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古籍书目查询 >

《古音正義》

熊士伯
书名《古音正義》
书名 古音正义
作者熊士伯
版本江西巡抚采进本
分类經部>小學類>韻書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國朝熊士伯撰。士伯字西牧,南昌人。官廣昌縣教諭。是書成於康熙丙子,又重訂於戊寅。版心書首皆題“卷一”,似乎尚有別卷。而核其目錄,已首尾完具,且附錄三篇亦在焉,則刊版誤也。是書所論,大抵以《說文》諧聲為古音之原,以后世方言為古音之轉,而以等韻經緯於其間。言之似乎成理,而其實不然。夫韻始諧聲,其來古矣。然許慎《說文》主於解字,不主於辨聲。所謂某字某聲,不過約略近似。如“年阝”今音“奴顛切”,而云“讀若寧”,寧、年雙聲之轉也。“虔”今音“渠焉切”,而云“讀若矜”,矜、鰥古字之通也。此本不可據以定韻。且以今韻、古韻互相參考,其間有可解者,有不可解者。如“江、杠”,工聲,此諧聲之字已變,而所諧之字未變者也。“鬮”,龜聲;“波”,皮聲:此諧聲之字未變,而所諧之字已變者也(龜古音邱,皮古音婆)。儀、議,義聲。此諧聲之字與所諧之字俱變者也(義儀議古并音俄)。祖,且聲;姐,亦且聲:此諧聲之字與所諧之字俱半變半不變者也(且字入虞韻,又入馬韻)。“諸、渚”,者聲;“奢”,亦者聲:此所諧之字全變,而諧聲之字半變半不變者也(者古音主,今韻諸、渚諧此聲,而奢字則入麻韻)。風、鳳,凡聲;泛,亦凡聲:此所諧之字不變,而諧聲之字半變半不變者也。皆與今說古韻者絕不相異。又如”。《木咎》”,咎聲,讀若皓,此《蕭》、《肴》、《豪》、《尤》之通用也。“魔”,麻聲。此《歌》、《麻》之通用也。“哇”,圭聲,讀若醫,此《支》、《佳》、《齊》之通用也。“魂”,云聲,此《文》、《元》之通用也。“茜”,西聲;“移”,多聲:此古今音別、一字之通用者也(西古音先、多古音夷)。“槐”,鬼聲;“遺”,貴聲:此古無平仄、三聲之通用者也。亦與今說古韻者絕不相異。凡此可以解者,何必待《說文》諧聲而后知。若夫“袞”,公聲;“輅、賂、路”,各聲;“訐”,干聲;“莙”,君聲,而云讀若威;“摯”,執聲,而云讀若晉:此已難解。至於“熊”為炎省聲,“訇”為勻省聲,“杏”為可省聲,更茫不知其所云。甚至如“萆、椑”,卑聲,“卑”又甲聲,則“萆、椑”皆當讀若甲。“{需鬼}”,需聲,“需”又而聲,則“{需鬼}”當讀若而({需鬼}奴豆切,去而音絕遠。)更輾轉至於不可通。凡此不可解者,或為傳寫訛誤,或為漢時方音,均不可知,又豈可據以定古音哉?況經典初皆古文,許慎所說乃小篆,字體轉變,或相同或不相同。如“慎”,真聲,而古文作昚;“津”,聲,而古文作{舟淮};“續”,賣聲,而古文作賡;“虹”,工聲,而古文作《蟲申》;“囿”,有聲,而古文作:皆無可諧之聲。即《說文》所載,已不可枚舉,而欲據小篆偏旁以究三代之音,其亦左矣。至方言則唇吻之間,隨時漸變,亦隨地頓殊。其時同者其地未必同。劉熙《釋名》所載天坦、天顯之別,五方異呼之證也。其地同者其時又未必同。《左傳》稱楚謂乳“穀”、謂虎曰“於菟”,《穀梁傳》稱吳謂善“伊”、謂稻曰“緩”,狄謂賁泉曰“失臺”。今驗諸士俗,皆無一合。是古今異語之證也。偶執其一字、二字援以為證,則曾慥《類說》載真宗時閩人作賦,以“何”、“高”相葉,嶺南人作詩,以《先》、《添》并押者,亦將曰宋韻如是乎?若夫等韻之辨,尤似是而非。考《隋書·經籍志》曰:“自后漢佛法行於中國,又得西域書,能以十四字貫一切音。文省而義廣,謂之婆羅門書,與八體六字之義殊別。”是等韻久入中國,而審音者弗之用,唐以前無取以定韻者。自宋以后,其說漸行,乃以字母入韻書。實因韻而分等,非因等而定韻。古書所載,源委甚明。以等韻核今韻,已言人人殊。至以等韻定古韻,益本末倒置,全迷端緒矣。乃詆陳第《古音考》不知等韻,是猶怪斷漢獄者不能引唐律也。大抵三代去今數千年,當日音聲,但可以據經典有韻之文約其大略,猶之考地理者,可以據名山大川知某省當為古冀州、某省當為古揚州耳。必以今之州、縣、村、堡犬牙相錯之處定古某州之疆界,則萬無是事矣。故士伯此書,引證愈博,辨駁愈巧,而不合於古法乃愈甚。總由於不揣其本故也。至謂經典皆北人所作,即屈、宋亦北學於中國,是以古無入聲,如周德清之《中原音韻》攤入三聲,則益為臆斷之談矣。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该书影印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明季遼事叢刊 西漢會要 嘉靖仁和縣志 六安涂氏求我齋所刊書 重刊宋本榖梁注疏附挍勘记 江西省瑞昌縣志 金峨山館叢書 洋務經濟通考 青虛山房集 唐文粹 尚書詳解 鄂省丁漕指掌 象山縣志 河北省平谷縣志 約章分類輯要 四書義問答 江蘇省崇明縣志 南澗甲乙稿 浙江省壽昌縣志 讀左傳法 安徽省滁州志 品花寶鑑 广東省樂昌縣志 矿学考质 國朝詩綜續編 西國近事彙編 西湖佳話 敦化堂新刻藏稿 古本小說集成 江西省廣信府志 方望溪全集 浙江省湖州府志 皇明名臣琬琰錄 安徽省懷寧縣志 徐州二遺民集 吴兴蚕书 京口掌故叢編 英國水師考 醋葫蘆 註釋八銘塾鈔二集 五經文府 周益國文忠公集 西史彙圅 小題金粉 山東省德平縣志 安徽省滁州志 幼科痘科金鏡錄合刻 西算明鏡錄 皇清經解 道德眞經廣聖義 古今良方 安徽省鳳陽府志 江西省泰和縣志 古月轩诗存 仙緣記傳奇 驗方新編 醫書五種 福建省福鼎縣志 綠香山館小題補編 貴池二妙集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