司天臺奏臣等准漏刻經云漏刻之制起自軒轅所以上揆天時下著人事是故日行有南北晷漏有長短以黄道去極之度而求漏刻自移之變夫中星晝夜一百刻分為十二時每時有八刻三分之一假令符天以六十分為一刻一時有八刻二十分四刻十分為正前十分四刻為正後二十分為中必為時正上古已來皆依此法自唐室將季黄巢犯京既失舊經漏刻無准伏以見行漏刻自午初四刻元稱巳時已入未時猶打午正若不改更終成錯誤今欲每時初打一刻至四刻後正時正牌打八刻終一時後一時却從初起即上同往古下驗將來奉勅宜依令本司集寮屬討定奏聞者臣等據諸家歷數及太霄論漏刻等經皆以晝夜時百刻分為十二時每時有八刻三分之一凡一時以打一刻起于時初八刻終于時正近取到水秤較驗方知見行漏刻差誤假令以午時為例從午時五刻上行作午時一刻浸至未時四刻始滿八刻方終午時此則午未兩時中各取半合為一時也自日出後至日入以來時刻皆如此例相侵伏乞改正從時初打一刻至四刻後進正牌八刻終為一時後時却從初起時辰自正晷漏無差從之

  地震

  後唐莊宗同光二年十一月鎮州地震三年十一月二十五日魏府徐泗地大震

  明宗天成二年七月鄭州地大震殺二人長興二年六月太原地震自二十五日未時至二十七日申時二十餘度左補闕李祥上疏曰臣聞天地之道以簡易示人鬼神之情以禍福為務王者祥瑞至而不喜灾異見而必驚罔不寅畏上元思答天譴臣聞北京地震日數稍多臣曾覽國書伏見高宗時晉州地震時侍中張行成奏曰天陽也地隂也君陽象臣隂象君宜轉運臣宜安静今晉州地震彌旬不休將恐女謁用事臣下隂謀且晉州是陛下本封今地震為尤彰其應伏願深思遠慮以杜未萌又開元中泰州地震又差官宣慰兼降使致祭山川所損之家委量事制宜奏聞伏惟陛下中興唐祚起自晉陽地數震于帝鄉理合思于天誡况聖明御宇于今六年歲稔時康人安俗阜臣慮陛下忘創業艱難之時有成功矜滿之意伏望特委親信兼選勛賢且往北京安慰密令廵察問黎民之疾苦嚴山川之祭祀然後鑒前朝得失之本探歷代聖哲之規崇不諱之風罷不急之務上深嘉之賜以四品之章服

  日蝕

  梁太祖一【開平五年正月丙戌朔太史言案前史漢高祖末年日蝕于歲首上甚惡之於是素服避正殿命百官各守本司降勅赦宥罪以答天譴】

  少帝一【龍德三年十月辛未朔日蝕】

  後唐莊宗一【同光二年四月癸亥朔日司天奏日蝕在卯主歲大旱】

  明宗五【天成元年八月乙酉朔二年八月乙卯朔三年五月丁丑朔其日隂雲不見百官稱賀長興元年六月癸己朔其日隂冥不見至夕大雨二年十一月甲申朔先是司天計朔日合食二分伏緣所食微少太陽光影相鑠伏恐不辨虧缺其日不入閤百官不守司從之】

  晉高祖四【天福二年正月乙卯朔先是司天奏正月二日太陽虧蝕宜避正殿開諸門盖藏兵器是日太陽虧十分内蝕三分在危室十七度日出東方已帶蝕三分漸生至卯時復滿三年正月戊申朔司天先奏其日日蝕至日不蝕内外稱賀四年七月庚子朔中書門下奏謹案舊禮日有變天子素服避殿太史以所司救日于社陳五兵五鼓五麾東戟南矛西弩北楯中央置鼓服從其位百職廢務素服守司重列于廷每等異位向日而立明復而止今所司法物咸不能具去歲正旦日蝕惟謹藏兵仗皇帝避正殿素服百官守司今且欲依舊禮施行從之七年四月甲寅朔是日百官守司太陽不食上表稱賀】

  少帝四【天福八年四月戊中朔開運元年九月庚午朔二年八月甲子朔三年二月壬戌朔】漢隱帝三【乾祐元年六月戊寅朔二年六月癸酉朔三年十一月甲子朔】

  周太祖一【廣順二年四月丙戌朔】

  月蝕

  梁太祖一【開平四年十一月十四日夜先是司天奏是日月蝕不宜用兵時王景仁方摠大軍北伐追之不及至五年正月二日果為唐莊宗大敗于栢鄉】

  後唐莊宗二【同光三年五月戊申其年九月甲辰】

  明宗三【天成三年十二月乙卯四年六月癸丑望其年十二月庚戌】

  少帝二【開運元年三月戊子其年六月丙戊蝕】

  漢高祖一【天福十二年十二月乙未】

  周世宗二【顯德三年正月戊申五年十一月辛未】

  彗孛

  梁乾化二年四月甲戌夜彗見于靈臺之西【五月以彗星謫見降赦宥罪以答天譴】

  後唐天成三年十月庚午夕西南有孛長丈餘東南指在宿五度三夕不見

  清泰三年九月己丑彗出虚危長尺餘形細微經天壘哭星【其年十一月廢帝遇難于洛陽晉高祖登極】

  晉天福六年九月有彗星見丈餘【安重榮建謀舉兵向闕敗于宗城縣】八年十月庚戌夜有彗星見于東方西指尾長一丈在角九度【其年十二月青州楊光遠叛命】

  周顯德三年正月壬戌夜有星孛于参宿其芒指于東南

  五代會要卷十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